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素质,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才是决定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措施。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劳动力素质越高,推进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就越强,农民增收就有了不竭的源泉。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人手。
求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只有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才能促进小农经济的转移,加速落后生产方式的消亡,才能减少农民。减少农民是为了富裕农村,为了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绿色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等等。当前我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是,一方面农民工进城就业难,另一方面城里的很多岗位找不到适合的人去做。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与其说是缺少工作岗位,还不如说是缺少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的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其次,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当前一系列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区别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一种新机制。长期以来,农民依靠传统农业只能得到出售初级农产品的收入,而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高附加值却被工业和商业部门获得。增加农民收入就必然要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走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连结起来,对农产品进行多层次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民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没有现代农民,就没有现代化,而增强科技意识、市场意识、信息意识是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的必修课,是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
第三,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时也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改善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村今后工作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差距主要在农村,这不仅是因为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发展农村文化、科技,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则是基础。因此可以说,什么时候农民的素质提高了,中国就能真正强大起来。
第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农民争取自身社会地位、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农民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不断寻求社会变革,引导得好这种变革意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引导失当,则会变成影响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帮助农民争取经济地位,摆脱贫困,赢得政治地位,获得全面发展,实现富裕幸福。
落后的农村教育是造成农民低素质的原因,而低素质的农民则是农民沦为弱势群体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高度重视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问题,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虽有较大的发展,但还很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其具体表现主要是:
首先,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农民技术学校形同虚设。忽视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培养,农村劳动者的素质长久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科教兴农”在各界虽已形成共识,但在实践中却被急功近利的现实击得粉碎,使“科教兴农”的思想无所适从,难以落实。“科教兴农”由于是长线投资,投入多、见效慢,难出“政绩”,历任领导并不支持。“科教兴农”的现代理念和技术由于与农民传统的耕作经验难以衔接,使“科教兴农”往往成为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各级政府不愿受此拖累。
其次,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国家义务教育投入的重点在城市,城市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高出农村3-4倍。少量的投入,使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形势与城市相比欠账太多,致使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十分简陋,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学校由于资金的困扰,无力全心教学,师资队伍难以稳定。久而久之,管理出现缺失,质量越来越差。农村较低的教育质量减少了农村学生升学的机会和可能,农民对教育投资失去了信心,中途辍学生越来越多,以致大量低学历、无技能的新生劳动者滞留在农村。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落后状况,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治本措施。
第三,目前的中小学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只为学生升学服务,只为文凭服务。为了不影响升学率,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完成接受九年教育的义务,被迫中途辍学;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不是全面培养学生,而是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又忽视了智力的开发,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的传授上,又忽视了如何做人诸多知识的传授,而偏重于考试知识的灌输。这种教育思路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来说,都没有好处,对农村危害更大。70%-80%的农村升学无望者、高考落榜者,由于缺乏农业生产中的基本技能,成为“种地不如老子、理家不如嫂子、发家致富拿不出点子、生产经营又放不下架子”的闲人。
“治穷先治愚,治愚先培训”。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的实际出发,提高农民素质的任务,除依靠全日制的义务教育外,当前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消除农民的“低素质屏障”,使尽可能多的农民真正掌握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第一,观念要转变。长期以来,从某些职能部门到用工单位直至农民本身,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都存在着认识程度不高、积极性不强等问题。一些政府官员片面地认为农民培训是投钱不见影,得不偿失,甚至认为即使不组织农民培训,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一些职能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农村培训当成“摇钱树”,向农民乱收费等现象,从而挫伤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真正想为农民办点实事,就应该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彻底改变在农民培训问题上的种种“冷”的认识,满腔热情地支持农民培训工作。
第二,经费要保证。农民培训工作长期处于“撂荒”的状态,经费无保障是重要原因。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现阶段在农民培训经费问题上采取以下两项政策:一是在鼓励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同时,政府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培训经费的落实。对从事农民培训工作的单位给予教育经费扶持,以保证他们能不断改善现有的办学条件。二是对培训农民应有相应的培训费用减免政策和农民工就业资格政策。通过制定农民培训经费减免政策,降低农民参加培训的成本,使更多的农民不仅愿意参加培训,而且参加得起培训;通过制定农民工就业资格证政策。鼓励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操作技能、增长致富本领的目的。
第三,内容要实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现阶段农民培训工作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提高农民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能力;重点进行经营管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适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重点进行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和农业、农村有关政策的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政策能力;适应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重点进行农民进入非农产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增收致富能力。
第四,形式要灵活。一是组织形式要灵活。要充分考虑到农民自身的特点和农业这一产业的特点,根据农民自身素质基础、农民今后生产经营的方向、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等,结合农时季节、多层次、多形式、多主题地开展培训工作。二是培训渠道要多样。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农技推广站等是农民培训的主渠道,在此基础上,用人单位、社会团体、厂矿企业、民营经济组织等社会力量将是今后农民培训的重要力量。三是培训模式要创新。如在培训对象上由主要面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转变为面向现代农民和未来农民的职业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浅、中、深并重;在培训时间上要适合农民的特点,长、中、短结合。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劳动力素质越高,推进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就越强,农民增收就有了不竭的源泉。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人手。
求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只有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才能促进小农经济的转移,加速落后生产方式的消亡,才能减少农民。减少农民是为了富裕农村,为了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绿色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等等。当前我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是,一方面农民工进城就业难,另一方面城里的很多岗位找不到适合的人去做。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与其说是缺少工作岗位,还不如说是缺少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的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其次,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当前一系列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区别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一种新机制。长期以来,农民依靠传统农业只能得到出售初级农产品的收入,而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高附加值却被工业和商业部门获得。增加农民收入就必然要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走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连结起来,对农产品进行多层次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民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没有现代农民,就没有现代化,而增强科技意识、市场意识、信息意识是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的必修课,是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
第三,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时也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改善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村今后工作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差距主要在农村,这不仅是因为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发展农村文化、科技,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则是基础。因此可以说,什么时候农民的素质提高了,中国就能真正强大起来。
第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农民争取自身社会地位、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农民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不断寻求社会变革,引导得好这种变革意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引导失当,则会变成影响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帮助农民争取经济地位,摆脱贫困,赢得政治地位,获得全面发展,实现富裕幸福。
落后的农村教育是造成农民低素质的原因,而低素质的农民则是农民沦为弱势群体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高度重视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问题,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虽有较大的发展,但还很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其具体表现主要是:
首先,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农民技术学校形同虚设。忽视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培养,农村劳动者的素质长久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科教兴农”在各界虽已形成共识,但在实践中却被急功近利的现实击得粉碎,使“科教兴农”的思想无所适从,难以落实。“科教兴农”由于是长线投资,投入多、见效慢,难出“政绩”,历任领导并不支持。“科教兴农”的现代理念和技术由于与农民传统的耕作经验难以衔接,使“科教兴农”往往成为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各级政府不愿受此拖累。
其次,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国家义务教育投入的重点在城市,城市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高出农村3-4倍。少量的投入,使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形势与城市相比欠账太多,致使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十分简陋,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学校由于资金的困扰,无力全心教学,师资队伍难以稳定。久而久之,管理出现缺失,质量越来越差。农村较低的教育质量减少了农村学生升学的机会和可能,农民对教育投资失去了信心,中途辍学生越来越多,以致大量低学历、无技能的新生劳动者滞留在农村。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落后状况,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治本措施。
第三,目前的中小学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只为学生升学服务,只为文凭服务。为了不影响升学率,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完成接受九年教育的义务,被迫中途辍学;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不是全面培养学生,而是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又忽视了智力的开发,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的传授上,又忽视了如何做人诸多知识的传授,而偏重于考试知识的灌输。这种教育思路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来说,都没有好处,对农村危害更大。70%-80%的农村升学无望者、高考落榜者,由于缺乏农业生产中的基本技能,成为“种地不如老子、理家不如嫂子、发家致富拿不出点子、生产经营又放不下架子”的闲人。
“治穷先治愚,治愚先培训”。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的实际出发,提高农民素质的任务,除依靠全日制的义务教育外,当前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消除农民的“低素质屏障”,使尽可能多的农民真正掌握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第一,观念要转变。长期以来,从某些职能部门到用工单位直至农民本身,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都存在着认识程度不高、积极性不强等问题。一些政府官员片面地认为农民培训是投钱不见影,得不偿失,甚至认为即使不组织农民培训,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一些职能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农村培训当成“摇钱树”,向农民乱收费等现象,从而挫伤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真正想为农民办点实事,就应该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彻底改变在农民培训问题上的种种“冷”的认识,满腔热情地支持农民培训工作。
第二,经费要保证。农民培训工作长期处于“撂荒”的状态,经费无保障是重要原因。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现阶段在农民培训经费问题上采取以下两项政策:一是在鼓励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同时,政府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培训经费的落实。对从事农民培训工作的单位给予教育经费扶持,以保证他们能不断改善现有的办学条件。二是对培训农民应有相应的培训费用减免政策和农民工就业资格政策。通过制定农民培训经费减免政策,降低农民参加培训的成本,使更多的农民不仅愿意参加培训,而且参加得起培训;通过制定农民工就业资格证政策。鼓励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操作技能、增长致富本领的目的。
第三,内容要实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现阶段农民培训工作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提高农民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能力;重点进行经营管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适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重点进行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和农业、农村有关政策的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政策能力;适应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重点进行农民进入非农产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增收致富能力。
第四,形式要灵活。一是组织形式要灵活。要充分考虑到农民自身的特点和农业这一产业的特点,根据农民自身素质基础、农民今后生产经营的方向、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等,结合农时季节、多层次、多形式、多主题地开展培训工作。二是培训渠道要多样。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农技推广站等是农民培训的主渠道,在此基础上,用人单位、社会团体、厂矿企业、民营经济组织等社会力量将是今后农民培训的重要力量。三是培训模式要创新。如在培训对象上由主要面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转变为面向现代农民和未来农民的职业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浅、中、深并重;在培训时间上要适合农民的特点,长、中、短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