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社会发展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个性差异已日益明显,他们在多个方面显现出新的群体特征和时代烙印。作为改革发展着的教育,作为百姓和社会寄托着无限希望的教育,作为已取得很大成绩又有很多问题的教育,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是“研究学生”,从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开始,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育。
一、为何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似乎更关注教师如何教,直到目前教师的优质课讲课也是如此,更注重教师得教法,许多老师也往往更专注于研究教材教法而不是学情学法。教育本身就是研究人、培养人的活动,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研究学生不是给教育附加任务,而是教育原始的起点。就像医生要研究病人,教师也必须研究学生,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
研究学生才能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只有研究学生,教育才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得规律。学生个性千差万别,研究学生的意义在于要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得教育,而教育本身就是关注人性、追求个性、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高度就取决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了解的深度。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成年人往往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去教育孩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应该定位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立场”毫无疑义地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的立场。
二、如何研究
1、研究学生首先要从尊重学生开始
教育家爱默森说过一句话: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天性。由于遗传的原因,每个学生有其独特的天性。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天性,接纳每个学生的独特天性,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要把学生看作和我们自己一样的人,看作一个自由、独立、完整、有其独特的天性、人格和尊严的人。“尊重”意味着接纳、平视、理解和宽容地看待对方的一切所作所为, 就要顺其自然,就要接纳学生对自己行为的选择,就要重视学生做出的独立判断。因此,尊重学生,有助于学生独立性的养成并克服对别人的依赖性,有助于学生发挥个人的内在潜力。在这种氛围中,素质好、天性具有优势、心理健康的学生会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优势,成为有创造性的人,而对于那些在过去生活中因某一阶段未受到积极关注、未得到应有的尊重而出现心理和行为失调的学生则更为重要。因此尊重学生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师研究学生的先决条件。
2、研究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总趋势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学生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开始有所发展,并逐步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等等,逐渐形成对人、对己、对事物的一定态度,初步形成了意志、性格和个性特征。而研究学生心理活动发展规律和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这些方面的知识无论对于学校教育工作、班主任德育工作,还是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才有可能富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才更有可能创造性帮助学生完善自我,树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个性养成。
3、研究学生就必须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中国古代孟母三迁,就是为了使儿子能有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固然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成长环境,使学生能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当今学生所处的时代也在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物质决定意识,现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网络信息的时代、终身教育、国际化时代。所以我们更要有一种长远的眼光和长效的追求,来重新审视学生的成长环境。
4、研究学生就必须研究学生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并理解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的秘密,这些秘密构成了孩子之间的差异:性格上的差异、智力上的差异、性别上的差异。面对层次悬殊的学生,如采用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的传统方法来授课,很难充分发挥作为认知主体的所有学生的能动作用。因此教师要从认知角度分析学生的长处、短处,区别对待,因势利导,有针对性的实施有效的教育,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5、研究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需求
李镇西老师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触及不了学生心灵的教育,肯定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更多的情感交流,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和情感特征,更进一步地关注学生生活及其成长的需要,这是研究学生最为直接的切入点。深入孩子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特有的需求,进而教師可以更加个性化地、灵活深入地关注和处理学生情感发展的差异性、丰富性,达到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实现认知和情感协调的目标。
6、研究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不仅涉及学习渠道、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倡导有意义的学习,主张全面评价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情感与态度。新的理念必然要求教师带来新的变革。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当今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去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去更加细微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真正做到让课堂去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来适应课堂。
7、研究学生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现代研究表明,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原有经验的建构,任何脱离学生经验的灌输都是低效的学习。正如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的: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经验水平,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此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欲望,体会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鼓励学生探索生活中的问题,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
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教学与生活、学习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三、研究是为了改变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而研究学生归根结底正是为了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全面发展学生。在创设宽松环境、民主氛围的大环境下,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基于学生的发展基础,更多地思考学生的求知需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生活。最终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一、为何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似乎更关注教师如何教,直到目前教师的优质课讲课也是如此,更注重教师得教法,许多老师也往往更专注于研究教材教法而不是学情学法。教育本身就是研究人、培养人的活动,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研究学生不是给教育附加任务,而是教育原始的起点。就像医生要研究病人,教师也必须研究学生,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
研究学生才能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只有研究学生,教育才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得规律。学生个性千差万别,研究学生的意义在于要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得教育,而教育本身就是关注人性、追求个性、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高度就取决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了解的深度。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成年人往往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去教育孩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应该定位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立场”毫无疑义地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的立场。
二、如何研究
1、研究学生首先要从尊重学生开始
教育家爱默森说过一句话: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天性。由于遗传的原因,每个学生有其独特的天性。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天性,接纳每个学生的独特天性,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要把学生看作和我们自己一样的人,看作一个自由、独立、完整、有其独特的天性、人格和尊严的人。“尊重”意味着接纳、平视、理解和宽容地看待对方的一切所作所为, 就要顺其自然,就要接纳学生对自己行为的选择,就要重视学生做出的独立判断。因此,尊重学生,有助于学生独立性的养成并克服对别人的依赖性,有助于学生发挥个人的内在潜力。在这种氛围中,素质好、天性具有优势、心理健康的学生会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优势,成为有创造性的人,而对于那些在过去生活中因某一阶段未受到积极关注、未得到应有的尊重而出现心理和行为失调的学生则更为重要。因此尊重学生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师研究学生的先决条件。
2、研究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总趋势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学生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开始有所发展,并逐步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等等,逐渐形成对人、对己、对事物的一定态度,初步形成了意志、性格和个性特征。而研究学生心理活动发展规律和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这些方面的知识无论对于学校教育工作、班主任德育工作,还是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才有可能富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才更有可能创造性帮助学生完善自我,树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个性养成。
3、研究学生就必须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中国古代孟母三迁,就是为了使儿子能有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固然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成长环境,使学生能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当今学生所处的时代也在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物质决定意识,现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网络信息的时代、终身教育、国际化时代。所以我们更要有一种长远的眼光和长效的追求,来重新审视学生的成长环境。
4、研究学生就必须研究学生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并理解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的秘密,这些秘密构成了孩子之间的差异:性格上的差异、智力上的差异、性别上的差异。面对层次悬殊的学生,如采用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的传统方法来授课,很难充分发挥作为认知主体的所有学生的能动作用。因此教师要从认知角度分析学生的长处、短处,区别对待,因势利导,有针对性的实施有效的教育,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5、研究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需求
李镇西老师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触及不了学生心灵的教育,肯定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更多的情感交流,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和情感特征,更进一步地关注学生生活及其成长的需要,这是研究学生最为直接的切入点。深入孩子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特有的需求,进而教師可以更加个性化地、灵活深入地关注和处理学生情感发展的差异性、丰富性,达到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实现认知和情感协调的目标。
6、研究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不仅涉及学习渠道、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倡导有意义的学习,主张全面评价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情感与态度。新的理念必然要求教师带来新的变革。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当今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去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去更加细微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真正做到让课堂去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来适应课堂。
7、研究学生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现代研究表明,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原有经验的建构,任何脱离学生经验的灌输都是低效的学习。正如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的: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经验水平,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此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欲望,体会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鼓励学生探索生活中的问题,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
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教学与生活、学习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三、研究是为了改变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而研究学生归根结底正是为了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全面发展学生。在创设宽松环境、民主氛围的大环境下,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基于学生的发展基础,更多地思考学生的求知需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生活。最终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