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恨的缺失
通过媒体宣传我们会发现,现在情感教育的流行语是“爱的教育”。仿佛爱是全能的,只要有了爱,学校就会办好,教育就会成功,人们就能健康成长。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看见国人对周围事物的冷漠,在他们的身上,最缺少的是什么呢?是鲜明的爱与恨。在这些冷漠的背后,折射出一个令人隐忧的社会现象:爱和恨的情感缺失。
二、恨之切。爱之深;爱愈浓,恨愈明
拥有爱和恨,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恨有什么作用?生活中恨的情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健康的“恨”的情感,另一种则是不健康的“恨”的情感。爱恨不明,则如草木。如果我们说任何情绪都是有意义的,那么恨的意义是什么呢?“恨”这种情绪夹杂着太多的愤怒,会使我们的免疫系统经受考验,但“恨”为什么还一直存在呢?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各种情绪的宣泄,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所以“恨”是我们调节内心平衡的一种工具。原来,健康的生活需要“恨”。
三、语文教学中“恨”的情感培养:让“恨”也成为教育资源
无数事实证明,爱和恨可以产生动力,激发人的潜能。我们可以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丰富资源,合理、有机地进行健康的“恨”的情感教育,让“恨”成为教育资源。
1、牢记民族之恨。激发爱国热情。勿忘国耻,才能振兴中华。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让学生牢记历史,发愤图强,语文教材中关于民族英雄一类的课文是最好的载体。
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可结合《卢沟桥的枪声》、《圆明园的毁灭》等课文的学习、相关历史的介绍以及相关课外资料的大量阅读,更深地激发学生对侵略者强烈的恨,激起学生振兴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感受耻辱之恨,产生人生动力。爱,可以激发前进的动力;恨,同样也可以成为上进的动力。司马迁就是这样的人物。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抓住“恨”这个主题,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的学习,学生对“恨”有了比较理性的新的认识和理解。“恨”,虽然让人十分痛苦,感到悲哀和愤怒,但同时也可以成为一股强大的动力,激发人奋发的潜能,促使人走向成功。
3、对不良社会现象之恨,树立正义感。中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虽然我们身微言轻,无力改变大的环境,但还是可以小有作为的,那就是:教育学生做好自己,荣耻概念要分清。
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课文时,为了更好地激起学生对行贿受贿现象的憎恨,激发学生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课前让学生查阅关于行贿受贿危害社会的资料,结合课堂上的小品表演,让学生认识到行贿受贿对社会的严重危害,拒绝受贿的公仪休是多么正直、机智和高尚。可提出:“如果每个官员都能像公仪休一样拒收礼物,社会又会变成怎样的?”经过讨论,宏扬正义,憎恨不正之风的情感种子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为将来“做好自己”打下了基础。
4、对见利忘义之恨,学会以直报怨。在小学生的眼里。世界常常如童话故事描写的那般美好,其实现实生活并不总像童话故事所说的那样单纯美好,在社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为了个人名利和得失而不择手段甚至出卖朋友的人,如果大家都唾弃这种人和事,那么这些人的“市场”将难以存在,《九色鹿》这篇课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教学《九色鹿》一课时,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角色扮演等方法,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这种小人的恨,男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上见利忘义的小人一直是存在的。惩治这种小人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像九色鹿那样:以直抱怨,让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5、面对可恨之事,要恨之有理,还要恨之有度。可恨之事常有,哲人说:“当恨之事,恨之有度,恨后心理平衡,便是恨之收获。”《聂将军和两个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充分说明,拥有大爱、博爱思想,可以避免“恨而无度”现象的发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讨论:“日本鬼子那么坏,聂将军为什么还要精心照顾两个日本小姑娘?”通过讨论,学生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将军的博爱、慈悲和宽广的胸襟。再通过阅读中国民间抚养日本遗孤的一个个故事,学生认识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饱受伤痛的中国人对日本侵略者虽然有恨。但是面对无辜的日本遗孤,善良的中国人像抚育自己的儿女一样将她们抚养成人。这种宽广的胸襟和博爱的情怀是多么了不起!爱恨分明,恨之有度,避免了一轮又一轮仇恨的产生。
学会恨。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恨,既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智。语文教学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丰富资源,将“爱的教育”与“恨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引领学生辩证地看待爱和恨,学会合理地宣泄恨,表达恨,让内心拥有激情之爱与阳光之恨,让爱与恨共同成为人生的动力,让人生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和绚丽。
通过媒体宣传我们会发现,现在情感教育的流行语是“爱的教育”。仿佛爱是全能的,只要有了爱,学校就会办好,教育就会成功,人们就能健康成长。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看见国人对周围事物的冷漠,在他们的身上,最缺少的是什么呢?是鲜明的爱与恨。在这些冷漠的背后,折射出一个令人隐忧的社会现象:爱和恨的情感缺失。
二、恨之切。爱之深;爱愈浓,恨愈明
拥有爱和恨,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恨有什么作用?生活中恨的情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健康的“恨”的情感,另一种则是不健康的“恨”的情感。爱恨不明,则如草木。如果我们说任何情绪都是有意义的,那么恨的意义是什么呢?“恨”这种情绪夹杂着太多的愤怒,会使我们的免疫系统经受考验,但“恨”为什么还一直存在呢?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各种情绪的宣泄,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所以“恨”是我们调节内心平衡的一种工具。原来,健康的生活需要“恨”。
三、语文教学中“恨”的情感培养:让“恨”也成为教育资源
无数事实证明,爱和恨可以产生动力,激发人的潜能。我们可以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丰富资源,合理、有机地进行健康的“恨”的情感教育,让“恨”成为教育资源。
1、牢记民族之恨。激发爱国热情。勿忘国耻,才能振兴中华。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让学生牢记历史,发愤图强,语文教材中关于民族英雄一类的课文是最好的载体。
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可结合《卢沟桥的枪声》、《圆明园的毁灭》等课文的学习、相关历史的介绍以及相关课外资料的大量阅读,更深地激发学生对侵略者强烈的恨,激起学生振兴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感受耻辱之恨,产生人生动力。爱,可以激发前进的动力;恨,同样也可以成为上进的动力。司马迁就是这样的人物。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抓住“恨”这个主题,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的学习,学生对“恨”有了比较理性的新的认识和理解。“恨”,虽然让人十分痛苦,感到悲哀和愤怒,但同时也可以成为一股强大的动力,激发人奋发的潜能,促使人走向成功。
3、对不良社会现象之恨,树立正义感。中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虽然我们身微言轻,无力改变大的环境,但还是可以小有作为的,那就是:教育学生做好自己,荣耻概念要分清。
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课文时,为了更好地激起学生对行贿受贿现象的憎恨,激发学生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课前让学生查阅关于行贿受贿危害社会的资料,结合课堂上的小品表演,让学生认识到行贿受贿对社会的严重危害,拒绝受贿的公仪休是多么正直、机智和高尚。可提出:“如果每个官员都能像公仪休一样拒收礼物,社会又会变成怎样的?”经过讨论,宏扬正义,憎恨不正之风的情感种子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为将来“做好自己”打下了基础。
4、对见利忘义之恨,学会以直报怨。在小学生的眼里。世界常常如童话故事描写的那般美好,其实现实生活并不总像童话故事所说的那样单纯美好,在社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为了个人名利和得失而不择手段甚至出卖朋友的人,如果大家都唾弃这种人和事,那么这些人的“市场”将难以存在,《九色鹿》这篇课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教学《九色鹿》一课时,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角色扮演等方法,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这种小人的恨,男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上见利忘义的小人一直是存在的。惩治这种小人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像九色鹿那样:以直抱怨,让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5、面对可恨之事,要恨之有理,还要恨之有度。可恨之事常有,哲人说:“当恨之事,恨之有度,恨后心理平衡,便是恨之收获。”《聂将军和两个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充分说明,拥有大爱、博爱思想,可以避免“恨而无度”现象的发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讨论:“日本鬼子那么坏,聂将军为什么还要精心照顾两个日本小姑娘?”通过讨论,学生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将军的博爱、慈悲和宽广的胸襟。再通过阅读中国民间抚养日本遗孤的一个个故事,学生认识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饱受伤痛的中国人对日本侵略者虽然有恨。但是面对无辜的日本遗孤,善良的中国人像抚育自己的儿女一样将她们抚养成人。这种宽广的胸襟和博爱的情怀是多么了不起!爱恨分明,恨之有度,避免了一轮又一轮仇恨的产生。
学会恨。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恨,既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智。语文教学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丰富资源,将“爱的教育”与“恨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引领学生辩证地看待爱和恨,学会合理地宣泄恨,表达恨,让内心拥有激情之爱与阳光之恨,让爱与恨共同成为人生的动力,让人生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和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