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利用数学知识导出它的运动学方程,从理论上导出其运动学方程是正弦函数形式,补充了教材的无理论推导的不足,和必修二教材对平抛运动的处理达到了异曲同工之效,使教材编写得更加完美,利用导出的弹簧振子周期公式可直接导出单摆的周期公式。
【关键词】简谐振动 ; 线性回复力 ; 正弦函数运动方程 ; 单摆周期
【中圖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13-01
人教版物理3-4第一章第一节是简谐振动,教材的处理思路是:先给出简谐振动的定义,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简谐振动的图像,就是从实验中得出振动图像,在第二节,教材直接给出了它的振动方程x=cos(wt+φ),教材这样设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高中学生的微分数学基础有限(不会解微分方程),所以采用了从实验实践中探究运动方程这样的编排方式。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教材在处理平抛运动的时候,则采用了相反的模式,由理论到实验探究验证,即:学生已学过了牛顿第二定律后,知道了物体的运动过程和性质是由合外力决定的,于是对平抛运动物体受力分析后,得出物体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我想,其实在简谐运动这里也可以尝试一下,从理论推导到实验验证,但是对数学的要求,技巧性处理稍强一些。
3—4物理课程开设时间一般在高二下学期或是高三后期,此时学生的选修数学2—2已学过,其中的微积分初步知识已了解,已会求导,已经知道:位移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得到的是速度,v=■;速度再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得到的是加速度,a=■;也即位移对时间求二阶导数得到的是加速度,a=■,這为我们建立简谐振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打下了数学基础。
教材首先给出的是简谐振动模型:弹簧振子。学生已经学完必修一物理,最大的收获就是解决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应该有了这样的物理意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是,物体究竟做何种性质的运动,是由合外力来决定的。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和性质,就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动力学方程这个“通项公式”,运动的性质和过程就蕴含在这个高度概括的简洁力学方程中。
给出简谐运动的定义:F=-kx,提出线性回复力,通过变形:F=ma=m■=m■■=m■,也即是:m■=-kx,再变形:m■+kx=0,■+■x=0,令:w2=■,则有:■+w2x=0;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求解这个微分方程。(高中学生是不会求的)
我们可以铺垫设问:微分求导,大家在数学中已有所了解,比如cosx, sinx, ex, xn等的导数;请观察:■+■x=0,什么样的函数,在求过二次导数以后,加上自身,可以等于0?
学生开始在自己脑海里学过的函数中寻找,并在默默求导。
这时教师可以提示:要满足■+■x=0,说明这个函数求两次导数以后,和自身具有相同的形式。进一步追问:你们学过的函数中有满足的吗?这时学生马上想起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
老师指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同一类函数,他们的图像可以经过平移而得,没有本质的区别。(注:ex指数式可以通过欧拉公式化成正弦函数形式)
通过探寻,我们得到了■+■x=0这个微分方程的解,通解形式是正弦函数形式,那么这个方程的解是多少呢?可以鼓励学生把正弦函数带入验证。特解取决于起始条件。
这样,我们就把求微分方程的解进而转化为验证正弦函数是它的解。(求导验证,高中学生是会的)
我们就这样找到了简谐振动的振动运动学方程。从理论上,我们先推导出来了,这样为后面的实验探究和对结论的理解很有好处,和教材对平抛运动的处理,达到相同的效果,同时也显得教材内容更加完整和完美!
通过以上这个简短的案例,我们也得到启示:在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时,就必须:提问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梯度有序性,使问题之间要有联系,要有铺垫,这样问题能更好的推进课堂教学,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思考中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
我们还可以从简谐振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中推导出它的周期:T=■=2π■(因为w2=■),公式表明简谐振动的周期由振子自身结构(振子的质量和弹簧劲度系数)决定的。还可以设计实验,通过测量周期时间来间接测量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
在这一章,还研究了单摆,单摆是一种典型的简谐振动,我们同样可以建立起单摆的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得到它的振动运动学方程,不过在推导的过程中,我们也很容易导出单摆的振动周期:T=2π■,这条思路,读者不妨一试。
这里提供另一条思路:直接利用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推导单摆的周期公式。
在单摆中,设摆角为θ,单摆的线性回复力是:F=-mgsinθ=
-mg■=-mg■x=“k”x,即单摆的劲度系数相当于:“k”=-mg■,直接带入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就可以得出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教材在这里设计了实验,通过测量单摆的周期来间接测量单摆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这样以来,就会使教材知识前后联系紧密,互相照应,也会使同学们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得更加清楚。
简谐振动是运动的形式之一,通过以上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简谐振动之所以会有正弦函数形式,是因为本质上由它的线性回复力决定的。再一次明确: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运动过程和性质由合外力决定。
以上案例呈现了另一种处理方式,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去探究新的知识领域,方法上实现类比和迁移;同时将新学的知识内容归类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实现了知识的建构迁移,加深对某一物理概念,观念,意识的深刻理解,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简谐振动 ; 线性回复力 ; 正弦函数运动方程 ; 单摆周期
【中圖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13-01
人教版物理3-4第一章第一节是简谐振动,教材的处理思路是:先给出简谐振动的定义,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简谐振动的图像,就是从实验中得出振动图像,在第二节,教材直接给出了它的振动方程x=cos(wt+φ),教材这样设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高中学生的微分数学基础有限(不会解微分方程),所以采用了从实验实践中探究运动方程这样的编排方式。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教材在处理平抛运动的时候,则采用了相反的模式,由理论到实验探究验证,即:学生已学过了牛顿第二定律后,知道了物体的运动过程和性质是由合外力决定的,于是对平抛运动物体受力分析后,得出物体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我想,其实在简谐运动这里也可以尝试一下,从理论推导到实验验证,但是对数学的要求,技巧性处理稍强一些。
3—4物理课程开设时间一般在高二下学期或是高三后期,此时学生的选修数学2—2已学过,其中的微积分初步知识已了解,已会求导,已经知道:位移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得到的是速度,v=■;速度再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得到的是加速度,a=■;也即位移对时间求二阶导数得到的是加速度,a=■,這为我们建立简谐振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打下了数学基础。
教材首先给出的是简谐振动模型:弹簧振子。学生已经学完必修一物理,最大的收获就是解决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应该有了这样的物理意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是,物体究竟做何种性质的运动,是由合外力来决定的。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和性质,就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动力学方程这个“通项公式”,运动的性质和过程就蕴含在这个高度概括的简洁力学方程中。
给出简谐运动的定义:F=-kx,提出线性回复力,通过变形:F=ma=m■=m■■=m■,也即是:m■=-kx,再变形:m■+kx=0,■+■x=0,令:w2=■,则有:■+w2x=0;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求解这个微分方程。(高中学生是不会求的)
我们可以铺垫设问:微分求导,大家在数学中已有所了解,比如cosx, sinx, ex, xn等的导数;请观察:■+■x=0,什么样的函数,在求过二次导数以后,加上自身,可以等于0?
学生开始在自己脑海里学过的函数中寻找,并在默默求导。
这时教师可以提示:要满足■+■x=0,说明这个函数求两次导数以后,和自身具有相同的形式。进一步追问:你们学过的函数中有满足的吗?这时学生马上想起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
老师指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同一类函数,他们的图像可以经过平移而得,没有本质的区别。(注:ex指数式可以通过欧拉公式化成正弦函数形式)
通过探寻,我们得到了■+■x=0这个微分方程的解,通解形式是正弦函数形式,那么这个方程的解是多少呢?可以鼓励学生把正弦函数带入验证。特解取决于起始条件。
这样,我们就把求微分方程的解进而转化为验证正弦函数是它的解。(求导验证,高中学生是会的)
我们就这样找到了简谐振动的振动运动学方程。从理论上,我们先推导出来了,这样为后面的实验探究和对结论的理解很有好处,和教材对平抛运动的处理,达到相同的效果,同时也显得教材内容更加完整和完美!
通过以上这个简短的案例,我们也得到启示:在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时,就必须:提问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梯度有序性,使问题之间要有联系,要有铺垫,这样问题能更好的推进课堂教学,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思考中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
我们还可以从简谐振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中推导出它的周期:T=■=2π■(因为w2=■),公式表明简谐振动的周期由振子自身结构(振子的质量和弹簧劲度系数)决定的。还可以设计实验,通过测量周期时间来间接测量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
在这一章,还研究了单摆,单摆是一种典型的简谐振动,我们同样可以建立起单摆的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得到它的振动运动学方程,不过在推导的过程中,我们也很容易导出单摆的振动周期:T=2π■,这条思路,读者不妨一试。
这里提供另一条思路:直接利用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推导单摆的周期公式。
在单摆中,设摆角为θ,单摆的线性回复力是:F=-mgsinθ=
-mg■=-mg■x=“k”x,即单摆的劲度系数相当于:“k”=-mg■,直接带入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就可以得出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教材在这里设计了实验,通过测量单摆的周期来间接测量单摆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这样以来,就会使教材知识前后联系紧密,互相照应,也会使同学们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得更加清楚。
简谐振动是运动的形式之一,通过以上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简谐振动之所以会有正弦函数形式,是因为本质上由它的线性回复力决定的。再一次明确: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运动过程和性质由合外力决定。
以上案例呈现了另一种处理方式,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去探究新的知识领域,方法上实现类比和迁移;同时将新学的知识内容归类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实现了知识的建构迁移,加深对某一物理概念,观念,意识的深刻理解,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