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sk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文本的策略:放开手脚,给予学生阅读自主权,注重学生的原始阅读;联系个人生活,引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思想共鸣,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交流和讨论中拓宽学生的思维;“学”“思”结合,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深入文本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065-02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是时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话题。语文学习非一日之功,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要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不断地培养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放开手脚,注重学生的原始阅读,应促成学生与文本的思想共鸣,应给学生提供各抒己见的机会,并应引导学生学思结合,从这四个方面一步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核。
  一、放开手脚,注重学生的原始阅读
  阅读教学的根本就是读,初中生已有了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因而语文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没有束缚地去阅读文本。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教师切不要急于去解读文本,而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自己先去阅读,从而收获文本阅读所带来的最本真的乐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教师要积极保护和鼓励学生的这种原始阅读感受和兴趣,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在教学王安石的《伤仲永》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自己反复阅读,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然后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对文本的初步理解。有了这样一个对文本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后,各组再派出代表在班内交流本组成员对本课的初步阅读感受。此时,有的小组关注的是仲永幼时的聪慧,羡慕其随意指物就能作诗的才华;有的小组则感叹仲永最终竟成了普通人,觉得非常遗憾;而有的小组则埋怨仲永的父亲没有让仲永接受正规的教育……此时,笔者不急于给学生的阅读作一个定性的评价,而是根据学生的这些交流和讨论,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刚才大家都提到了方仲永的才能问题,那么老师特别想知道方仲永的才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有没有同学知道呢?”笔者放开手脚让学生去阅读和讨论,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给了学生极大的学习信心。笔者趁机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来解答有关方仲永才能的变化,学生就会轻松自如地发现这一切都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造成的。
  二、联系生活,引发学生思想共鸣
  关于我们为什么要阅读,高尔基曾作出这样的回答:“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巧借话题,引导学生学会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与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产生碰撞,藉以加深自己的閱读体验。当学生对文本有了阅读体验,教师再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加深阅读体悟。
  在上文谈到的《伤仲永》教学案例中,笔者根据学生在第一环节中提到的有关方仲永的才能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交流,而后抛出新的疑问:“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让学生分别从仲永的童年、少年、青年这三个时期来对比仲永在成长中的变化,藉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把握文本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即无论有多么聪明,都要重视后天的学习,否则只能沦为平庸之辈的道理。而学生在对文本的深入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也认识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后天的学习,更何况是普通的我们呢?从而真正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对学习重要性的自我认知过程,能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得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被有效激发出来,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最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各抒己见,鼓励学生拓宽思维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两个人如果读过同一本书,他们之间就有一条纽带。”当学生在学习同一篇课文之后,他们肯定既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也会有一些疑惑,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相互交流和探究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将自己对文本的认识明确地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质疑探究能力,引领学生更深入地品读文本,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在归纳欧阳修《卖油翁》一课的文言基础知识时,学生对于文言虚词“而”在本课中的一些用法理解有分歧,为此,笔者要求学生先把这些有关“而”的句子挑出来,如“释担而立”“久而不去”“而钱不湿”“笑而遣之”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个人的看法。大多数学生都比较认可“久而不去”和“而钱不湿”两句中的“而”应该是表转折的意思,而对“释担而立”和“笑而遣之”两句中的“而”争议比较大,为此,笔者就引导学生借助手中的工具书对文本进行翻译,从而理解这两句中“而”的意思。学生将这两句分别翻译为“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和“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学生经过交流和讨论发现,“释担而立”中的“而”前后的“释”和“立”都是动词,是前后两个动作的延续,立马联想到了这里的“而”表承接关系。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就很快地得出“笑而遣之”中的“而”则是两个动作同时在进行,是同时存在的,不分先后,表伴随状态,是修饰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形成一种尊重、信任、合作的教学关系。教师因势利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比较、辨析能力,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
  四、不悱不发,引导学生“学”“思”结合
  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常有这种困惑,就是有些知识不止出现在一篇课文中,而且教师也为学生讲了多次,但是最后发现学生还是不理解,更不要说会用了。这就涉及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问题,对此,孔子曾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文本对话和交流后,往往会停留在某一关键的问题或知识点的突破上,此时教师切不可急于为学生释疑、解惑,而是要做到孔子所提出的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其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仍以上文所举的《卖油翁》一课中的“而”字用法为例,当一部分学生已经明白“释担而立”和“笑而遣之”两句中的“而”分别为承接关系和修饰关系时,笔者并未就此结束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笔者让学生用现代汉语举例来说明这两种关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此时,学生的参与度明显地提高了,经过一番深刻的思考和交流后,有的学生举例说:“我拿起笔,然后开始做笔记,这里是承接关系;而我一边听音乐一边写字,则是修饰关系。”有了这样的生活认知,学生就很好地将这一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以后再辨析其他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就能迎刃而解了。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要在深入文本的阅读教学中,不断培养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上述方法,既能有效地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组织者的身份,也将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使其有更多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责编 秦越霞)
其他文献
本文以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论述通过积累回顾、导入课题,整体感知、进入画面,咀嚼品读、感悟诗情,升华诗意、拓展语言,提升学生朗读、背诵
本文论述农村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学习《论语》策略,提出结合生活事例、观看相关生活感悟的视频、开展有关的生活实践活动等教学方式,使趣味性与知识性相融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
【摘 要】本文分析职业教育集团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互动关系,以广西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为例论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践,提出建立动力机制是基础、建立运行机制是关键、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是核心、建立保障机制是根本等基于职业教育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 现代学徒制 培养模式 动力机制 运行机制 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
本文在对人文奥运理念解释的基础上,就2008奥运会期间我国传媒如何更好地实施人文关怀作了阐述,并对我国传媒提出了新的希望:增强全球媒介意识,突破民族本位观念束缚,超越&#3
“数学是美术老师教的,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网上曾经流行这样的句式,一般用于嘲笑某人的某学科学得不好。而对于沈阳市某小学家长陈丽(化名)来说,这个“玩笑”正发生在她孩子身上。近一个月,她孩子班级的数学、语文都由美术老师代课,而英语课则由体育老师代课,这让不少家长无法认可。面对家长的质疑,校方解释:“目前存在教师缺口。”同时校方称已向上级教育部门汇报,及时调配教师。(2017年12月1日 《辽沈晚报
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气象栏目<闽台天时>突破传统节目模式,通过对内客、资讯和节目形式的拓展和延伸,传播闽南文化、服务两岸乡亲,不仅是气象资讯的传递者,而且是文化的传播
A Chinese scientist,Jiankui He,and his creation of the world&#39;s first genetically altered baby made headlines recently.As a newly developed gene-editing tech
【摘 要】本文探讨社会人士SP和医学生SP两种不同主体标准化病人在3年制高职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采用社会人士SP和医学生SP进行问诊实践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比较教学效果;结果社会人士SP的教学质量更优,对医学生SP的缺点进行针对性培训,应用于适合的疾病谱问诊实践课程中。  【关键词】不同主体标准化病人 高职 临床医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检定中一个重要的检定项目是静态压力示值误差,本文对静态压力测量点240 mm Hg的示值误差进行了测量,并对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分析了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