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生物气候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念的引入,设计理念和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大学校园规划中生态化设计思想也在不断深入。虽然完全基于生态化设计而形成的大学校园尚不多见,但无论是老校改、扩建或者新建设的大学中,生态的设计思想已经深深浸入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而且这必将是未来大学发展坚定不移的方向。
关键词:生态化;建设;校园设计
一、生态设计思想概述
生态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态建筑应处理好人、建筑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欧美国家上世纪60年代以前生态建筑设计主要表现为对于气候的关注,形成名为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60年代以后,随着与生态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深层次生态学、生物建筑运动、盖娅运动的发展以及后来可持续思想的完善,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大大丰富。生态建筑设计的关注点逐渐变化:从早期注重人体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建筑设计,发展为利用替代能源和适用技术设计的建筑设计,并逐渐转向寻求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建筑设计理念。
1993年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例举了生态建筑的主要设计原则;同年6月,国际建协在芝加哥举行主题为“为了可持续未来的设计”的会议,正式采纳了这些原则:a)重视对设计地段的地方性、地域性的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b)增强适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c)树立建筑材料和能量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构件;d)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e)完善建筑空间适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小建筑体量,將建设所需要的资源降至最少;f)减少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避免破坏环境、资源浪费和建材浪费。
二、高校校园建设走向生态化设计的必要性
高校校园建设走向生态化是校园本身发展的必然:a)和其他建筑门类一样,高校建设本身面临着资源消耗、废物排放、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生态化设计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趋向;b)大学本身建设周期和发展时间长达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在这样长的时段中大学的建设不可能一成不变,必然随着社会发展和大学的自身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面貌。从这一点上讲,生态化设计对于校园保持统一完整的景观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c)先进的观念和技术往往产生和发展于大学之中,大学有充足的技术储备和先进的设计观念,大量的专业设计人才和先进技术,这使得大学较其他实体更加具有建设生态化环境的优势;d)生态化设计事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大学作为科学技术和文化传承的旗手,其自身的建设一定要为社会做出表率,带动整个社会生态观念的革新。
三、生态化大学校园设计
近来在许多有关大学规划的著述中,“生态大学”、“花园式大学”、“绿色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等名词成为非常时髦的字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于生态校园的关注。简单地说,“生态化大学”可理解成以生物气候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为基本设计思想的大学校园,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它必须是不破坏环境的校园。日本政府在《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中提出要尽可能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以改变现代工业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价值观,建立一个以“最佳生产、最佳消费、最少废弃”为特征的“循环型经济社会”。用著名建筑师巴克明斯特•富勒(R. Buckminster Fuller)的观点来讲叫作“少费多用”,即校园建设顺应自然环境的特点。有水面的校园,充分利用现有的水体美化校园景观;在地面起伏的山地环境,规划的布局要适应地形特点进行有机的组合;注意校园与城市的关系,努力使学校成为城市的景点而非城市发展的障碍……建筑布局注意主导风向、采光度、通风性、建筑密度和交通流线的合理设计,其核心就是“设计结合自然”。我们经常谈论的生态大学主要体现在这个层次上。
其次,它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即强调对未来的考虑。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利用可再生的材料与能源;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费;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尽可能减少建筑物的消费剩余物和尽可能地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在规划上考虑校园长远发展的需求,交通组织及功能分区考虑将来扩建的可延续性,努力使校园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统一的校园风貌。
其三,就是充分发挥绿化和水体的环境美化作用。在生态建筑和规划设计中,存在两种主要倾向。一是关于生物气候理论和材料再生的生态学理论及其发展,着重考虑“充分发挥绿化和水体的环境美化作用”,即“乡村类型”的生态建筑。另一种倾向是注重将技术进步的成果应用于提高建筑的效率,运用可再生的能源以及高技术的生物气候学设计方法。这种倾向的设计多为高技派的作品,被称为“城市类型”的生态建筑。目前基于前一种生态思想设计的生态大学较多。
结语: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园建设对于生态理念的引入,多数仅仅停留在初级的层面,生态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高绿化率”和“不污染环境”,这固然是非常必要的,但“生态设计”还有更深的内涵,“生态大学”的建设还有待设计工作者付出巨大的努力。
关键词:生态化;建设;校园设计
一、生态设计思想概述
生态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态建筑应处理好人、建筑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欧美国家上世纪60年代以前生态建筑设计主要表现为对于气候的关注,形成名为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60年代以后,随着与生态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深层次生态学、生物建筑运动、盖娅运动的发展以及后来可持续思想的完善,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大大丰富。生态建筑设计的关注点逐渐变化:从早期注重人体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建筑设计,发展为利用替代能源和适用技术设计的建筑设计,并逐渐转向寻求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建筑设计理念。
1993年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例举了生态建筑的主要设计原则;同年6月,国际建协在芝加哥举行主题为“为了可持续未来的设计”的会议,正式采纳了这些原则:a)重视对设计地段的地方性、地域性的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b)增强适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c)树立建筑材料和能量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构件;d)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e)完善建筑空间适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小建筑体量,將建设所需要的资源降至最少;f)减少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避免破坏环境、资源浪费和建材浪费。
二、高校校园建设走向生态化设计的必要性
高校校园建设走向生态化是校园本身发展的必然:a)和其他建筑门类一样,高校建设本身面临着资源消耗、废物排放、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生态化设计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趋向;b)大学本身建设周期和发展时间长达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在这样长的时段中大学的建设不可能一成不变,必然随着社会发展和大学的自身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面貌。从这一点上讲,生态化设计对于校园保持统一完整的景观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c)先进的观念和技术往往产生和发展于大学之中,大学有充足的技术储备和先进的设计观念,大量的专业设计人才和先进技术,这使得大学较其他实体更加具有建设生态化环境的优势;d)生态化设计事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大学作为科学技术和文化传承的旗手,其自身的建设一定要为社会做出表率,带动整个社会生态观念的革新。
三、生态化大学校园设计
近来在许多有关大学规划的著述中,“生态大学”、“花园式大学”、“绿色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等名词成为非常时髦的字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于生态校园的关注。简单地说,“生态化大学”可理解成以生物气候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为基本设计思想的大学校园,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它必须是不破坏环境的校园。日本政府在《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中提出要尽可能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以改变现代工业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价值观,建立一个以“最佳生产、最佳消费、最少废弃”为特征的“循环型经济社会”。用著名建筑师巴克明斯特•富勒(R. Buckminster Fuller)的观点来讲叫作“少费多用”,即校园建设顺应自然环境的特点。有水面的校园,充分利用现有的水体美化校园景观;在地面起伏的山地环境,规划的布局要适应地形特点进行有机的组合;注意校园与城市的关系,努力使学校成为城市的景点而非城市发展的障碍……建筑布局注意主导风向、采光度、通风性、建筑密度和交通流线的合理设计,其核心就是“设计结合自然”。我们经常谈论的生态大学主要体现在这个层次上。
其次,它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即强调对未来的考虑。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利用可再生的材料与能源;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费;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尽可能减少建筑物的消费剩余物和尽可能地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在规划上考虑校园长远发展的需求,交通组织及功能分区考虑将来扩建的可延续性,努力使校园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统一的校园风貌。
其三,就是充分发挥绿化和水体的环境美化作用。在生态建筑和规划设计中,存在两种主要倾向。一是关于生物气候理论和材料再生的生态学理论及其发展,着重考虑“充分发挥绿化和水体的环境美化作用”,即“乡村类型”的生态建筑。另一种倾向是注重将技术进步的成果应用于提高建筑的效率,运用可再生的能源以及高技术的生物气候学设计方法。这种倾向的设计多为高技派的作品,被称为“城市类型”的生态建筑。目前基于前一种生态思想设计的生态大学较多。
结语: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园建设对于生态理念的引入,多数仅仅停留在初级的层面,生态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高绿化率”和“不污染环境”,这固然是非常必要的,但“生态设计”还有更深的内涵,“生态大学”的建设还有待设计工作者付出巨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