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清除大汗腺治疗腋臭方法的改进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治疗腋臭较为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6年2月~2011年6月共136例腋臭患者采用改进后的小切口去除顶浆大汗腺治疗。标记腋毛区,做腋窝正中沿皱襞方向小切口,长1.5cm,将组织剪紧贴真皮以剪除淡黄色颗粒和脂肪脂肪。结果:经6-18月随访135例无复发,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未出现血运障碍等并发症,术后瘢痕不明显,有1例复发。结论:经过完善的小切口掏除大汗腺的方法是一种治愈率高,瘢痕轻,不影响功能的治疗腋臭较好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腋臭;小切口;大汗腺
  [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7-1234-02
  小切口去除大汗腺治疗腋臭因为疗效确切(几乎等同于完全切除的方法),而且术后遗留瘢痕不明显,不影响上肢活动,已经逐渐被大多数人所接受[1-8]。但因术者习惯不同,方法也有差别。笔者总结2006年2月~2011年6月共136例腋臭患者(均为双侧),均采用改进后的小切口去除顶浆大汗腺治疗腋臭的方法,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36例(男45例,女91例),年龄15~34岁,平均21岁,均为双侧;其中未经治疗114例,激光治疗后复发8例,电针治疗后复发5例,吸刮治疗后复发6例,手术不全切除后复发3例。
  1.2手术方法:取平卧臂外展上举位,用美兰标记手术范围(在腋毛范围外0.5~1cm,根据气味轻重可适当扩大缩小),常规消毒铺巾,用肿胀麻醉液做局部麻醉(配方:生理盐水150ml+2%利多卡因10ml+0.1%肾上腺素0.25ml),注射前先提捏局部皮肤,感觉皮下脂肪厚度(不同体态的人差别较大),麻醉药注射于腋部深、浅脂肪层之间的浅筋膜层,取腋窝正中皱折近背侧顺皮纹做1.5cm切口,切至浅筋膜层后沿此层剥离至标记手术范围,用组织剪修剪已形成的皮瓣下浅层脂肪和顶浆大汗腺,(如术前异味重,可在真皮下明显看到一层粉红色顶浆大汗腺。)完全清除大汗腺及毛囊根部,形成全厚皮片,并可在真皮下见到树枝状血管,尽可能予以保留。修除创腔内周边已游离脂肪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后止血,在手术区单侧做4~5个3mm引流口,可置入引流片,间断缝合切口,适当内收上肢后在手术皮片区做“品”字形缝线几针,固定皮片与下部浅筋膜层,限制皮片术后活动(定义为“打钉”)。于手术区外两侧各置3根0号打包线,创面置油纱布覆盖,置适当散纱布后轻打包(不必拉力太大,仅是固定纱布于手术区)。打包周围及上方置适量纱布,8字绷带适当加压包扎,术后3天复诊,拆除打包、拔除引流片,适量纱布填塞固定,相对制动6~7天,8天拆线(原手术切除后复发者为因手术目标区范围太大,原手术仅切除部分区域。行顺腋皱襞切口,分瘢痕两侧两个腔隙各自清除皮下剩余大汗腺,并未将两个腔隙完全打通,以减少瘢痕坏死情况出现。)
  2 结果
  术后136例(272侧)中135例满意痊愈,瘢痕不明显。经6~18个月复诊,34例无腋毛生长,102例腋毛明显稀疏;6个月后未见影响上肢活动;有1例双侧复发,复发患者年龄15岁,复发患者于2年后行原切口同样手术治疗后治愈,随访1年无复发。总计患者满意率98.5%(如图1~2)。
  3 讨论
  以往手术切除腋臭因术后遗留明显瘢痕,严重影响美观,而且直线瘢痕经常出现挛缩情况,影响上肢活动,已经被淘汰,而后来出现应用激光、冷冻、电针、药物以及抽脂吸刮的方法治疗腋臭[9-10]的方法,因不能完全清除大汗腺,治愈率不能令人满意也逐渐少用。现在以小切口微创的方法治疗腋臭已经成为主流,但细节上各有差异,也会影响一定疗效。笔者总结了5年来的病例,根据顶浆大汗腺主要存在于真皮下的特点[12-13],采用小切口掏除大汗腺治疗腋臭方法,并不断改进完善,形成一种并发症少、瘢痕小、效果好的腋臭手术治疗方法。手术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3.1注射麻醉药前提捏皮肤,可了解皮下脂肪厚度,皮下脂肪厚薄个体差异大,麻醉药准确注射到浅筋膜层,可提高麻醉药效果,减少出血以及便于皮下剥离;其次,沿浅筋膜层剥离,便于掌握剥离层次,不易损伤深部重要结构,再者筋膜层血运明显好于脂肪层,利于手术区皮片成活,还有术中尽量多保留真皮下树枝状血管,血管的保留对皮片成活至关重要[7-8]。临床观察顶浆大汗腺都位于真皮下脂肪浅层[11],不会深入浅筋膜层,所以此层分离深度已足够,可以完全清除顶浆大汗腺,此点是保证疗效的基础。另外手术切口1.5cm,位于腋中部偏背侧,便于手术操作,且可应用直角拉钩即可随时观察皮下大汗腺的清除情况,以保证大汗腺的完全清除,保证治愈率。
  3.2临床观察272侧中188侧可在腋窝正中到稍偏内侧1.5cm范围内可见一从深部穿出的血管,出现率69.1%,此处可缝扎,余部位未见明显较大血管,浅层分离术后出现血肿可能性不高,而且术后打包加压包扎确切,有效预防血肿发生,本组未见1例血肿。
  3.3手术区皮片上要与浅筋膜层缝线固定(打钉),可限制皮片活动,利于皮片成活。缝线5-0即可,不必太粗,避免针眼瘢痕产生。并且“打钉”时嘱患者上臂适当内收(以不影响缝合为限度),这样皮片会更好得附于原位置,术后不会出现皮片“悬吊”现象,愈合后不会出现皮肤明显皱折、不平。
  3.4术中手术区打包固定适量纱布填充腋窝手术区,使加压区域确切,可有效防止手术区出血,有利于皮片成活,此步骤在预防并发症中至关重要;简单“8”字绷带,术后3天拆除打包缝线,不会遗留针眼瘢痕,术后嘱上肢相对制动6~7天(不影响日常生活)。期间保证敷料干燥,加压良好,无移位,术后8天拆线。
  3.5本组病例中有1例复发:某女,15岁,诉13岁时双侧腋下出现异味(本组病例询问多是13~15岁出现症状)。考虑因患者身体没有完全发育成熟,部分未发育成熟大汗腺未完全在皮下形成,而是存在于真皮内[12-13],在术后的发育中逐步成熟而迁移至皮下,产生复发,复发患者在二次手术时,在原手术瘢痕和真皮下发现有少量大汗腺腺体存在,所以考虑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大汗腺有由真皮内向皮下生长的可能性;所以,笔者主张手术适应证选择要同时具备腋下异味出现大于3年和年龄大于17岁,同时具备方可手术,以降低手术复发几率,否则,待条件具备再行手术治疗,此观点同柳曦等观点[14]。   [参考文献]
  [1]王小波,杨 力,李小萍.皮下分层剪切微创治疗腋臭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9):1276-1277.
  [2]周忠志.顺腋皱纹切口腋臭根治术应用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6):818-819.
  [3]郑丹宁,李青峰.小切口摘除大汗腺治疗腋臭[J].中国美容医学,2004,13(4):419-420.
  [4]徐 强,丁祥生,王长慧.小切口中厚皮瓣联合弹力绷带包扎腋臭根治术[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1):1587-1589.
  [5]刘庆阳,宋业光,郑红江,等.“全厚皮”法根治腋臭[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4):479-482.
  [6]张 楠,肖昌明,孙 鹏,等.顺腋纹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并发症的处理和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9):1277-1279.
  [7]许 澎,谭 谦,吴 杰,等.小切口顶泌汗腺清除手术治疗腋臭症的并发症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5):614-616.
  [8]朱华锋,顾 斌,王 健,等.微创治疗腋臭62例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0):1518-1520.
  [9]Tung TC.Endoscopic shaver with liposuction for treatment of axillary os midrosis[J].Ann Plast Surg,2001,46:400-404.
  [10]Chung S,Yoo WM,Park YG,et al.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ion with endoscopic confirmation for os midrosis[J].Br J Plast Surg,2000,53:212-214.
  [11]Park YJ,Shin MS.What is the best method for treating os midrosis[J].Ann Plast Surg,2001,47:303-309.
  [12]鲁开化,澎 湃,刘 斌,等.腋臭外科治疗的临床于病理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0):1421-1424.
  [13]胡启翔,王慧英,张 健,等.腋臭大汗腺分布范围的病理组织学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4):555-556.
  [14]柳 曦,何 龙,廖自立.改良腋臭切除术和小切口顶泌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51例[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7):972-973.
  [收稿日期]2012-02-15 [修回日期]2012-03-15
  编辑/何志斌
其他文献
Crouzon综合征是颅缝过早闭合导致的一种颅面畸形,以颅缝早闭、中面部发育不良及双侧突眼等为主要表现,可引起颅内高压、失明等不良并发症。随着诊断技术及外科治疗的发展,使得Crouzon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得到了长足进步。本文回顾了Crouzon综合征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疾病概述  Crouzon综合征是颅缝过早闭合导致的一种颅面畸形,约占颅缝早闭症的4.8%,其发病率约为活产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滋阴活血汤内服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黄褐斑患者各30例,治疗组内服滋阴活血汤,与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组作对照。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下降水平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滋阴活血汤治疗黄
期刊
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于头部的限局性斑片状脱发,病变处头皮正常,多无自觉症状,常无意中发现,病程缓慢,可自行缓解和复发。此病虽无致命危险,但影响容貌,患者求治心切,本文就笔者通过中医辨证治疗斑秃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1 中医对斑秃病因的认识  中医认为发是气血化生,肾精所主,所以有“发为血之余”,“肾藏精,其华在发”等说法,因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不足,则精血不充,或由于过度劳累,心脾受伤,导致气血两
期刊
CT血管造影(CTA, CT angiography)是将CT增强技术与薄层、大范围、快速扫描技术相结合,通过合理的后处理,清晰显示全身各部位血管细节,具有无创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对于血管变异、血管疾病以及显示病变和血管关系有重要价值。自1998年进入临床以来,已经广泛运用于脑、心、肺及腹部大血管的各种血管病变的辅助诊断,特别是320排螺旋CT问世以来,仅用0.35s扫描一圈就能将整个器官在瞬间内成
期刊
痤疮(acne vulgaris) 俗称青春痘,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虽不会危及生命,但作为损容性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痤疮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提前、病程延长,患者求治心切。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陈力主任医师从事皮肤科临床30余年,在痤疮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可观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师从陈力主任学习,现将其治疗女性痤疮的经验介绍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型肉毒毒素行腋部真皮深层和皮下浅层注射。结果:本组30例患者,注射后随访3~6个月,出汗量明显减少,异味消除,平均有效期5个月。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关键词]腋臭;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  [中图分类号]R758.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3种暂封材料冠方微渗漏的情况。方法:收集28颗近期拔除的单根管前磨牙,将离体牙随机分为Cimavit组、Caviton组、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组(每组8颗)、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2颗)。2%亚甲基兰染色1周,纵剖牙齿,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渗入最大深度。结果: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阳性对照组可见整个根管被染色,阴性对照组无染料渗漏到牙齿内,实验组微渗漏深度分别为(2.12
期刊
乳前牙反牙合是儿童乳牙列期的一种常见错牙合畸形,对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有较严重影响,并且随患者的成长增龄,症状逐渐加重,因此倍受口腔医师的重视。据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报道,患病率为8.49%[1]。一般认为乳牙反牙合不经矫正半数以上将发展为恒前牙反牙合,且症状会有所加重;乳牙反牙合矫正后,恒牙反牙合的可能性减小,即使发生症状也较轻。因乳前牙反牙合时患儿下前牙在上前牙唇侧,上颌骨发育受限,下颌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眶隔脂肪下移经皮外固定在伴睑颊沟凹陷畸形睑袋整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行睑袋整复术的同时,沿下眶骨缘向下在骨膜表面充分剥离术前标记的睑颊沟凹陷范围,形成一囊腔,并将眶隔脂肪修整成脂肪垫使眶隔脂肪尽量平整铺于囊腔,并用尼龙线外固定。结果:本组119例,均进行了3~12个月的随访,随诊观察下睑袋及泪眶沟均消失,下睑形态自然,曲线圆滑,效果稳定,受术者自觉外观满意。结论:眶隔脂肪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修复重睑术后并发症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针对重睑术后常见几类并发症,采用上睑缘切口切除多余松弛皮肤、眶隔脂肪、眼轮匝肌、松解上睑皮下瘢痕粘连、缝合睑缘切口后再联合上睑连续埋线的方式重睑成形。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修复重睑术后并发症62例,61例术后效果满意,1例因重睑过宽上睑凹陷,组织缺损过多而修复效果不佳。结论:采用上睑缘切口,能有效去除埋线法不能去除的上睑多余松弛皮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