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于绝望的精神启示录
  普玄的《疼痛吧指头》虽然只有十来万字,[1]却是一部异常厚重的作品。孤独症,这个涉及上百万家庭、戳痛无数父母、历史短暂却影响巨大的疾患,近年来渐渐进入公众视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至今仍不得其解的谜一样的孤独症,当它作为一个医学课题和一个社会话题时,它是客观的中性的;但当它作为为人父母必须面对的即将与孩子终身相伴的疾病时,它不啻是一场浸染着血和泪、烙印着疼和痛的灾难。因此,从题目开始,它就在提醒着读者只能以虔敬的态度去阅读,轻松、轻浮、轻快、轻逸,一切的“轻”都与它无关,它的话题是沉重的,精神是厚重的,态度是庄重的。同是以孩子遭受的病痛、苦难为起点,相对于周国平《妞妞》关于生命本体、生与死形而上的哲学思辨,《疼痛吧,指头》打动人的是那一份人间烟火气的氤氲;相比于蔡春猪《爸爸爱喜禾》诙谐幽默掩盖之下的痛苦,《疼痛吧指头》吸引人的是那一份直面苦难的悲怆、以及对于家族、历史与现实的反思。面对这样椎心泣血的作品,纯粹技术性的言说与阐释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它是一部精神自传,是一部遭逢绝望与绝望周旋又从绝望出发的精神启示录。它不是纯粹审美的,也不是认识教化的,它是体验的,它需要读者以一颗柔韧而又慈悲的心去感受,去体察。虽然作品是以孤独症孩子为起点,但它所提出并探讨的,并不仅仅是一己一家一个群体的问题,而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个普通的生命,在无辜遭逢了苦难之后,将何以自处?《圣经》名篇《约伯记》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至今仍然是人们争论不休的焦点之一。对于信仰上帝的人们来说,无辜受难是一个关乎上帝与人之关系的宗教问题,而对于无神论的人们来说,无辜受难,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一个关乎生命与存在的根本问题。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作家,普玄赋予了这部作品很強的形式感。虽然很多读者都从“非虚构”的角度进行解读,但因为它体现出来的对叙事艺术的精湛追求,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部“跨体越界”的小说,[2]它的内涵也可以因为期待视野的不同而在“问题小说”“家族小说”“成长小说”“精神自传”等不同向度上得到阐释。小说三个部分的叙述颇为讲究,第一部分以“我”春节前夕去紫金小镇接孤独症孩子为线索,大量的插叙、追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叙述密度,不仅有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与治疗线索,也奔涌着一条波澜起伏的情感潜流:孤独症确诊之前的焦灼、幻想、甚至自欺,确诊之后家庭的解体以及艰难的治疗过程,贯穿着对家庭、婚姻、爱情、生命的反思。多次出现的“我”作为父亲的“泪流满面”与孤独症孩子的“眼泪汪汪”让这一部分有着湿漉漉的感觉,仿佛那些句子都是从这一对父子的泪水中打捞起来的,因为经受过人间至情的浸润,而有着一种直抵人心动人肺腑的力量。第二部分宕开笔墨,以第三人称叙述“我”的母亲常五姐从年轻到年迈先后与三个残疾人相处、与绝望周旋的一生。母亲常五姐不相信眼泪,她以不竭的母爱、强悍的行动掩盖并战胜了面对绝望时的软弱与迷茫,不仅给予了“我”和孤独症孩子绝地重生的大爱,更重要的是,她还引领着“我”一步步穿越了精神的沼泽地,成为“我”战胜绝望的精神导师。第三部分以特写镜头的方式展示了大年三十“我”和孤独症孩子回母亲家过年的行程,极富象征性地写出了父子二人是如何冲破绝望找到生机的心路历程。小说叙事的形式特征、“指头”的象征寓意、孤独症的社会意义等方面都已经有论者做过很精彩的分析,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从精神历程的角度对小说的主旨略作探讨。
  二.与绝望相遇:日常理性的崩溃
  《疼痛吧指头》是一部与绝望相遇的作品。虽然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克尔凯郭尔曾从宗教哲学的角度专门讨论过“绝望”,但在通常意义上,“绝望”标示的是人的一种情感心理状态,当人们渴望达到某种状态,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而无法达到目的而产生的一种极端心理体验,与“希望”相反,比“失望”更甚。当我们的生活按照大多数人的样子一样在既定轨道上运行时,比如求学就业、结婚生子,虽然也会遭遇一些大大小小的坎坷和麻烦,一般来说只会停留在失望的阶段。换句话说,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只要我们的生活尚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日常理性之内,就不会走到“绝望”的境地。所谓日常理性,即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理由与理路,是伦理、道德、法律、民俗、知识、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
  叙述主体“我”因为孩子“孤独症”的确诊猝不及防地与“绝望”狭路相逢。在重人伦血缘的中国家庭,孩子是家庭血脉基因的延续,是父母双方情感最有力的扭结点,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就像“我”始终记得的,“小时候,在很多个夜里,村民们早早睡了,但是我们家的油灯或者桐子始终亮着,灯光很微弱,但是灯下却永远有几个勤奋学习的孩子。那就是希望,那一盏油灯和无数个桐子照耀着我们兄弟步步升学,进入城市。”孩子是照亮一个家庭的希望之灯,这是日常理性中至关重要的一条原则。但是,对于“我”来说,孩子“孤独症,终身疾患”的诊断让一切都因此而改变。“我们本来朝前跑着,看得见前面的路径、目标和方向,现在突然出现了一条岔路,前面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孤独症”不仅仅意味着孩子不能主动开口说话、读书求学,完成普通人的一生,还意味着父母婚姻破裂、为支付巨额的治疗费用竭尽全力的拼搏,还有与之俱来的精神上的孤独与痛苦。就像克尔凯廓尔所指出的,绝望的折磨是求死不得,“当死亡是最大的危险时,人希望生;但当人认识到更恐怖的危险时,他希望死。所以,当危险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死亡成为人的希望时,绝望就是那求死不得的无望。”[3]这是一般人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就如上帝选中了他正直的仆人约伯与撒旦打赌,而让约伯遭受了一系列惨痛的打击一样,在小说中,遭逢绝境不只是一个属于“我”的孤立事件,而是属于这个家族的一连串事件。除了“我”之外,父亲、母亲、大哥也都遭遇了各自生命中的绝境。父亲与大哥本来有健康的身体,却都因偶然事件落下了终身残疾,父亲在无辜被批判之后绝望过,大哥在打人事件受到下跪检讨的惩罚之后绝望过。而承受最多最重的绝望则是母亲:在她通过考学离开农村的梦想破灭之后,她选择了嫁给一个有文化的残疾丈夫,在丈夫身上赌命运,没想到丈夫挨批下放若干年;她在孩子身上赌命运,老大却因链霉素过敏打聋了耳朵,导致终身残疾。从不向命运低头的母亲和两个残疾人一起拉扯大了其余的五个孩子,并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功成名就。但在晚年时她又遇上了一个孤独症孙子。这个一生都在与命运搏斗的老人再次选择了坚强。“她不能去死。她要告诉她的儿子,告诉那个孤独症孩子的爸爸,怎么和她一样,一生和残疾人相处。她还要告诉她的儿子,怎样去过令人绝望的生活,怎样在绝望里面,寻找生机。”
其他文献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对于新中国来说其意义无需多言,而就文坛而言,也是具有巨大文学史意义的。自改革开放以后的文学被称为新时期文学,以区别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七年文学”,这四十年来,我国的文坛发展可谓是朝气蓬勃,出现了众多优秀的作家作品,这些作家中的佼佼者不仅获得了我国的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诸多国家级大奖,甚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等一些国际性文学大奖。如此琳琅满目的作家作品,
内容摘要:中国民间故事中的望夫故事和寻夫故事,是两大既相似又不尽相同的主题类型,反映了中国民間故事中性别叙事的不同形态。本文试图从主题入手,对这两类故事进行比较,从而挖掘两类主题叙事模式背后的性别文化传统、性别制度结构及两性权力关系,展现那些被夫权制压抑个体生命特质的他者女性的经验和感受。  关键词:望夫故事 寻夫故事 主题 比较研究  望夫故事和寻夫故事是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中流传较广并深受民众喜爱
内容摘要:《傲慢与偏见》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历来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中渗透的先进的婚姻观。本文将从女性意识的身份赋予、叙事视角的立体转化、书名设置的独到之处,三个角度来分析简·奥斯丁是如何凸显其独特、新颖的婚姻观。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婚姻观 叙事视角  《傲慢与偏见》中通过不同婚姻爱情观下不同的婚姻状态的对比,简·奥斯汀确立了在资本主义蓬勃兴起的时代,她认为最正确最先进的婚姻观——
内容摘要:席勒反对感性和理性的分裂、自然与规则的对立,认为理想的人应是作为和谐、完整的个体而存在。而这种完整只有通过审美教育、通过游戏,才能培养高尚的人性,使人走向自由的国度。  关键词:席勒 自由 审美 游戏  從柏拉图的“理想国”,奥古斯丁的“原罪说”,到黑格尔“美是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再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哲学家们都对世界是什么、人类何以把握世界不断追求。席勒以其对人的生存话题的积极
六月初夏风光美,高山龙坪情谊浓。首先,我代表保康县龙坪镇党委、政府和龙坪人民,热烈欢迎省、市、县文学艺术界的各位领导和作家,来到高山明珠——龙坪。你们的到来,名人齐聚龙坪开展文学采风活动,既展示了大家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文学作风,也体现了大家对龙坪的关心关怀,是龙坪发展的一件大事、喜事,让我们感到十分激动和温暖。在此,我要再次代表龙坪镇党委、政府,代表全镇父老乡亲,对你们的到來表示衷心感
从1954年截稿的《三里湾》到1957年给女儿的家信—《愿你决心做一个劳动者》,再到1960年出版的《三复集》,赵树理先生始终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去探索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并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寻找着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无可非议,赵树理先生的这些思想具有超前性,特别是在“三农问题”较为严重的今天,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孤独的思考者:两个基本问题的提出  1960年,赵树理出版了他的散
中国现当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指出:“有时美感也不全是快感,悲剧和崇高事物如狂风巨浪、悬崖陡壁等等所产生的美感之中却夹杂着痛感。”(朱光潜《谈美书简》,中华书局2012年5月第1版)这说明,审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能给人带来快乐,却不仅仅给人带来快感,其中夹杂着的他类情愫会给予欣赏者多重情绪反应,就像我们会在音乐那优美的旋律中流淌下伤感的泪水,也会在诗歌那优美的意境中迸发出萧然的情怀一样。例如下面这
内容摘要:以人为本是所有文学艺术的创作核心,尤其是小说,更是重视人,即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微小说《看风水》的标题虽然是“看风水”,但所述内容却根本是“文不对题”,即全篇并没有具体描述风水大师在如何“看风水”,而是整个过程都在表现风水大师在如何“看人”——识人鉴德。   关键词:言为心声 行显品迹 察言观行 识人鉴德  算命、占卜、看风水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
隐私是人们讳莫如深的话题,晓苏别开生面,撕开人性神秘的面纱,为读者展现了隐私背后的生存悲凉、人性的自私、贪婪、尔虞我诈、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信仰倒塌、传统精神的衰落……他独到的思考和视角,所呈现出的滚滚欲潮中的社会病毒的蔓延,体现了一个作家为时代发声的责任与担当!《我们的隐私》(2010年12月湖南人们出版社出版)书名取自其中的一个短篇。小说通过大胆、严肃、艺术地对“性”的书写,向读者展现性爱之美
最近,电影《无问西东》上映后,引发了各界的广泛热议。有人说,这是一种老派的情怀;也有人说,这不过是另一类矫情罢了。但于我而言,它更多的是一份真挚的感动——时代风骨在一代代间接力,一脈相承。  片名“无问西东”取自清华大学校歌“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对于片名,李芳芳解释道:“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面临纷繁的选择,受到万事万物的阻碍。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跌宕起伏,都对自己真诚,坚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