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始终在以“裁判”的心态思考着如何判断什么是创新,而没有想过怎样才能达成创新结果——而我们最需要的恰恰是源源不断地产生创新结果。
央视《商界名家》曾经举办过一个以“创新前沿”为主题的栏目,主持人提出了与创新有关的30个词汇,分别是背叛、摒弃、尝试、超越、改良、冲突、颠覆、发现、怀疑、毁灭、冒险、模仿、碰撞、忍耐、实践、死亡、速度、继续、妥协、学习、诱惑、折磨、争执、整合、执行、不破不立、成功破坏、打破框框、与众不同、失败再失败。与会100多位活跃在中国经济舞台的老板、经济界人士、职业经理人对他们心仪的词汇进行了点击,结果,超越(60%)、与众不同(40%)、打破框框(40%)成为三个点击率最高的词汇。
这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点击结果。也许这些中国最活跃的经济界人士仍然在以“裁判”的心态思考着如何判断什么是创新,而没有想过怎样才能达成创新结果——而我们最需要的恰恰是源源不断地产生创新结果。
我们看一看英特尔公司是如何界定自己的创新文化。
英特尔的文化氛围是:“不要轻看败战将军。”因为预期的失败可能正是没有预期的创新。
英特尔董事长格罗夫的口头禅是:“别担心,只管去做。”这是不可思议的鼓舞力量,它使创新者消除了对创新失败的担心。
英特尔前董事长摩尔的口头禅也是:“改变是我们的挚爱!”这是对创新结果的要求,即不断创新,并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为什么英特尔会源源不断创新,不仅因为它有很好的创新制度体系和创新文化氛围,还因为英特尔最重要的企业文化——“结果导向”的企业文化。对创新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创新要有结果。
结果导向的创新,就是要使创新“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而不是时断时续、不可预期的。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管理专家”的彼得·德鲁克的名著《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提出了创新的“制度体系”和“创新的流程”,从而使得创新结果可以预期。
彼得·德鲁克关于创新最著名的论断是:创新不是“缪斯的宠儿”,因为他们是灵光乍现的结果。这样的创新无法再现、无法教授、无法学习。创新是通过艰苦、有组织、有目的地工作得到的结果。
彼得·德鲁克反复强调创新不是“聪明人的点子”,并且强调创新的禁忌就是“不要太聪明”——我们感谢彼得·德鲁克把创新拉下神坛,让创新成为普通人的事。
彼得·德鲁克关于“有组织的创新”,他使得我们确实能够像设计流水线一样设计创新活动,并不断产生预期的创新结果。
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创新的源泉”和“创新的流程”,使得创新成为一种科学,而不是人们惯常理解的艺术。
彼得·德鲁克提出“创新的七个源泉”分别是:意外之事、不协调、程序需要、产业和市场需要、人口变化、认知的变化、新知识。这些源泉就是创新的起点,是创新的机会。
编辑:姜含笑
央视《商界名家》曾经举办过一个以“创新前沿”为主题的栏目,主持人提出了与创新有关的30个词汇,分别是背叛、摒弃、尝试、超越、改良、冲突、颠覆、发现、怀疑、毁灭、冒险、模仿、碰撞、忍耐、实践、死亡、速度、继续、妥协、学习、诱惑、折磨、争执、整合、执行、不破不立、成功破坏、打破框框、与众不同、失败再失败。与会100多位活跃在中国经济舞台的老板、经济界人士、职业经理人对他们心仪的词汇进行了点击,结果,超越(60%)、与众不同(40%)、打破框框(40%)成为三个点击率最高的词汇。
这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点击结果。也许这些中国最活跃的经济界人士仍然在以“裁判”的心态思考着如何判断什么是创新,而没有想过怎样才能达成创新结果——而我们最需要的恰恰是源源不断地产生创新结果。
我们看一看英特尔公司是如何界定自己的创新文化。
英特尔的文化氛围是:“不要轻看败战将军。”因为预期的失败可能正是没有预期的创新。
英特尔董事长格罗夫的口头禅是:“别担心,只管去做。”这是不可思议的鼓舞力量,它使创新者消除了对创新失败的担心。
英特尔前董事长摩尔的口头禅也是:“改变是我们的挚爱!”这是对创新结果的要求,即不断创新,并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为什么英特尔会源源不断创新,不仅因为它有很好的创新制度体系和创新文化氛围,还因为英特尔最重要的企业文化——“结果导向”的企业文化。对创新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创新要有结果。
结果导向的创新,就是要使创新“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而不是时断时续、不可预期的。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管理专家”的彼得·德鲁克的名著《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提出了创新的“制度体系”和“创新的流程”,从而使得创新结果可以预期。
彼得·德鲁克关于创新最著名的论断是:创新不是“缪斯的宠儿”,因为他们是灵光乍现的结果。这样的创新无法再现、无法教授、无法学习。创新是通过艰苦、有组织、有目的地工作得到的结果。
彼得·德鲁克反复强调创新不是“聪明人的点子”,并且强调创新的禁忌就是“不要太聪明”——我们感谢彼得·德鲁克把创新拉下神坛,让创新成为普通人的事。
彼得·德鲁克关于“有组织的创新”,他使得我们确实能够像设计流水线一样设计创新活动,并不断产生预期的创新结果。
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创新的源泉”和“创新的流程”,使得创新成为一种科学,而不是人们惯常理解的艺术。
彼得·德鲁克提出“创新的七个源泉”分别是:意外之事、不协调、程序需要、产业和市场需要、人口变化、认知的变化、新知识。这些源泉就是创新的起点,是创新的机会。
编辑:姜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