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可见,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探求知识,研究规律,把握方法,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本文试图就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略做探讨。
一、 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学科的特点,常常给学生以古板、严厉的印象,若在教学中又总是板着面孔,课堂气氛就会显得很紧张,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会很远。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学习数学丧失兴趣。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倾注极大的热情,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产生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劳动,多征求学生意见,尽量满足学生学习心理上的需求,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心的,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教师更应该循循善诱,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转变为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爱护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 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常言道,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将会极大地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扮演主动参与的角色,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敢于提问题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树立提问题的意识和勇气,给学生创设机会,培养自主探求积极思考,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的良好学习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極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供了条件。教学时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对学生未成熟的意见不要过早地干涉和暗示,因为创新正是在不断尝试、不断纠正错误中逐渐形成的,允许学生走一些弯路。如果总是担心学生不会,教学时小心翼翼,时时暗示,把学生思维框在一个小圈子里,让学生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坑里跳,表面上看,问题是学生自己解决的,但没有真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无法体验探索过程,最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个人的智慧和潜能,在同学交流互动中提供相互沟通、碰撞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中感知数学无尽的魅力,体验无穷的乐趣。
四、 数学美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数学美主要表现为内在美、逻辑美、理智美。数学美是隐蔽的美、深邃的美,美在思想内容。要领悟数学美,必须通过“抽象枯燥”的符号、公式及定理等洞察其内部的数学思想,任何智能活动都少不了人的情感,数学美是对数学对象融入情感的产物。数学美育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掌握数学内容,培养数学创造能力及体会数学的价值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但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与欣赏却不尽相同,这要依靠教师对美的挖掘与展示。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数学美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揭示问题的新颖或形态的优美,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分析问题时,应使学生感受到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巧妙、新奇,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在小结时,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谐、统一、简洁的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可以使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结构的美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数学中逐渐进行“数学美”的渗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启迪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
五、 教授学习方法,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美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是善于解题,而且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明创造的题。”他认为,“一位好的数学教师或学生应努力保证好的解题胃口。”解题必须思考,正确的思考方法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教给他们以多方位、多角度审视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广辟蹊径,从中探索最佳解题方案,在不断创新中激励兴趣。
六、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的思想
科学愈发达,需要的数学就愈多。哪里有“形”,哪里就有“数”,哪里也就少不了“数学”。可以说,当今科学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所有各门学科的“数学化”。这种重要性能吸引广大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如财务报表用到统计分析,市场价格和销售量分析时要用到抛物线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设计齿轮、轴承、螺杆、灯泡形状等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数学曲线,如阿基米德螺旋、渐开线、双曲线等;发射炮弹、卫星,要用到抛物线的知识;分析各种变量互作的农业技术时,要用到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还有多元线性回归与分析等。教师在授课时如能将这些具体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分析到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极大的兴趣。
总之,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也不仅仅是为了训练思维,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兴趣。数学学习也是如此,它是保证学生能够终身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东台市三仓中学)
一、 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学科的特点,常常给学生以古板、严厉的印象,若在教学中又总是板着面孔,课堂气氛就会显得很紧张,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会很远。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学习数学丧失兴趣。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倾注极大的热情,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产生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劳动,多征求学生意见,尽量满足学生学习心理上的需求,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心的,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教师更应该循循善诱,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转变为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爱护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 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常言道,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将会极大地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扮演主动参与的角色,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敢于提问题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树立提问题的意识和勇气,给学生创设机会,培养自主探求积极思考,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的良好学习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極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供了条件。教学时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对学生未成熟的意见不要过早地干涉和暗示,因为创新正是在不断尝试、不断纠正错误中逐渐形成的,允许学生走一些弯路。如果总是担心学生不会,教学时小心翼翼,时时暗示,把学生思维框在一个小圈子里,让学生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坑里跳,表面上看,问题是学生自己解决的,但没有真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无法体验探索过程,最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个人的智慧和潜能,在同学交流互动中提供相互沟通、碰撞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中感知数学无尽的魅力,体验无穷的乐趣。
四、 数学美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数学美主要表现为内在美、逻辑美、理智美。数学美是隐蔽的美、深邃的美,美在思想内容。要领悟数学美,必须通过“抽象枯燥”的符号、公式及定理等洞察其内部的数学思想,任何智能活动都少不了人的情感,数学美是对数学对象融入情感的产物。数学美育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掌握数学内容,培养数学创造能力及体会数学的价值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但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与欣赏却不尽相同,这要依靠教师对美的挖掘与展示。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数学美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揭示问题的新颖或形态的优美,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分析问题时,应使学生感受到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巧妙、新奇,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在小结时,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谐、统一、简洁的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可以使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结构的美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数学中逐渐进行“数学美”的渗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启迪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
五、 教授学习方法,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美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是善于解题,而且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明创造的题。”他认为,“一位好的数学教师或学生应努力保证好的解题胃口。”解题必须思考,正确的思考方法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教给他们以多方位、多角度审视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广辟蹊径,从中探索最佳解题方案,在不断创新中激励兴趣。
六、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的思想
科学愈发达,需要的数学就愈多。哪里有“形”,哪里就有“数”,哪里也就少不了“数学”。可以说,当今科学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所有各门学科的“数学化”。这种重要性能吸引广大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如财务报表用到统计分析,市场价格和销售量分析时要用到抛物线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设计齿轮、轴承、螺杆、灯泡形状等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数学曲线,如阿基米德螺旋、渐开线、双曲线等;发射炮弹、卫星,要用到抛物线的知识;分析各种变量互作的农业技术时,要用到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还有多元线性回归与分析等。教师在授课时如能将这些具体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分析到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极大的兴趣。
总之,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也不仅仅是为了训练思维,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兴趣。数学学习也是如此,它是保证学生能够终身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东台市三仓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