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初中学生错别字现象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小学阶段语文识字教学普遍重数量轻准确率;二、语文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时缺乏形象的分析;三、中学语文学习重文本体验轻写字训练;四、部分业务不精的教师的影响。应对农村学生当中的错别字现象应从以下做起:第一,加强学生生字、词语学习的指导与督查。第二,在综合性学习中渗透写字教学。第三,教给学生分析汉字的方法。第四,提高自身写字水平,加强教师写字的示范性。
[关键词]农村初级中学;错别字;产生原因;对策
据《新闻晚报》报道:上海财经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祁志祥教授对记者说,他常会在学生作业当中发现字如虫爬、错别字多、一类的问题,“这很让我纳闷,他们当初是怎么考进财大的?”网上看到了这则新闻,令我感慨万分。可感慨之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当前部分农村初中学生中愈来愈严重的错别字现象。
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尤其是起始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是汉字的识记。这个阶段学生本来就应该像盖楼建地基一样扎扎实实的打好写字的基础,但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步人中学的学生在写字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以我本人任教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为例,九年级的一个班级50名学生里面,将“黄”字中间的“由”写成“田”的竟有18人之多,多数学生写字不规范。笔画、偏旁部首混淆不清的也占到约一半人。观其执笔姿势,全班学生里面挑不出一两个姿势较为标准的学生。试想一下。这样一批学生如若就这样进入高一级的学校或者进入社会的话,那将会产生多少“错别字大王”,又将引出多少关于错别字的笑话呢!
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现状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小学阶段语文识字教学普遍重数量轻准确率造成的。相当一部分教师让学生写小字,动辄就让学生一个字写上三四十遍,但是由于纠错工作没能做好,错别字经过学生的强化练习之后便成了牢牢根植于学生脑海中的老师“教”的“不容置疑”的“标准”字了。以后若纠正不力,可能会一直伴随学生左右。
二、语文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时缺乏形象的分析造成的。如“衣”字旁与“示”字旁的使用:凡与衣着有关的字大多用“衣”字旁,例如“裤”、“袜”等;而与人的思想有关的,大多用“示”字旁,如“禅”“祠”等。如果语文教师在教学汉字时能对汉字进行较为透彻的分析、形象的描述的话,相信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前提下会将汉字记得很准很牢的。分析不到位,描述不够形象,于是表意文字的形象性往往被忽略,学生记住的便会是一个个毫无形象可言的方块字,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中学语文学习重文本体验轻写字训练造成的。学生进人中学后,阅读与写作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教师普遍将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整体阅读和体验,指导学生用笔表达自己的思想上面,很少有教师把写字教学纳入到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去。写字教学被忽视,学生从思想上也就产生了字写得怎样不甚重要这一想法。于是,多数学生在写字方面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错别字接二连三的出现在了学生的作业本上。
四、其他原因:1、一些教师自身写字基本功不过关,姿势不标准、笔画不规范、笔顺不正确、再加上板书中偶然出现的错别字,这些都无形中影响了学生。“近墨者黑”,经常观摩教师写字的学生于是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写字习惯。2、农村初中班级学生数普遍较多,超出标准班学生数(35人左右)50%的学校不在少数。学生多了,作业作文批改量大了,许多教师批改作业过程中很可能无暇顾及错别字,于是错别字频频出现在了学生的作业本上。
是否任由这种现象蔓延下去呢?答案是否定的。有关部门已注意到了中学生笔下普遍存在的错别字现象了:陕西省2009、2010年中考作文评分细则规定,考生作文中每出现三个错别字扣一分,不设上限。这种种举措告诉我们。不能再任由中学生当中的错别字现象发展蔓延下去了,语文教师应担负起纠正学生错别字的重任。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应对部分农村中学学生当中的错别字现象呢。有什么好的对策呢?我认为,应该从日常教学中的一点一滴抓起:第一,加强学生生字、词语学习的指导与督查。从第一节语文课开始,每学习一篇课文,教师都应让认真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要注重书写质量,不可只贪图数量),必要时,可让学生上交写字作业,教师认真批改;还可以让学生上黑板进行默写、听写,一旦发现错别字,及时指出,督促学生尽快改正。第二,在综合性学习中渗透写字教学。从写作文开始,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书写规范、准确,作文批改要将错别字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要认真查找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将其标示出来,让学生及时改正。结合自身情况,教师可适当引人硬笔书法教学,向学生讲述、传授书法方面的知识,包括执笔方法、字体间架结构知识、笔划书写诀窍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增强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第三,教给学生分析汉字的方法。结合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要不失时机的对一些特殊的汉字进行透彻的分析,形象的描述,教给学生分析汉字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书写汉字时养成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习惯。如学习“懿”字时,可将此字分析为“美好的壹次心意”,其中“美好的”是字义,“壹…次”“心”是字的几个构成部分,“意”是读音。再如学习“掰”这个会意字时,可将其分析为“用两手往开拉”,学生便会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而这效果恐怕也不是让学生机械的抄写几十遍所能达到的。第四,提高自身写字水平,加强教师写字的示范性。教师应该自觉练习写字,认真书写板书,加强自己写字的示范性,从笔顺、笔划到间架结构,都要力求准确无误,坚决改正自己不良的书写习惯,以免给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人常说“字如其人”。在这里,我要说:写字如做人,教写字即教做人。希望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自觉行动起来,从日常的语文教学人手,从一笔一划抓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出规范、准确、美观的汉字来,还语文教学一片晴朗的天空。
[关键词]农村初级中学;错别字;产生原因;对策
据《新闻晚报》报道:上海财经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祁志祥教授对记者说,他常会在学生作业当中发现字如虫爬、错别字多、一类的问题,“这很让我纳闷,他们当初是怎么考进财大的?”网上看到了这则新闻,令我感慨万分。可感慨之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当前部分农村初中学生中愈来愈严重的错别字现象。
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尤其是起始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是汉字的识记。这个阶段学生本来就应该像盖楼建地基一样扎扎实实的打好写字的基础,但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步人中学的学生在写字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以我本人任教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为例,九年级的一个班级50名学生里面,将“黄”字中间的“由”写成“田”的竟有18人之多,多数学生写字不规范。笔画、偏旁部首混淆不清的也占到约一半人。观其执笔姿势,全班学生里面挑不出一两个姿势较为标准的学生。试想一下。这样一批学生如若就这样进入高一级的学校或者进入社会的话,那将会产生多少“错别字大王”,又将引出多少关于错别字的笑话呢!
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现状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小学阶段语文识字教学普遍重数量轻准确率造成的。相当一部分教师让学生写小字,动辄就让学生一个字写上三四十遍,但是由于纠错工作没能做好,错别字经过学生的强化练习之后便成了牢牢根植于学生脑海中的老师“教”的“不容置疑”的“标准”字了。以后若纠正不力,可能会一直伴随学生左右。
二、语文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时缺乏形象的分析造成的。如“衣”字旁与“示”字旁的使用:凡与衣着有关的字大多用“衣”字旁,例如“裤”、“袜”等;而与人的思想有关的,大多用“示”字旁,如“禅”“祠”等。如果语文教师在教学汉字时能对汉字进行较为透彻的分析、形象的描述的话,相信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前提下会将汉字记得很准很牢的。分析不到位,描述不够形象,于是表意文字的形象性往往被忽略,学生记住的便会是一个个毫无形象可言的方块字,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中学语文学习重文本体验轻写字训练造成的。学生进人中学后,阅读与写作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教师普遍将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整体阅读和体验,指导学生用笔表达自己的思想上面,很少有教师把写字教学纳入到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去。写字教学被忽视,学生从思想上也就产生了字写得怎样不甚重要这一想法。于是,多数学生在写字方面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错别字接二连三的出现在了学生的作业本上。
四、其他原因:1、一些教师自身写字基本功不过关,姿势不标准、笔画不规范、笔顺不正确、再加上板书中偶然出现的错别字,这些都无形中影响了学生。“近墨者黑”,经常观摩教师写字的学生于是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写字习惯。2、农村初中班级学生数普遍较多,超出标准班学生数(35人左右)50%的学校不在少数。学生多了,作业作文批改量大了,许多教师批改作业过程中很可能无暇顾及错别字,于是错别字频频出现在了学生的作业本上。
是否任由这种现象蔓延下去呢?答案是否定的。有关部门已注意到了中学生笔下普遍存在的错别字现象了:陕西省2009、2010年中考作文评分细则规定,考生作文中每出现三个错别字扣一分,不设上限。这种种举措告诉我们。不能再任由中学生当中的错别字现象发展蔓延下去了,语文教师应担负起纠正学生错别字的重任。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应对部分农村中学学生当中的错别字现象呢。有什么好的对策呢?我认为,应该从日常教学中的一点一滴抓起:第一,加强学生生字、词语学习的指导与督查。从第一节语文课开始,每学习一篇课文,教师都应让认真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要注重书写质量,不可只贪图数量),必要时,可让学生上交写字作业,教师认真批改;还可以让学生上黑板进行默写、听写,一旦发现错别字,及时指出,督促学生尽快改正。第二,在综合性学习中渗透写字教学。从写作文开始,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书写规范、准确,作文批改要将错别字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要认真查找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将其标示出来,让学生及时改正。结合自身情况,教师可适当引人硬笔书法教学,向学生讲述、传授书法方面的知识,包括执笔方法、字体间架结构知识、笔划书写诀窍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增强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第三,教给学生分析汉字的方法。结合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要不失时机的对一些特殊的汉字进行透彻的分析,形象的描述,教给学生分析汉字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书写汉字时养成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习惯。如学习“懿”字时,可将此字分析为“美好的壹次心意”,其中“美好的”是字义,“壹…次”“心”是字的几个构成部分,“意”是读音。再如学习“掰”这个会意字时,可将其分析为“用两手往开拉”,学生便会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而这效果恐怕也不是让学生机械的抄写几十遍所能达到的。第四,提高自身写字水平,加强教师写字的示范性。教师应该自觉练习写字,认真书写板书,加强自己写字的示范性,从笔顺、笔划到间架结构,都要力求准确无误,坚决改正自己不良的书写习惯,以免给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人常说“字如其人”。在这里,我要说:写字如做人,教写字即教做人。希望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自觉行动起来,从日常的语文教学人手,从一笔一划抓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出规范、准确、美观的汉字来,还语文教学一片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