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法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优化教师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的中心问题。教师的教学素质好,教学能力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就高。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一、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以前,我们总是觉得做教师很苦,很累,而且教师的许多投入,付出还不被学生,家长,社会认可。但是我们却很少考虑老师的这些投入和付出是培养了“花朵”,还是扼杀了“幼苗”。说到底就是我们没有一个很准确的教师角色定位。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即要按教育规律而不是按主观愿望去实施每一项教育;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也就是要通过尊重、赏识、关爱、引导,把学生放在“人”的主体地位上,进行“生命化”和“未来化”的训育上。
当然,教学效果的好坏离不开教师的基本功,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平衡,增强感染力,提高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效率。正确综合运用语调和速度、重音、升降、停顿诸要素,可使语言和谐悦耳动听。使用修辞手法,深入浅出,创造语言情绪使师生心灵相通,激起共鸣。学习者把听课当作一种美的享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学有所得,品有余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把教材中比较艰涩、死板的书面语言变成浅显易懂、比较活泼的口头语言,如适当运用韵语、口诀、顺口溜等,能揭示知识规律,加深理解,而且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动作、手势以及师生间的人际距离等总称为非语言交流。它是一种无声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发挥着与学生相互沟通的作用。但非语言交流必须与有声语言、课堂情境等协调配合使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师的观念必须转变
要转变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关键在教师观念的转变,必须融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其实我们一线的教师心中也有难言之苦,也想跳出这繁重的教学模式,但是社会认可的学校每年高考升学率、一本上线率,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评价机制必须改变,不过那是教育行政部门思考的问题。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我教你学”为“你学我导”,变“偏爱优生”为“重视学困生”,变“只教书不育人”为“既教书又育人”,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师道尊严”为“师生平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教师放心不下学生,老是想到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了吗?其实大可不必,只要通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明确新课改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大家反思一下这些年的教学,其实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知识到底在他们一生中留下了多少,很多知识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去运用。所以,在学校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和建立明确的导学方案
教师应具有预见性。教师在备课中,不但要知道本节课学生已学过了哪些知识,哪些是新知识,这些知识与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有哪些联系,还要预知本节知识的难点,特别要知晓此知识为何难,难在何处,针对某些学生还未掌握的知识缺陷而进行创新性的题目设计。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要在教学设计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确定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目标设计。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把教材变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以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立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科技及人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结合巧妙涉及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教材上新知识的80%可由学生自学获得。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就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节省课堂时间,集中精力突破难点,同时,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明确的导学方案,有利于指导学生有效地自学。
四、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起到為学生导航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合作学习无疑有助于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视自我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但教学中如果合作目的的不明确,过程设计简单,时机把握不好;无论问题难易,均开展小组讨论充分,优秀者的想法替代其他成员的意见……合作学习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应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各自承担不同学习活动中的任务,然后互换交流、且一段时间后后,合作对象也要重新调整,以扩大不同学生理解和交流。合作学习必须做到平等参与,共同分享,使不同背景的人和谐相处。每个学生、师生都应是积极参与者,愿意交流自己的收获、问题、感受和体验。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交和学的全过程,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结合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重在服务。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总之,在新课标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愉快。
一、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以前,我们总是觉得做教师很苦,很累,而且教师的许多投入,付出还不被学生,家长,社会认可。但是我们却很少考虑老师的这些投入和付出是培养了“花朵”,还是扼杀了“幼苗”。说到底就是我们没有一个很准确的教师角色定位。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即要按教育规律而不是按主观愿望去实施每一项教育;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也就是要通过尊重、赏识、关爱、引导,把学生放在“人”的主体地位上,进行“生命化”和“未来化”的训育上。
当然,教学效果的好坏离不开教师的基本功,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平衡,增强感染力,提高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效率。正确综合运用语调和速度、重音、升降、停顿诸要素,可使语言和谐悦耳动听。使用修辞手法,深入浅出,创造语言情绪使师生心灵相通,激起共鸣。学习者把听课当作一种美的享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学有所得,品有余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把教材中比较艰涩、死板的书面语言变成浅显易懂、比较活泼的口头语言,如适当运用韵语、口诀、顺口溜等,能揭示知识规律,加深理解,而且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动作、手势以及师生间的人际距离等总称为非语言交流。它是一种无声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发挥着与学生相互沟通的作用。但非语言交流必须与有声语言、课堂情境等协调配合使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师的观念必须转变
要转变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关键在教师观念的转变,必须融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其实我们一线的教师心中也有难言之苦,也想跳出这繁重的教学模式,但是社会认可的学校每年高考升学率、一本上线率,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评价机制必须改变,不过那是教育行政部门思考的问题。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我教你学”为“你学我导”,变“偏爱优生”为“重视学困生”,变“只教书不育人”为“既教书又育人”,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师道尊严”为“师生平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教师放心不下学生,老是想到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了吗?其实大可不必,只要通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明确新课改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大家反思一下这些年的教学,其实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知识到底在他们一生中留下了多少,很多知识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去运用。所以,在学校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和建立明确的导学方案
教师应具有预见性。教师在备课中,不但要知道本节课学生已学过了哪些知识,哪些是新知识,这些知识与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有哪些联系,还要预知本节知识的难点,特别要知晓此知识为何难,难在何处,针对某些学生还未掌握的知识缺陷而进行创新性的题目设计。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要在教学设计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确定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目标设计。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把教材变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以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立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科技及人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结合巧妙涉及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教材上新知识的80%可由学生自学获得。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就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节省课堂时间,集中精力突破难点,同时,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明确的导学方案,有利于指导学生有效地自学。
四、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起到為学生导航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合作学习无疑有助于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视自我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但教学中如果合作目的的不明确,过程设计简单,时机把握不好;无论问题难易,均开展小组讨论充分,优秀者的想法替代其他成员的意见……合作学习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应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各自承担不同学习活动中的任务,然后互换交流、且一段时间后后,合作对象也要重新调整,以扩大不同学生理解和交流。合作学习必须做到平等参与,共同分享,使不同背景的人和谐相处。每个学生、师生都应是积极参与者,愿意交流自己的收获、问题、感受和体验。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交和学的全过程,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结合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重在服务。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总之,在新课标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