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松下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从后三句的答句中,我们能推知出寻者的三问:一问,你师傅在哪?二问,在哪采药?三问,能找到他吗?寓问于答,言简意赅,字简情丰。
此诗围绕一问三答,两种表现结构交织演进。一是隐者的行为表现结构:它由虚而实—不在此地而在此山,再由实而虚—就在此山而云深不知处,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恍惚悠远之感,充分凸显了隐者的风神。二是寻者的感情表现结构:开始是满怀兴致而去;听说隐者不在,顿生失望;知晓隐者就在这座山中,则又起寻访期冀之意;明白山高云深,无寻访可能,即转而更深一层的惆怅,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慨喟。此中心绪,起起落落构思之佳,令人回味。
首句“松下问童子”,表层上说作者寻访隐者,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从而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在“山中”,在“云深”处,也隐喻了隐者的仙风道骨。此际,青松之傲气,草药之仙骨,山峦之高峻,云霞之深杳,隐者之神逸,蓦然都跃进了我们的视野。此处写人不见人,却又在字里行间飘忽闪现,真是绝佳啊!
解读完《寻隐者不遇》这首佳篇,我是这样来设计教学的:
一、 在吟誦间感悟“遇”之内容
通过古诗的朗读、吟咏,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能生动地再现古诗的节奏美,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美。这里可在“正确流利朗读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节奏地吟诵诗句”,在平长仄短的吟诵节奏声音中,感悟诗的内容:自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指名读,重点指出子读第三声,意为小孩;读出节奏,注重停顿与长短。读完后,教师启发:从停顿、长短不同的读中,自然就让我们感受到诗的重点内容—“童”说,“师”在“山中”“云深”间。
二、 在问答间领悟“遇”之情感
此环节可以这样设计:1. 这其实是一首问答诗,不过,诗中只有答的内容,却没有问的内容。哪些诗句是答呢?找出来。2. 从这些答中,你能不能知道问的是什么呢?试着填一填。3. 问答对读,感受作者四次的感情波折:满怀期望—感到失望—存有一线希望—无可奈何。
三、 在字词间体悟“遇”之意境
1. 这首诗是围绕着“遇”来写的,作者写了《寻隐者不遇》,不遇隐者,作者又遇见了什么呢?2.“ 松”“药”“山”“云”,这些事物,又有怎样的品格特性?3. 归纳体会诗中不遇之“遇”的意境:作者身虽未遇隐者,但心已遇隐者,隐者就在松下,就在药旁,就在山中,就在云间。
四、 在延伸间品悟“遇”之同工
教师向大家推荐宋代诗人魏野的《寻隐者不遇》,请同学说说这两首诗的相似之处,并诵读积累。
(作者单位:江阴高新区金童中心小学)
此诗围绕一问三答,两种表现结构交织演进。一是隐者的行为表现结构:它由虚而实—不在此地而在此山,再由实而虚—就在此山而云深不知处,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恍惚悠远之感,充分凸显了隐者的风神。二是寻者的感情表现结构:开始是满怀兴致而去;听说隐者不在,顿生失望;知晓隐者就在这座山中,则又起寻访期冀之意;明白山高云深,无寻访可能,即转而更深一层的惆怅,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慨喟。此中心绪,起起落落构思之佳,令人回味。
首句“松下问童子”,表层上说作者寻访隐者,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从而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在“山中”,在“云深”处,也隐喻了隐者的仙风道骨。此际,青松之傲气,草药之仙骨,山峦之高峻,云霞之深杳,隐者之神逸,蓦然都跃进了我们的视野。此处写人不见人,却又在字里行间飘忽闪现,真是绝佳啊!
解读完《寻隐者不遇》这首佳篇,我是这样来设计教学的:
一、 在吟誦间感悟“遇”之内容
通过古诗的朗读、吟咏,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能生动地再现古诗的节奏美,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美。这里可在“正确流利朗读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节奏地吟诵诗句”,在平长仄短的吟诵节奏声音中,感悟诗的内容:自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指名读,重点指出子读第三声,意为小孩;读出节奏,注重停顿与长短。读完后,教师启发:从停顿、长短不同的读中,自然就让我们感受到诗的重点内容—“童”说,“师”在“山中”“云深”间。
二、 在问答间领悟“遇”之情感
此环节可以这样设计:1. 这其实是一首问答诗,不过,诗中只有答的内容,却没有问的内容。哪些诗句是答呢?找出来。2. 从这些答中,你能不能知道问的是什么呢?试着填一填。3. 问答对读,感受作者四次的感情波折:满怀期望—感到失望—存有一线希望—无可奈何。
三、 在字词间体悟“遇”之意境
1. 这首诗是围绕着“遇”来写的,作者写了《寻隐者不遇》,不遇隐者,作者又遇见了什么呢?2.“ 松”“药”“山”“云”,这些事物,又有怎样的品格特性?3. 归纳体会诗中不遇之“遇”的意境:作者身虽未遇隐者,但心已遇隐者,隐者就在松下,就在药旁,就在山中,就在云间。
四、 在延伸间品悟“遇”之同工
教师向大家推荐宋代诗人魏野的《寻隐者不遇》,请同学说说这两首诗的相似之处,并诵读积累。
(作者单位:江阴高新区金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