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高校招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y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是心理和谐的重要保证。在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为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善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意见和建议,为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学生的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高等院校 心理健康
  
  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平均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因此高等院校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面临一系列的重大人生课题,如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就业等,这些课题都需要大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做出成熟的、负责任的决定。承受的压力大,承载的期望高,加之自己又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还很差,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不高,面对选择时不能从容应对,难免会产生困惑和迷茫,一旦外界的压力超过了心理承受能力,各种各样的适应障碍和心理问题便会表现出来。从我国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生活适应心理不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弱,人际关系心理不完善,学业和情绪心理方面的缺陷等。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高校学生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高校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拓宽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地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解决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加强领导,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高等院校要树立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制定适合于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设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协调和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同时,要充分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特点,改进教育方法,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二)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是一项很强专业性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素质较高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营造心理健康氛围
  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条件。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特定的精神环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教育力量,它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使他们的身心素质得到健康发展。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和凝聚作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以心理沙龙、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知识竞赛等为载体,借助校刊、板报、校园广播、网络等手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月”等活动,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提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人间真情,营造一种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氛围,使学生从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四) 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心理测试,如认识能力测试、个性心理测试、职业兴趣及行为态度测试等,获取有关心理活动的能力、心理状态、心理变化的材料和信息,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对现实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形成内容丰富翔实的学生心理档案。它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状态和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学校管理者也可以以此为根据,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五)开展心理咨询,加强危机干预。
  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咨询,帮助他们调适、缓解各种心理压力,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目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主要面对的是学生的环境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和择业等问题,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拓宽心理咨询渠道,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学生克服个性上的弱点,缓解心理压力,获得心理平衡。
  (六)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其自我调适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让大学生学会认识自己。通过这种自我认识的回归,使他们学会调控和把握自己,使他们在面对人生选择,或遇到心理困惑和冲突时能够积极冷静的去应对。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引导大学生从正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指导,主动正视现实,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控制自我,促使学生自知、自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良好的校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愉快的情绪。学校可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竞赛、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的心理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大学生就业前心理准备” 等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宽松的人际交往环境、有序的学业竞争环境,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动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和心理互助功能,使大学生在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社会化过程中进行自我体验,在心智和才智上得到充分的锻炼,逐步提高心理修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红委,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教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2]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价值。儿童既然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来支配他们,来养成他们的学习习惯,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得到
服务于生活是语文课的意义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融合起来,模糊课内外的界限,让学生在大环境中学习口语交际,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学
全国特级级教师魏书生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所以应该激发兴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写作是运用语言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活
课程改革以来,情境教学得到了一线教师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关于情境教学,曾有德国学者作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15克盐放入一碗
摘要 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多动”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变得活泼敏捷和富有朝气。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操作实践 主动发展    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
摘要 文章的灵魂在于情真,写作的要义在于书写真情。很多学生的作文丢失了那份淳朴的童真、真诚的童情。在作文教学中,应倡导“记真人,叙真情,写实景,抒实情”来组织习作活动,强调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熟悉的真事情、真想法、真感受。  关键词 作文 生活 体验 激励 个性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叶圣陶说过:“生活就是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畅流不息。”原创作文源于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经济现象,导致了现阶段我国总消费需求不足。古典产权制度下的工资市场定价是产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