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让职业中专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提高作文水平,语文教师必须寻找作文教学的切入点,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和感受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感受生活 教学模式
空洞、虚假等是职业中专生语文作文存在的通病。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提高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寻找作文教学的切入点,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和感受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有效方式之一。
叶圣陶先生说过,有的教师(包括学校行政人员)只着眼于应付高考……他们绝不考虑到写作是学生往后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辈子需用的技能。这虽然是针对普通中学作文教学而言的,可是切中了职业中专作文教学的肯綮。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一、引发兴趣,适时指导写作
兴趣是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叶圣陶先生说:“一使需之切,能文意及神。二使乐其业,为文非苦辛。”他精辟地说明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兴趣的重要性。许多职专学生之所以厌恶作文,害怕写作,不愿意积极地思考,缺乏创作的冲动,主要是因为缺乏兴趣,没有体验到写作的乐趣。学生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受中学语文成绩的影响,自信心不足,总把自己当成后进生。二是学习对象本身缺乏新奇性,作文题仍是《我的父亲》、《那一段难忘的事》等,不符合职业中专的特点,难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面对现状,我们必须对症下药。
首先要坚持激励原则。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予以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产生“我也能写好作文”的成就感,摆脱中学产生的心理阴影,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快感。其次要寻找学习的兴奋点。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共同关心的热点,以热点为中心选择写作题目。这样既能“言之有物”,又能“言之有情”,感想丰富真实,产生写作热情,写作文就不是件“难差事”。再次要给写作有特色的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同时给其他学生提供借鉴和学习的机会。另外,还要充分利用职专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作文,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可避免学生作文没有材料,避免教师作文教学理论单纯的不利,促进学生对专业课本知识的学习。如针对导游专业学了课本上有关景区的地理知识,我就指导学生写《如何介绍三仰峰》、《天游导游词》等说明文;学了有关饭店管理等知识,我就指导学生写《如何推介一道地方特产》、《假如我是一位闽南游客》等文章。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学生收集省内外各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材料。这样日积月累,学生手边的作文材料日益丰富,职业技能大幅度地增强。
这些举措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来做文章,而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入门的问题就解决了。
二、学以致用,实用文领先,为未来的职业提供技能保障
孔子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表明,写作的内容实用性强,学生的写作主动性就强。我在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尝试。
1.结合校园生活,适时指导学生写实用文。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给作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学生愿学,学起来易懂。如:职业中专学生大部分为寄宿生,学校大多进行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他们需要写信或编辑短信,于是我们就开展短信写作教学和比赛。由于受普通中学应试的影响,包括寻物启事、请假条、书信等在内的应用文,学生都写得不规范,出现不少问题,有的写信没有称谓,有的落款不正确,有的写请假条没有请假日期,有的“寻物启事”或“遗失启事”却写成“寻物启示”或“遗拾启事”。我就抓住这些问题,及时地给学生指点纠正。班级举办的板报或学报或周末晚会,教师都应予以指导,让学生把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逐渐进步。至于节假日外出野炊的报告或是犯错误时要写的保证书等,教师都不能忽视,而是要善于抓住契机,进行指导让学生应用,让学生在用中学,主动性大大增强。
2.与社会实践生活密切接轨,让知识走向社会。有人说学习写作是学得一项实践性而不是理论性知识,写作必须当做一门实践性而不是理论性的学科来传授。师生必须明白写作课是一门实践课,写作教学是一门实践性的教学。因此,要充分发挥其实践性的作用,把作文教学与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教。结合教材的内容,适时安排时间让学生深入社会,通过搞社会调查、见习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中体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学生到酒店见习后,我就安排他们写见习感受,如《我眼中的大堂副理》、《悦华见闻》等,让学生写出他们的想法,写出他们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热爱,乐业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三、从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为作文提供技术支持
作文是一门技能课,这就决定了作文教学要遵循作文本身的客观规律,要想方设法地增强学生的作文意识。可以让学生自由写作,或者教师讲自己的写作经历,抑或是名作家作文的故事等,让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经验告诉学生:作文是一定要成竹在胸,重视作文。对作文不可应付,不可偷懒,不可敷衍了事,更不可太随便,一定要把作文当回事,在立意、构思、语言各方面动一番脑筋,下一番工夫。要把文章写得像文章,千万不可只满足于简单的感想式的文字,也不要把作文写成千篇一律的流水账。否则,即使练笔再多,也无法提高写作水平。在学生树立作文意识后,教师就要分阶段地深入浅出地从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全面科学地开展教学,并让学生付诸实践。
另外,考虑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作文教学还要立足于阅读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必然通道。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才能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有人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周期性较强、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广积博蓄,厚积薄发,教师要善于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入手,指导他们反复品味课本中的重点篇章,背诵精彩的语段;还要依据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提出阅读重点,点化阅读难点,教给阅读方法,用好教材这本范本;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介绍一些报纸杂志,范读一些美文华章;要求学生床头桌前常备一些可读的东西,闲暇时间能读多少读多少,并做到持之以恒,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文章或资料。以导游专业为例,对景点人文地理知识了解得越全面越丰富,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会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阅读固然可以“吸收”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但它作为人的一种生命活动,更多的是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学习语言,形成语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为终生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写作固然需要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但它作为一种极富创造性的活动,更多的还是依赖于写作主体的人格修养、言语智能、人生阅历和生活需要。因此,阅读对写作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是一个间接的过程,即通过阅读“吸收”的东西,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消化”,形成自己的语感、思想情感、人生修养等,才能对写作产生影响。中专学校一定要立足中专的特点,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总之,要提高中专学生的作文能力,可以从兴趣、实用、学科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切忌操之过急。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感受生活 教学模式
空洞、虚假等是职业中专生语文作文存在的通病。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提高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寻找作文教学的切入点,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和感受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有效方式之一。
叶圣陶先生说过,有的教师(包括学校行政人员)只着眼于应付高考……他们绝不考虑到写作是学生往后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辈子需用的技能。这虽然是针对普通中学作文教学而言的,可是切中了职业中专作文教学的肯綮。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一、引发兴趣,适时指导写作
兴趣是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叶圣陶先生说:“一使需之切,能文意及神。二使乐其业,为文非苦辛。”他精辟地说明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兴趣的重要性。许多职专学生之所以厌恶作文,害怕写作,不愿意积极地思考,缺乏创作的冲动,主要是因为缺乏兴趣,没有体验到写作的乐趣。学生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受中学语文成绩的影响,自信心不足,总把自己当成后进生。二是学习对象本身缺乏新奇性,作文题仍是《我的父亲》、《那一段难忘的事》等,不符合职业中专的特点,难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面对现状,我们必须对症下药。
首先要坚持激励原则。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予以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产生“我也能写好作文”的成就感,摆脱中学产生的心理阴影,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快感。其次要寻找学习的兴奋点。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共同关心的热点,以热点为中心选择写作题目。这样既能“言之有物”,又能“言之有情”,感想丰富真实,产生写作热情,写作文就不是件“难差事”。再次要给写作有特色的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同时给其他学生提供借鉴和学习的机会。另外,还要充分利用职专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作文,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可避免学生作文没有材料,避免教师作文教学理论单纯的不利,促进学生对专业课本知识的学习。如针对导游专业学了课本上有关景区的地理知识,我就指导学生写《如何介绍三仰峰》、《天游导游词》等说明文;学了有关饭店管理等知识,我就指导学生写《如何推介一道地方特产》、《假如我是一位闽南游客》等文章。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学生收集省内外各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材料。这样日积月累,学生手边的作文材料日益丰富,职业技能大幅度地增强。
这些举措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来做文章,而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入门的问题就解决了。
二、学以致用,实用文领先,为未来的职业提供技能保障
孔子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表明,写作的内容实用性强,学生的写作主动性就强。我在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尝试。
1.结合校园生活,适时指导学生写实用文。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给作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学生愿学,学起来易懂。如:职业中专学生大部分为寄宿生,学校大多进行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他们需要写信或编辑短信,于是我们就开展短信写作教学和比赛。由于受普通中学应试的影响,包括寻物启事、请假条、书信等在内的应用文,学生都写得不规范,出现不少问题,有的写信没有称谓,有的落款不正确,有的写请假条没有请假日期,有的“寻物启事”或“遗失启事”却写成“寻物启示”或“遗拾启事”。我就抓住这些问题,及时地给学生指点纠正。班级举办的板报或学报或周末晚会,教师都应予以指导,让学生把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逐渐进步。至于节假日外出野炊的报告或是犯错误时要写的保证书等,教师都不能忽视,而是要善于抓住契机,进行指导让学生应用,让学生在用中学,主动性大大增强。
2.与社会实践生活密切接轨,让知识走向社会。有人说学习写作是学得一项实践性而不是理论性知识,写作必须当做一门实践性而不是理论性的学科来传授。师生必须明白写作课是一门实践课,写作教学是一门实践性的教学。因此,要充分发挥其实践性的作用,把作文教学与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教。结合教材的内容,适时安排时间让学生深入社会,通过搞社会调查、见习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中体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学生到酒店见习后,我就安排他们写见习感受,如《我眼中的大堂副理》、《悦华见闻》等,让学生写出他们的想法,写出他们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热爱,乐业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三、从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为作文提供技术支持
作文是一门技能课,这就决定了作文教学要遵循作文本身的客观规律,要想方设法地增强学生的作文意识。可以让学生自由写作,或者教师讲自己的写作经历,抑或是名作家作文的故事等,让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经验告诉学生:作文是一定要成竹在胸,重视作文。对作文不可应付,不可偷懒,不可敷衍了事,更不可太随便,一定要把作文当回事,在立意、构思、语言各方面动一番脑筋,下一番工夫。要把文章写得像文章,千万不可只满足于简单的感想式的文字,也不要把作文写成千篇一律的流水账。否则,即使练笔再多,也无法提高写作水平。在学生树立作文意识后,教师就要分阶段地深入浅出地从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全面科学地开展教学,并让学生付诸实践。
另外,考虑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作文教学还要立足于阅读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必然通道。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才能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有人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周期性较强、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广积博蓄,厚积薄发,教师要善于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入手,指导他们反复品味课本中的重点篇章,背诵精彩的语段;还要依据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提出阅读重点,点化阅读难点,教给阅读方法,用好教材这本范本;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介绍一些报纸杂志,范读一些美文华章;要求学生床头桌前常备一些可读的东西,闲暇时间能读多少读多少,并做到持之以恒,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文章或资料。以导游专业为例,对景点人文地理知识了解得越全面越丰富,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会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阅读固然可以“吸收”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但它作为人的一种生命活动,更多的是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学习语言,形成语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为终生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写作固然需要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但它作为一种极富创造性的活动,更多的还是依赖于写作主体的人格修养、言语智能、人生阅历和生活需要。因此,阅读对写作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是一个间接的过程,即通过阅读“吸收”的东西,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消化”,形成自己的语感、思想情感、人生修养等,才能对写作产生影响。中专学校一定要立足中专的特点,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总之,要提高中专学生的作文能力,可以从兴趣、实用、学科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切忌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