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温柔力量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y_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贵阳,与临近的昆明一样有温和宜人的气候,山泽湖河,滋润了菌菇荪笋,各色时鲜异珍。那里没有大城市高楼大厦林立的疏离之感,也不见钢筋铁臂的冰凉之姿,却充满了雨露阳光滋养出的香辛热辣又熨烫人心的食物带来的烟火至味、人间味道。
  贵州最有名的小吃,当属阿罗嫂家的鸡蛋面。
  在灰面放上搅打均匀的鸡蛋液,压面时用上一根粗而长的木棍,用人坐下时的压力带着木棍打在上面——当地人称之为跳面。因处处是费时费力的工序,多数店家已不再使用人力完成这道决定面质的工序,而这家店却仍旧不改传统本色,沿用发扬至今,着实令人啧啧称叹。
  经过反复揉搓的面已半熟,入锅九秒便可出锅,加上炸过的山珍鸡、各色野物,秘制半年的臊味和其他调味料,最后再淋上一捧滚烫滚烫的猪油,食物的香味蒸腾四散,终让无数慕名前来的食客为之神魂颠倒,思之如狂。
  这种纯手工制作的食物所带来的美好,在面条轻触舌尖那一刻便一展无余。而比单纯的食物风味更为重要的是,藏匿在食物背后的制作者对待食物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用心做出一碗好面的追求——即便是这细微生活的淡淡一笔。但就是这隐约一笔,或许才是贵州阿罗嫂驰名的原因吧!
  阿罗嫂的面,说起来就像是许多中国传统美食一样:色香味俱全,却不是什么海味山珍。只是,在一丝一缕做面的过程中,承载着做面人温良厚重的情谊。
  而做面人阿罗嫂,自己经营着这家面馆,在风晨雨夕中准时开张。她是这座城市里那些流落异乡者、孤独飘零者,以及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的真正厨娘。百年不变,究其一生;默然坚守,无欲无求。她的丈夫已于四年前去世,而她自己在痛失爱人后,饱含着拳拳深情,守护着夫妻几十年含辛打磨的食味结晶。她从早到晚,用心意,用青春,带着爱的温度做出美味爽口的食物,坚守自己人生的守望——守望着远游漂泊的游子,守望着浩散离离于天地间的丈夫,守望着那一份恒古不变的至味真情,守望着那难以掩饰的传统风韵。
  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载着这样的情怀,地道正宗的中国至味隐于人间、隐于山野。中国的食物亦是如此,精髓重在其间情谊,而非追逐技巧和食材的高档精致。中国人的口味,往往亦如食物般源于祖国或母亲特有的气息。在這样一个漂泊成为常态的时代,在异国他乡,在午间饭后,在灯火初上,在夜阑人静,在某个引人怅惘、泫然欲泣的瞬间,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往往会借一道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占据心灵最柔软的角落。
  你未必听说过“阜阳”这座皖北小城,但你一定在梦里见过她。西湖是欧阳文忠公笔下的婀娜蹁跹之姿,“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是苏东坡生花妙笔下的“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景致可与杭州西湖并称。苏东坡敬仰退居西湖的恩师,爱颍州闲逸的山河,爱着行经处的一切美食。食物是苏东坡的最爱,他平生写过三十多首赞美食物的诗词,即使在苦辛的贬谪途中也不忘品尝美食,并吟咏己见。苏东坡在颍州期间一举多得:不仅拜谒了恩师,恪尽职守,还邂逅了颍州的绝佳风味——格拉条。
  相传,苏东坡在颍州任知府时,结识了东关的白老先生。他们谈话甚是投机——除了谈论诗词歌赋,还互相分享美食。苏东坡爱美食,更爱做美食,梦想尝遍天下美食。他创制的“东坡肉”迄今仍是中国最美味、最知名的美食之一。一日,苏东坡与白老先生说,自己已经尝了他推荐的所有美食,不想再吃重样儿的了。白老先生虽满口答应,但还是犯了难。走在街上,忽然看见粉丝店挂着的粉丝,当即心生一计。他按照加工面粉的方法,把它们做成类似粉条的圆形面条,放在锅里煮熟,再用凉水焯一下,放入大碗中。再加入芝麻酱、豆芽、豆角等配料,便完成了一道美食。东坡食之,大悦,问白老先生这道绝味的名称,白老先生便用颍州方言作答:“搁拉搁拉。”东坡便道:“格拉条也。”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格拉条的口味和做法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机器取代人工,使外形更加优美流畅;芝麻酱等酱料因机器生产而更加粘稠,散发着岁月流淌的醇香。曾经于家时,我总爱吃格拉条。一根根粗粗长长的格拉条和平常软塌塌的挂面不同,它似乎有别样的韧性,不如细的易折腰。或许是经历了火海冰山的缘故,这面条特别有嚼劲,尤其是沾上粘稠的芝麻酱后,面食越嚼越香的特质和芝麻酱暗自清香的质料融会贯通,再添一抹香菜的清香,总会使我尘梦难醒。我总觉得颍州的芝麻酱有一股醇香的大自然气息。芝麻的生命力很顽强,经历风吹日晒仍是岿然不动,且越挫越勇,刚毅坚卓的品性与这独特的面条高度吻合。食物果真是自然的馈赠,在婉转的时光中抒写生命的别样印痕。
  我,地地道道的皖北人,客居西南,对于桂北酸辣重油的口味着实不甚喜爱。但自从来到桂林,舌尖触碰米粉的短短一瞬,就爱上了这座城市最简单朴素的味道。从早到晚,米粉的香气染遍了这山水之城中的每一株碧草,冲向每个人的毛细血管。我像是在寒风中寻宝一样,尽情地嗅着这遍布大街小巷的食物的味道,追逐气息,寻找有缘的米粉店。这飘忽的气味使我觉得,即使在桂林特立独行的冬季,呼啸的寒风也无法蚕食我周身的温暖,我甚至在风雨中尽情奔跑,笑出了一串酒窝。那静卧在我光洁碗里的、一根根雪白的米粉,用它别致的软语唤醒我对皖北风物的回忆。我虽常怀念那一碗碗裹着浓郁芝麻香气、热腾腾的格拉条,但当米粉用它丝滑的双手温柔地触摸我的味蕾,那一丝专属于桂林米粉的鲜香似乎总爱顺着我的血液流淌,亦如水一般宽慰着我客居的心。“日啖米粉三两多,不辞长作岭南人”。不错的,东坡曾到过岭南,尝过岭南的荔枝,不悔贬谪,我亦因尝过这桂林米粉而不虚此行。短短年岁,米粉亦渐渐消解了我缱绻的游子情。每当制粉的师傅麻利地盛好一碗粉,轻撒配料,在汤汁灌入白茫茫世界的那一刻,我被雾气模糊了的双眼仿佛看见这米粉幻化成我那家乡风物的模样。
  我以为,不论是何种食物,尤其是手工所制者,之所以让人吃之不忘、思之如狂,全在于斩淘切洗间的深厚情谊、添盐减油时的深深思索、熬炒烹炸中的情思如缕。说到底,便无一不是中国人珍视传统、根深蒂固的家的观念,对传统风味的不懈追寻。一生无论高禄厚秩还是勉强维持,在外无论是光鲜亮丽还是穷困潦倒,在那个时候,那个地点,总会有一盏灯准时亮起,倾注心意,生生不息——为你做一道道好菜,是这世间无二的尊重与抚慰。抑或不只食物,更在那食物背后的其他深意。也是这样一种文化传统,让中国人能够放心漂泊天涯,四海为家,为小家也为大家奔波辛劳,无怨无悔,让人们不管走到哪里、泊于何处,时时永远记挂着家乡的山水人事,让一切心事终有可停泊的港口。
  “歌一声,泪两行,亲人远,故乡香,梦中回,夜未央,月光光,照地堂”,今时今日,天南地北的异乡人在城市的街道上交织涌动。中国发展催生出无数异乡乃至异国之人,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与饮食的交融。出离与融入,相遇与诀别,构成时代汇合的大浪潮,挣扎拼搏、勇立潮头的人们,无一例外在其间获取到精神和物质上的补偿,从而抚平伤痛,珍重过往,奋然前行。
  食色,性也。食物所透露出的绵长情意,无论酸甜苦辣,都是中国人温厚踏实的性情所在,是她对中国乃至世界情深意重的不朽馈赠。
其他文献
我家阳台上有一盆紫红色的三叶梅,开得正盛,沐浴着春日,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紫红色的光。  它的树干仅仅只有一指来粗,几乎没有叶子,却开满了花。一朵朵,一簇簇开得艳丽极了。它那矮细的枝干勉强顶起这满树的花,枝桠被压弯了,但是依然颇有些逞强地挺立着。让人在担心之余,不觉有些佩服。花苞小心翼翼地开放着,渴望着完全盛开,看着它有些害羞的模样,我的心底涌出一种亲切感。  上一次看见三叶梅是在成都上小学时。小区
期刊
五月,我守口如瓶。  那年端午是周六,钢琴班没有放假。早上的时候,父亲急急忙忙地赶回家中,让我吃一个粽子,待我整理好书包,就把我送到钢琴班了。老师是平淡的人,不因为节假日有什么不同。我的曲子练得不成,又落责备一顿。下午父亲调了班,带一家人出去逛逛。  母亲是尖酸别扭的性子,父亲也并不是好脾气的。显然,一路上父亲心情不好,一边超车一边咒骂。母亲看不惯这种做派,锐声斥责着父亲。  目的地在山上,美景固
期刊
太阳躲在高深叵测的黑暗深渊里,迟迟不肯露出脸庞,窑院外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我在爷爷的连续重咳声中睁开了眼。堂哥已经穿好衣服,蹲在地上洗脸了。窑院外不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风箱连贯的呼吸声,“咣当咣当”地响着,像清晨的鸣奏曲。我那时候时常会想,似乎太阳便是被奶奶的风箱声所叫醒,才向世间万物抛洒光辉的。  爷爷披着大褂蹲在炕头上,抽起烟锅来,抽几口,就拿起奶奶为他泡好的放在脚跟前的浓茶喝上一口,同时
期刊
窗外慢慢泛白,风飕飕卷进被窝,院里的鸡不知叫了几声,我揪了揪头发,似乎想在左手边抓住些什么。手心落了空,我才起身。  穿过屋外的大堂,我瞥见清晨昏暗的路灯下一个苍老模糊的背影,白发夹乌丝,一件破旧的红棉袄,衣角似乎脱了线,她左手提着黑裤脚,正颤颤巍巍地在屋外的小路上蹒跚着。这个背影有些陌生,却莫名地给我一种暖意。  我眼前霎时有些模糊,眼睛不知为何感到肿涩,我揉揉眼,她消失在视线里。“老人家也起这
期刊
那坠落汨罗的咕咚聲,在艾草的淡香中回响了千年。  群雄割据时,战火滔天地。滚滚长江以南,有一片兰泽遍生的土地,孕育出一个灵秀的人——屈原。他满腹才情,孤傲赤诚,一片丹心灼灼,天地鬼神共鉴。他用一生写成一个美丽的传说。千百年来,他永远的埋骨地旁人们来来去去,一江碧水却始终滔滔,仿佛在替一个清苦高傲的灵魂诉说着什么。  听——“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他以橘树为友,是在橘树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么?举世皆浊
期刊
疫情的冬日渐褪寒意,春夏的暖阳正值盛情。在这个不寻常的2020,我们看到了最美的逆行,我们生发了强韧的意志,我们感受了情感的温度,我们也拥有了那份真挚的希望!对待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着一颗乐观之心去珍惜;对待生命,我们也应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拥抱他人,审视自己。一、瘗旅之悲歌  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孔子持有“存而不论”的态度。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对待生死的问题上,可谓
期刊
袅袅炊烟升起,撩拨着暮色。  推开沉重的大门,便与晚风撞了个满怀,田野处在一片朦胧之中,悠扬的琴声随风飘转起来。我知道,陈叔又在拉他的胡琴了。  陈叔是一个地道的庄稼人,半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那双苍老的双手将半辈子的时光都交给了金黄的土地和锈迹斑斑的镰刀。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起,他却迷上了胡琴。他从镇上淘了把胡琴,每日都不知疲倦地拉著,就像《阿甘正传》的那只鸟,不知停歇。  村里的老人都说:“这
期刊
2020年,我们错失了几乎整个春天。捱过一个从未经历过的长“冬”,困于斗室的我们,重新发现了自由呼吸和简单生活的可贵。瘟疫是尖锐而暴烈的啸叫,刺痛耳膜,迫使一直向着期待中的未来奔跑的人们停下来,凝视日常——珍贵而常被人忽视的日常。开在每个季节的花朵则以另一种温柔的方式,提醒人注视每一刻都在发生的美好的事,提醒“人生唯有爱与美不可辜负”。  夏天越过春天来了。说到夏天,黄昏和夜晚最可入诗。暑热减退,
期刊
纵观古典文学典籍,无论诗歌抑或散文,乃至明清兴起的章回体小说,都能明显地感受到四六言句式在行文章句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四六言句式是我国古典文学一脉相承的行文传统。经历几千年的承继与发展,这一传统随时代和文风而演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具特点的文化存在之一。时至今日,如何有效地继承这一传统,将其发扬在高考作文的写作中,依旧是语文研究者十分关注的课题。  四六言传统的形成,渊源有自。四言与六言在
期刊
说起能体现中国文化美的东西,恐怕有很多很多,可说起能代表中国文化美的,恐怕不多。而我一定知道,其中有一个位置,是留给唐诗的。如果把唐诗比作一个清水芙蓉的美人,那《春江花月夜》便是她头上唯一的玉钗,多则喧宾夺主,少则寡淡无味。  陈子昂尽管骨质清奇,王昌龄虽然大漠豪情,李太白固是飘逸超群,王摩诘纵使水穷云起,李义山岂止缠绵悱恻,然而总让人感觉美中不足,而《春江花月夜》成就了唐诗的美轮美奂。初唐诗人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