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彩教学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色彩基本知识又是学生接触到色彩的第一课,上好了色彩基本知识这一课,对今后的美术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呢?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前要深研教材,教学中要化“虚”为“实”,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做到集体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培养“尖子”与“大面积丰收”相结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握住了这些方面,才能真正落实所教的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这里,针对高中色彩基本知识的教学,谈三点不成熟的意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要深研教材,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教学前,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而且要深研教材。目前高中的美术教材,内容多,涉及面广,理论知识讲得浅而且少。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大纲的要求,针对教育的对象,对教学的宽度、深度灵活把握,有关知识适当补充。在《绘画中的色彩》这一课里,教材只介绍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和重要表现手段,讲了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没有广义地去讲色彩在社会中的作用,在这里教师应注意,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从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着眼的,在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美术教学不是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艺术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其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使其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学生是面向全社会的、面向未来的。将来他们会走向社会的各个阶层,从事不同的职业,在社会实践中会或多或少地运用到美术知识。而色彩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人类衣、食、住、行、用无一不与它有关。人们穿着受审美等心理的影响,十分讲究配色。由于色彩的膨胀与收缩作用,胖人不适穿白色衣裤,瘦人不宜着黑色服装,否则胖人会显得更胖,瘦人显得更瘦。在饮食方面,中国菜讲究色、香、味,色居首位,可见色彩对人的饮食心理有很大影响,适宜的色彩能增加人的食欲。在居室环境的装饰中,人们用色也非常讲究,适宜的色调能使人感觉温暖、舒适。色彩也常为宗教、习俗、医护等服务,被商品、广告、标志等广泛地利用。它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教师应考虑到,注意在色彩知识的教学中,不仅强调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而且要补充讲述色彩在社会中的作用,充实教材所讲的知识,以适应所有的学生。
高中美术教材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而且有些知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补充、完善。所以教师在教学前,应深研教材,准备要充分。
二、要化“虚”为“实”,不搞“空中楼阁”
在色彩基本知识的教学中,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及各种实践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美术理论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条件。
(1)根据教学目的、教材性质、学生特点联系客观现实,恰当地选择直观教具。色彩基本知识教学中,讲三原色、三间色时,要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对光色接触得较多(如看电视、电影、雨后彩
虹……),而大部分同学对绘画色彩接触得较少。这时,我们不妨结合光色来讲解绘画色彩。出示直观教具,让学生一目了然。见图例:
(2)运用直观教具时要与语言相结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告诉学生观察的顺序和方法,以免他们随随便便乱看一气。引导学生观察时,首先告诉学生光色和绘画色彩的三原色、三间色,再根据挂图中几种原色的重叠,让学生总结出它们的原色与间色的组合规律,并加以区分。教师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观察结果,并对一些错误认识予以纠正。
(3)理论要联系实际。通过直观教学,学生认识并得出了结论,但却没有说服力,学生印象不深,认识没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时,有必要采用一些实验来证明。实验一,用三棱镜去折射阳光,学生会发现看起来是白色的阳光实际上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组成的。实验二,再用這七种颜料等量混合调和,这时学生会发现产生了一种很脏的黑浊色。两个简单的实验,学生看了立即会明白光色与绘画色彩的差别,验证了教材上的知识,也巩固了学生的认识。
通过这样的化“虚”为“实”,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加认识活动,获得鲜明生动的印象,在感知的基础上认识色彩的本质,建立正确的色彩概念,利于知识的理解巩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并提高教学效果。
三、要因材施教,不搞“一锅煮”
学生色彩作业的水平程度,既要根据教学目的、计划向学生提出一个统一的要求,又要从实际出发,承认个别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发挥出应有水平。
(1)根据教学目的、计划,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要求。在绘制12色的色相环练习时,每一位学生都要正确画出三原色、三间色,处理好色环中的冷暖倾向,使每一位学生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要为一些美术“尖子生”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
(2)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性特点,在处理好一般与个别差异关系的同时,还要正确对待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表现技能有着不同的层次,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了解。在绘制12色的色相环时,在要求每一位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中说不定还有色盲、色弱,他们的作业可能一塌糊涂,色彩混淆模糊。这样的学生,不能遗弃,也不能盲目地批评。应认真了解他们对哪一种色彩会产生色盲或色弱现象。这样教师便有针对性,适当酌减他们作业的难度。或根据他们所观察到的这块色与其他色之间的深浅层次来帮助他们认清色彩并完成作业。这些学生的作业水平不可能达到教学中的基本要求,但不能忽视也不能强求,应多给予鼓励。对基础一般的学生,一方面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他们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让他们了解色彩在生活各领域中的作用,强调其重要性,使他们尽可能地多吸收“营养”,这些学生在班上有很大一部分,他们色相环作业的水平,必须达到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要大力扶持班上对色彩敏锐、技能好的同学,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他们多增设一些“二课堂”活动,多给一些课外辅导,来提高其技艺水平。对他们所绘的色相环,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还要求其色彩过渡均匀,细致而有规律。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既有侧重点,又顾及了方方面面。
实践练习是检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尺子,也是发掘学生潜力的一种手段,体现了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环节,其地位是很重要的。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练习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去完成、落实教学任务。
色彩的学问博大精深,涉及面又非常广泛,色彩基本知识的教学,又是揭开色彩奥妙的第一页。同时,色彩的教学也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加强艺术修养,积累教学经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各种各样的有用人才,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澧县第二中学)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呢?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前要深研教材,教学中要化“虚”为“实”,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做到集体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培养“尖子”与“大面积丰收”相结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握住了这些方面,才能真正落实所教的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这里,针对高中色彩基本知识的教学,谈三点不成熟的意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要深研教材,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教学前,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而且要深研教材。目前高中的美术教材,内容多,涉及面广,理论知识讲得浅而且少。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大纲的要求,针对教育的对象,对教学的宽度、深度灵活把握,有关知识适当补充。在《绘画中的色彩》这一课里,教材只介绍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和重要表现手段,讲了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没有广义地去讲色彩在社会中的作用,在这里教师应注意,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从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着眼的,在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美术教学不是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艺术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其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使其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学生是面向全社会的、面向未来的。将来他们会走向社会的各个阶层,从事不同的职业,在社会实践中会或多或少地运用到美术知识。而色彩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人类衣、食、住、行、用无一不与它有关。人们穿着受审美等心理的影响,十分讲究配色。由于色彩的膨胀与收缩作用,胖人不适穿白色衣裤,瘦人不宜着黑色服装,否则胖人会显得更胖,瘦人显得更瘦。在饮食方面,中国菜讲究色、香、味,色居首位,可见色彩对人的饮食心理有很大影响,适宜的色彩能增加人的食欲。在居室环境的装饰中,人们用色也非常讲究,适宜的色调能使人感觉温暖、舒适。色彩也常为宗教、习俗、医护等服务,被商品、广告、标志等广泛地利用。它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教师应考虑到,注意在色彩知识的教学中,不仅强调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而且要补充讲述色彩在社会中的作用,充实教材所讲的知识,以适应所有的学生。
高中美术教材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而且有些知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补充、完善。所以教师在教学前,应深研教材,准备要充分。
二、要化“虚”为“实”,不搞“空中楼阁”
在色彩基本知识的教学中,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及各种实践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美术理论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条件。
(1)根据教学目的、教材性质、学生特点联系客观现实,恰当地选择直观教具。色彩基本知识教学中,讲三原色、三间色时,要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对光色接触得较多(如看电视、电影、雨后彩
虹……),而大部分同学对绘画色彩接触得较少。这时,我们不妨结合光色来讲解绘画色彩。出示直观教具,让学生一目了然。见图例:
(2)运用直观教具时要与语言相结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告诉学生观察的顺序和方法,以免他们随随便便乱看一气。引导学生观察时,首先告诉学生光色和绘画色彩的三原色、三间色,再根据挂图中几种原色的重叠,让学生总结出它们的原色与间色的组合规律,并加以区分。教师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观察结果,并对一些错误认识予以纠正。
(3)理论要联系实际。通过直观教学,学生认识并得出了结论,但却没有说服力,学生印象不深,认识没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时,有必要采用一些实验来证明。实验一,用三棱镜去折射阳光,学生会发现看起来是白色的阳光实际上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组成的。实验二,再用這七种颜料等量混合调和,这时学生会发现产生了一种很脏的黑浊色。两个简单的实验,学生看了立即会明白光色与绘画色彩的差别,验证了教材上的知识,也巩固了学生的认识。
通过这样的化“虚”为“实”,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加认识活动,获得鲜明生动的印象,在感知的基础上认识色彩的本质,建立正确的色彩概念,利于知识的理解巩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并提高教学效果。
三、要因材施教,不搞“一锅煮”
学生色彩作业的水平程度,既要根据教学目的、计划向学生提出一个统一的要求,又要从实际出发,承认个别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发挥出应有水平。
(1)根据教学目的、计划,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要求。在绘制12色的色相环练习时,每一位学生都要正确画出三原色、三间色,处理好色环中的冷暖倾向,使每一位学生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要为一些美术“尖子生”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
(2)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性特点,在处理好一般与个别差异关系的同时,还要正确对待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表现技能有着不同的层次,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了解。在绘制12色的色相环时,在要求每一位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中说不定还有色盲、色弱,他们的作业可能一塌糊涂,色彩混淆模糊。这样的学生,不能遗弃,也不能盲目地批评。应认真了解他们对哪一种色彩会产生色盲或色弱现象。这样教师便有针对性,适当酌减他们作业的难度。或根据他们所观察到的这块色与其他色之间的深浅层次来帮助他们认清色彩并完成作业。这些学生的作业水平不可能达到教学中的基本要求,但不能忽视也不能强求,应多给予鼓励。对基础一般的学生,一方面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他们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让他们了解色彩在生活各领域中的作用,强调其重要性,使他们尽可能地多吸收“营养”,这些学生在班上有很大一部分,他们色相环作业的水平,必须达到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要大力扶持班上对色彩敏锐、技能好的同学,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他们多增设一些“二课堂”活动,多给一些课外辅导,来提高其技艺水平。对他们所绘的色相环,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还要求其色彩过渡均匀,细致而有规律。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既有侧重点,又顾及了方方面面。
实践练习是检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尺子,也是发掘学生潜力的一种手段,体现了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环节,其地位是很重要的。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练习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去完成、落实教学任务。
色彩的学问博大精深,涉及面又非常广泛,色彩基本知识的教学,又是揭开色彩奥妙的第一页。同时,色彩的教学也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加强艺术修养,积累教学经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各种各样的有用人才,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澧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