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孔子,我一直是怀着敬仰之心,觉得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英雄。相比起老子的高深莫测,庄子的飘渺遁世,觉得勇于入世、至情至性、在黑暗的世界里坚持为理想而奋争的孔子最为可亲可敬。通过《论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看到他的豁达、风趣、积极、率性、无私,看到一个真性情不朽的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目光更多地定格在他为人师表的风采上。
孔子自身是一本书
当今教师、教材、学生是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教师以教材为主要内容,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今天书籍汗牛充栋,教材、教辅材料也是层出不穷,教师们不愁无书可教,无本可依。但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典籍相当有限,孔子广收门徒,他所用的教材为何书?细看《论语》,孔子虽有几处提到《诗》和《书》,但都没有具体讲解,只作整体评价或偶尔引用。由此观之,孔子的教学是没有具体教材的,但没有教材的孔子却拥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是拿什么教学生?
渊博学识。孔子本人就是一本令学生读之不厌学之不尽的书,一本包罗万象的丰富的书,一本能说话的感性的书。
孔子的教学方式是师生面对面的问答式教学,教学内容涉及到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方面面。在那个时代,孔子是如何成为一代学术大师?
广泛学习。孔子自言“好古,敏而求之”,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对《诗》、《书》、《易》等文化典籍相当感兴趣,且多有研究。他经常劝弟子“小子何莫学夫《诗》”,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对于老子编订的历史书籍《书》中言论,他也如数家珍,适时引用。如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去做官从政,孔子就引用《书》中的话“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说明从政不在做官,只需把好的品德应用到政治上去,也就参与了政治。另外,他对《易》也相当推崇,认为学习易经,一生可不犯错误。除了钻研现存的文化典籍外,孔予还广泛从师。众所周知,孔子问礼于老聃,学琴于师襄,学官制于郯子,问乐于苌弘……走进周公庙,更是每事必问。这种好学的精神使孔子兼收众人之长,威为学问渊博之士。
勤于思索。当然,广泛的学习充其量也只能拾人牙慧,成为一个学者,不足以成为一代学术大师。可以说广泛地学习使孔子蕴积了厚实的文化功底,真正成为儒家创始人还得益于他的勤于思索。他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很辩证地看待“学”和“思”的关系。孔子的“思”不仅有对已学知识的探究,立求做到“温故而知新”,更有对人性的探究,以便明确怎样为人处世。也许正因为当时的科学文化知识极为有限,使得人们的思维无所羁绊,想象力得以极为自由的发展。学者们的思维“上穷碧落下黄泉”,触及到宇宙天地自然人生的方方面面,从宇宙外物的种种现象来思考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价值尺度。比如老子的“无为”人生,就来自“生而不养,为而不恃,功成弗居”的天道。他“以柔克刚”的观念则来自对柔弱的水的顽强的韧劲的观察。孔子观天地无言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深悟无言之妙,曾对子贡说:“子欲无言。”确实,有时无言中倒能蕴积无穷能量。他观河水滚滚流去,一去不复返,喟然长叹人生的短暂:“逝者如斯夫。”当他对社会中的君子、小人言行举止进行观察比较,又有了自己的发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于是他领悟到一个社会君子遍行于道,方能民风淳朴,社会安定。而真正的君子则是集忠、孝、仁、义、礼、智、信等于一身的学识道德兼备之人。
至此,博学的孔子方完成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迈进了大师的行列,也因此,孔子的“教材”已系统完善。当孔子将教材化入心中,游刃有余地教化弟子,即如汪洋大海涛涛流向干涸的四方河流,使它们广受润泽,汩汩流淌。
孔子的人格是块磁铁
子贡曾问孔子:“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师生的对话形式含蓄而用意明确。孔子研究学问,最终是为了学以致用,匡时济民。为此,孔子十四年周游列国,遍访诸侯,求明主,推行他的仁政和礼治,但茫茫中原,烽烟四起,一心想称王称霸的诸侯们都不接受他的政治主张。孔子师徒历尽磨难,在陈国时,贫困交加,几乎饿死,但子路等弟子却始终跟随这位不得志的老师,没有舍之而去,自谋生路,是怎样的原因使他们忠心耿耿宁死不离其师?
固然,孔子之学说博大精深,深为学生所叹服。如他最喜欢的弟子颜渊评价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学问之深,深不可测。子贡更是深信其师如同月,“不得而逾焉”。但天下之大,学者甚多,得志者比比皆是,主张才以用世的儒家弟子们又何必死守其师?
我认为,是孔子的人格力量如磁铁般吸引着他的弟子。
品性谦逊。孔子这样评价自己的品德:“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可见,他自认自己的品德距圣贤仁人距离尚远,尚需不断加强修养。他否认自己是天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非生而知之者”,而是“敏以求之者也”,申明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只是比较努力地去学习。
为人坦诚。孔子不因为自己年长是老师就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派头,并不要求学生在他面前唯唯诺诺,毕恭毕敬。他们可以听课弹琴,可以自由发问,甚至可以对他发出责难。“予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日:‘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这一段写得极有趣,既把生活中的孔子描绘得极为可爱,也更突出了孔子与学生相处融洽。试想如果不是孔子平时与弟子坦诚相处,子路敢面露不悦吗?如果是一个着意追求师道尊严的老师,面对学生的非难,定然是傲然不理或勃然大怒,会急切地解释吗?会承认自己的过错吗?这种坦诚是基于平等的观念,而又创造出彼此发自内心的信任。当别人指出他的缺点错误时,他不怒反喜,“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坦然承认,不是文过饰非,更加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做事勤谨。孔子用他的行动实践着他的思想和学说。他主张“仁”,仁即爱人。马棚被烧,孔子问人不问马;有友人去世,无人安葬,孔子为其办理后事;子路在他门前弹琴,他批评子路卖弄,但当门人因此瞧不起子路时,他又赞扬子路琴艺高超,为子路挽回面子:他主张“礼”,认为实现“仁”,必须“克已复礼”,他自己确实做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昕,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乘车时,绝不左顾右盼,指指划划,免得惊扰他人;作为接待贵宾的官员,他神情庄重,动作勤谨;病重时,君主探望,他按礼节身盖朝服,头朝东躺着以示迎接;当他闻知季孙氏使用天子之规格奏乐舞蹈,愤言日:“是可忍,孰不可忍?”他追求功名,但当卫灵公向他询问行军列阵之事,他弃之而去……
孔子就是这样对其学说身体力行,可以说他是言的巨人,也是行的巨人。如果说孔子的言论增长着弟子的学问,那么孔子的人格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品性。弟子们“信其人,乐其道”。子贡深信其师之道若被采用,天下必将大治,他说:“夫人不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总之,孔子的思想学说,使弟子尊之如师如父;孔子的谦逊坦诚,使弟子爱之如朋友如知已;孔子身体力行其学说,使弟子信之服之仰之如高山如日月。当他们对孔子崇尚如是,穷困岂能阻止他们追随的步伐?当孔子成为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其学说不被其门徒吸取,成就“七十二贤人”那才怪呢?这就是万世之师孔子,穿越几千年的时光河流,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生风尘仆仆,自强不息,学而不厌:开中国私学教育之先河,诲人不倦;为了万民苍生的福祉,向各国统治者宣扬“仁义”、“礼乐”、“德治教化”;整理编纂六经文献……他就这样不停地走啊走,给我们留下了万世的文化,也造就了泱泱中华“文明礼仪之邦”的盛誉。
沈如琴,教师,现居湖北黄梅。
孔子自身是一本书
当今教师、教材、学生是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教师以教材为主要内容,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今天书籍汗牛充栋,教材、教辅材料也是层出不穷,教师们不愁无书可教,无本可依。但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典籍相当有限,孔子广收门徒,他所用的教材为何书?细看《论语》,孔子虽有几处提到《诗》和《书》,但都没有具体讲解,只作整体评价或偶尔引用。由此观之,孔子的教学是没有具体教材的,但没有教材的孔子却拥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是拿什么教学生?
渊博学识。孔子本人就是一本令学生读之不厌学之不尽的书,一本包罗万象的丰富的书,一本能说话的感性的书。
孔子的教学方式是师生面对面的问答式教学,教学内容涉及到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方面面。在那个时代,孔子是如何成为一代学术大师?
广泛学习。孔子自言“好古,敏而求之”,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对《诗》、《书》、《易》等文化典籍相当感兴趣,且多有研究。他经常劝弟子“小子何莫学夫《诗》”,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对于老子编订的历史书籍《书》中言论,他也如数家珍,适时引用。如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去做官从政,孔子就引用《书》中的话“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说明从政不在做官,只需把好的品德应用到政治上去,也就参与了政治。另外,他对《易》也相当推崇,认为学习易经,一生可不犯错误。除了钻研现存的文化典籍外,孔予还广泛从师。众所周知,孔子问礼于老聃,学琴于师襄,学官制于郯子,问乐于苌弘……走进周公庙,更是每事必问。这种好学的精神使孔子兼收众人之长,威为学问渊博之士。
勤于思索。当然,广泛的学习充其量也只能拾人牙慧,成为一个学者,不足以成为一代学术大师。可以说广泛地学习使孔子蕴积了厚实的文化功底,真正成为儒家创始人还得益于他的勤于思索。他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很辩证地看待“学”和“思”的关系。孔子的“思”不仅有对已学知识的探究,立求做到“温故而知新”,更有对人性的探究,以便明确怎样为人处世。也许正因为当时的科学文化知识极为有限,使得人们的思维无所羁绊,想象力得以极为自由的发展。学者们的思维“上穷碧落下黄泉”,触及到宇宙天地自然人生的方方面面,从宇宙外物的种种现象来思考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价值尺度。比如老子的“无为”人生,就来自“生而不养,为而不恃,功成弗居”的天道。他“以柔克刚”的观念则来自对柔弱的水的顽强的韧劲的观察。孔子观天地无言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深悟无言之妙,曾对子贡说:“子欲无言。”确实,有时无言中倒能蕴积无穷能量。他观河水滚滚流去,一去不复返,喟然长叹人生的短暂:“逝者如斯夫。”当他对社会中的君子、小人言行举止进行观察比较,又有了自己的发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于是他领悟到一个社会君子遍行于道,方能民风淳朴,社会安定。而真正的君子则是集忠、孝、仁、义、礼、智、信等于一身的学识道德兼备之人。
至此,博学的孔子方完成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迈进了大师的行列,也因此,孔子的“教材”已系统完善。当孔子将教材化入心中,游刃有余地教化弟子,即如汪洋大海涛涛流向干涸的四方河流,使它们广受润泽,汩汩流淌。
孔子的人格是块磁铁
子贡曾问孔子:“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师生的对话形式含蓄而用意明确。孔子研究学问,最终是为了学以致用,匡时济民。为此,孔子十四年周游列国,遍访诸侯,求明主,推行他的仁政和礼治,但茫茫中原,烽烟四起,一心想称王称霸的诸侯们都不接受他的政治主张。孔子师徒历尽磨难,在陈国时,贫困交加,几乎饿死,但子路等弟子却始终跟随这位不得志的老师,没有舍之而去,自谋生路,是怎样的原因使他们忠心耿耿宁死不离其师?
固然,孔子之学说博大精深,深为学生所叹服。如他最喜欢的弟子颜渊评价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学问之深,深不可测。子贡更是深信其师如同月,“不得而逾焉”。但天下之大,学者甚多,得志者比比皆是,主张才以用世的儒家弟子们又何必死守其师?
我认为,是孔子的人格力量如磁铁般吸引着他的弟子。
品性谦逊。孔子这样评价自己的品德:“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可见,他自认自己的品德距圣贤仁人距离尚远,尚需不断加强修养。他否认自己是天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非生而知之者”,而是“敏以求之者也”,申明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只是比较努力地去学习。
为人坦诚。孔子不因为自己年长是老师就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派头,并不要求学生在他面前唯唯诺诺,毕恭毕敬。他们可以听课弹琴,可以自由发问,甚至可以对他发出责难。“予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日:‘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这一段写得极有趣,既把生活中的孔子描绘得极为可爱,也更突出了孔子与学生相处融洽。试想如果不是孔子平时与弟子坦诚相处,子路敢面露不悦吗?如果是一个着意追求师道尊严的老师,面对学生的非难,定然是傲然不理或勃然大怒,会急切地解释吗?会承认自己的过错吗?这种坦诚是基于平等的观念,而又创造出彼此发自内心的信任。当别人指出他的缺点错误时,他不怒反喜,“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坦然承认,不是文过饰非,更加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做事勤谨。孔子用他的行动实践着他的思想和学说。他主张“仁”,仁即爱人。马棚被烧,孔子问人不问马;有友人去世,无人安葬,孔子为其办理后事;子路在他门前弹琴,他批评子路卖弄,但当门人因此瞧不起子路时,他又赞扬子路琴艺高超,为子路挽回面子:他主张“礼”,认为实现“仁”,必须“克已复礼”,他自己确实做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昕,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乘车时,绝不左顾右盼,指指划划,免得惊扰他人;作为接待贵宾的官员,他神情庄重,动作勤谨;病重时,君主探望,他按礼节身盖朝服,头朝东躺着以示迎接;当他闻知季孙氏使用天子之规格奏乐舞蹈,愤言日:“是可忍,孰不可忍?”他追求功名,但当卫灵公向他询问行军列阵之事,他弃之而去……
孔子就是这样对其学说身体力行,可以说他是言的巨人,也是行的巨人。如果说孔子的言论增长着弟子的学问,那么孔子的人格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品性。弟子们“信其人,乐其道”。子贡深信其师之道若被采用,天下必将大治,他说:“夫人不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总之,孔子的思想学说,使弟子尊之如师如父;孔子的谦逊坦诚,使弟子爱之如朋友如知已;孔子身体力行其学说,使弟子信之服之仰之如高山如日月。当他们对孔子崇尚如是,穷困岂能阻止他们追随的步伐?当孔子成为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其学说不被其门徒吸取,成就“七十二贤人”那才怪呢?这就是万世之师孔子,穿越几千年的时光河流,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生风尘仆仆,自强不息,学而不厌:开中国私学教育之先河,诲人不倦;为了万民苍生的福祉,向各国统治者宣扬“仁义”、“礼乐”、“德治教化”;整理编纂六经文献……他就这样不停地走啊走,给我们留下了万世的文化,也造就了泱泱中华“文明礼仪之邦”的盛誉。
沈如琴,教师,现居湖北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