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变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爱学、会学、善学,这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大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基本观点。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个人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狭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基础上,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独立的、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能动的、有选择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学习能力的目的。“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精神。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去做: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优势,通过实验演示、讲故事、多媒体的应用等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如我给初一学生上“乘方”一课时,我就以:“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引入:印度的一个古老传说,舍罕王赏象棋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麦粒的故事。(264_1)粒麦子,打个比方,如果造一个仓库来放这些麦子,仓库高4米,宽10米,那么仓库的长度就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两倍。而要生产这么多的麦子,全世界要两千年。学生觉得这真不可思议,太神奇了,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从而激励他们带着迫切的心情去主动学习和思考。
(2)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课堂教学之余,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如举办趣味数学小讲座、数学竞赛专题讲座、学习方法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出版数学墙报等来调动各类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1)教师要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淋浴的都是阳光与雨露。对学生出色的表现给予微笑,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学生即使出错,做错了也不妨“容错”,给予其热情的鼓励,引导其“改错”。
(2)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善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在班集体中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倡导互助互爱互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二、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并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还必须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法指导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每一堂课要明确学生各阶段(预习、探究、作业)的任务,做到在备课中有“学习方法”设计,上课时有“学习方法”指导,课后有“学习方法”总结。
(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努力创建适宜而新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学习新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学习的感性材料,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如: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时,我在课前就布置每个学生用纸剪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圆。课堂上让他们自己折叠,使图形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从而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创设专题性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即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专题性学习活动,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不断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
(4)开展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长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要想学生坚持自主学习,就必须要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不但能坚持自学和课前预习,迅速愉快地投入学习活动,而且会有很强的探索精神。为此,调动身边的教育力量,让学生、家长共同做好督导工作,定期联系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教育与引导,逐步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形成长期持久的自主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总之,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教师要通过一系列方式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況,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问题上,要多角度、深层次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与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学生铸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当前“以学生为本”的社会形势下,贯彻并落实以“乐学”、“会学”、“博学”为自主学习指导目标的教育培养模式。以使课堂达到高效、卓越。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大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基本观点。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个人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狭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基础上,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独立的、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能动的、有选择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学习能力的目的。“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精神。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去做: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优势,通过实验演示、讲故事、多媒体的应用等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如我给初一学生上“乘方”一课时,我就以:“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引入:印度的一个古老传说,舍罕王赏象棋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麦粒的故事。(264_1)粒麦子,打个比方,如果造一个仓库来放这些麦子,仓库高4米,宽10米,那么仓库的长度就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两倍。而要生产这么多的麦子,全世界要两千年。学生觉得这真不可思议,太神奇了,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从而激励他们带着迫切的心情去主动学习和思考。
(2)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课堂教学之余,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如举办趣味数学小讲座、数学竞赛专题讲座、学习方法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出版数学墙报等来调动各类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1)教师要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淋浴的都是阳光与雨露。对学生出色的表现给予微笑,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学生即使出错,做错了也不妨“容错”,给予其热情的鼓励,引导其“改错”。
(2)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善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在班集体中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倡导互助互爱互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二、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并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还必须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法指导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每一堂课要明确学生各阶段(预习、探究、作业)的任务,做到在备课中有“学习方法”设计,上课时有“学习方法”指导,课后有“学习方法”总结。
(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努力创建适宜而新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学习新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学习的感性材料,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如: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时,我在课前就布置每个学生用纸剪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圆。课堂上让他们自己折叠,使图形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从而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创设专题性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即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专题性学习活动,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不断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
(4)开展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长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要想学生坚持自主学习,就必须要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不但能坚持自学和课前预习,迅速愉快地投入学习活动,而且会有很强的探索精神。为此,调动身边的教育力量,让学生、家长共同做好督导工作,定期联系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教育与引导,逐步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形成长期持久的自主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总之,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教师要通过一系列方式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況,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问题上,要多角度、深层次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与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学生铸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当前“以学生为本”的社会形势下,贯彻并落实以“乐学”、“会学”、“博学”为自主学习指导目标的教育培养模式。以使课堂达到高效、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