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管理》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wdfo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传统院校《运输管理》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措施,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运输管理;考核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运输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之一,同时这门课程是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运输管理》课程的学习,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并为考取物流师资格证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这些在实际中须加以灵活运用的方法和技能在这种闭卷理论考试方式中却体现不出。
  一、传统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运输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运输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便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能正确与合理地处理运输实际问题,同时为今后专业取证打下基础。该课程具有概念多、叙述性内容多、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传统的考核方式为理论教学考核,期末闭卷考试,用一张试卷定学生的优劣;实践教学考核则凭一份试验报告来评判。这种考核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以专业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考核目的定位不当
  在传统的课程考核中把其作为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获得学分、奖励及能否毕业的依据,不少教师仅仅把考核当作教学的一个环节,认为考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学生则认为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学分,获得毕业文凭。传统的考核大多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重视知识的记忆,忽视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考核的内容基本上是教科书和笔记上的简单重复,学生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能较轻易地通过考核。这样,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不能客观全面反映其知识能力水平,很难适应社会和企业岗位的要求,严重影响到学生就业后不敢大胆动手操作,使简单问题复杂化。
  (二)课程考核结构不合理、形式单一
  当前,知识与技能并重、以能力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观念已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各院校课程的实践教学都加大了学时数比重。但这种结构变化并没有在考核中反映出来,多数学校对课程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考核虽然重视,但是具体体现和实施的较少,甚至有的学校基本不进行课程技能考核。课程考核形式单一,主要表现为:总结性考核多,流程性考核少;闭卷考核多,开卷考核少;笔试居多,口试、论文写作或其它方式少;理论知识考核多,能力、素质考查少。这种较为单一的考核方式,既不能准确反映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无法准确测试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素质,更强化了学生的死记硬背意识,违背了院校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目前考试考核方式大多采用闭卷考试。
  有助于教师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传统的封闭式考试模式只约束学生,而不能约束教师。如果缺乏教师事业职责感,则教师很容易产生工作惰性,导致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停滞不前。而采用新的考试模式,教师则必须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指导学生学习,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学生的好学督促下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强理论修养,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一刻也不能懈怠。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传统封闭式考试模式,由于对专业课程的界定十分鲜明,使学生缺乏对不同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而且对知识的学习和验证只能停留在文字书面上,学生自己很难将其转换为可以发挥实际作用的关键能力和专门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还需要许许多多在书本上找不到、学不到的东西,如自学能力、职业技能、有效沟通、敬业精神等等。通过这种新考试模式的考核,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理论的指导作用,体会不同专业知识如何综合运用,体会人与人之间如何协调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必然使学生在走向社会时更具有竞争力。
  二、改革思路、措施
  (一)改革思路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开设课程,主要讲述了现代社会中交通运输中的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几种主要运输方式,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设施与设备组织与管理,运输计划的制定,运费的结算,进行运输决策等。以前采用的闭卷考试方式不能完全考核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是考核学生的识记能力,但如联合运输 、多式联运在现代运输过程中的灵活应用,对于运输质量的评价、运输成本的核算,智能运输在现代运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这些在实际运输中须加以灵活运用的运输方式和评价体系的优势在这种考试方式中体现不出。鉴于此针对本门课程的实际情况拟采用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考试模式。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考试是为了改变传统考试模式的弊端,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改革思路如下:
  1、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技能和能力及创新评价”为中心的现代考核观念
  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核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即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及心理素质、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核观,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不要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要把考核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而不是教育目标自身。
  2、改革考核内容,确立考核的能力导向
  运输管理课程考核命题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课程的理论知识、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教和学的方法,最后确定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生职业能力的情况,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运输管理课程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理论知识、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   (二)改革措施
  1、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和全程化
  根据运输管理课程的特点,其考核由理论教学考核和实践教学考核两部分构成,理论教学的考核不再是期末一份试卷定优劣,而是采用开放灵活的多种考核方法,包括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案例分析报告、答辩、调查报告等形式,还包括平时的作业情况、上课考勤情况等。理论教学考核方式主要是:如运输管理的几种运输方式的经济技术指标部分作为基本理论知识,采用闭卷考试;而对于基本技能素质的考核如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线路的制定等部分采用案例分析报告和答辩相结合的考试方法,使学生面对运输中的具体问题能运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学生书写案例分析报告可以采用小组先讨论,然后各自独立完成,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分析报告时应以鼓励为主,对基础太差的学生教师还应给予帮助;案例分析报告的评分不仅要看报告本身书写的质量,还应看书写过程中的态度,通过答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考核内容项目化
  在课程考核中设计出很多项目及其任务,这些项目任务可以做成一个考核题库,如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设计出一个运输项目,让学生根据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来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及其组合,并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计算基本运费;各种运输单证的填制设计出一个运输项目,让学生根据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来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及其组合、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计算基本运费并填记运输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单证;线路规划及运输成本计算设计出一个运输项目,让学生根据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来规划运输成本较低的运输路线;运输安全管理设计出一个运输项目,让学生根据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来提出该运输项目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运输法律法规的应用设计出一个运输项目,让学生根据运输法律法规来分析运输的托运方和承运方或第三方有无货损、货差、货灭的责任,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3、考核成绩合理化
  课程总成绩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成绩组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成绩一比一。理论教学成绩由平时成绩(作业、考勤及课堂表现)、测验成绩、期末成绩组成。实践教学成绩则根据每次实践教学的成绩综合评定。这样处理避免了期末考试的“一锤定音”,由于加大了平时和实践教学成绩的比例,提高了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使学生掌握运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运输管理实务理论分析运输业务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运输业务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按照《运输管理》课程过程考核的思路和方案来进行执行,学生课堂讨论较积极,案例分析比较全面,掌握运输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综合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教学环节设计需进一步完善等。但总体来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反响较好。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消防指挥院校也逐步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更多的多媒体设备开展消防教育。如何更好地应用及维护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效率成为现代消防院校研究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多媒体;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
摘 要:“三贴近”原则是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党员电教片制作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在高校大学生党员电教片的制作中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就是选题贴近实际,以时代性获得大学生党员青睐,内容贴近生活,以真实性赢得大学生党员共振,表达贴近学生,以艺术性取得大学生党员共鸣。  关键词:党员电教;三贴近  中图分类号:G641
摘 要:本文从支架式教学的内涵入手,结合支架式教学的五个主要环节及教学实践,对如何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支架;教学;应用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20世纪 70年代初,随着班德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兴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开始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帮助提高儿童的社会技能水平。社会技能对儿童身心健康、同伴关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十分重要。本文对儿童社会技能的概念、社会技能的评估方法、社会技能训练进行了评述;提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以期对儿童社会技能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儿童;社会技能;评述
摘 要:《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是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传统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及同类课程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模式中,通常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阶段进行,先完成理论讲授再集中技能训练,使专业理论与相应的技能训练出现脱节,不利于学生掌握。通过研究与实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项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
摘 要: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重要方法,被誉为“数学家最精良的一种武器”。为了提高运用反证法的自觉性,本文联系高等数学课程,归纳了几种可以利用反证法进行证明的命题类型。  关键词:反证法;数学证明  中图分类号:O13-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在网络时代变革应用人才评价标准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路径。本文基于变革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建构性原则,对高职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评价标准网络平台作出了几点思考。并提出了反映技能型岗位动态性需求、在网络互动中建构高技能人才标准以及参与高职教育的网络化革命等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评价标准;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
夫妻财产制度,即对夫妻婚前和婚后财产进行明确划分的所有权制度,其将双方财产的归属、出分、管理、使用、收益与处分等加以明示,对夫妻财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长久以来,中国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