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导的导学模式,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以实践推动理论,以方法孕育能力,真正做到学与教的自主结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导学式课堂模式 课堂建构 总体特征 三个原则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许多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悄悄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业负担在日益减轻,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得到了较好的遏制,课堂中逐渐凸显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与情感目标……
但千百年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部分改革的成效也是微乎其微的。例如:新的教学理念就要求培养学生当堂反馈的能力,有效减轻学生家庭作业的负担。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追求升学的效绩,能力转化为学生的听力——听记能力,减负变成了增负——课业负担。因此,的确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来解决多种交织的教与学的矛盾。
在全力推动下,我校较早推行了导学式课堂模式,让导学稿走进我们的教室,走入学生的书包,深入学生的思维中。但导学稿的推进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以说是在磕磕绊绊中摸索和探讨出来的。
虽然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性,但精心设计的导学稿就是一节课的灵魂。好的导学稿就是师生在课堂上的导航图,是师生教学情况的试金石。因此提高导学稿的质量是势在必行的。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导学式课堂模式的引领下,在把课堂还交给学生的前提下,要做到课堂构架的“形散而神不散”,作为灵魂的导学稿的设计,就必须坚持明确、实用、高质三大原则。下面,我从课堂建构和总体特征两方面来阐述导学稿精心设计所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
一、课堂建构包含了课前充分预习、课堂学习研究和课后反思总结三部分
课前预习通常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在课前预习,即“自主尝试”部分,教师必须在导学稿的设计中加入明确的学习目标、本课涉及的内容与重难点等。在文字的把握上,更要从学情出发,少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应明确用语,如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等可检测的词语,确立最适合学生学情的目标及内容。同时要精心设计预习学案,教师设计的预习题应注意以旧带新,由浅入深,难易适度。语文预习题的设置,通常可以通过联系旧知,查找相关资料,联系课文设置一些基础性的或赏析类的题目。另外,也要适当提一些预习方法,给学生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查阅工具书,积累知识点,圈点读书法等都不失为课前预习的良方。
在课堂学习研究中,小组“合作助学”的方式无疑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合作精神的好方法。因而在导学稿呈现的问题设计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兼顾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两个版块上设计问题的难易梯度,充分调动起学生动脑、动口的积极性。语文课堂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特别在这一环节上,还可以预留空间给学生,让他们在思考之余写下自己的心得体验或者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课堂讨论中交流解疑。另外,课堂生成的整个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精讲点拨”。它是对本课中重难点、疑惑点、提升点、拓展点的集中预设,是教师对学生交流而未能较好释疑的题目的一个前瞻性的预见,能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对文章反映的社会现实的理解,对作者的情感体悟,等等,或多或少是需要教师点拨引导的,从而举一能够反三。同时“巩固延伸”中的题目,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由理解到提升,都是对前一环节的进一步深化。将以上几点结合落实好,才能真正做到实用和高效双管齐下。
课后总结反思,是学校一直提倡的培养、提升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理念的体现,目的是让教师在教后思,在思中改,在改后得。通过书写教学反思和心得,一课一得,我们深刻感受到教学能力的增长。
二、导学稿的总体特征
从小处着手,从细节抓起,不放过一丝的漏洞,才能让导学稿的质量跻于上乘,让教师实实在在地用,让学生看得轻松,学得明白。
当然,一堂高效的导学式课堂有了优质的导学稿只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的巧妙引导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点拨什么?点拨的是学生自学后不懂的问题,点拨的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提高。
教师点拨到什么程度?用一句话来概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点拨后达到的效果是什么?让我们的学生能及时巩固,并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亲近文学,从而热爱文学。导学式课堂重学生的动脑,弱化教师满堂灌,所以教师就一定要抓住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构思出符合学生口味的情境,真正激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使他们产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探究欲望。譬如古文,较为艰涩,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妨在课前引导学生查找一下文章的出处,出处中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对比找找文言文中某些字词的相似点,研究字型的构造和引申出的含义,等等。现代文中有优美的散文,不妨采用“吟哦讽诵”的方式带领学生多读两遍,同时多介绍一些名家名篇,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悟到中华文字的魅力,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一些较为枯涩的议论文等也可以通过指导学法,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找到文章的写作规律和方法。
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习真正有效,应该要看学生对课堂问题的有效思考时间和深度。因此,教师找对学生的兴趣点,对调动学生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但也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它融会贯通性很强,适当地补充社会、人文、经济、政治、历史等各学科的内容,能更好地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导学式课堂有好的导学稿,有教师的循循善诱还是不足的,能起到检验作用的还是学生学的情况。
学生的学分为自主学与合作学。学生自主学习阶段,通过看书、练习、背诵等自学方式解决的是教师设置的基础问题,而能很好检测学生学的效果的则是通过自主检测等方式,配合教师教予的学法,搞懂所要掌握的知识点。
第二阶段就是合作助学。学生课堂讨论的是导学稿中精心设计的基础题和提升题。基础题学生通过讨论能了解掌握,而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则需要学生在合作中,互帮互助,互相交换思想,从而在这种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最终解决问题。语文学科具有兼容性,学生在交流中旁征博引,激撞出的思想往往比教师预设的解决方法更加有说服力。在《阿里山纪行》中,有一个提升单元,就是让学生做小导游,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把握,组织导游词。学生在小组合作后,在介绍风景区云海、深潭、密林前,加入了“请旅客们多加件衣服,注意外面天气的潮湿”,“潭影空人心”等非常富有人文关怀或特色的细节。
在新教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共同促进下,语文课堂更注重对教师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精彩课堂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真善美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在课堂高效率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我们的学生会真正地学有所用,学有拓展,学有所值,教师的教学也真正有创新,有深度,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袁振国.当代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钟启泉.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导学式课堂模式 课堂建构 总体特征 三个原则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许多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悄悄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业负担在日益减轻,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得到了较好的遏制,课堂中逐渐凸显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与情感目标……
但千百年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部分改革的成效也是微乎其微的。例如:新的教学理念就要求培养学生当堂反馈的能力,有效减轻学生家庭作业的负担。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追求升学的效绩,能力转化为学生的听力——听记能力,减负变成了增负——课业负担。因此,的确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来解决多种交织的教与学的矛盾。
在全力推动下,我校较早推行了导学式课堂模式,让导学稿走进我们的教室,走入学生的书包,深入学生的思维中。但导学稿的推进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以说是在磕磕绊绊中摸索和探讨出来的。
虽然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性,但精心设计的导学稿就是一节课的灵魂。好的导学稿就是师生在课堂上的导航图,是师生教学情况的试金石。因此提高导学稿的质量是势在必行的。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导学式课堂模式的引领下,在把课堂还交给学生的前提下,要做到课堂构架的“形散而神不散”,作为灵魂的导学稿的设计,就必须坚持明确、实用、高质三大原则。下面,我从课堂建构和总体特征两方面来阐述导学稿精心设计所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
一、课堂建构包含了课前充分预习、课堂学习研究和课后反思总结三部分
课前预习通常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在课前预习,即“自主尝试”部分,教师必须在导学稿的设计中加入明确的学习目标、本课涉及的内容与重难点等。在文字的把握上,更要从学情出发,少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应明确用语,如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等可检测的词语,确立最适合学生学情的目标及内容。同时要精心设计预习学案,教师设计的预习题应注意以旧带新,由浅入深,难易适度。语文预习题的设置,通常可以通过联系旧知,查找相关资料,联系课文设置一些基础性的或赏析类的题目。另外,也要适当提一些预习方法,给学生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查阅工具书,积累知识点,圈点读书法等都不失为课前预习的良方。
在课堂学习研究中,小组“合作助学”的方式无疑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合作精神的好方法。因而在导学稿呈现的问题设计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兼顾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两个版块上设计问题的难易梯度,充分调动起学生动脑、动口的积极性。语文课堂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特别在这一环节上,还可以预留空间给学生,让他们在思考之余写下自己的心得体验或者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课堂讨论中交流解疑。另外,课堂生成的整个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精讲点拨”。它是对本课中重难点、疑惑点、提升点、拓展点的集中预设,是教师对学生交流而未能较好释疑的题目的一个前瞻性的预见,能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对文章反映的社会现实的理解,对作者的情感体悟,等等,或多或少是需要教师点拨引导的,从而举一能够反三。同时“巩固延伸”中的题目,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由理解到提升,都是对前一环节的进一步深化。将以上几点结合落实好,才能真正做到实用和高效双管齐下。
课后总结反思,是学校一直提倡的培养、提升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理念的体现,目的是让教师在教后思,在思中改,在改后得。通过书写教学反思和心得,一课一得,我们深刻感受到教学能力的增长。
二、导学稿的总体特征
从小处着手,从细节抓起,不放过一丝的漏洞,才能让导学稿的质量跻于上乘,让教师实实在在地用,让学生看得轻松,学得明白。
当然,一堂高效的导学式课堂有了优质的导学稿只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的巧妙引导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点拨什么?点拨的是学生自学后不懂的问题,点拨的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提高。
教师点拨到什么程度?用一句话来概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点拨后达到的效果是什么?让我们的学生能及时巩固,并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亲近文学,从而热爱文学。导学式课堂重学生的动脑,弱化教师满堂灌,所以教师就一定要抓住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构思出符合学生口味的情境,真正激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使他们产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探究欲望。譬如古文,较为艰涩,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妨在课前引导学生查找一下文章的出处,出处中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对比找找文言文中某些字词的相似点,研究字型的构造和引申出的含义,等等。现代文中有优美的散文,不妨采用“吟哦讽诵”的方式带领学生多读两遍,同时多介绍一些名家名篇,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悟到中华文字的魅力,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一些较为枯涩的议论文等也可以通过指导学法,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找到文章的写作规律和方法。
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习真正有效,应该要看学生对课堂问题的有效思考时间和深度。因此,教师找对学生的兴趣点,对调动学生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但也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它融会贯通性很强,适当地补充社会、人文、经济、政治、历史等各学科的内容,能更好地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导学式课堂有好的导学稿,有教师的循循善诱还是不足的,能起到检验作用的还是学生学的情况。
学生的学分为自主学与合作学。学生自主学习阶段,通过看书、练习、背诵等自学方式解决的是教师设置的基础问题,而能很好检测学生学的效果的则是通过自主检测等方式,配合教师教予的学法,搞懂所要掌握的知识点。
第二阶段就是合作助学。学生课堂讨论的是导学稿中精心设计的基础题和提升题。基础题学生通过讨论能了解掌握,而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则需要学生在合作中,互帮互助,互相交换思想,从而在这种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最终解决问题。语文学科具有兼容性,学生在交流中旁征博引,激撞出的思想往往比教师预设的解决方法更加有说服力。在《阿里山纪行》中,有一个提升单元,就是让学生做小导游,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把握,组织导游词。学生在小组合作后,在介绍风景区云海、深潭、密林前,加入了“请旅客们多加件衣服,注意外面天气的潮湿”,“潭影空人心”等非常富有人文关怀或特色的细节。
在新教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共同促进下,语文课堂更注重对教师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精彩课堂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真善美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在课堂高效率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我们的学生会真正地学有所用,学有拓展,学有所值,教师的教学也真正有创新,有深度,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袁振国.当代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钟启泉.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