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2019年7月吉林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21届年会”会议发言。文章以吉林大学教务处本科教学改革项目“‘中国民间音乐概论’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为依托,通过三年的教學实践,结合本院及其他兄弟院校的本门系列课程调研结果,因地制宜地分析了目前吉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传统音乐”系列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改革方向、改革内容与目标,并力求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多元探索。
[关键词]戏曲曲艺类课程;教学改革;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0)12-0056-03
吉林大学是全国闻名的综合类“航空母舰”大学之一。吉林大学艺术学院是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新组建的学院之一。创建于2001年,分为三个系:艺术设计系、美术系和音乐系。
我院每个学科均设有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并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音乐系分为表演专业(声乐表演、器乐表演)、作曲理论和音乐学三个专业,均为非师范类专业。目前在校生783人,其中本科生461人,研究生142人。
“中国传统音乐(I-IV)”系列课程(2018版培养方案)是吉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科各专业(包括音乐表演专业、音乐学专业、作曲专业)学生的普通教育必修课程,开设学期为本科第3-6学期,每学期32学时,共8学分。按教学大纲要求,本门系列课程主要讲授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间歌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四个部分。在使用2013版培养方案前该课程名称为《民族音乐概论I-IV》;2013版培养方案中该课程名称为“中国民间歌曲概论”“中国说唱音乐概论”“中国戏曲音乐概论”和“中国民族器乐概论”,开课学期均为本科第4-7学期。笔者2006年入职时,本系列课程教师梯队由老中青三位教师共同组成,时至2019年本系列课程教学工作为笔者一人全部担任。[1]
本门系列课程四部分内容中,“民间歌曲”部分因结构短小,内容精炼,贴近生活,旋律上口易为学生接受和学习;“民族器乐”部分按照大纲要求需要学生模唱、学唱经典民族器乐曲主题部分,也较为容易掌握。而“曲艺音乐”部分和“戏曲音乐”部分则因其远离现代生活,不符合大部分青年学生的审美而具备一定学习难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受众因素
因为我院招收表演类专业,学生入学时普遍只学习过单一的表演专业(如声乐、管弦乐器、民族乐器、钢琴等),中学音乐课上也没有铺垫良好的基础,造成学生音乐理论知识薄弱,很多通识性音乐理论基本为零,专业音乐理论更是一无所知。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根本不了解何为“传统音乐”,如何区分“传统音乐”。其实曾经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中肯定或多或少接触过传统音乐,但他们根本分不清楚也无从了解。现今社会节奏快,利益至上,人心浮躁,传统音乐恰好可以用自身精髓和魅力使人沉淀,让大学生感受“慢”“稳”“内敛”“含蓄”等中国传统文化美德,进而在大学校园保留一片净土,让未来的生力军们找到自己民族的“根”,扎根沃土,才能展望未来。
二、教材因素
目前市面上关于传统音乐的教材很多,有偏重理论学习的,有偏重乐谱的,有偏重音乐本体的,有偏重文学历史的,也有的是分册的。虽然课程名称是“中国传统音乐”,但实际上讲授的内容还是以“汉族民间音乐”四大块为主,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基本涉及不到。因此要找到一本完全适合本门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很难。之前参考使用过袁静芳先生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还有聂英教授的《中国民族音乐基础教程》(吉林音像出版社),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按照学校要求,结合本门系列课程,负责并完成了“吉林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项目号:419051000153)及“吉林大学本科十三五规划教材”(项目号:451170404415),结项成果分别为教材《中国戏曲音乐概论》(吉林教育出版社,20137)和《中国民间说唱音乐》(吉林教育出版社,20175),其中《中国戏曲音乐概论》一书荣获“吉林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三等奖”。两本教材应用到学院本门系列课程教学实践中,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为了完善和丰富本门课程内容,另外两部分内容(“民间歌曲”及“民族器乐”)也将尽快形成教材,投入本科教学实践中使用。
三、教学因素
教学因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时间安排。每周2课时,可两课时15个小时,连一场整场的戏曲都看不完,一部戏分两节课看,就会缺失完整性体验感,对戏曲音乐的学习有害无益。每学期16周课,如果每周讲授一个曲种或剧种,一个学期最多讲授16个。可我国有几百种曲种和剧种,就算汉族中流传比较广泛的曲种也不止16种,容易给学生造成片面性印象。目前的设想是如果教学的16周不能改动,那么希望每周课时能够调整到3课时,但是真正运作起来并非十分容易,希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慢慢改进。曲艺和戏曲部分课程目前开设学期为4-5学期,这是经过调整的培养方案。因为2-3学期本科生的公共课过多,很难保证学习质量,因此自2018版培养方案开始,整个“中国传统音乐I-IV”课程改为3-6学期开设。
(二)教学模式。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中,都存在一定问题。如进行理论学习时,学生兴趣不高,这就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方式,通过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影视观摩与现场观摩相比,肯定是现场观摩效果更好。但进行起来也不容易,如教师统一带学生观摩,责任人是谁?时间怎么统一?经费怎么计算?现场观摩还具有时效性,不能保证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想看的内容。与此相比影视观摩就容易得多,但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非常容易“溜号”。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学唱活跃度不错,都能张开嘴学,但有些学生确实音准不好,即使前一个学期有民间歌曲学唱作为铺垫,在曲艺和戏曲的学唱方面还是会“翻车”,认为非常难,学生们现在又缺少刻苦钻研的劲头,这些问题都需要老师及时引导和解决。聘请专家来校讲座是非常好的拓宽学生视野的方式,目前我院也陆续聘请了很多顶尖学科专家来院讲座或直接聘为学院特聘教授等,也将会尝试与其他机构联合运作,诸如地方戏进校园或者建立某种曲艺或戏曲实验基地之类,吉林省资源相当丰富,东北大鼓、二人转、黄龙戏、农安戏、吉剧等都是本地特色传统音乐。 (三)教学方法。针对以上教学模式,我们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其中练习法和自主学习法是非常好的巩固和预习方式,但收效甚微,主要因为学生自律性较差。老师要求就做,老师没有要求就不做,甚至老师硬性要求了也还是不做。今年特殊情况导致的“网络学期”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思考,这种网络授课的模式是否可以应用于平时的线下教学,如何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授课的便捷性、广泛性和新颖性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四)教学内容。由于教学时间的关系,课程讲授内容以汉族曲种和剧种为主。这样学习后,学生的认识会比较单一,知识储备不够丰富。课程要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忽视理论方面的学习,“背”知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好像特别难。近三年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填充,如讲述习近平总书记排队点餐的北京琴书《庆丰包子铺》,讽刺“死读书,读死书”现象的四川金钱板《秀才过沟》,红色经典现代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授课内容丰富多样,角度多元,便于学生多方面多层次领悟戏曲曲艺作品的精髓与意境。
(五)考试方式。目前按照大纲要求,我们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考试和评定成绩。经过调研得知,有些兄弟院校本门课程采用非常新颖的形式来进行考核,比如音乐会或者学生合作形式。目前我院也在摸索尝试进行改革,鼓励学生通过现场观摩,甚至亲自表演评定平时成绩与课堂表现,通过自身实践切身体会传统音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平时成绩计算方式中,学生更乐于通过进行现场观摩获得好评。舞台演出现场带给欣赏者的震撼与感受,是平时课堂教学 难以获得的。因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笔者更乐于呼吁学
生进行现场观摩。如果未来条件允许,在本门系列课程的课堂和考试中,拟使用音乐会形式进行现场舞台表演来记录成绩,相信这种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上存在问题并非是个例,而是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戏曲曲艺类课程面临的困境。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产物,很多音乐表现的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与文学作品相似,“一百个观众心中有一百个汉姆雷特”,音乐带给每个人的体会也不尽相同。通过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以及考试方式,改变传统课堂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从兴趣出发,从乐趣结束,大学的课堂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探究与思考。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内容、精髓及精神引人深思。通过课程内容中理论部分的讲解,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起源、发展、分类有了进一步了解与认识,对传统音乐的特色、地位及价值有了深入思考与反思。通过课程内容中实践部分的学习,使非声乐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打开喉咙,尽情歌唱。通过学唱、模唱感受音乐本体的旋律美、音乐内容的形式美以及音乐作品的意境美,从而提升学生审美标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切身感受学习的乐趣,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意义。[2]
本门系列课程中使用的已出版教材《中国民间说唱音乐》与《中国戏曲音乐概论》,目前在陕西安康师范学院音乐专业中使用,因其是师范类院校,课程设置与我院略有不同,因此并未完整照搬我院课程体系。2019年笔者应邀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2017级本科生讲授本门课程,也使用这两本教材,因课程设置不同,讲授时略有删减,学生反映良好。
通过三年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笔者收获良多。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传统音乐类课程的重要意义不啻于语文课程,而且音乐与文学相比更具有独特的非语义性。不同语种的人互通交流可以使用音乐,所以“音乐是世界的语言”。音乐中表现的情感是无法用语言或图像艺术来替代的,这也是音乐的独特魅力所在。中国传统音乐提倡的“美”的核心在于“和”,这也是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当代大学生多数受流行音乐影响严重,不喜传统音乐的“慢节奏”,这也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人心过于浮躁有关。在传统音乐的课堂上放慢脚步,体验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感受“和谐”“中和”“淡和”的音乐本质,在生活中切身体会“天时地利人和”“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音乐的自身独有价值是审美,其作为特殊工具时也具有其它价值。例如在教化功用中,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即孔子所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教化的目的不在音乐自身,而是通过音乐的特殊作用来影响人,使人不知不觉地按教化的方向改变,逐渐符合教化的要求。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過程,就是温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升华爱国主义思想的过程。
在课程理论内容中加入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真、善、美;在课程实践(学唱)内容中演唱悦耳、悠扬、含蓄的传统音乐,让学生通过自身演绎来领悟传统音乐的神采、意蕴、风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才是本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没有终点,始终在进行。大学生应该了解本国传统文化,了解本国传统音乐,为戏曲曲艺艺术培养高素质的观众。曲艺和戏曲中含有很多教育意义深刻的故事,也蕴涵很多精粹的传统文化,倡导的爱国、尊重、仁孝、礼仪、伦理、责任、报国、志向等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着深刻意义。音乐专业大学生学习戏曲曲艺类课程可以很好地提升和拓展其自身专业,对于将来的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和音乐教学有着深远影响,这同时也是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另一种继承和发扬。虽然“世界大同”,但本国的文化艺术特色依然需要保留,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的底蕴,也是中华民族的根,不能动摇也不能忘却。通过“黄之锋事件”,“凤姐事件”可以看到,离开了“根”的“树木”即使当初成长得多么繁茂,终究无法健康地生存下去。诚然传统音乐中的戏曲曲艺部分并不如民间歌曲那样容易上口,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但正如陈爽老师所说,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那道连接传统音乐与当代大学生的桥梁,打破他们固有的思维门槛,铺平他们面前的传统音乐道路。今天提出的问题有主观也有客观,有共性也有个性,相信未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面临的问题都会一一解决。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关键词]戏曲曲艺类课程;教学改革;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0)12-0056-03
吉林大学是全国闻名的综合类“航空母舰”大学之一。吉林大学艺术学院是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新组建的学院之一。创建于2001年,分为三个系:艺术设计系、美术系和音乐系。
我院每个学科均设有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并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音乐系分为表演专业(声乐表演、器乐表演)、作曲理论和音乐学三个专业,均为非师范类专业。目前在校生783人,其中本科生461人,研究生142人。
“中国传统音乐(I-IV)”系列课程(2018版培养方案)是吉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科各专业(包括音乐表演专业、音乐学专业、作曲专业)学生的普通教育必修课程,开设学期为本科第3-6学期,每学期32学时,共8学分。按教学大纲要求,本门系列课程主要讲授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间歌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四个部分。在使用2013版培养方案前该课程名称为《民族音乐概论I-IV》;2013版培养方案中该课程名称为“中国民间歌曲概论”“中国说唱音乐概论”“中国戏曲音乐概论”和“中国民族器乐概论”,开课学期均为本科第4-7学期。笔者2006年入职时,本系列课程教师梯队由老中青三位教师共同组成,时至2019年本系列课程教学工作为笔者一人全部担任。[1]
本门系列课程四部分内容中,“民间歌曲”部分因结构短小,内容精炼,贴近生活,旋律上口易为学生接受和学习;“民族器乐”部分按照大纲要求需要学生模唱、学唱经典民族器乐曲主题部分,也较为容易掌握。而“曲艺音乐”部分和“戏曲音乐”部分则因其远离现代生活,不符合大部分青年学生的审美而具备一定学习难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受众因素
因为我院招收表演类专业,学生入学时普遍只学习过单一的表演专业(如声乐、管弦乐器、民族乐器、钢琴等),中学音乐课上也没有铺垫良好的基础,造成学生音乐理论知识薄弱,很多通识性音乐理论基本为零,专业音乐理论更是一无所知。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根本不了解何为“传统音乐”,如何区分“传统音乐”。其实曾经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中肯定或多或少接触过传统音乐,但他们根本分不清楚也无从了解。现今社会节奏快,利益至上,人心浮躁,传统音乐恰好可以用自身精髓和魅力使人沉淀,让大学生感受“慢”“稳”“内敛”“含蓄”等中国传统文化美德,进而在大学校园保留一片净土,让未来的生力军们找到自己民族的“根”,扎根沃土,才能展望未来。
二、教材因素
目前市面上关于传统音乐的教材很多,有偏重理论学习的,有偏重乐谱的,有偏重音乐本体的,有偏重文学历史的,也有的是分册的。虽然课程名称是“中国传统音乐”,但实际上讲授的内容还是以“汉族民间音乐”四大块为主,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基本涉及不到。因此要找到一本完全适合本门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很难。之前参考使用过袁静芳先生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还有聂英教授的《中国民族音乐基础教程》(吉林音像出版社),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按照学校要求,结合本门系列课程,负责并完成了“吉林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项目号:419051000153)及“吉林大学本科十三五规划教材”(项目号:451170404415),结项成果分别为教材《中国戏曲音乐概论》(吉林教育出版社,20137)和《中国民间说唱音乐》(吉林教育出版社,20175),其中《中国戏曲音乐概论》一书荣获“吉林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三等奖”。两本教材应用到学院本门系列课程教学实践中,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为了完善和丰富本门课程内容,另外两部分内容(“民间歌曲”及“民族器乐”)也将尽快形成教材,投入本科教学实践中使用。
三、教学因素
教学因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时间安排。每周2课时,可两课时15个小时,连一场整场的戏曲都看不完,一部戏分两节课看,就会缺失完整性体验感,对戏曲音乐的学习有害无益。每学期16周课,如果每周讲授一个曲种或剧种,一个学期最多讲授16个。可我国有几百种曲种和剧种,就算汉族中流传比较广泛的曲种也不止16种,容易给学生造成片面性印象。目前的设想是如果教学的16周不能改动,那么希望每周课时能够调整到3课时,但是真正运作起来并非十分容易,希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慢慢改进。曲艺和戏曲部分课程目前开设学期为4-5学期,这是经过调整的培养方案。因为2-3学期本科生的公共课过多,很难保证学习质量,因此自2018版培养方案开始,整个“中国传统音乐I-IV”课程改为3-6学期开设。
(二)教学模式。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中,都存在一定问题。如进行理论学习时,学生兴趣不高,这就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方式,通过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影视观摩与现场观摩相比,肯定是现场观摩效果更好。但进行起来也不容易,如教师统一带学生观摩,责任人是谁?时间怎么统一?经费怎么计算?现场观摩还具有时效性,不能保证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想看的内容。与此相比影视观摩就容易得多,但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非常容易“溜号”。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学唱活跃度不错,都能张开嘴学,但有些学生确实音准不好,即使前一个学期有民间歌曲学唱作为铺垫,在曲艺和戏曲的学唱方面还是会“翻车”,认为非常难,学生们现在又缺少刻苦钻研的劲头,这些问题都需要老师及时引导和解决。聘请专家来校讲座是非常好的拓宽学生视野的方式,目前我院也陆续聘请了很多顶尖学科专家来院讲座或直接聘为学院特聘教授等,也将会尝试与其他机构联合运作,诸如地方戏进校园或者建立某种曲艺或戏曲实验基地之类,吉林省资源相当丰富,东北大鼓、二人转、黄龙戏、农安戏、吉剧等都是本地特色传统音乐。 (三)教学方法。针对以上教学模式,我们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其中练习法和自主学习法是非常好的巩固和预习方式,但收效甚微,主要因为学生自律性较差。老师要求就做,老师没有要求就不做,甚至老师硬性要求了也还是不做。今年特殊情况导致的“网络学期”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思考,这种网络授课的模式是否可以应用于平时的线下教学,如何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授课的便捷性、广泛性和新颖性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四)教学内容。由于教学时间的关系,课程讲授内容以汉族曲种和剧种为主。这样学习后,学生的认识会比较单一,知识储备不够丰富。课程要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忽视理论方面的学习,“背”知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好像特别难。近三年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填充,如讲述习近平总书记排队点餐的北京琴书《庆丰包子铺》,讽刺“死读书,读死书”现象的四川金钱板《秀才过沟》,红色经典现代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授课内容丰富多样,角度多元,便于学生多方面多层次领悟戏曲曲艺作品的精髓与意境。
(五)考试方式。目前按照大纲要求,我们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考试和评定成绩。经过调研得知,有些兄弟院校本门课程采用非常新颖的形式来进行考核,比如音乐会或者学生合作形式。目前我院也在摸索尝试进行改革,鼓励学生通过现场观摩,甚至亲自表演评定平时成绩与课堂表现,通过自身实践切身体会传统音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平时成绩计算方式中,学生更乐于通过进行现场观摩获得好评。舞台演出现场带给欣赏者的震撼与感受,是平时课堂教学 难以获得的。因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笔者更乐于呼吁学
生进行现场观摩。如果未来条件允许,在本门系列课程的课堂和考试中,拟使用音乐会形式进行现场舞台表演来记录成绩,相信这种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上存在问题并非是个例,而是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戏曲曲艺类课程面临的困境。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产物,很多音乐表现的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与文学作品相似,“一百个观众心中有一百个汉姆雷特”,音乐带给每个人的体会也不尽相同。通过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以及考试方式,改变传统课堂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从兴趣出发,从乐趣结束,大学的课堂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探究与思考。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内容、精髓及精神引人深思。通过课程内容中理论部分的讲解,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起源、发展、分类有了进一步了解与认识,对传统音乐的特色、地位及价值有了深入思考与反思。通过课程内容中实践部分的学习,使非声乐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打开喉咙,尽情歌唱。通过学唱、模唱感受音乐本体的旋律美、音乐内容的形式美以及音乐作品的意境美,从而提升学生审美标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切身感受学习的乐趣,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意义。[2]
本门系列课程中使用的已出版教材《中国民间说唱音乐》与《中国戏曲音乐概论》,目前在陕西安康师范学院音乐专业中使用,因其是师范类院校,课程设置与我院略有不同,因此并未完整照搬我院课程体系。2019年笔者应邀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2017级本科生讲授本门课程,也使用这两本教材,因课程设置不同,讲授时略有删减,学生反映良好。
通过三年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笔者收获良多。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传统音乐类课程的重要意义不啻于语文课程,而且音乐与文学相比更具有独特的非语义性。不同语种的人互通交流可以使用音乐,所以“音乐是世界的语言”。音乐中表现的情感是无法用语言或图像艺术来替代的,这也是音乐的独特魅力所在。中国传统音乐提倡的“美”的核心在于“和”,这也是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当代大学生多数受流行音乐影响严重,不喜传统音乐的“慢节奏”,这也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人心过于浮躁有关。在传统音乐的课堂上放慢脚步,体验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感受“和谐”“中和”“淡和”的音乐本质,在生活中切身体会“天时地利人和”“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音乐的自身独有价值是审美,其作为特殊工具时也具有其它价值。例如在教化功用中,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即孔子所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教化的目的不在音乐自身,而是通过音乐的特殊作用来影响人,使人不知不觉地按教化的方向改变,逐渐符合教化的要求。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過程,就是温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升华爱国主义思想的过程。
在课程理论内容中加入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真、善、美;在课程实践(学唱)内容中演唱悦耳、悠扬、含蓄的传统音乐,让学生通过自身演绎来领悟传统音乐的神采、意蕴、风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才是本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没有终点,始终在进行。大学生应该了解本国传统文化,了解本国传统音乐,为戏曲曲艺艺术培养高素质的观众。曲艺和戏曲中含有很多教育意义深刻的故事,也蕴涵很多精粹的传统文化,倡导的爱国、尊重、仁孝、礼仪、伦理、责任、报国、志向等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着深刻意义。音乐专业大学生学习戏曲曲艺类课程可以很好地提升和拓展其自身专业,对于将来的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和音乐教学有着深远影响,这同时也是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另一种继承和发扬。虽然“世界大同”,但本国的文化艺术特色依然需要保留,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的底蕴,也是中华民族的根,不能动摇也不能忘却。通过“黄之锋事件”,“凤姐事件”可以看到,离开了“根”的“树木”即使当初成长得多么繁茂,终究无法健康地生存下去。诚然传统音乐中的戏曲曲艺部分并不如民间歌曲那样容易上口,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但正如陈爽老师所说,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那道连接传统音乐与当代大学生的桥梁,打破他们固有的思维门槛,铺平他们面前的传统音乐道路。今天提出的问题有主观也有客观,有共性也有个性,相信未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面临的问题都会一一解决。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