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女清男浊”的女儿观、与传统相悖的价值观和不容于时代的爱情观是读者探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的核心关注点。宝玉思想或情感中的某一特质将这三点融汇于人物身上,呈现出圆融完整的丰富性。这一特质就是“真”——忠实于内心真实的真性情。
关键词: 贾宝玉 女儿观 价值观 爱情观 真
贾宝玉无疑是《红楼梦》中最奇特、最复杂、最富争议同时又是最值得解读的人物形象。围绕这一形象,书中写了他丰富的种种——貌相、情感、志趣、起居、读书、交友、饮酒、作诗、游乐等。立体化的丰满人物为读者解读和阐释宝玉这一形象提供了多样的角度、层次和可能性。综观对贾宝玉的诸种关注,主要集中在对其惊世骇俗的女儿观、离经叛道的价值观、至情至性的爱情观的把握、探析和评判上。
由于宝玉形象的多义性,不论从哪个角度入手探求都令人迷醉。但综观贾宝玉的“三观”——女儿观、价值观、爱情观,从宝玉对“真”的亲近、追求与坚守的角度能发现它们本质的内在联系,这也是宝玉形象丰富多义且但圆融完整的根本原因。
一、女儿观——对“真”本性的亲近
《红楼梦》开篇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即说道宝玉七八岁时聪明乖觉但淘气异常,最令人奇怪的是他的“孩子话”,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就是著名的“女清男浊论”。
在那个历来以“男尊女卑”为正统观念的时代和环境中,贾宝玉作为一个“钟鸣鼎食”富贵之家的贵族子弟为什么能说出如此具有颠覆性的话语呢?首先,因宝玉年幼,他人可当此童言为谬论笑谈、不认真封杀压制;其次,因宝玉在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地位。他是已颇有年纪的贾政王夫人之独苗,不仅生得俊秀异常、天资聪颖,而且来历奇特——衔玉而诞,因而得到了地位最尊崇的贾母为首的家长们、兄弟们、姊妹们的极端宠爱。从而,言语行为较其他子弟可以更加遵循内在真实心性,贾母容他的“刁钻古怪的毛病儿”,只要他家里家外“正经礼数”不违。这两点给予了他可以“口言真心”的外部环境和可能性。
七八岁的贾宝玉身处贵族门第,接触到的年长女性对其无不和善、疼爱,甚或宠爱、溺爱;平辈的姐姐妹妹们更是与其玩在一处,或极尽照顾爱抚;服侍照顾他这个“小祖宗”的跟前儿丫鬟们,无不是经过贾母甄选出的品貌俱佳的人尖儿,对这个小主子,不仅尽心尽力,而且真情相待。贾母特许他贴身的大丫头们可以直呼其名,这样的相处,在主仆层面之外,多了些平等意味。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中,孩童的宝玉眼观身感的女性都非善即美,或善且美。
如此具有特权的理想成长氛围保护了人与生俱来的表达真实内心的自由。宝玉在感受、享受善美事物、情感的同时,也养成了更确切地说是保留了孩童时期对“真”的本能亲近的一种天性。所以在这些让他能感受到善和美的姊妹丫鬟中,不论是亲姊妹元春、探春,叔伯姊妹迎春、惜春,表姊妹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还是晴雯、袭人、金钏儿、紫鹃、香菱、平儿等人,她们或聪慧美丽、多才多艺,或丰神俊秀、机敏能干,或端庄贤淑、藏愚守拙,或风流灵巧,或温柔和顺,都各具才貌,各有千秋,其共同点都对宝玉关爱备至,而宝玉对这些美慧的女儿更是极尽体贴之能事。但丫鬟中和他本性最投契的是刚烈、真性的晴雯,贵族小姐阶层宝玉最亲近的人是别人眼中“小性儿”、“牙尖齿利”的黛玉。因为不论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的晴雯,还是多愁善感、重诗文寄情的黛玉身上最闪光动人的就是她们的真性情。
二、价值观——对“真”的不弃追求
正是宝玉性情中留存的这种忠实于内心的“真”才生出了对“真”性情的亲近和渴望。这不仅令“天分中生成一端痴情”的宝玉对待女儿们极尽重情轻礼、以情易情的尊重、体贴和怜爱,而且当宝玉开始面临读书、关注仕途经济学问的处境,准备踏入成人男子为主体的社会时,这种对“真”的不舍,对自由亲近真善美的难弃就凸显了。宝玉的对“真”的不舍和难弃,表现在他对封建社会既定价值观的本能抵触上,因为十岁左右的贵族少年不可能有意识、有目的、有企图地反叛他依赖的社会、家庭。只是本能上拒绝长大,拒绝进入真善美极度缺失的成人男子社会。
人成长的过程是逐渐失去童真、遮掩真性的过程,尤其在以礼教礼法为既定准则的社会中。明代李蛰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他认为“童心”之所以会“失却”,“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宝玉厌恶读书,厌恶读那些可以通往那个以功名利禄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与世界的所谓“正经书”,但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最反对读的书却爱如珍宝。宝玉不爱读“正经书”,乐读蕴含人之真性真情的书,充满智慧光芒的书,因而宝玉绝非无才无识的纨绔子弟,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大观园题匾额,为芙蓉女儿写诔文,颇有才情。这样的读书态度和毁僧谤道的言行凸显出宝玉对既定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厌恶、远离、排斥和毁弃。
随着宝玉年龄的增长,他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父亲贾政“恨铁不成钢”,痛打过,老祖宗贾母、母亲王夫人哄劝过,丫鬟袭人等规劝过,湘云、宝钗等姐妹点醒过。宝玉越来越恐惧,惧怕失去养护他“真”性情的善美乐园,惧怕踏入扭曲童真本性,只为功名利禄而尔虞我诈、倾轧欺骗的既定社会轨道,他对以世俗男子为中心的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的社会的憎恶和蔑视有增无减。他继续嘲讽、否定既有的社会规范和主流价值观——他把“读书上进的人”视为“沽名钓誉”之徒,视追求功名的人为“国贼禄鬼”,骂他们是“禄蠢”;将“圣贤之书”贬为“无故生事,立意造言,自己混编纂出来的”;抨击历史上“文死谏,武死战”的道德评判标准,斥其为“只顾邀名”和由于“疏谋少略”的胡闹。他“愚顽怕读文章”、“哪管世人诽谤”的乖张,“潦倒不通世务”的离经叛道,其实都是他本能抵抗、挣扎的一种反映。 与此同时,他在“污浊”的男子俗人世界中也邂逅了几位无“浊臭”气息的真性真情知己。他认同、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男子,而不论其出身、地位和身份。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出身寒素但“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言行举止丝毫无男子的浊臭、恶俗,这种颇具清爽、纯净女性之美的风范令宝玉“起了呆意”,觉得自己竟是荼毒了“富贵”二字。与秦钟的亲近,本质上还是由于在秦钟面前宝玉的“真”性情、“呆气”可以自由呼吸,不需掩藏、遮蔽,一如在众女儿面前。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蒋玉菡琪官地位微贱,是一戏子,但妩媚温柔,令宝玉十分留恋,不仅赠他玉玦扇坠,而且互换汗巾子。先侠后道的柳湘莲豪爽侠义、自由无束、浪迹天涯,也是一个“真人”,不受缚于男人世界既定的价值观,这点宝玉着实欣赏、钦羡,虽然一个是毫无行动自由的贵族公子哥儿,一个是无拘无束的、来去自由、无牵无挂、不拘小节、颇具侠者之风的人物,但因二人皆是重情重义的“真”男子,所以能惺惺相惜,情谊匪浅。至于富贵尊荣至极的北静王水溶,他虽地位高,年龄长,但是个“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的人物,所以宝玉对他向往已久,等到送秦可卿灵柩出城路祭之时相见,两人一见如故、互相称叹。
基于“真”情之上构筑的友谊貌似可以超越阶层,打破地位差异织就的藩篱。但这样的奇男子毕竟还是少数。宝玉不能释然的还是他所看重、尊崇的女儿们。
三、爱情观——对“真”的无悔坚守
世俗男子的功利世界总体上令宝玉失望、厌恶和恐惧。他执拗地希望那些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女儿们——姐妹也好,丫鬟也好能永远守着他,给她一个虚幻的但是理想的充满“真”的世界。但宝玉还是逐渐失望了、痛苦了,直至绝望了。
曾经宝玉只求这些女子在他活着时“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死了后能被各人的眼泪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但是对女孩们体贴入微、同情尊重的宝玉,发现这些他如此看重、尊敬的女孩却在悄然发生各种变化。首席大丫鬟袭人哄劝宝玉好好读书,和姑娘们交往时计较下分寸。曾经和宝玉亲密无间的湘云妹妹也嫌弃他“成日价在我们堆里混什么”,希望他多结交些“为官做宰”的,多多谈讲“仕途经济学问”,而宝钗宝姐姐虽温柔端庄、大度、善解人意但竟然说过这“混账话”,这样的女孩们竟然也沾染了“禄蠹”之气,宝玉厌恶恐惧,好在他最看重的黛玉“从没说过这样的混账话”。宝玉虽和丫头们好,虽怜香惜玉,虽被黛玉说成“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但正如脂砚斋批宝玉道:“宝玉一生心性,只不过体贴二字”,真正和他情意相通、志趣相投的是同样真性情的林黛玉,所以“千古情种”贾宝玉是“情不情”,他爱的、无可替代的、唯一对象只能是,也只会是黛玉。
令人感到可悲而恐惧的是,宝玉希求的真善美正逐渐消失或被摧毁。金钏儿羞愤投井了,司棋伤情撞墙了,晴雯被逐病夭了,芳官愤而出家了,妙玉遭劫被污了,鸳鸯避祸自缢了,秦可卿命丧天香楼了,尤二姐吞金自逝了,尤三姐横剑自刎了,元春殁了,迎春出嫁了,“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探春嫁了,“千里东风一梦遥”,湘云嫁了但“湘江水逝楚云飞”了,而惜春出家了,“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些一次又一次地折磨着宝玉,一再摧毁着宝玉真善美的温暖乐园。女儿们的悲剧命运结局撕扯着、啃啮着宝玉,但宝玉还能坚守,因为还有与黛玉真正的“真情之爱”。彻底击垮宝玉的无疑是黛玉的“玉带林中挂”,失去黛玉的痛苦,是失去了真善美世界唯一的、最后的支撑的伤。所以心如槁灰,不再执著于红尘真善美的宝玉只有在“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难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中煎熬,直至他了断红尘,了断十九年的俗世情缘。
正是性情中的“真”令宝玉在对待女子的态度,对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取舍,坚守知己之爱的无奈中体现出具有同一性的可贵之处。
参考文献:
[1]楼霏.论贾宝玉的女儿观[J].红楼梦学刊,1995(第三辑).
[2]高月.浅析贾宝玉的女儿观[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陈远洋.贾宝玉形象的女性化分析[D].西北大学,2003.
[4]范耀良.略论贾宝玉的独特女儿观[J].鄂州大学学报,2002(3).
[5]罗宪敏.略论贾宝玉的童心[J].汕头大学学报,1998(1).
[6]张志.论贾宝玉的功名观[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3).
关键词: 贾宝玉 女儿观 价值观 爱情观 真
贾宝玉无疑是《红楼梦》中最奇特、最复杂、最富争议同时又是最值得解读的人物形象。围绕这一形象,书中写了他丰富的种种——貌相、情感、志趣、起居、读书、交友、饮酒、作诗、游乐等。立体化的丰满人物为读者解读和阐释宝玉这一形象提供了多样的角度、层次和可能性。综观对贾宝玉的诸种关注,主要集中在对其惊世骇俗的女儿观、离经叛道的价值观、至情至性的爱情观的把握、探析和评判上。
由于宝玉形象的多义性,不论从哪个角度入手探求都令人迷醉。但综观贾宝玉的“三观”——女儿观、价值观、爱情观,从宝玉对“真”的亲近、追求与坚守的角度能发现它们本质的内在联系,这也是宝玉形象丰富多义且但圆融完整的根本原因。
一、女儿观——对“真”本性的亲近
《红楼梦》开篇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即说道宝玉七八岁时聪明乖觉但淘气异常,最令人奇怪的是他的“孩子话”,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就是著名的“女清男浊论”。
在那个历来以“男尊女卑”为正统观念的时代和环境中,贾宝玉作为一个“钟鸣鼎食”富贵之家的贵族子弟为什么能说出如此具有颠覆性的话语呢?首先,因宝玉年幼,他人可当此童言为谬论笑谈、不认真封杀压制;其次,因宝玉在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地位。他是已颇有年纪的贾政王夫人之独苗,不仅生得俊秀异常、天资聪颖,而且来历奇特——衔玉而诞,因而得到了地位最尊崇的贾母为首的家长们、兄弟们、姊妹们的极端宠爱。从而,言语行为较其他子弟可以更加遵循内在真实心性,贾母容他的“刁钻古怪的毛病儿”,只要他家里家外“正经礼数”不违。这两点给予了他可以“口言真心”的外部环境和可能性。
七八岁的贾宝玉身处贵族门第,接触到的年长女性对其无不和善、疼爱,甚或宠爱、溺爱;平辈的姐姐妹妹们更是与其玩在一处,或极尽照顾爱抚;服侍照顾他这个“小祖宗”的跟前儿丫鬟们,无不是经过贾母甄选出的品貌俱佳的人尖儿,对这个小主子,不仅尽心尽力,而且真情相待。贾母特许他贴身的大丫头们可以直呼其名,这样的相处,在主仆层面之外,多了些平等意味。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中,孩童的宝玉眼观身感的女性都非善即美,或善且美。
如此具有特权的理想成长氛围保护了人与生俱来的表达真实内心的自由。宝玉在感受、享受善美事物、情感的同时,也养成了更确切地说是保留了孩童时期对“真”的本能亲近的一种天性。所以在这些让他能感受到善和美的姊妹丫鬟中,不论是亲姊妹元春、探春,叔伯姊妹迎春、惜春,表姊妹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还是晴雯、袭人、金钏儿、紫鹃、香菱、平儿等人,她们或聪慧美丽、多才多艺,或丰神俊秀、机敏能干,或端庄贤淑、藏愚守拙,或风流灵巧,或温柔和顺,都各具才貌,各有千秋,其共同点都对宝玉关爱备至,而宝玉对这些美慧的女儿更是极尽体贴之能事。但丫鬟中和他本性最投契的是刚烈、真性的晴雯,贵族小姐阶层宝玉最亲近的人是别人眼中“小性儿”、“牙尖齿利”的黛玉。因为不论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的晴雯,还是多愁善感、重诗文寄情的黛玉身上最闪光动人的就是她们的真性情。
二、价值观——对“真”的不弃追求
正是宝玉性情中留存的这种忠实于内心的“真”才生出了对“真”性情的亲近和渴望。这不仅令“天分中生成一端痴情”的宝玉对待女儿们极尽重情轻礼、以情易情的尊重、体贴和怜爱,而且当宝玉开始面临读书、关注仕途经济学问的处境,准备踏入成人男子为主体的社会时,这种对“真”的不舍,对自由亲近真善美的难弃就凸显了。宝玉的对“真”的不舍和难弃,表现在他对封建社会既定价值观的本能抵触上,因为十岁左右的贵族少年不可能有意识、有目的、有企图地反叛他依赖的社会、家庭。只是本能上拒绝长大,拒绝进入真善美极度缺失的成人男子社会。
人成长的过程是逐渐失去童真、遮掩真性的过程,尤其在以礼教礼法为既定准则的社会中。明代李蛰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他认为“童心”之所以会“失却”,“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宝玉厌恶读书,厌恶读那些可以通往那个以功名利禄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与世界的所谓“正经书”,但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最反对读的书却爱如珍宝。宝玉不爱读“正经书”,乐读蕴含人之真性真情的书,充满智慧光芒的书,因而宝玉绝非无才无识的纨绔子弟,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大观园题匾额,为芙蓉女儿写诔文,颇有才情。这样的读书态度和毁僧谤道的言行凸显出宝玉对既定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厌恶、远离、排斥和毁弃。
随着宝玉年龄的增长,他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父亲贾政“恨铁不成钢”,痛打过,老祖宗贾母、母亲王夫人哄劝过,丫鬟袭人等规劝过,湘云、宝钗等姐妹点醒过。宝玉越来越恐惧,惧怕失去养护他“真”性情的善美乐园,惧怕踏入扭曲童真本性,只为功名利禄而尔虞我诈、倾轧欺骗的既定社会轨道,他对以世俗男子为中心的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的社会的憎恶和蔑视有增无减。他继续嘲讽、否定既有的社会规范和主流价值观——他把“读书上进的人”视为“沽名钓誉”之徒,视追求功名的人为“国贼禄鬼”,骂他们是“禄蠢”;将“圣贤之书”贬为“无故生事,立意造言,自己混编纂出来的”;抨击历史上“文死谏,武死战”的道德评判标准,斥其为“只顾邀名”和由于“疏谋少略”的胡闹。他“愚顽怕读文章”、“哪管世人诽谤”的乖张,“潦倒不通世务”的离经叛道,其实都是他本能抵抗、挣扎的一种反映。 与此同时,他在“污浊”的男子俗人世界中也邂逅了几位无“浊臭”气息的真性真情知己。他认同、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男子,而不论其出身、地位和身份。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出身寒素但“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言行举止丝毫无男子的浊臭、恶俗,这种颇具清爽、纯净女性之美的风范令宝玉“起了呆意”,觉得自己竟是荼毒了“富贵”二字。与秦钟的亲近,本质上还是由于在秦钟面前宝玉的“真”性情、“呆气”可以自由呼吸,不需掩藏、遮蔽,一如在众女儿面前。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蒋玉菡琪官地位微贱,是一戏子,但妩媚温柔,令宝玉十分留恋,不仅赠他玉玦扇坠,而且互换汗巾子。先侠后道的柳湘莲豪爽侠义、自由无束、浪迹天涯,也是一个“真人”,不受缚于男人世界既定的价值观,这点宝玉着实欣赏、钦羡,虽然一个是毫无行动自由的贵族公子哥儿,一个是无拘无束的、来去自由、无牵无挂、不拘小节、颇具侠者之风的人物,但因二人皆是重情重义的“真”男子,所以能惺惺相惜,情谊匪浅。至于富贵尊荣至极的北静王水溶,他虽地位高,年龄长,但是个“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的人物,所以宝玉对他向往已久,等到送秦可卿灵柩出城路祭之时相见,两人一见如故、互相称叹。
基于“真”情之上构筑的友谊貌似可以超越阶层,打破地位差异织就的藩篱。但这样的奇男子毕竟还是少数。宝玉不能释然的还是他所看重、尊崇的女儿们。
三、爱情观——对“真”的无悔坚守
世俗男子的功利世界总体上令宝玉失望、厌恶和恐惧。他执拗地希望那些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女儿们——姐妹也好,丫鬟也好能永远守着他,给她一个虚幻的但是理想的充满“真”的世界。但宝玉还是逐渐失望了、痛苦了,直至绝望了。
曾经宝玉只求这些女子在他活着时“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死了后能被各人的眼泪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但是对女孩们体贴入微、同情尊重的宝玉,发现这些他如此看重、尊敬的女孩却在悄然发生各种变化。首席大丫鬟袭人哄劝宝玉好好读书,和姑娘们交往时计较下分寸。曾经和宝玉亲密无间的湘云妹妹也嫌弃他“成日价在我们堆里混什么”,希望他多结交些“为官做宰”的,多多谈讲“仕途经济学问”,而宝钗宝姐姐虽温柔端庄、大度、善解人意但竟然说过这“混账话”,这样的女孩们竟然也沾染了“禄蠹”之气,宝玉厌恶恐惧,好在他最看重的黛玉“从没说过这样的混账话”。宝玉虽和丫头们好,虽怜香惜玉,虽被黛玉说成“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但正如脂砚斋批宝玉道:“宝玉一生心性,只不过体贴二字”,真正和他情意相通、志趣相投的是同样真性情的林黛玉,所以“千古情种”贾宝玉是“情不情”,他爱的、无可替代的、唯一对象只能是,也只会是黛玉。
令人感到可悲而恐惧的是,宝玉希求的真善美正逐渐消失或被摧毁。金钏儿羞愤投井了,司棋伤情撞墙了,晴雯被逐病夭了,芳官愤而出家了,妙玉遭劫被污了,鸳鸯避祸自缢了,秦可卿命丧天香楼了,尤二姐吞金自逝了,尤三姐横剑自刎了,元春殁了,迎春出嫁了,“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探春嫁了,“千里东风一梦遥”,湘云嫁了但“湘江水逝楚云飞”了,而惜春出家了,“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些一次又一次地折磨着宝玉,一再摧毁着宝玉真善美的温暖乐园。女儿们的悲剧命运结局撕扯着、啃啮着宝玉,但宝玉还能坚守,因为还有与黛玉真正的“真情之爱”。彻底击垮宝玉的无疑是黛玉的“玉带林中挂”,失去黛玉的痛苦,是失去了真善美世界唯一的、最后的支撑的伤。所以心如槁灰,不再执著于红尘真善美的宝玉只有在“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难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中煎熬,直至他了断红尘,了断十九年的俗世情缘。
正是性情中的“真”令宝玉在对待女子的态度,对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取舍,坚守知己之爱的无奈中体现出具有同一性的可贵之处。
参考文献:
[1]楼霏.论贾宝玉的女儿观[J].红楼梦学刊,1995(第三辑).
[2]高月.浅析贾宝玉的女儿观[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陈远洋.贾宝玉形象的女性化分析[D].西北大学,2003.
[4]范耀良.略论贾宝玉的独特女儿观[J].鄂州大学学报,2002(3).
[5]罗宪敏.略论贾宝玉的童心[J].汕头大学学报,1998(1).
[6]张志.论贾宝玉的功名观[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