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校省级课题《在教学中增强教师驾驭问题的能力》研究的不断深入,经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在教师方面,对“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已熟悉,不仅树立了“问题解决”的意识,掌握了提问技巧,找准了课堂提问的切入点,能进行有效的提问,并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准确的理答。现就有关理答方式谈谈我的看法。
1. “回抛”“让权”
教师把问题回抛给学生,把理答的权利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作出评价、判断甚至是引起辩论,从而使学生从思维的碰撞中获益。
例如,我在讲解:“妈妈买了几包糖,一共花了18元,你说妈妈可能买了几包糖?” 时,一看题目,有些学生发出感叹“这怎么做呀?才一个条件。”诧异的目光不断向我投来。 “是不是遇到困难了?有困惑?”
学生不断的点头。 “你们有什么困惑?能说说吗?”
生一:“ 我觉得条件不够,只知道一共花了18元,不懂得每包糖几元,求不出买了几包糖,所以我困惑。”其他学生不断地点头,表示也有同样的困惑。
“谁想到了解决这个困惑的办法 ?”
生二:“加上每包糖几元的条件。”
生三:“我认为不要加条件,也不能加条件。”同学们把诧异的目光投向她。
生三:“老师问的是可能买几包,可能就是不一定,可以有好几种卖法,所以可以自己当售货员定糖的价钱。”
很多同学点着头说:“我会了。” “说得有道理,你们听完她的话还困惑吗?还认为要加一个条件吗?”
生“不困惑了,不用加条件了。”“那谁来说可以怎样解这道题?”
生三:“我想等于18的乘法口诀,想出一个算式就有两种卖法,比如 2x9=18就可以說如果每包糖2元,能买9包;如果每包糖9元,能买2包。”
后面的回答是争先恐后,得出买糖方案一共有六种。
此教学片断中教师把理答的权利让给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他们的聪慧,敏锐展现得淋漓尽致。
2. 巧妙示弱
学生具有向师性,小学生尤其如此。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不可替代的。他们崇拜老师,敬佩老师,喜欢模仿老师。在学生面前,教师偶尔的主动示弱,正好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树立学生信心。
例如:我讲解“在0.7和0.8之间有( )小数 (1)0个 (2)9个 (3) 无数个”时,师:你选择哪个答案?为什么?
生一:我选无数个,因为0.7和0.8之间可以是0.71 0.72 0.73 0.74 ……还可以是0.711 0.712 0.713 0.714 ……等等,有无数个。
生二:题目里没讲几位小数,所以可以是一位小数,也可以是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四位小数……无数位小数,所以答案个数是无限的。师(竖起大拇指):这两个同学说得好极了!他们一个用举例说明告诉了我们原因,一个用总结概括说明了原因,给了我们一个清新的思路。那要是这道题必须选第一个答案,作为老师,该怎样出题呢?老师一时还想不出来,(向他们投去困惑的眼神)请你帮帮老师,告诉我假如你是出卷老师,会怎样出题呢?(用挑逗的目光看着孩子们)(许多孩子眼里射出喜悦激动的光芒,身子向前,小手举得高高的,蠢蠢欲动,跃跃欲试,都想过把当出卷老师的瘾。 有的孩子向我投来困惑的眼神,好像在问“怎么我们能出卷?”)
生三:把题目改成“在0.7和0.8之间的一位小数有( )小数”,答案就是0个,因为0.7和0.8之间没有其他一位小数了。(她带着得意的笑容坐下,大伙频频点头,眼里隐隐透出几分羡慕。好多同学挥动着小手也想一展风采,甘若岩激动得没等我发话就自己开始说了)老师我知道把题目改成“在0.7和0.8之间的两位小数有( )小数,答案就是9个。因为0.7和0.8之间的两位小数有0.71、0.72、0.73、0.74、……0.79一共九个。”师带头鼓起掌:真了不起!比老师还厉害。(孩子们满意的昂着头,使劲地鼓掌,脸上荡漾着开心的笑容。是老师的赞赏让孩子们眼里透出喜悦的光……)
在此,我向学生巧妙示弱,甩出问题提出挑战,提升要求,教师的示弱,无疑为学生注入了强心剂。学生充满了自信,智慧的火花由此点燃。
3. 善用评价
当学生回答正确或很精彩时,老师毫不吝啬地送上恰如其分的表扬,既是对学生的肯定,更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如“你的思维方式很特别,我非常喜欢也很赞同”。 当学生的回答比较零散的,或是没有一定的深度。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梳理,并通过评价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对所提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今天你的表现真出色,只是说得还不够全面,我请**同学帮你补充,好吗?”当学生的回答语言有问题时,老师可以通过修正式评价语把学生的语言纳入更准确的轨道。如:“——你的说法不太确切,你若能换个说法,相信你一定能表达出来,愿意再试一试吗?”
4. 非言语性理答
除了有声语言之外,教师还需要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拍学生的肩膀,不仅传达了一份关爱,更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鼓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理答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有时它的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
5. 归纳小结
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受年龄特征的制约,主要以发散思维为主,回答是零散的。课堂上虽然看起来百花齐放,热闹非凡,但是没有条理,思路不够明确。这时,教师的归纳小结让学生对解题策略的感受会更有厚度。归纳小结也称“再组织”,再组织是教师理答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教师在理答的最后阶段,对学生的回答重新组织或者概括,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答案。
总之,“教无定法”,理答也一样没有固定的方法,但还是有适宜的理答方式。除了上面讲到的还有追问、等待、引领延伸等等。因此,面对不同的情况,教师要审时度势,巧妙理答。
1. “回抛”“让权”
教师把问题回抛给学生,把理答的权利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作出评价、判断甚至是引起辩论,从而使学生从思维的碰撞中获益。
例如,我在讲解:“妈妈买了几包糖,一共花了18元,你说妈妈可能买了几包糖?” 时,一看题目,有些学生发出感叹“这怎么做呀?才一个条件。”诧异的目光不断向我投来。 “是不是遇到困难了?有困惑?”
学生不断的点头。 “你们有什么困惑?能说说吗?”
生一:“ 我觉得条件不够,只知道一共花了18元,不懂得每包糖几元,求不出买了几包糖,所以我困惑。”其他学生不断地点头,表示也有同样的困惑。
“谁想到了解决这个困惑的办法 ?”
生二:“加上每包糖几元的条件。”
生三:“我认为不要加条件,也不能加条件。”同学们把诧异的目光投向她。
生三:“老师问的是可能买几包,可能就是不一定,可以有好几种卖法,所以可以自己当售货员定糖的价钱。”
很多同学点着头说:“我会了。” “说得有道理,你们听完她的话还困惑吗?还认为要加一个条件吗?”
生“不困惑了,不用加条件了。”“那谁来说可以怎样解这道题?”
生三:“我想等于18的乘法口诀,想出一个算式就有两种卖法,比如 2x9=18就可以說如果每包糖2元,能买9包;如果每包糖9元,能买2包。”
后面的回答是争先恐后,得出买糖方案一共有六种。
此教学片断中教师把理答的权利让给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他们的聪慧,敏锐展现得淋漓尽致。
2. 巧妙示弱
学生具有向师性,小学生尤其如此。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不可替代的。他们崇拜老师,敬佩老师,喜欢模仿老师。在学生面前,教师偶尔的主动示弱,正好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树立学生信心。
例如:我讲解“在0.7和0.8之间有( )小数 (1)0个 (2)9个 (3) 无数个”时,师:你选择哪个答案?为什么?
生一:我选无数个,因为0.7和0.8之间可以是0.71 0.72 0.73 0.74 ……还可以是0.711 0.712 0.713 0.714 ……等等,有无数个。
生二:题目里没讲几位小数,所以可以是一位小数,也可以是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四位小数……无数位小数,所以答案个数是无限的。师(竖起大拇指):这两个同学说得好极了!他们一个用举例说明告诉了我们原因,一个用总结概括说明了原因,给了我们一个清新的思路。那要是这道题必须选第一个答案,作为老师,该怎样出题呢?老师一时还想不出来,(向他们投去困惑的眼神)请你帮帮老师,告诉我假如你是出卷老师,会怎样出题呢?(用挑逗的目光看着孩子们)(许多孩子眼里射出喜悦激动的光芒,身子向前,小手举得高高的,蠢蠢欲动,跃跃欲试,都想过把当出卷老师的瘾。 有的孩子向我投来困惑的眼神,好像在问“怎么我们能出卷?”)
生三:把题目改成“在0.7和0.8之间的一位小数有( )小数”,答案就是0个,因为0.7和0.8之间没有其他一位小数了。(她带着得意的笑容坐下,大伙频频点头,眼里隐隐透出几分羡慕。好多同学挥动着小手也想一展风采,甘若岩激动得没等我发话就自己开始说了)老师我知道把题目改成“在0.7和0.8之间的两位小数有( )小数,答案就是9个。因为0.7和0.8之间的两位小数有0.71、0.72、0.73、0.74、……0.79一共九个。”师带头鼓起掌:真了不起!比老师还厉害。(孩子们满意的昂着头,使劲地鼓掌,脸上荡漾着开心的笑容。是老师的赞赏让孩子们眼里透出喜悦的光……)
在此,我向学生巧妙示弱,甩出问题提出挑战,提升要求,教师的示弱,无疑为学生注入了强心剂。学生充满了自信,智慧的火花由此点燃。
3. 善用评价
当学生回答正确或很精彩时,老师毫不吝啬地送上恰如其分的表扬,既是对学生的肯定,更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如“你的思维方式很特别,我非常喜欢也很赞同”。 当学生的回答比较零散的,或是没有一定的深度。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梳理,并通过评价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对所提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今天你的表现真出色,只是说得还不够全面,我请**同学帮你补充,好吗?”当学生的回答语言有问题时,老师可以通过修正式评价语把学生的语言纳入更准确的轨道。如:“——你的说法不太确切,你若能换个说法,相信你一定能表达出来,愿意再试一试吗?”
4. 非言语性理答
除了有声语言之外,教师还需要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拍学生的肩膀,不仅传达了一份关爱,更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鼓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理答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有时它的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
5. 归纳小结
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受年龄特征的制约,主要以发散思维为主,回答是零散的。课堂上虽然看起来百花齐放,热闹非凡,但是没有条理,思路不够明确。这时,教师的归纳小结让学生对解题策略的感受会更有厚度。归纳小结也称“再组织”,再组织是教师理答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教师在理答的最后阶段,对学生的回答重新组织或者概括,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答案。
总之,“教无定法”,理答也一样没有固定的方法,但还是有适宜的理答方式。除了上面讲到的还有追问、等待、引领延伸等等。因此,面对不同的情况,教师要审时度势,巧妙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