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时间不够,怎么办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班级中创设了一处墙饰——“停车场”,由幼儿和老师利用KT板共同制作,师幼协商后用字母“P”来代表停车场,幼儿还一起自制了很多的小汽車。墙饰“停车场”分为两块区域,一块是“我想提问”,另外一块是“我想对你说……”这样,幼儿在区域游戏中遇到问题,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或者想分享自己的游戏作品和新发现的时候,就可以自己选择一辆小汽车,请老师来帮助记录,并记录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幼儿将自己的小汽车贴在停车场当中。分享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停车场内幼儿自主停车的情况,请大家来进行分享。我认为,分享环节中,幼儿应该有机会说、并能说出来,而不是由教师充当主导,分享教师所认为的有价值的环节和活动。
  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有越来越多的幼儿愿意自主分享自己游戏中的问题,并请同伴帮助解决。但是,分享的幼儿越来越多,每天分享的时间都不够用,怎么办呢?亲爱的伙伴们,如果想要充分发挥分享环节的价值,还有什么妙招和经验呢?
  欢迎参与讨论,邮箱2955610533@qq.com,2019年4月10日前截稿,邮件标题请标明“78月话题”,请一定注明作者信息!回应话题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必为字数所困!同时,继续欢迎提供话题。
其他文献
在幼儿园每天的游戏中,教师应如何让个别游离于集体的幼儿找到感兴趣的游戏,如何根据幼儿个体的游戏兴趣和水平调整区域活动和材料,实现其深度游戏,如何让个体幼儿的兴趣带动全班幼儿深入探索呢?  要解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教师对个别幼儿的细致观察,在观察中理解幼儿的兴趣;接着教师要满足和推动幼儿的兴趣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想法上、材料上和互动上支持。不断观察新活动或新材料带给幼儿的发展变化,随时进行调整
孩子们大多都喜爱与小动物相伴,他们会把动物伴侣当做亲密的朋友,甚至视同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们喜欢与小动物一起嬉戏,向它倾诉心声,摆脱孤独,获得心理安慰和安全感。与动物伴侣交流也是获得安慰和友情的一种源泉,常能听到小朋友说:“小动物是我最好的朋友。”现在,饲养宠物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孩子们也有机会和宠物亲密接触,这些生活经验也被带进游戏活动,比如“宠物店”“宠物医院”或者娃娃家里的新角色。  在小班的娃
1  据说人在昏厥的时候身体的感官系统都处于关闭状态,唯有听力除外。  这就是为什么钟老汉昏迷以后还能听到呼哧呼哧的喘气声。那声音忽远忽近,像是来自天边,又像近在咫尺。开始他以为是一群嗡嗡的苍蝇飞进他的脑袋里,后来又觉得好像有人在炉灶前拉风箱。这让他想起留在家里的老伴儿,还有等待春耕的粮田,还有那几头刚出生的猪崽。钟老汉想大喊一声,惊醒希拉瑞山,也好惊醒自己,但是他做不到。他们迷路了。他们彻底迷路
话题中的户外游戏实际上也是教师设计、组织的一次集体活动。而且,教师的纠结也是基于集体活动在传统幼儿园课程中所占据的主要地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每位幼儿的发展都应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和帮助要因人而异,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集体活动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之一。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希望关注每一位幼儿
在关注整体的同时兼顾个别孩子,这二者并不矛盾。从话题中阳阳弱弱的声音,我们可以了解到阳阳的腼腆、胆小。这样的孩子在每个班上几乎都有,最需要老师的支持与鼓勵——言语肯定。假如我是话题中的老师,我会以游戏的方式转移阳阳的注意力,比如接着菲菲说的“我们的变成大海了”,给予回应“阳阳,快点和你的小兔出来,菲菲的大海马上就要淹过来了”。在户外游戏后的分享环节,请小伙伴来欣赏他的作品,借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
我是由护士转行的一名幼儿园保健医,工作时间不长,虽然保健医的工作量和辛苦程度跟护士比并不算什么,但是呵护幼儿的身心健康需要更加细腻,更加有耐心,随时随地的观察和注意。应用专业的保健换来孩子的健康,当他们将快乐的笑容挂在脸上时,我便发自内心的感到幸福。  刚到幼儿园做保健医时,有一次我在班里巡查,一个小女孩告诉我她嘴疼,刷不了牙,我帮她看了看,原来是吃饭时把嘴咬破了,有个小破口。我告诉她:“没关系,
儿童常常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步建立起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林林通过模仿“小偷”来吸引小伙伴,反映出林林有对小偷的认识,预测“小偷”能够获得大家的关注,因此热衷于扮演小偷的角色。我们能够看出林林是个善于观察、敏感、能够预测结果的孩子。尽管“小偷”的标签让林林吃了不少苦,但是他依然坚持扮演小偷,表明了他有非常強烈的同伴交往需求。  但是,“小偷”这样的负面标签只会暂时让林林获得关注。长期以往,“小偷”这个词
“教师成长手册”已不是一个新名词,很多幼儿园或多或少有过这方面的资料积累。然而,至今并没有一种规范的文本,有些还仅仅停留在教师被动完成一定量的摘抄、听课记录、教案设计等任务上,很难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作用,难以体现“教师成长手册”的真正意义。  教师成长手册的第一次变身  ——两个改变  为了寻找教师成长手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口,我们尝试从两个方面改变。首先,变对象。根据教师年龄层次、专业
2018年6月13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研究员带领“农村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专家团队,前往重庆市武隆区和江津区进行现场调研。我有幸随同前往。  走进项目园,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翻阅着老师们用心记录的档案材料,不由想起13年前,2005年6月3日,跟随时任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的刘占兰老师,带领北京支教团队去甘肃支教的场景。  那时的支教活动,主要包括专家
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是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关键,而对于幼儿教育五大领域核心概念的准确理解与运用则是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这篇案例清晰体现了教师对于幼儿数学学习中的模式概念的真实困惑、认知冲突与反思学习,以及如何通过教研活动与专家引领厘清概念、释疑解惑并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本文将基于案例中的核心问题对幼儿的模式学习及模式教育活动进行讨论,首先简要分析模式的相关概念,并据此提出模式教育活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