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也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之一。本文论述情境法的策略:趣味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情感情境等,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并维持兴趣等,打造趣味盎然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情境;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生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丝丝相连,同时,生物学科的知识也抽象、晦涩。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抽象难于理解的知识,创设各种 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等,以攻克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在情景中求知、探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以高中生物的几个教学案例,谈谈情境法的创建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趣味性的情境
以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广告等学生熟知的内容作为情境创建的突破口,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如学习“酵母菌细微结构图”时,教师以一则安琪酵母的广告“发面不用急,安琪酵母和面里......”而导入新课,有这个广告词,教师提出:发面与酵母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面里放酵母就能发面了?什么是酵母?酵母的结构图是什么等,有一则妇孺皆知的广告词而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并且与所要学的知识直接相关,直接进入教学的主题。
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停下教学的脚步,先和学生们就广告词中的问题而加以讨论。如什么是发面的问题?发面的方法有哪些等,引导学生列举出小苏打、酵母菌发酵等等。再引导学生探究:发面就是面里有气体,加热时,气体膨胀,使面松软。于是,再提出问题:面里放酵母菌,就能使面松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复习植物的呼吸作用和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而探究出酵母菌的发面原理。
这样,从耳闻能详的广告词,到生活中的“发面”的实例,到问题的层层给出,步步走向新课,除了熟悉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外,知识的学习上“温故而知新”,可谓“一石二鸟”。
二、创建问题化的情境
所谓问题化的情境,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或者现实等入手,设计新颖、独特、趣味、想象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去分析、去讨论、去探究。
如高中生物模块一的《走进细胞》的“从生物圈到细胞”的学习,教师可以从SARS病毒对人体的感染而提出问题,SARS曾一度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个问题曾引起公众的高度重视,因此,以此为问题情境的切入点,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教师提出问题:病毒离开了其它生物细胞,能够单独生活和繁殖吗?你知道SARS病毒能侵染人体的哪些细胞吗?它又是如何危机人们的生命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再以SARS是怎样的生物病毒?结构如何?通过什么方式进入人体?如何生活和繁殖?我们应如何消灭SARS?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新课、带着需求顺利进行新课的学习,学习效率提高、听课效果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提出教学应生活化,打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生活化的教学也使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和学习应回归生活,因而,生活化情境的创設可以促使学生们利用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的整合,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在学生的鲜活的生活知识中发现和挖掘情境资源,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
如学习“酵母菌的结构简图”时,以生活中的“面肥”发面的常识而引导学生思考:面肥为什么能很快发面呢?再以问题提出:发好的面,取出一小块,在阳光下晒干,放进冰箱,以后再拿出来,放入水中、加上面就可以发面了,那么,晒干的面块中还有酵母菌吗?再以馒头发霉而引发学生思考:馒头以此蒸多了,天热的话,过2-3天,馒头上就会长出毛来,这“毛”又是什么?“毛”来自哪里?
一系列的问题,都来源于生活,都是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情境,问题的提出又与所学密切相关,因此,生活化的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助一臂之力。
再如,生活中的红绿色盲是人类的常见的传染病,据调查男性的红绿色盲患者远远大于女性;生活中的O形腿、抗生素D佝偻病等,在课堂上,利用生活情境,分析情境的表象,进而思考、讨论、探究得出遗传病与性别相关联的特点,为伴性遗传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创设情感化的情境
新课标下,强调生物教学应凸显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维目标不得忽视其中的一个,而传统教学仅以知识目标为终极目标,把知识的灌输和掌握看得重于一切,忽略了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实现。新课改下,以素质教育为主体的生物教学,情感目标的实现意义非凡。因此,创设情感化的情境也不容忽视。
一位教育家说过,“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知识传授多少,而在于鼓舞、激励和唤醒......”生物学科中,有许多生物学家的不懈的追求和探讨,有无数科学家的艰辛和付出,甚至无数生物学家、科学家的生命的付出,借助于这些生物学家、科学家的故事作为引入情境的链接点,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DNA分子结构的研究、摩尔根基因的研究、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克隆的研究、胚胎学的创始人周童、显微镜的发明的故事等等,借助于这些名人轶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体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以及团结协作的人文素养。
总之,情境的创设方法多样、措施也多种、实施起来更是多元化,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李永和巧妙创设各种情境,力改传统教学的晦涩难懂、一言堂的教学,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之余,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着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探讨、在情境中运用、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实现有效教学,继而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梅捷凯. 高中生物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应用研究 [J]. 新课程(教研版) ,2012年4期.
【2】谢冰. 创设教学情境,激活生物课堂--试论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情境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下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情境;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生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丝丝相连,同时,生物学科的知识也抽象、晦涩。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抽象难于理解的知识,创设各种 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等,以攻克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在情景中求知、探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以高中生物的几个教学案例,谈谈情境法的创建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趣味性的情境
以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广告等学生熟知的内容作为情境创建的突破口,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如学习“酵母菌细微结构图”时,教师以一则安琪酵母的广告“发面不用急,安琪酵母和面里......”而导入新课,有这个广告词,教师提出:发面与酵母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面里放酵母就能发面了?什么是酵母?酵母的结构图是什么等,有一则妇孺皆知的广告词而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并且与所要学的知识直接相关,直接进入教学的主题。
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停下教学的脚步,先和学生们就广告词中的问题而加以讨论。如什么是发面的问题?发面的方法有哪些等,引导学生列举出小苏打、酵母菌发酵等等。再引导学生探究:发面就是面里有气体,加热时,气体膨胀,使面松软。于是,再提出问题:面里放酵母菌,就能使面松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复习植物的呼吸作用和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而探究出酵母菌的发面原理。
这样,从耳闻能详的广告词,到生活中的“发面”的实例,到问题的层层给出,步步走向新课,除了熟悉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外,知识的学习上“温故而知新”,可谓“一石二鸟”。
二、创建问题化的情境
所谓问题化的情境,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或者现实等入手,设计新颖、独特、趣味、想象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去分析、去讨论、去探究。
如高中生物模块一的《走进细胞》的“从生物圈到细胞”的学习,教师可以从SARS病毒对人体的感染而提出问题,SARS曾一度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个问题曾引起公众的高度重视,因此,以此为问题情境的切入点,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教师提出问题:病毒离开了其它生物细胞,能够单独生活和繁殖吗?你知道SARS病毒能侵染人体的哪些细胞吗?它又是如何危机人们的生命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再以SARS是怎样的生物病毒?结构如何?通过什么方式进入人体?如何生活和繁殖?我们应如何消灭SARS?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新课、带着需求顺利进行新课的学习,学习效率提高、听课效果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提出教学应生活化,打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生活化的教学也使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和学习应回归生活,因而,生活化情境的创設可以促使学生们利用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的整合,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在学生的鲜活的生活知识中发现和挖掘情境资源,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
如学习“酵母菌的结构简图”时,以生活中的“面肥”发面的常识而引导学生思考:面肥为什么能很快发面呢?再以问题提出:发好的面,取出一小块,在阳光下晒干,放进冰箱,以后再拿出来,放入水中、加上面就可以发面了,那么,晒干的面块中还有酵母菌吗?再以馒头发霉而引发学生思考:馒头以此蒸多了,天热的话,过2-3天,馒头上就会长出毛来,这“毛”又是什么?“毛”来自哪里?
一系列的问题,都来源于生活,都是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情境,问题的提出又与所学密切相关,因此,生活化的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助一臂之力。
再如,生活中的红绿色盲是人类的常见的传染病,据调查男性的红绿色盲患者远远大于女性;生活中的O形腿、抗生素D佝偻病等,在课堂上,利用生活情境,分析情境的表象,进而思考、讨论、探究得出遗传病与性别相关联的特点,为伴性遗传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创设情感化的情境
新课标下,强调生物教学应凸显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维目标不得忽视其中的一个,而传统教学仅以知识目标为终极目标,把知识的灌输和掌握看得重于一切,忽略了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实现。新课改下,以素质教育为主体的生物教学,情感目标的实现意义非凡。因此,创设情感化的情境也不容忽视。
一位教育家说过,“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知识传授多少,而在于鼓舞、激励和唤醒......”生物学科中,有许多生物学家的不懈的追求和探讨,有无数科学家的艰辛和付出,甚至无数生物学家、科学家的生命的付出,借助于这些生物学家、科学家的故事作为引入情境的链接点,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DNA分子结构的研究、摩尔根基因的研究、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克隆的研究、胚胎学的创始人周童、显微镜的发明的故事等等,借助于这些名人轶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体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以及团结协作的人文素养。
总之,情境的创设方法多样、措施也多种、实施起来更是多元化,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李永和巧妙创设各种情境,力改传统教学的晦涩难懂、一言堂的教学,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之余,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着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探讨、在情境中运用、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实现有效教学,继而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梅捷凯. 高中生物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应用研究 [J]. 新课程(教研版) ,2012年4期.
【2】谢冰. 创设教学情境,激活生物课堂--试论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情境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下旬 ,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