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开设专门的研究性课程,二是在学科内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笔者认为,学科教师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应当更多地从教材中挖掘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良好素材,把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引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真正充满研究的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多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在探究活动中,占用时间较多的是讨论交流和收集证据。具体表现在:由于讨论交流贯穿在所有的环节之中,而且学生人数又多,因此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会占用相当长的课堂时间;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必定会有部分学生表现出求异思维,使讨论的问题趋于发散,占用课堂时间;操作技能薄弱导致证据收集环节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或者操作技能缺失导致获得的证据无效,需要重新收集证据学生在讨论交流和收集证据过程中的目的缺失,在讨论和操作过程中产生行为冗余,降低了讨论和收集证据的效率。
课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景设置(或背景材料呈现)——自由讨论——表述见解——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要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讨论时间。讨论时间空间需要多长,没有定数,过长会使课堂松懈,过短会使讨论流于形式无法深入,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第一、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有所了解,对讨论问题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映有一定的预见性。第二、教师提出议题后,要布置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阅读教材和必要的参考材料,做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这样才不会在讨论过程中出现泛泛而谈或即兴“胡言乱语”。第三、教师可以提前告诉讨论问题,通知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阅读、找资料、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的见解,然后在课堂上发言。这样,既保证了讨论的质量,也能激发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以上几项工作,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保证讨论的成效。
物理教师还可以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适时安排课堂讨论。
1.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展开讨论有助于知识的内化。物理学习是学生在其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过程。因此,物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置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学过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后,再学体温计,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进行讨论:有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就可以用它去测量在它的测量范围内的各种物体的温度,因此也可以用它去测量人的体温。试想,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人的体温合适吗?有哪些缺陷?应如何加以改进?这些问题可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发状态,它将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2.在问题的疑难处展开讨论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启迪和引导,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思维。如:摩擦力是中学物理概念应用比较广泛但却比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通常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摩擦力的困难,却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往往是停留在概念的字面上做文章,或者只是举一些常规的事例。而事实发现,这样的教学是不能够让学生理解、掌握并应用摩擦力。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汽车,就汽车摩擦力的产生、大小、方向与运动的关系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往往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也更容易引发他们思考和理解,能够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勤于思考的习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3.围绕学习策略展开讨论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习策略的运用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就学习策略展开讨论,并对各种策略的运用情况进行总结,既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又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迪,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当前,研究性学习正在各级中学广泛展开,随着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引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挖掘教材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种素质,必将成为广大中学教师探索的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开设专门的研究性课程,二是在学科内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笔者认为,学科教师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应当更多地从教材中挖掘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良好素材,把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引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真正充满研究的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多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在探究活动中,占用时间较多的是讨论交流和收集证据。具体表现在:由于讨论交流贯穿在所有的环节之中,而且学生人数又多,因此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会占用相当长的课堂时间;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必定会有部分学生表现出求异思维,使讨论的问题趋于发散,占用课堂时间;操作技能薄弱导致证据收集环节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或者操作技能缺失导致获得的证据无效,需要重新收集证据学生在讨论交流和收集证据过程中的目的缺失,在讨论和操作过程中产生行为冗余,降低了讨论和收集证据的效率。
课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景设置(或背景材料呈现)——自由讨论——表述见解——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要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讨论时间。讨论时间空间需要多长,没有定数,过长会使课堂松懈,过短会使讨论流于形式无法深入,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第一、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有所了解,对讨论问题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映有一定的预见性。第二、教师提出议题后,要布置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阅读教材和必要的参考材料,做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这样才不会在讨论过程中出现泛泛而谈或即兴“胡言乱语”。第三、教师可以提前告诉讨论问题,通知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阅读、找资料、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的见解,然后在课堂上发言。这样,既保证了讨论的质量,也能激发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以上几项工作,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保证讨论的成效。
物理教师还可以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适时安排课堂讨论。
1.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展开讨论有助于知识的内化。物理学习是学生在其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过程。因此,物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置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学过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后,再学体温计,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进行讨论:有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就可以用它去测量在它的测量范围内的各种物体的温度,因此也可以用它去测量人的体温。试想,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人的体温合适吗?有哪些缺陷?应如何加以改进?这些问题可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发状态,它将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2.在问题的疑难处展开讨论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启迪和引导,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思维。如:摩擦力是中学物理概念应用比较广泛但却比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通常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摩擦力的困难,却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往往是停留在概念的字面上做文章,或者只是举一些常规的事例。而事实发现,这样的教学是不能够让学生理解、掌握并应用摩擦力。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汽车,就汽车摩擦力的产生、大小、方向与运动的关系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往往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也更容易引发他们思考和理解,能够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勤于思考的习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3.围绕学习策略展开讨论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习策略的运用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就学习策略展开讨论,并对各种策略的运用情况进行总结,既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又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迪,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当前,研究性学习正在各级中学广泛展开,随着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引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挖掘教材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种素质,必将成为广大中学教师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