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主要是以化学课本基础知识为载体,通过知识的学习,使高中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形成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新课程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因此,为有利的启发引导学生进入更加积极的学习状态,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寻求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策略,高效课堂,高中化学
新课程体系提出目前教学活动应主要倾向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而这就对高中课堂教学过程提出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启迪学生对基础科学知识的积极探求欲,培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必须探索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就自身而言,现任教高中化学,所教班级学生属于中等,现就自己学生的学习特点,加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积极思考,期望自己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对课堂活动有效协调,实现由普通型课堂向高效课堂的转换,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及学习能力,培养化学学科应该具备的科学能力及实验能力素养。下面,就化学学科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即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高效课堂教学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的积累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但只靠"题海战术"而不重视效率,很难做到使整堂课精彩万分。在课堂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反思总结,大胆创新,让每一位学生不仅能获取知识,而且能在思想、方法和信息中汲取养料,逐渐提升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备独立求知能力的人。此外,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使整节课的教学高效化。
2.创设积极有效的教学情景
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其实是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但长期以来,被我们关注的仅是单纯的化学知识内容,而这样做是无法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的。因此学会将课堂知识艺术性的包装起来,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和引入一些极具诱导启发性的生活化场景或化学问题,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化学,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扩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和思维空间。美国学者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创设恰当有效的教学情景对高效课堂非常有利。
比如:在中学阶段酸碱盐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说明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食醋,纯碱,食盐,以及建筑上用到的生石灰和沙子,洗衣用到的洗衣粉和洗涤剂等等,都与我们学习的化学学科密切相关;此外还可适时的向学生介绍亚硝酸盐对人健康的危害,及在电池学习过程中介绍汞盐和铅盐等重金属对环境的破坏。利用身边无处不在的化学常识及现象让学生意识到学好化学对提高生活及环境等有着重要作用。
在其他节次的讲述中,比如原电池,课前我收集许多资料,以便为教学创设有力的教学情境。
情境一:意大利生物学家calvani曾把青蛙置于铁锅中,而后用铜丝拴住蛙腿的神经,结果发现青蛙腿部出现抽搐症状,而用铁丝时则没有抽搐现象。在进行多次实验之后,calvani得出结论:金属触及青蛙神经引发抽搐时产生了生物电。1799年伏特进一步研究了生物电现象,对该现象提出质疑,他认为抽搐现象并非源于对电流敏感,而是肌肉自身所提供的一定溶液,所以电流产生是由于两种金属在一定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于是他将锌片和铜片置于酸中,研制出第一个原电池,并称之为伏特电池。
情境二:一艘承载精铜砂的货轮向海岸行驶,船员们谈笑风生,突然,轮船上响起了警报声,检查发现竟然漏水了。请问,周围没有暗礁,轮船也没有与其他船只相撞,为什么坚硬的船体会突然漏水呢?
这两个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情景(1)集中体现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本质特点;而情景(2)则主要反应出一个电化学腐蚀现象。通过这两个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整个课堂教学仅仅围绕主题进行,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增强了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增强课堂提问的技巧性
课堂教学本来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并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我国学者陶行知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能激发人们想方设法解决,而且只有有了思路,才能有问题解决的办法,才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可能。于是课堂提问的技巧性就在于善于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于基本解决问题的学习内容,从而展开所提出的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技巧性还体现在它是一系列设置疑问,激发兴趣和引发思考的综合性上。技巧性的提问时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能逐步引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善于发问,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提高从而产生积极的效果。
如:每一节课的提问方式,我都尽量追求不同形式,既能满足学生复习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也可让学生演板,或让几个学生依次回答,看哪位同学回答的问题更好,更完整,来激发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不同状况,让学生及时整理知识,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尽快融入新知识的学习。
4、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学生能力
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将科学探究引入化学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收集整理大量素材,采用各种方式、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提升他们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比如:在向学生讲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学活动中,可进行如下的探究式教学:
(1)加热KCIO3融化后才开始缓慢放出O2,若使用催化剂时,实验室里无MnO2,还可加入什么物质使KCIO3迅速放出O2?
(2)用KCIO3和MnO2制取O2,混合加热反应后所得的混合物,用什么办法可以将它们分开?
(3)用H2O2和MnO2制O2时,能否用长颈漏斗代替分液漏斗?
(4)若将MnO2放在隔板上,是不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
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使学学生跃跃欲,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各式各样,千奇百怪,妙趣横生。其效果肯定远胜于教师干瘪地讲述,或让学生死记课本知识,这样对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大有裨益。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就要求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通过读书、质疑、探究、思考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以逐渐形成理想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要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育,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设计有效过程去探讨;要引导学生在树立远大目标和扎实学习的同时,探索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针对化学学科特点,教师充分总结反思,探索新型课堂模式,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创设高效课堂,以引导学生掌握一般规律中有特殊,以掌握精髓,灵活运用,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蜀晋,探究教学论析 化学教育 2002(4).
[2]金福华,浅谈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化学教学 2004(8).
作者简介:龚姗姗,浙江省义乌市苏溪中学教师。
关键词:教学策略,高效课堂,高中化学
新课程体系提出目前教学活动应主要倾向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而这就对高中课堂教学过程提出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启迪学生对基础科学知识的积极探求欲,培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必须探索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就自身而言,现任教高中化学,所教班级学生属于中等,现就自己学生的学习特点,加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积极思考,期望自己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对课堂活动有效协调,实现由普通型课堂向高效课堂的转换,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及学习能力,培养化学学科应该具备的科学能力及实验能力素养。下面,就化学学科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即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高效课堂教学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的积累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但只靠"题海战术"而不重视效率,很难做到使整堂课精彩万分。在课堂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反思总结,大胆创新,让每一位学生不仅能获取知识,而且能在思想、方法和信息中汲取养料,逐渐提升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备独立求知能力的人。此外,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使整节课的教学高效化。
2.创设积极有效的教学情景
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其实是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但长期以来,被我们关注的仅是单纯的化学知识内容,而这样做是无法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的。因此学会将课堂知识艺术性的包装起来,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和引入一些极具诱导启发性的生活化场景或化学问题,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化学,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扩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和思维空间。美国学者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创设恰当有效的教学情景对高效课堂非常有利。
比如:在中学阶段酸碱盐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说明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食醋,纯碱,食盐,以及建筑上用到的生石灰和沙子,洗衣用到的洗衣粉和洗涤剂等等,都与我们学习的化学学科密切相关;此外还可适时的向学生介绍亚硝酸盐对人健康的危害,及在电池学习过程中介绍汞盐和铅盐等重金属对环境的破坏。利用身边无处不在的化学常识及现象让学生意识到学好化学对提高生活及环境等有着重要作用。
在其他节次的讲述中,比如原电池,课前我收集许多资料,以便为教学创设有力的教学情境。
情境一:意大利生物学家calvani曾把青蛙置于铁锅中,而后用铜丝拴住蛙腿的神经,结果发现青蛙腿部出现抽搐症状,而用铁丝时则没有抽搐现象。在进行多次实验之后,calvani得出结论:金属触及青蛙神经引发抽搐时产生了生物电。1799年伏特进一步研究了生物电现象,对该现象提出质疑,他认为抽搐现象并非源于对电流敏感,而是肌肉自身所提供的一定溶液,所以电流产生是由于两种金属在一定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于是他将锌片和铜片置于酸中,研制出第一个原电池,并称之为伏特电池。
情境二:一艘承载精铜砂的货轮向海岸行驶,船员们谈笑风生,突然,轮船上响起了警报声,检查发现竟然漏水了。请问,周围没有暗礁,轮船也没有与其他船只相撞,为什么坚硬的船体会突然漏水呢?
这两个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情景(1)集中体现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本质特点;而情景(2)则主要反应出一个电化学腐蚀现象。通过这两个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整个课堂教学仅仅围绕主题进行,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增强了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增强课堂提问的技巧性
课堂教学本来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并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我国学者陶行知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能激发人们想方设法解决,而且只有有了思路,才能有问题解决的办法,才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可能。于是课堂提问的技巧性就在于善于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于基本解决问题的学习内容,从而展开所提出的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技巧性还体现在它是一系列设置疑问,激发兴趣和引发思考的综合性上。技巧性的提问时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能逐步引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善于发问,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提高从而产生积极的效果。
如:每一节课的提问方式,我都尽量追求不同形式,既能满足学生复习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也可让学生演板,或让几个学生依次回答,看哪位同学回答的问题更好,更完整,来激发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不同状况,让学生及时整理知识,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尽快融入新知识的学习。
4、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学生能力
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将科学探究引入化学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收集整理大量素材,采用各种方式、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提升他们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比如:在向学生讲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学活动中,可进行如下的探究式教学:
(1)加热KCIO3融化后才开始缓慢放出O2,若使用催化剂时,实验室里无MnO2,还可加入什么物质使KCIO3迅速放出O2?
(2)用KCIO3和MnO2制取O2,混合加热反应后所得的混合物,用什么办法可以将它们分开?
(3)用H2O2和MnO2制O2时,能否用长颈漏斗代替分液漏斗?
(4)若将MnO2放在隔板上,是不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
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使学学生跃跃欲,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各式各样,千奇百怪,妙趣横生。其效果肯定远胜于教师干瘪地讲述,或让学生死记课本知识,这样对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大有裨益。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就要求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通过读书、质疑、探究、思考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以逐渐形成理想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要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育,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设计有效过程去探讨;要引导学生在树立远大目标和扎实学习的同时,探索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针对化学学科特点,教师充分总结反思,探索新型课堂模式,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创设高效课堂,以引导学生掌握一般规律中有特殊,以掌握精髓,灵活运用,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蜀晋,探究教学论析 化学教育 2002(4).
[2]金福华,浅谈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化学教学 2004(8).
作者简介:龚姗姗,浙江省义乌市苏溪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