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高中作文教学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面介绍自己对作文教学的一些认识和做法。也许,这些做法并不新鲜,也不完全合理,在这里浅陋地说出来,主要目的是希望得到行家的指点和帮助。
  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
  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从我们自己的写作体会看,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恰好有所积累,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學生的情况各不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积累并不想写的文章呢?当然,也许有的教师会说,考试都是统一要求的作文啊。不错,考试作文总有一个统一的要求,但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我个人认为:考试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而平时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考试作文是看结果,平时作文是重过程。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如果我们再联系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不难发现近年来高考作文都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写作空间。当然,我们所说学生作文的自由,也不是对学生的作文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不愿意写的不必逼着他写。更多的时候,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如高一开学的第一次作文,就是让同学们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父母,介绍自己的家族。高二第一学期有两个单元的诗歌,一开始学习,我就布置每人写一首诗、写一篇评论。世界杯踢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就以足球为话题作文。即使有时候是命题作文,我总要给学生不止一个题目,对作文的要求也不是规定必须写多少字,写什么内容。
  二、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
  语文老师,一般都会在注重课内作文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外作文提出一些要求。而我多年来,更重视课外作文。所谓“为主”不是指课内作文的篇数比课外的练笔还要多,而是说主要看重的还是课内作文,把课内作文看作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把课外的写作看作是辅助手段;对课内作文花时间多,用心多,精心计划,精心批改,而对课外作文,则任其自由发展。我对这种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课内作文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作文的能力很有效,从应试这个角度讲,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思想受到限制,思维受到限制,因而很难有佳作出现。况且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就注重了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在学生的课外作文上我花了不少的心思:首先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经常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关注国内外焦点问题,从生活中找素材,提醒他们要特别关注自己,要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因为文章都是心灵的产物。而这些在课内作文中不可能都一一涉及到,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中往往比课内作文质量更高,内容更充实。
  三、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
  我一向不认为作文知识和能力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姑且不举那些什么作文知识也没有的大作家为例,也不引用鲁迅先生不要相信文章做法之类的名言,单就我们自己的体会而言,知识到底在其中起多大作用,就很值得怀疑。写得一手好文章,而考写作知识不及格的人绝不是个别的特例。对我们写作有益的倒是一种沙龙式对话,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给大家写作得失的启发。基于这样的一些基本想法,我的作文评讲课是“沙龙”式的,就一个作文题或一篇作文,展开广泛的对话。作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同意见可以辩论,老师也只是其中普通的对话者。不是说我就完全丧失了教师的角色,不发挥我应该有的作用,而是说我不以自己的意见为核心,学生常常和我的意见相左,而且批评我的作文评价标准“太旧”“太实用化”“框框太多”,我既据理力争,也虚心接受。我们讨论的话题,也不是纠缠于所谓写作的知识和写作的理论,包括教材的写作内容也绝不拘泥,甚至有时会把它作为我们批评的对象;而是以学生的习作为话题,以鲜活例子为讨论的出发点。人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在课堂中具体地体现就不容易,而且要在作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似乎很难。而我们认为这样的作文评讲课,学生往往能成为“主体”,非常投入,学生和我自己都觉得效果不错。
  四、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
  在作文评价上,我从不用统一刻板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尺度去评价,而是在考虑写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评价尺度,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更为看重学生的自我表现。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
  如今,学生作文的内容及体裁都呈现开放的状态。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的重要考试形式。平时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老师可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说开去。这时,老师的角色就可以是记者,就话题有目的性地进行现场采访。例如:关于“手”的话题,老师可以从“手”的形态、作用等角度采访学生。有关“门”的话题,老师可从实在的门、虚拟的“门”等角度采访学生。再如“树”的话题,老师采访学生的角度就更多: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想。记者角色的扮演还可运用在课堂的点拨式、讨论式等教学中。
  总之,作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终极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相关的目标任务。
其他文献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鼓励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算法,给学生充分思考与展示的机会。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升华,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呢?本人认为应从下面几点去做:  一、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任务  1、从科学技术发展看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形象思维是在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来进行的思维。人类发现,掌握事物的本质,人类科学技术发明,首先
一个有成就的人总是有着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习惯养好了受益终身,习惯养不好则成就不了大的业绩。同样,对学语文来说,需要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一、要求备齐工具书,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字词典是无声的老师,字音字意及相应用法字典都说得非常清楚。因此,备齐工具书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首要。另外。有了字词典,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生字词还
【摘 要】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真正高效起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善于发现、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反思 课堂效率  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科学的“扬弃”。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我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英语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英语教学观”,让英语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首先是教师观念的转变。英语教师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计算机作为一门学科早已走进了高中课堂。然而,虽然历经了十几个春秋,但计算机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计算机在高中阶段的学科地位依然是边缘的和尴尬的。从事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教师们也处在同样的境地,他们大多在完成本学科教学的同时,还要从事学校一些其他方面的工作来弥补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因此,如何切实而有效地开展高中计算机教学,改变高中计算机学科和教师的尴尬处境,提
【摘 要】农村精神生活贫乏,中学生缺少环境的熏陶,书香的浸润,阅读习惯难以形成。面对这种困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自身要热爱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有全局意识,指导学生分阶段阅读,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还要注重定期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关键词】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全局意识 分阶段阅读 有效指导 定期交流 开展各项读书活动。  名著是
TCL-1418沉降过滤离心机是洛阳矿山机器厂于80年代初引进美国Bird公司TCL系列沉降过滤离心机专利技术的一种,从1985年第一台生产出厂,至会已有70多台投入使用。我国的煤质与国
期刊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企业来讲至关重要,企业获得长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人才的充分利用和不断激励,如何有效的激励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因此,充分激发
【摘 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以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学生不断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向和解决新问题。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