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没有心理疾病,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够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适应社会环境,并能够有效地、富有建设性的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二、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
(一)精神需求带来的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员工也从物质生活的需求转变到精神需求。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让员工的心情越来越糟,单纯的物质生活提高已无法满足员工精神需要,从而出现职业抑郁、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
(二)工作局限性带来的心理问题。
企业一般实行倒班制,导致员工交际面狭窄,社会关系单纯。工作环境闭塞,工作流程单调,长期缺乏与人交流等情况会对员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市场竞争带来的心理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下,激烈的竞争和工作压力,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情绪,容易出现心理失衡,意志消沉,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工作的激情和动力。
(四)职业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
工作难、结婚难、买房难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员工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学习、生活、工作的困难和挫折使有些员工不由自主地产生偏执、迷茫、信心缺失等心理问题,增加了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不良因素。
(五)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问题。
企业有限的资源和岗位会导致显性或隐性竞争,压抑的工作氛围,会影响同事间的协作关系,给员工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压力,导致缺勤率、离职率及事故率上升,人际冲突增加、工作效率下降。
(六)个人因素带来的心理问题。
恋爱、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个人心理困扰等带来的心情烦躁、疲惫不堪、厌倦沮丧、悲观失望等心理问题,也是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三、员工心理健康培训及其意义
员工心理健康培训是为了预防和治疗员工的心理疾病、促进和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升组织文化,提高企业绩效,对员工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影响活动,使员工保持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企业开展员工心理健康培训,一方面在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员工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无穷的效益。一是减少人才流失。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加强员工的心理健康培训,能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和工作热情,有利于增强员工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从而降低人才流失,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良好的心理教育、疏导和训练,能够增强员工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协助员工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愉快的心境,能高效开展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预防危机事件发生。企业可以通过员工心理健康培训,调适员工心态,提升意志品质,开发潜能,从而预防员工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四、员工心理健康培训的主要措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员工心理健康与企业效益之间呈正比关系,可以说员工健康就是企业的财富。企业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是一种新的“精神福利”,这样做不仅给员工带来好处,也增加了企业凝聚力。员工心理健康培训的宗旨是帮助员工疏导心理压力,改善负面情绪,使员工保持在高效、健康、愉悦和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要在管理中理解员工、关心员工,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其心理障碍才可能真正减少。员工本人也要积极调整心态,学会自我放松和平衡心理压力。
(二)加强领导,完善队伍。
心理健康培训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职工培训形式,必须组建一支由单位领导和专业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由他们来具体负责、开展、指导心理健康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可设置员工休息室来缓解员工的紧张情绪;开设员工心理保健咨询热线缓解员工压力;或制订员工健康计划,帮助员工克服身心疾病,提高健康程度;积极提供有关心理健康期刊、书籍、光盘,利用内部网向员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三)制定规划,加强培训。
要将员工心理健康培训纳入更新知识培训的重要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将心理健康培训在全体员工中轮训一遍,以培养员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调适能力,促进员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一方面开设有关心理卫生的课程或定期邀请专家作讲座、报告,让员工学会缓解压力、应对挫折,另一方面要进行员工技能培训,使之工作起来更为得心应手,从而减少员工完成工作的能力压力。
(四)以人为本,优化环境。
企业可采取一些积极的人性化管理措施来缓解员工心理压力,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形成部门间沟通与配合、同事间团结与协作、上下级间尊重与合作,共谋事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户外活动等集体活动,活跃员工身心;关注员工生活上遇到的难题,让员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企业及领导对自己的关怀,产生归属感;完善薪酬体系,向员工提供公平的、富有竞争性的薪酬,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较为稳定的就业心理。
(五)建立档案,有据可查。
积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测试,采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措施,帮助员工摆脱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定期采用心理学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对员工进行心理问卷测试,及时掌握员工心理变化,详细记载员工心理健康情况;建立专门的保健室和内部健身中心,组织员工定期体检,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编辑王影)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没有心理疾病,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够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适应社会环境,并能够有效地、富有建设性的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二、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
(一)精神需求带来的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员工也从物质生活的需求转变到精神需求。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让员工的心情越来越糟,单纯的物质生活提高已无法满足员工精神需要,从而出现职业抑郁、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
(二)工作局限性带来的心理问题。
企业一般实行倒班制,导致员工交际面狭窄,社会关系单纯。工作环境闭塞,工作流程单调,长期缺乏与人交流等情况会对员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市场竞争带来的心理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下,激烈的竞争和工作压力,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情绪,容易出现心理失衡,意志消沉,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工作的激情和动力。
(四)职业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
工作难、结婚难、买房难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员工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学习、生活、工作的困难和挫折使有些员工不由自主地产生偏执、迷茫、信心缺失等心理问题,增加了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不良因素。
(五)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问题。
企业有限的资源和岗位会导致显性或隐性竞争,压抑的工作氛围,会影响同事间的协作关系,给员工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压力,导致缺勤率、离职率及事故率上升,人际冲突增加、工作效率下降。
(六)个人因素带来的心理问题。
恋爱、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个人心理困扰等带来的心情烦躁、疲惫不堪、厌倦沮丧、悲观失望等心理问题,也是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三、员工心理健康培训及其意义
员工心理健康培训是为了预防和治疗员工的心理疾病、促进和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升组织文化,提高企业绩效,对员工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影响活动,使员工保持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企业开展员工心理健康培训,一方面在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员工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无穷的效益。一是减少人才流失。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加强员工的心理健康培训,能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和工作热情,有利于增强员工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从而降低人才流失,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良好的心理教育、疏导和训练,能够增强员工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协助员工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愉快的心境,能高效开展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预防危机事件发生。企业可以通过员工心理健康培训,调适员工心态,提升意志品质,开发潜能,从而预防员工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四、员工心理健康培训的主要措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员工心理健康与企业效益之间呈正比关系,可以说员工健康就是企业的财富。企业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是一种新的“精神福利”,这样做不仅给员工带来好处,也增加了企业凝聚力。员工心理健康培训的宗旨是帮助员工疏导心理压力,改善负面情绪,使员工保持在高效、健康、愉悦和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要在管理中理解员工、关心员工,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其心理障碍才可能真正减少。员工本人也要积极调整心态,学会自我放松和平衡心理压力。
(二)加强领导,完善队伍。
心理健康培训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职工培训形式,必须组建一支由单位领导和专业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由他们来具体负责、开展、指导心理健康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可设置员工休息室来缓解员工的紧张情绪;开设员工心理保健咨询热线缓解员工压力;或制订员工健康计划,帮助员工克服身心疾病,提高健康程度;积极提供有关心理健康期刊、书籍、光盘,利用内部网向员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三)制定规划,加强培训。
要将员工心理健康培训纳入更新知识培训的重要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将心理健康培训在全体员工中轮训一遍,以培养员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调适能力,促进员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一方面开设有关心理卫生的课程或定期邀请专家作讲座、报告,让员工学会缓解压力、应对挫折,另一方面要进行员工技能培训,使之工作起来更为得心应手,从而减少员工完成工作的能力压力。
(四)以人为本,优化环境。
企业可采取一些积极的人性化管理措施来缓解员工心理压力,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形成部门间沟通与配合、同事间团结与协作、上下级间尊重与合作,共谋事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户外活动等集体活动,活跃员工身心;关注员工生活上遇到的难题,让员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企业及领导对自己的关怀,产生归属感;完善薪酬体系,向员工提供公平的、富有竞争性的薪酬,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较为稳定的就业心理。
(五)建立档案,有据可查。
积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测试,采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措施,帮助员工摆脱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定期采用心理学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对员工进行心理问卷测试,及时掌握员工心理变化,详细记载员工心理健康情况;建立专门的保健室和内部健身中心,组织员工定期体检,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编辑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