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文化知识渗透 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w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教学,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功能—大纲”编写的,它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文化渗透,通过大量增加介绍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以便于提高掌握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单纯的讲授英语课文、语法等兴趣不浓,但是对相关的文化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一、课内文化知识渗透
  1. 词汇教学中的文化知识渗透
  外语中概念意义与母语一致的两个词很可能在文化意义上大相径庭。因此,在外语词汇教学中对一些看似相同而难以用其他方式表达的词汇,我们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讲解,进行英汉词义比较。例如学习politician时,教师就应该及时指出其在英语文化里的第一含义是“政客,政治贩子”,而不是我国文化里的“政治家”。中文的“政治家”对应的英文是statesman。在西方文化里,政治家指的是善于管理国家的明智之士和有威望的政府高级官员。而politician指的是为谋取个人私利搞政治、耍手腕的人,译为“政客”或“政治贩子”更符合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
  2. 语法教学中的文化知识渗透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语法是语言的纽带。英语语法教学涉及很多短语和句型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介绍文化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be based on”这一词组时,可以先问学生有没有看过《乱世佳人(飘)》这一世界名著,知不知道其内容。看过或听说过该小说的学生可能就会立刻活跃起来,同时也能引起其他学生的兴趣,于是句子 “Gone with the Wind was based on the Civil War of America.” 就出来了,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多造相同类型的句子。
  3. 阅读教学中的文化知识渗透
  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及其相关知识共同起作用的过程,是读者根据语言材料、文化背景知识和逻辑推理,不断进行推测和理解的过程。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外,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文化背景知识。实践表明,在语言难度小时,阅读英语作品有困难主要是因为文化意识的缺乏。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两篇阅读文章,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渗透文化知识,延伸课堂教学的知识链条。比如教学必修1 Unit 1 中的第一篇文章“Anne’s Best Friend”,涉及了二战的相关背景知识,我们可以先从Hitler和Nazi引入课文。对于希特勒的相关背景知识,学生们应该会比较熟悉,也会感兴趣,从而对安妮在日记里描述的内容会有更深的了解。
  二、课外文化知识渗透
  1. 欣赏英语歌,学唱英语歌
  音乐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这一载体,如利用课间十分钟的时间播放英语歌,营造英语气氛,让学生感受英语,同时放松神经。又比如在圣诞节前后,利用早读和晚修时间,给学生播放或者共唱 “Silent night”和“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等经典圣诞歌,充分感受圣诞节的欢乐气氛。
  2. 组织学习活动
  参加活动是人的一种社交需求,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兴趣。谚语是语言的重要形式,往往押韵易记、内涵丰富,承载着很多文化信息。我们可以在班级中进行“每日一谚语”的活动,让英语科代表分配每天一个学生寻找一句谚语并把它写在黑板上。谚语的内容要尽量挑选一些学生较感兴趣的,例如“Love me,love my dog.” “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长久坚持,必定对学习英语大有裨益。
  3. 掌握恰当时机,及时补充文化知识
  9月10日是教师节(Teachers’ Day),紧接着是农历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 Halloween),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Christmas)。这些都可以作为课前导入语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明白,英语无处不在,语言与文化是相互联系的,学语言即学文化。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看外国电影、纪录片等,更直观地了解西方英语国家的风情风貌,更多地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两极分化现象在很多学科中都存在。特别在山区初中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这与《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是相违背的。  一、教学设计思路  1. 活动小组的划分:每个小组的人员应以好带差,每个小组选好责任人(优生)。每组人员6人:2个优等生,2个中等生,2个学困生。  2. 活动任务的设计:教师要根据本课的语言目标制订好“Task”。例如《Go for it》七年级上册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是近几年高考和平时模拟考试喜欢考的内容,本人根据学生情况、根据教学经验列出了几种解题方法。  [例题1](08年海南化学·4)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 2 mol B. 1 mol  C. 0.5 mol D. 0.25 mol  方法一:  (1)写出反应方程式__
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心理因素。“学困生”语文素质差,不能运用已学的知识完成听说读写的练习,所以他们普遍存在着心理障碍。一是自卑心理:这类学生表现为学习基础差、受批评较多,求知欲和上进心受挫,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心理进而自暴自弃;二是胆怯心理:学习上有困难,不敢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怕被别人瞧不
风险分析是高校发展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风险分析的范围,包括对各类型损失原因的了解与计算损失金额基础的评定”。这些范围的实质内容,依据不同的风险暴露体而异
批评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恰当地予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批评真正发挥其自身在抑恶扬善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在德育过程中,从有声语言的角度看,批评的方式一般又有哪几种呢?
为落实“新课改”精神,多年来,各地纷纷组织学生通过学习交流、分组合作以及欣赏他人发言、大胆质疑等方法,积极创建高效率课堂。但是,由于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等,在创建高效率课堂过程中出现了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形式时效性不高或形式与内容不匹配等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  一、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要具有针对性。因此,教师要坚持以内容决定
要改善教师阅读活动低效的问题.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的路径很多,诸如阅读条件问题、氛围形成问题、督促评价问题等。但,归结起来还是“主体与客体”的两大问题。亦即
一、弘扬人文历史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坚持做到从高处通观教材,对教材进行筛选,找出教材中与当地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如《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中的“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教学内容里,我在讲述“只有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社会的发展中,才会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时,将东莞从30年前珠江口的农业小县,发展成GDP超过3700亿、年财政收入超过600亿,经济总量超过部分省、区的制造业名城;吸纳了1000多万
职业中学计算机技术教学主要以上机实践为主,且更多的是个体的单独操作。职中学生的知识性诉求相对淡薄,学生深入钻研精神相对缺乏,这就使得计算机技术教学的教学过程比较单调,学生主动探究不多,只满足于简单操作。更有甚者,把注意力集中到网络猎奇和游戏去了,真正学好计算机相关知识技能的积极性不够,导致专业知识不扎实,基本操作相对生疏,教学质量和效益都不够理想。如何有效地提高计算机技术教学质量,我们通过教学方式
一、心理养生内涵解读(一)心理养生的内涵什么是心理养生?学术界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心理养生就是指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以求达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