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推进思政课程的路径探析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uhu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不断推进,思政课程被赋予了全新的育人价值和重大使命,它成为推促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重要阵地。
  一、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推进思政课程的新内涵
  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构建“大众化、应用型”人才体系过程中出现的新型高校,与传统学术型高校“重学科、强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它培养的学生既不同于重点高校的高精尖人才,也不同于高职高专的技能型人才。应用型高校以“应用实践”为核心,按照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侧重培养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非学术研究型工作的实践操作人才。但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多体现在素质层面,学生不仅仅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还要有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然而,不少应用型高校为迎合社会需求,主要开设以理工科为主的理论实践课程,而忽视了对培育学生道德、人格和价值观等起重要作用的人文学科。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很多高校越发重视课程体系的调整,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新时代的教育背景,科学设置、合理安排,制定出适合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教材和课程安排。其中,转变与完善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学校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教育方式与效果方面的全新探索,也是高校创新育人方式的重大举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课程思政”一词,吹响了思政课程教学向新时代迈进的号角。新的思政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内容融于各个学科课程,更加重视实践育人,具有更强的实效性,是思政课程改革的创举,回应了社会发展对思政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
  二、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程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不够
  当前,不少高校急于解决学生毕业就业的问题,过分注重专业技能教育,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轻视道德教育与专业基础知识相结合,没有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日常工作推进;对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评定方法单一,没有充分考虑思政课教师的创新能力,缺乏个性化的、弹性的评价模式;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单纯依靠到课率、试卷成绩等判定学习效果;部分学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缺乏整体性,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独立组织实施,忽略了其他院系的协调组织和通力合作;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不足,无法保证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及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二)教师专业素养不够
  目前应用型高校多数为新建本科院校,由高职、高专升本后建设而成,学科发展不足,缺乏本科教学专业师资队伍;不少思政课教师所学专业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功底不扎实,难以做到创新教学或课程改革;思政课教师数量配比不够,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难有时间更新知识、钻研教学方法等业务;同时中青年骨干教师断层、高层次人才引进不足,导致教学领域科研成果少,理论及教学法研究难以反哺日常教学。
  (三)教学手段单一
  一些高校没有建立起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思政课实践教学还仅仅停留在课堂和校园。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学生无法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教学,因此对国情、社情、民情缺乏实质性理解,服务社会和服务群众的意识淡薄;有的实践教学如演讲辩论、志愿者活动、观看教育影片等,缺乏精心准备,实施过程中主题不明、目标不清,缺乏实质内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因缺乏经费保障,无法聘请教师或专家进行指导,场地租用、交通、调查研究等必要的花費更是无法保障。
  (四)学生自主性不强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主要来自省内广大农村及小城镇的普通家庭,他们的高考录取成绩普遍处于中等水平,既没有本科院校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也没有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技术,在就业市场处于中间地带,在学习中明显受到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专业课程是就业的核心,而思政课只是为应付考试,这种认识导致学生将学习精力主要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而思政课难免遭遇冷落。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能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及各种智能电子产品获取信息,大学校园的“低头族”越来越多,他们从网络中获取的资料比教师讲授的内容更新更前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减弱。
  三、应用型高校推进思政课程的新路径
  (一)注重思政建设顶层设计,形成“大思政”的育人格局
  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任务是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起党政齐抓共管,各级部门统筹协调运行,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大思政”育人格局。高校党政主要领导要深入思政教育第一线,身体力行推动思政课程建设;教学主管部门要制定课程建设的规范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鼓励建设试点课程、示范课程,并积极推广成熟的课程;学校人事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在人才引进、师资培养、职称评审等方面向实施思政课程的教师倾斜。
  (二)加快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
  思政课教师是主体,直接影响课程质量,学生成人成才必须配备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建立起思政课教师队伍长远发展的机制,整体规划,分类培养,精准扶持,搭建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平台,通过提供专业培训机会和平台等各种途径,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通过奖励晋升等机制提高教师自我学习发展的积极性,使得教师能安心从教,静心育人。
  (三)打造“互联网+思政课”教学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模式
  当前,学校教育已经迈进信息技术2.0时代,传统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课堂需求,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融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愿。整合思政课程资源,挖掘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课程元素,利用互联网手段把文字转变为视频、动画等形式;建立思政课程平台,打造可移动的思政课教学体系,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APP、网站等进行高效、快捷的线上学习;借助主流媒体网络平台,通过热点事件和问题,积极宣传国家政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时回应学生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将思政内容“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将思政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只有课程资源与平台充分结合,才能提高思政教学的有效性、便捷性,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同步联动。
  总之,只有将思政课程落实到应用型高校教学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之中,才能打破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状态,从而真正实现思政育人的重要目标。
  (作者单位:太原工业学院)
  责任编辑 田 薇
  (投稿邮箱:634995682@qq.com)
其他文献
最近观影《少年的你》,影片题目中的“少年”两个字沉重地压在“你”之上,也沉甸甸地压在每个观影人心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深深地思考:生命只有一次,少年的你们,该怎样面对?  影片中胡小蝶跳楼前无助悲哀的幽怨,你们为什么不管?座椅上的红墨水,一教室的学生明知道是谁在搞恶作剧,却不告诉老师。胡小蝶跳楼后,偌大的教学楼,楼上楼下那么多围观者冷漠的眼神,像不像鲁迅笔下国人看砍下同胞头颅的时候却只想着
期刊
近年来,阳泉市教育科研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为中心,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精准研究,强化培训研修,关注过程管理,注重实践应用,突出细节指导,创新评价方式,全面实施课题研究带动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初步构建起具有阳泉特色的“一模式三机制”课题研究管理服务体系,为阳泉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全市
期刊
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指导纲要》出台后,柳林县焉哉小学快速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积极探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因地制宜创造条件,想方设法丰富课程,为学生搭建劳动教育平台,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育人价值。  理念先行
期刊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生命教育能让未成年人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和唯一性,主动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教育着眼于培养孩子生命意识和生活观念,促进其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成长,是引导孩子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教育。  利用鲜活的生命事例引导孩子思考人生幸福与人生价值的含义。如疫情期间负重逆行的白衣天使,战功赫赫却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老英雄,奉献大半生光阴、致力
期刊
每一朵鲜花都有盛开的理由。对于生命教育,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仅靠任何一方的努力,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要让生命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在生命的全过程都贯穿珍惜生命的教育,让生命教育成为全民的必修课。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要实现生命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必须动员家庭的力量,学校要把生命教育的责任和意识第一时间渗透给家长,形成学校和家长共同教育的模式,让生命教育成为每一
期刊
孝义市崇文街小学始建于1969年,在崇文教育人的励精图治、砥砺奋斗下,办学之路满路芬芳,教育教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在近年来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渐发现了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家长忙于事业,将孩子的教育责任让位于“隔代人”;有的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孩子缺乏沟通;有的望子成龙,将自身成长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急功近利。杜威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分离是教育最大的浪费。”家
期刊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但这并不意味着脱贫工作的结束,教育脱贫在过去、现在乃至今后仍将备受瞩目。在教育脱贫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扎根在教育最薄弱的乡镇、农村甚至山区学校和教学点,为教育脱贫、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就是特岗教师。来自运城市绛县的谷婷婷就是其中的一员。2010年7月,谷婷婷从晋中学院毕业后参加了特岗教师考试,顺利进入了汾西县勍香九年一贯制
期刊
晋城市召开义务教育阶段试题命制大赛总结会议  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对育人的促进作用,发挥考试评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试卷(题)命制能力,2020年12月23日,晋城市教科研中心召开了义务教育阶段试题命制大赛总结表彰会议。  会议围绕国家政策阐述推动考试评价和加强命题工作的重要性,从日常教学调研层面指明增强试卷(题)命制能力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并对试题命制大赛的获
期刊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回应新时代广大家长的现实需求,切实解决中小学生“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的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总体要求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務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
期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国际日”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11月的首个星期四为“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国际日”,并强调任何形式的校园暴力行为都是对青少年受教育权利和健康生活的侵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各方共同采取措施、加强合作,反对和消除校园暴力、欺凌、网络暴力等行为。  确立该国际日的建议由法国、墨西哥和摩洛哥共同提出,并由193个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