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唐寅,“吴门四家”之一,仕女画风貌独特,思想性和精神性之深刻令人赞赏。唐寅身世背景不幸是造就他绘画品格重要因素之一。顾恺之绘画理论和思想也是铸就唐寅绘画面貌一大因素。本文通过纵向、横向比较,完成对唐寅仕女画悲情色彩研究。
关键词:唐寅;仕女画;悲情色彩
作者简介:陈亚涛(1992.10-),男,河北省邯郸市魏县人,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1
“秋来纨扇合收藏,佳人何事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寅《秋风纨扇图》上的题诗,读来如冷风刺骨,令人悲惋。画幅表现秋日景象,娇弱仕女手执纨扇独立坡石,面朝右侧,目光投射画外,神情落寞孤寂,寥寥湖石、青竹作伴,悲情满怀。翻阅唐寅仕女画,如《班姬纨扇图》《王蜀宫妓图》《吹箫仕女图》等,画幅内容和题词表达意境,悲情色彩满溢,读来令人伤怀。
唐寅仕女画悲情色彩与他人生遭际不无关联。
唐寅生在商贾之家,在“士农工商”明确的明朝,唐寅父亲希望他“学而优则仕”,提高家族名望。唐寅不负父望,数岁就能写出科举文字,十六岁补府学生员,二十九岁参加顺天府乡试,高中解元,五十岁受宁王聘,为座上宾。但与这些所谓耀眼成绩相伴,又是另样不幸遭际。二十五岁,父母、妻子、妹妹相继离世,家中只留下唐寅和弟弟唐申,原先美满家庭支离破碎。如此变故,唐寅重整心绪寄希望于科举。三十岁上京赶考,偶遇富豪徐经,无辜卷入科场舞弊案,终生不得参加科举。科举梦破灭,回乡又遭妻反目。为了生活,三十四岁以卖画为生的同时操持桃花坞,多与好友在桃花坞饮酒作诗。五十岁,受宁王重金礼聘,本欲有所作為,为早年不得志的科举梦接续佳音,不料宁王早有谋反之意,无奈装疯卖傻,得以逃脱宁王府。自次之后,唐寅自比“蒙白壁之玷”,懊恼不已。五十四岁,带着无限怅惘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在家中病逝。唐寅,吴门四家之一的大才子,一生从未饱尝世间温情,从未完满他的科举梦,期间的折磨与摧残,思想间令人凄婉,悲情横生。
唐寅仕女画悲情色彩与他性格也有关联。他性情耿直,心口合一,与明初以来朱熹理学宣扬“阴为不善阳掩之”口是心非理论形成鲜明对比。唐寅仕女画悲情色彩可说是他真实心理写照。其仕女画个人面貌强烈,在仕女绘画史上甚是寥寥。
顾恺之,堪称国画界画祖,使绘画艺术走向成熟,作品多以仕女画著称。《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仕女画史开山之作。前者根据文本《洛神赋》创作,后者根据文本《女士箴》创作。人物形象丰满,气质高贵,线条以高古游丝描或春蚕吐丝描勾勒,紧劲连绵,精神性和思想性启人深思,对后世画家启发甚多。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也颇有建树。他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影响深远。
唐寅作品《秋风纨扇图》即是“迁想妙得”理论影响作品。“迁想妙得”分两层。“迁想”:画者把主观情思通过思想,迁移到要表现事物上。“妙得”:绘画结果。画者通过具体方法,尝试、实验,表现主观情思,呈现画面,即是“妙得”。唐寅满腔抱负,无法施展,世态炎凉体会之深,旁人恐不能及,此番情思“迁想妙得”而有秋风纨扇之境。
《王蜀宫妓图》题词写“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蜀后主每每在宫中裹小巾,令宫妓冠莲花冠、穿道衣。画中四位女子着道衣,戴莲花冠,等待后主,不想人早已去了别处,她们仍斗奇争艳。此时,唐寅“迁想”自己为宫中女子,欲为君王效力,无奈见不到君王,又何言其他。这画,是在为王蜀宫妓们哀叹,亦是在为自己哀叹,读来悲情满怀。
仕女画表现女子题材,精神性和思想性也需立意和独到见解。顾恺之仕女画借鉴文本创作,开仕女画风尚,思想性和精神性高妙。唐寅际遇坎坷,画中讽喻、孤寂、落寞之情不言自明,思想性和精神性高出尘表,虽不免沉溺个人世界,也不能泯灭其价值。
对比其他有典型意义仕女画代表大家:唐代张萱、周昉,元代仇英。唐寅仕女画个人面貌更显突出。
宋摹本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真迹《簪花仕女图》技法和人物造型有一脉相承迹象,线条高古,设色典雅,人物造型丰满,迤逦多姿,因供职宫廷,所绘人物多妃嫔宫娥,俱表现日常琐事或游春赏花一类富贵闲人奢靡生活,技法虽好,精神性和思想性却有很多欠缺。
仇英同为明四家之一,擅作侍女画、历史人物画,多向宋取法。作品《汉宫春晓》《贵妃晓妆》等人物众多,屋宇连绵,表现宫中侍女妃嫔日常琐事,观察入微,刻画惟妙惟肖,读来赏心悦目,但思想性和精神性略显寡然。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在科举无望,亲人骤然离世重重打击下,桃花坞生活的那几年许是唐寅人生中少有的温情岁月。他曾怀揣“布衣之侠”的梦想,想为明朝做出贡献,无奈世情多不可控。画笔记录下他内心悲苦,为后世留下别样人生感悟。若说他仕女画悲情色彩浓郁,也不消说他的人生悲情色彩亦是浓郁吧。
参考文献:
[1]《六如真如—唐寅的如梦人生》苏州博物馆编著 故宫出版社 2014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顾恺之的人物画》 于丽娜编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 程至的编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关键词:唐寅;仕女画;悲情色彩
作者简介:陈亚涛(1992.10-),男,河北省邯郸市魏县人,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1
“秋来纨扇合收藏,佳人何事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寅《秋风纨扇图》上的题诗,读来如冷风刺骨,令人悲惋。画幅表现秋日景象,娇弱仕女手执纨扇独立坡石,面朝右侧,目光投射画外,神情落寞孤寂,寥寥湖石、青竹作伴,悲情满怀。翻阅唐寅仕女画,如《班姬纨扇图》《王蜀宫妓图》《吹箫仕女图》等,画幅内容和题词表达意境,悲情色彩满溢,读来令人伤怀。
唐寅仕女画悲情色彩与他人生遭际不无关联。
唐寅生在商贾之家,在“士农工商”明确的明朝,唐寅父亲希望他“学而优则仕”,提高家族名望。唐寅不负父望,数岁就能写出科举文字,十六岁补府学生员,二十九岁参加顺天府乡试,高中解元,五十岁受宁王聘,为座上宾。但与这些所谓耀眼成绩相伴,又是另样不幸遭际。二十五岁,父母、妻子、妹妹相继离世,家中只留下唐寅和弟弟唐申,原先美满家庭支离破碎。如此变故,唐寅重整心绪寄希望于科举。三十岁上京赶考,偶遇富豪徐经,无辜卷入科场舞弊案,终生不得参加科举。科举梦破灭,回乡又遭妻反目。为了生活,三十四岁以卖画为生的同时操持桃花坞,多与好友在桃花坞饮酒作诗。五十岁,受宁王重金礼聘,本欲有所作為,为早年不得志的科举梦接续佳音,不料宁王早有谋反之意,无奈装疯卖傻,得以逃脱宁王府。自次之后,唐寅自比“蒙白壁之玷”,懊恼不已。五十四岁,带着无限怅惘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在家中病逝。唐寅,吴门四家之一的大才子,一生从未饱尝世间温情,从未完满他的科举梦,期间的折磨与摧残,思想间令人凄婉,悲情横生。
唐寅仕女画悲情色彩与他性格也有关联。他性情耿直,心口合一,与明初以来朱熹理学宣扬“阴为不善阳掩之”口是心非理论形成鲜明对比。唐寅仕女画悲情色彩可说是他真实心理写照。其仕女画个人面貌强烈,在仕女绘画史上甚是寥寥。
顾恺之,堪称国画界画祖,使绘画艺术走向成熟,作品多以仕女画著称。《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仕女画史开山之作。前者根据文本《洛神赋》创作,后者根据文本《女士箴》创作。人物形象丰满,气质高贵,线条以高古游丝描或春蚕吐丝描勾勒,紧劲连绵,精神性和思想性启人深思,对后世画家启发甚多。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也颇有建树。他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影响深远。
唐寅作品《秋风纨扇图》即是“迁想妙得”理论影响作品。“迁想妙得”分两层。“迁想”:画者把主观情思通过思想,迁移到要表现事物上。“妙得”:绘画结果。画者通过具体方法,尝试、实验,表现主观情思,呈现画面,即是“妙得”。唐寅满腔抱负,无法施展,世态炎凉体会之深,旁人恐不能及,此番情思“迁想妙得”而有秋风纨扇之境。
《王蜀宫妓图》题词写“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蜀后主每每在宫中裹小巾,令宫妓冠莲花冠、穿道衣。画中四位女子着道衣,戴莲花冠,等待后主,不想人早已去了别处,她们仍斗奇争艳。此时,唐寅“迁想”自己为宫中女子,欲为君王效力,无奈见不到君王,又何言其他。这画,是在为王蜀宫妓们哀叹,亦是在为自己哀叹,读来悲情满怀。
仕女画表现女子题材,精神性和思想性也需立意和独到见解。顾恺之仕女画借鉴文本创作,开仕女画风尚,思想性和精神性高妙。唐寅际遇坎坷,画中讽喻、孤寂、落寞之情不言自明,思想性和精神性高出尘表,虽不免沉溺个人世界,也不能泯灭其价值。
对比其他有典型意义仕女画代表大家:唐代张萱、周昉,元代仇英。唐寅仕女画个人面貌更显突出。
宋摹本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真迹《簪花仕女图》技法和人物造型有一脉相承迹象,线条高古,设色典雅,人物造型丰满,迤逦多姿,因供职宫廷,所绘人物多妃嫔宫娥,俱表现日常琐事或游春赏花一类富贵闲人奢靡生活,技法虽好,精神性和思想性却有很多欠缺。
仇英同为明四家之一,擅作侍女画、历史人物画,多向宋取法。作品《汉宫春晓》《贵妃晓妆》等人物众多,屋宇连绵,表现宫中侍女妃嫔日常琐事,观察入微,刻画惟妙惟肖,读来赏心悦目,但思想性和精神性略显寡然。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在科举无望,亲人骤然离世重重打击下,桃花坞生活的那几年许是唐寅人生中少有的温情岁月。他曾怀揣“布衣之侠”的梦想,想为明朝做出贡献,无奈世情多不可控。画笔记录下他内心悲苦,为后世留下别样人生感悟。若说他仕女画悲情色彩浓郁,也不消说他的人生悲情色彩亦是浓郁吧。
参考文献:
[1]《六如真如—唐寅的如梦人生》苏州博物馆编著 故宫出版社 2014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顾恺之的人物画》 于丽娜编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 程至的编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