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我想先讲一讲读书。
  我认为读书的目的有三个:第一个是娱乐,第二个是求知,第三个是研究。当你具体读一本书的时候,就应该有比较明确的目的。因为目的不同,要求就不同,方法也不同。读书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娱乐。我一直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乐趣是最根本的条件。正因为读书的目的首先是娱乐,所以只要无害,各种书都能读。小说、报告文学、传记、诗歌,只要你有乐趣,都可以读。有些人强调“寓教于乐”,这是作者的目的,对接受者来说,你是不是接受他“教”,这并没有关系。所谓有害无害,也是相对的。我相信这个社会如果大家都在看书,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事。至于有的人看了书干坏事,首先并不是书的作用,主要还是他本人与社会的因素。对于书,娱乐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现在知道一些名人、科学家也是如此。比如李政道喜欢看武侠小说,家里到处都是,这是他儿子亲口告诉我的。这与他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不矛盾。我还知道很多要人喜欢看《三国》,或者看金庸的书,而且看了一遍又一遍。但现在一定要提高到因为看的人是伟人,就说不看金庸的书就不配做中国人,或者看的是坏人,就说他的书里包含着什么毒素,这些看法都是不对的。读书的第二个目的就是求知。为了求知的目的去读书,就需要讲究方法。如果为了娱乐的目的可以喜欢什么就看什么的话,则为了求知的目的,恰恰就要预防这种情况。现在学科越分越细,每个学科的具体内容越来越多。我们可以讲历史上的达·芬奇、伏尔泰、罗蒙诺索夫等人,都是通才型学者,这一方面是因为古代学问比较简单,他们很多头衔在今天看来恐怕算不了什么,而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学问都比较概括、比较集中,往往只是一个抽象的观念,而不是具体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达到求知的效果,这对求知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比如我本人从来没有系统地学过自然科学,但是也有一定的兴趣,我觉得人文学科的研究不能没有一点自然科学的概念。每当出现一种新的自然科学概念,我就请研究自然科学的朋友给我讲解,我曾经请我的朋友讲解可控硅、射流、黑洞等等。这是正好我有条件,如果我没有这样的朋友,想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弄清楚新概念的原理,就不那么容易。所以我们整个社会不应该轻视求知的层面,绝大多数人读书都属于求知的层面。整个社会、整个学术界、整个教育界都应该为大家求知创造条件,这方面我们现在做得还很不够。现在很多人看不起普及性的书籍。不是针对中学生才是普及读物,难道博士生就不需要普及读物了吗?包括我自己今天看理工科或者自己不熟悉的学科的材料,我也需要普及的书。据说有的大学校园里就贴着海报,像招工一样招研究生编书,而且很快就能把书编出来。他们认为这种小册子就是找本大的书抄抄。其实抄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他对该学科没有一点研究,肯定就会抄错。对大多数人而言,一定要把握自己如何为求知而读书。一方面是自己设计,另外还是要听听老师、朋友的意见。宁可在这上面花点时间,找出自己该看的书,该努力的方向。我们现在一些家长对子女、对自己的晚辈,都拼命要他们看书,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底要他们看什么书,什么书才真正符合他们的需要。
  在某种程度上,我倒赞成以前一位老先生讲的,书要越看越薄。这个薄的意思,就是从求知的角度来说的。关键在于什么书真正有用,而不要贪大求全。如果只是想了解一点诗词基本常识,而不是专门研究,可以读王力那本小册子《诗词格律》,而不必去读他那本大部头的《汉语诗律学》。
  读书的第三个目的,是为了研究。这应该是读书比较高的境界,所以并非人人都有需要,也不是人人都能够研究。我这话讲出来有人可能要说,按照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你这属于“文化霸权”。我一贯认为,真正的研究,并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就是在座有些已经是博士了,将来也未必能研究出什么名堂来。
  为研究的目的而读书,与为求知而读书最大的不同在于求知是被动地接受,研究则需主观地判断。我有一次看到有人写文章,说要怀着敬畏的心情去读某位大师的著作。用崇敬的心情读书,我是不大乐意的。作为欣赏可以如此,作为求知也可以如此,但作为研究,就应该把他作为平等的人来对待。否则老是敬畏、老是崇拜他,还怎么发现他的问题呢?在学问面前,在科学面前,不存在大师,大家都是平等的,这样读书才能够有收益。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是很幸运的。我的老师谭其骧先生就经常鼓励我们去发现古人的问题,包括发现他的问题。他一直说,在历史地理方面,我要超过王国维,超过钱大昕,你们应该超过我,这样学问才能进步。王国维在他之前,钱大昕更在他之前,如果到他这一辈,反而比他们落后了,或者我们这一辈比谭先生更落后了,学问怎么能进步?当然能否做得到是个问题,但是,至少我们的目的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步。
  下面讲讲行路。
  行路的目的,我认为第一个也是娱乐。1972年夏天我到过一次黄山。我们上黄山的时候,碰到一些往山上挑红砖的老乡,他们问我们到山上来干什么,我们说到山上玩。他们就觉得很好笑,这山有什么好玩的?他们说我们是要吃饭,一块砖从山下挑到山上是五分钱,一天最多只能挑一次,但总比计工分多一点,你们吃饱了饭没有事情干,这山这么高,有什么好爬呢?我相信这几个人如果今天还在,肯定已经靠旅游发财了,至少生活改善了,现在他们就不会这样想了。有时想想自己花了很大的精力,真正到了那里,觉得还不如电视或照片上漂亮,那么下次如果有机会还去不去呢?还是要去。所以有人说有些地方不到“终生遗憾”,到了“遗憾终生”。
  人类的天性就是喜欢追求新奇的事物,满足自己的体验。只要这种体验不违反社会公德,不违反科学。我同样反对给行路戴上很多大帽子,有人非要把旅游和爱国主义强拉在一起,比如对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尽管举不出他如何爱国的事例,却可以说他爱旅游就是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既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当然就是爱国了。其实,徐霞客恰恰是因为科场不利,才绝意功名,加上他家资丰厚,无衣食之忧,才能带上仆人长期离家远游。当时明王朝外有女真威胁,内部政局混乱,徐霞客的行为哪一点能与爱国联系起来?正是不问政治,不爱这个国,才使徐霞客成为杰出的地理学家。否则,我到了黄果树瀑布,激发起了爱祖国的崇高感情,然后到了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一看,更加壮观,难道我就会去爱美国吗?   行路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考察,考察这一概念并不单纯指科学研究。
  通过书本对一个地方的了解,总不是直观的,只有亲身到了那个地方,才能得到全面的、直观的印象。
  当然考察的作用也不是绝对的。不进行考察,关在书房里做学问,同样也可以做得很好。古人曾经赞扬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说他“足不出吴会”,但是对天下形势却写得很好。还有人赞扬他,说顾祖禹没有到过那里,却比我这个到过的人写得还清楚。谭其骧先生写《何以东汉以后黄河会长期安流》这篇后来很著名的论文时,他没有到过黄河,同样也写得很好。所以考察的作用也不是绝对的。但是话说回来,谭先生以后再研究黄河,他就去考察,就会有比原来更好的发现。考察除了可以发现书本上的错误以外,由于个人的观察方法不同,还可以发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内容。比如我们研究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常常要借助西方的学者、传教士对中国的描述。这不是我们崇洋媚外,而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人往往不会去记载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一位古代文人可以记载今天做了一首诗,但不会去记载今天早上买菜花了多少钱,可以记载今天发生的重大事件,但不会去记载日常的生活琐事;但外国人到了中国,什么都觉得新奇,再加上他们做学问的方法与我们不同,他们比较注重日常生活,所以会对这方面特别留心记载。比如说当时中国人吃的食物、用的器具、乘坐的交通工具,他们的书中都有记载,甚至还有插图。
  考察也是一样,我到某个地方考察,我的注意力和你的就不同,这不是他人可以代替的,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益的东西;哪怕我到一个地方去了几次,但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考察有时还需要机会,机会不仅要靠自己争取,也要敢于及善于利用。我非常有幸,有过很多这样的机会,用现在流行的话讲是“目击历史”。
  我有幸目击的历史还不少。那一年西班牙召开世界历史大会,当时中国组团要我去,但是历史学会说经费紧张,让我自行解决。我就想了一个最便宜的办法,坐火车去。从上海坐一天火车到北京,然后从北京坐5天到莫斯科,莫斯科坐两天到柏林,柏林坐一天半到巴黎,巴黎再坐一天半到马德里。
  这一次旅行,给我留下了好几个一辈子难忘的印象。我看到了两德统一,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不是仪式。我那一天到东柏林时,已是晚上快11点钟了,我根据人家告诉我的老经验,就下了车。因为到天亮检查站才开,当时是9月,两德正式统一要到10月。下来以后一看,怎么这个地方人也不多,而且旅馆之类的都没有,我就问一个人怎么这样,他问你要去哪里,我说我要到西柏林,他说你为什么现在不过去呢,我说检查站不是关门了吗,他说我们早统一了,不信你就自己去看。我一看,火车停在那里,就跳上去,莫名其妙就到了动物园站,动物园站就是在西柏林了。原来,尽管还没有正式统一,东西柏林之间早就可以自由往来了。
  到了西柏林以后,发现柏林墙的警卫早就撤掉了,游人可以自由地走来走去。有人拿了租来的锤子在砸那个墙,砸半个小时一个马克,砸下来的碎块包起来,做成工艺品之类。
  我想你即便不研究历史,目击这样的场景,也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机会在上海、在复旦能有吗?不会有的,一定要走出去。所以我认为考察是广义的,不一定非得是对自己专业的考察。
  行路的第三个目的,我称之为实践。如果说读书的最高层次是研究,那么行路的最高层次就是实践。从某种意义而言,人的一辈子都是在行路。这个行路的概念是广义的。我们一辈子除了读书、除了研究以外,还要做什么呢?我想就是实践。这个实践不是关在书房里,也不是像我刚才讲的那样随便看看,而是在社会上做人,在社会上体会人生的价值。有了知识和见解,还要运用,不光是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运用,还要用于社会,用于人类。从这个角度讲,行路不是纯粹为了娱乐,也不是纯粹为了考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行路的需要,它也许给你带来的不是快乐,甚至会是痛苦,但这是避免不了的。诸位离开家庭到复旦大学来读书,以后离开复旦走上社会,或者继续留在复旦,或者漂洋过海到国外去,这对于人生的旅途来说,都是一种行路。
  我想一个人不管在什么时候,总得带有一点梦想,带有一点希望,这样对自己更有好处。正因为如此,今天我谈一点希望,给诸位增加一点梦想,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机会,敢于有梦想,将来你们来和我谈读书与行路的经历,一定比我今天讲的更加丰富。
  今天我要讲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选自《青少年喜欢看的名人校园演讲》,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本刊有删改)
其他文献
同学,你是追星族吗?你喜欢哪些音乐组合,TFboys或者EXO?在数学领域中也有一对黄金组合,他们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数与形. 华罗庚先生曾指出:“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 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这充分说明了数形结合在我们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当然啦,这对组合在解决很多中考数学问题时也会大放异彩,作用不可小觑!下面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都是基本的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工具,又是中考命题必考内容之一.梳理巩固这两部分内容的基础知识更能为解答中考热点问题——函数、方程(组)、不等式(组)的综合性问题奠定好基础.下面我们就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中查杀出的各类“木马”进行分析,进一步加固“防火墙”.  木马病毒一:对于各类方程定义的理解不彻底
它一直渴望自由,它是一只有思想的生灵。  放学路上,我总会途经一个极热闹的花鸟市场,看见那些笼子里锦衣玉食的“囚徒”,或是疲惫了一天酣睡过去,或是神色麻木,仿佛看尽世态炎凉。唯有那只小小的、雪白无瑕的蓝色眼睛的鸟,总仰着头望着天,好似有着难以捉摸的心思。  它的特立独行让我钦羡,每每路过,我总会放慢步子,与它对视两秒,它便狂躁地跳蹿,急于挣脱束缚之感比涸辙的鱼儿对水的渴求还要强烈。我望着它,仿佛从
相似图形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我们之前所学习的全等图形是它的一个特例.本章是在我们已经学过图形的全等,也研究了一些图形的变换,如平移、轴对称、旋转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一种变换──相似.“图形的相似”是我们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全等到相似,从线段相等到线段成比例,使我们的认识扩大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是我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一个继续、迁移和升华,在此“图形的相似”起着很好的“承上”的作用;而
一、语言基础知识  (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展翅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jìng)技场。奖牌背面镶嵌( )着中国古代龙纹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yù)_____。(2007年重庆市)  (二)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先将病
伴随着“砰”的一声,卫生間的门被撞开了。  “臭丫头,你看看你那被子叠得!那是个十五六岁的大姑娘应该干的事情吗?跟狗窝似的!真不知道你在学校怎么活的!你说你啊……”  得,又来了!我默默地戴上早已备好的耳塞,对着镜子里蓬头垢面、满嘴牙膏沫的自己,深深地叹了口气。  我,一名准初三学生,兼具“懒癌晚期患者”的光荣头衔。其实我觉得吧,卧室清洁这种事在学校做做就行了,在家何必难为自己呢?反正晚上还要睡!
家长们,同学们:  首先,祝贺家长们,在你们的辛苦培育和用心教育下,你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了。尽管离他们“而立”“不惑”还很早,但他们在身体上的成熟,已经让我们放心了。在这儿我也想和家长们交流一下,接下来的一段高中岁月,可能是孩子们离你最近的一段日子,可能是孩子们最需要你关心的一段日子,等到他们上了大学,他们这艘大船就要远航了,留给你们的,是一个他们偶尔回来停泊的港湾。珍惜这每一天,不仅仅是为了孩子,
不少“含参”综合题都需要扎实的数式运算与变形的基本功,而且在深入反思之后,往往也可以构造出一些函数图像将问题直观化,增强了难题的可讀性.2017年湖南长沙第25题,就是先基于运算变形贯通思路,在难点处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发现动点的“运动轨迹”,直观揭示问题结构.下面我们进行简要的分析.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中学)
按照老家的风俗,大年初二是外甥给舅舅拜年的日子。  从镇江到舅舅家近4个小时车程,我们已经开了两个多小时,可能是出发太早的缘故,两个孩子多少有点倦意,车厢内渐渐安静下来,妻和弟媳也趁机闭目养神起来。刚坐到副驾驶位置上不久的我,望了望专心驾车的弟弟,合上双眼,也想休息一会,可前夜的场景却清晰地浮现出来。  “上午你舅舅来电话了,反复要我关照你们两个外甥,今年不同往年,大年初二拜年一定要和3年前一样,
去年十月下旬,时令还未到晚秋,风已变得冷飕飕的了,吹得路上的行人纷纷竖起了衣领,吹得那河岸的垂柳枝条耷拉、叶片枯卷,一副萎靡之态。  同月,父亲在工地上遭遇不测,腿被砸断。我在学校却浑然不知,周末仍然快乐地和同学出去打球、逛街,或是窝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直到第二个周末,奶奶才告诉我这件大事。她一边唠叨一边犯愁: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好呢?  我们去扬州的医院看父亲。七拐八绕,终于摸到病房。父亲正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