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集声、文、色、形于一体,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优化了教学过程和资源,丰富了教学活动的模式,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阅读、写作、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革命。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姜夔的《扬州慢》(粤教版必修三),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我通过多媒体再现扬州昔日的繁华和遭遇战争后的荒凉,通过形象可感的图片,在对比中理解文本的思想。为了提升作品的现实意义,我还下载大量战争残酷的图片,如叙利亚战争等,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我还经常利用多媒体音乐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如朗读时利用背景音乐很容易创设氛围,使学生受感染,更容易体味文本的情感美。在《孔雀东南飞》(粤教版必修一)的教学中,我播放了小提琴曲《梁祝》,让学生反复朗读“双双殉情”“化鸟双飞”情节,低回哀婉的音乐震撼了学生。他们读得很投入。他们的表情告诉我,此时,他们读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当时的心理波澜。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优化学生的认知方式
〓〓网络在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可以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便捷。计算机多媒体互动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密度强的特点。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教学拓宽信息渠道,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如在学习《宝玉挨打》(粤教版必修四)这一课时,课前我做了一个阅读调查,大部分学生没完整地阅读过《红楼梦》,对小说的情节及思想价值知之甚少,并且阅读热情不高。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我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资料库平台的功能。我在课前导入时,利用媒体资料,给学生展示一些名家对《红楼梦》的评论,还剪辑《百家讲坛》的片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课后,我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网站,如红学馆(www.hongxue.org),红楼研究(www.hlmyj.com)等,提供相关研究性学习的话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搜集整合资料,极大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学习经典名著的热情。
〓〓三、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民主氛围,改善师生交流环境
〓〓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宗旨。语文教学的宗旨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而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为了把准备好的幻灯片在课堂上能按预定时间放完,所以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也由原来的满堂“人灌”发展到了现在的满堂“电灌”,需要让学生来适应课件的模式。学生忙着看课件展示,根本无法发挥主动参与的能动性。比如讲《荷塘月色》时,不是让学生透过文本去体味“荷塘下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的美妙,而是用大量的荷花图片和月亮的图片来应付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意境;讲《祝福》,不是让学生去阅读文本,而是放了一段视频录像,看完之后就让学生讨论祥林嫂的形象等等。忽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品味,对情感的体验,这是有悖于语文教学的宗旨的。
〓〓忽视信息技术的技术性。所谓课件的技术性,主要是指课件构思新颖、巧妙,设计合理、生动形象、直观有序、画面清晰、文字醒目、声音悦耳、色彩适宜、动画逼真,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它首先表现在对教学有关的文字、图形、声音和动画等信息进行技术处理的能力。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从网络上下载课件。有些课件教学目标不明确,有的只是课本知识的简单重复,教学过程单一。可有些老师还盲目照搬,完全没有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构思,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有些老师把讲解分析改为多媒体展示,课堂上,教师手按鼠标只管一路点来,没有充分发挥出工具软件的强大功能,甚至毫无技术性。人机交互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也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背离了现代教学理念。
责任编辑〓邱〓丽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姜夔的《扬州慢》(粤教版必修三),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我通过多媒体再现扬州昔日的繁华和遭遇战争后的荒凉,通过形象可感的图片,在对比中理解文本的思想。为了提升作品的现实意义,我还下载大量战争残酷的图片,如叙利亚战争等,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我还经常利用多媒体音乐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如朗读时利用背景音乐很容易创设氛围,使学生受感染,更容易体味文本的情感美。在《孔雀东南飞》(粤教版必修一)的教学中,我播放了小提琴曲《梁祝》,让学生反复朗读“双双殉情”“化鸟双飞”情节,低回哀婉的音乐震撼了学生。他们读得很投入。他们的表情告诉我,此时,他们读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当时的心理波澜。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优化学生的认知方式
〓〓网络在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可以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便捷。计算机多媒体互动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密度强的特点。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教学拓宽信息渠道,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如在学习《宝玉挨打》(粤教版必修四)这一课时,课前我做了一个阅读调查,大部分学生没完整地阅读过《红楼梦》,对小说的情节及思想价值知之甚少,并且阅读热情不高。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我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资料库平台的功能。我在课前导入时,利用媒体资料,给学生展示一些名家对《红楼梦》的评论,还剪辑《百家讲坛》的片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课后,我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网站,如红学馆(www.hongxue.org),红楼研究(www.hlmyj.com)等,提供相关研究性学习的话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搜集整合资料,极大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学习经典名著的热情。
〓〓三、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民主氛围,改善师生交流环境
〓〓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宗旨。语文教学的宗旨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而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为了把准备好的幻灯片在课堂上能按预定时间放完,所以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也由原来的满堂“人灌”发展到了现在的满堂“电灌”,需要让学生来适应课件的模式。学生忙着看课件展示,根本无法发挥主动参与的能动性。比如讲《荷塘月色》时,不是让学生透过文本去体味“荷塘下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的美妙,而是用大量的荷花图片和月亮的图片来应付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意境;讲《祝福》,不是让学生去阅读文本,而是放了一段视频录像,看完之后就让学生讨论祥林嫂的形象等等。忽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品味,对情感的体验,这是有悖于语文教学的宗旨的。
〓〓忽视信息技术的技术性。所谓课件的技术性,主要是指课件构思新颖、巧妙,设计合理、生动形象、直观有序、画面清晰、文字醒目、声音悦耳、色彩适宜、动画逼真,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它首先表现在对教学有关的文字、图形、声音和动画等信息进行技术处理的能力。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从网络上下载课件。有些课件教学目标不明确,有的只是课本知识的简单重复,教学过程单一。可有些老师还盲目照搬,完全没有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构思,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有些老师把讲解分析改为多媒体展示,课堂上,教师手按鼠标只管一路点来,没有充分发挥出工具软件的强大功能,甚至毫无技术性。人机交互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也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背离了现代教学理念。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