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多要求,对各级教育者也不例外。对于教育機构来说,一定要认清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完善教学体制,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促进学生个性培养和能力提高。文章以我国基础课程的发展规划为依据,设计了抓好学生个性培养的方法步骤,为开发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学生个性;培养
综观世界各国,无不重视创新问题,特别是教育创新。但也要看到,我国基础教育还在采用传统模式,即灌输式教育。传统教育模式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此,教育领域要大力开展创新改革。由于语文教育的地位重要,因此广大教育者要重视教育方法的运用,否则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从内容上看,语文教育包括阅读理解力、融会贯通力,它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力。如果语文教育搞不好,对其他科目的教学效果也会有影响。这种情况下,各级教育机构要把语文教育的地位突出出来。由于小学生还处在成长阶段,处事能力不强,性格还未定型,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生就是一张白纸。在小学阶段,搞好品德教育、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如果启蒙教育效果不错,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适应交际场合。当然,这与语文老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有关。由此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个性和塑造观念。
一、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的现状
(一)教育方式单一
从语文教育模式看,主要采取老师讲解、分析讨论、学生记录、完成作业等方式组织。但也应看到,如果课堂缺少交流,那么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同时,一些老师也指出,很多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够好,从原因上分析,这是由语文教学方法不恰当引起的。从语文教学的实质看,既要灌输和传授知识,还要加强学生创造力和创新力培养。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老师出现在每个环节中,使得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变弱。长期下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另外,这种单一教学模式还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对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的热情减弱。在过去教学中,如果学生能背记知识,老师相当满意。这时,学生就放弃了其他学习方法。如此死板的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丧失了学习主动性和想象力,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个性培养。由此看到,只有在老师和教育机构的帮助下,小学语文课堂才能帮助学生培养个性。由于个性是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人缺少个性,那么一生将会碌碌无为。但从现实中看到,有的教育者十分关心考分问题,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发展,更不利于语文教育改革创新。
(二)课堂过于形式化
相比而言,一些教育机构不再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语文教育的改革尝试中采用活跃课堂的方式,但也应看到,他们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活跃课堂,教学方式仍未发生明显变化。这种情况下,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的引导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从语文教学成绩看,仍不理想。如果课堂流于形式,老师和学生看似交流互动,但是交流互动的内容并不是教学目标的要求,即便课堂氛围营造得不错,但是应有的教学内容还未完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课堂资源。此外,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多媒体教学对老师制作课件提出了要求,如果课件质量上不去,也会影响教学效果。由此看,改进教学方式要远离课堂形式化,否则必将影响学生个性培养。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了解社会的初级阶段。这种情况下,教育机构要改进教育模式,老师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语文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还让学生形成独特个性和健康心理,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和接班人。
二、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方向
(一)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每一名教育者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既要营造良好的语文教育氛围,还要实现课堂教学目的。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加深老师与学生的理解,增进师生情谊,同时还为学生掌握知识提供帮助。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控制了课堂教学,学生只能当一名接受者,对老师的教学不能提意见。相比来说,在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从效果上看,既提升了学习技巧,同时也让老师看到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当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活泼自信时,老师也会感到高兴。因此,培养学生个性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另外,交流互动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他们通过请教老师,掌握更多的知识要点,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加深课堂的情感体验
在《新课程标准》影响下,情感类文章数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价值观,塑造了独特个性。学习语文,是学生认识世界、理解社会的过程。虽然艺术高于生活,但是艺术也来自生活。因此,在每次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感受能力,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领悟、体会、感受教学内容。以《我爱祖国》为例,应加强爱国情怀的培养,让学生从分析和了解我国历史入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当前,人们生活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每名学生也获得了父母的爱和家的温暖,如此美好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语文课程中,既有讲述亲情的内容,也有讲述祖国辽阔领土的内容。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具有丰富的辞藻和较强的表达力,这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和想象力的重要方式。
三、结语
本文从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的现状着手,分析了现有的两种情况,即教育方式单一,课堂过于形式化,从而对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如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加深课堂的情感体验,以期为今后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提供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纪雁.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8(14):282.
[2]任军叶.探讨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24):18.
[3]闵君.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探讨——以小学教育为例[J].智库时代,2017(08):164-165.
[4]林少群.探究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7(Z1):56-57.
[5]朱利琴.着手文本 感悟文学——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小学生文学素质培养[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2(09):15-1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学生个性;培养
综观世界各国,无不重视创新问题,特别是教育创新。但也要看到,我国基础教育还在采用传统模式,即灌输式教育。传统教育模式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此,教育领域要大力开展创新改革。由于语文教育的地位重要,因此广大教育者要重视教育方法的运用,否则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从内容上看,语文教育包括阅读理解力、融会贯通力,它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力。如果语文教育搞不好,对其他科目的教学效果也会有影响。这种情况下,各级教育机构要把语文教育的地位突出出来。由于小学生还处在成长阶段,处事能力不强,性格还未定型,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生就是一张白纸。在小学阶段,搞好品德教育、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如果启蒙教育效果不错,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适应交际场合。当然,这与语文老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有关。由此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个性和塑造观念。
一、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的现状
(一)教育方式单一
从语文教育模式看,主要采取老师讲解、分析讨论、学生记录、完成作业等方式组织。但也应看到,如果课堂缺少交流,那么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同时,一些老师也指出,很多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够好,从原因上分析,这是由语文教学方法不恰当引起的。从语文教学的实质看,既要灌输和传授知识,还要加强学生创造力和创新力培养。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老师出现在每个环节中,使得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变弱。长期下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另外,这种单一教学模式还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对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的热情减弱。在过去教学中,如果学生能背记知识,老师相当满意。这时,学生就放弃了其他学习方法。如此死板的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丧失了学习主动性和想象力,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个性培养。由此看到,只有在老师和教育机构的帮助下,小学语文课堂才能帮助学生培养个性。由于个性是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人缺少个性,那么一生将会碌碌无为。但从现实中看到,有的教育者十分关心考分问题,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发展,更不利于语文教育改革创新。
(二)课堂过于形式化
相比而言,一些教育机构不再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语文教育的改革尝试中采用活跃课堂的方式,但也应看到,他们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活跃课堂,教学方式仍未发生明显变化。这种情况下,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的引导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从语文教学成绩看,仍不理想。如果课堂流于形式,老师和学生看似交流互动,但是交流互动的内容并不是教学目标的要求,即便课堂氛围营造得不错,但是应有的教学内容还未完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课堂资源。此外,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多媒体教学对老师制作课件提出了要求,如果课件质量上不去,也会影响教学效果。由此看,改进教学方式要远离课堂形式化,否则必将影响学生个性培养。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了解社会的初级阶段。这种情况下,教育机构要改进教育模式,老师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语文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还让学生形成独特个性和健康心理,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和接班人。
二、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方向
(一)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每一名教育者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既要营造良好的语文教育氛围,还要实现课堂教学目的。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加深老师与学生的理解,增进师生情谊,同时还为学生掌握知识提供帮助。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控制了课堂教学,学生只能当一名接受者,对老师的教学不能提意见。相比来说,在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从效果上看,既提升了学习技巧,同时也让老师看到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当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活泼自信时,老师也会感到高兴。因此,培养学生个性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另外,交流互动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他们通过请教老师,掌握更多的知识要点,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加深课堂的情感体验
在《新课程标准》影响下,情感类文章数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价值观,塑造了独特个性。学习语文,是学生认识世界、理解社会的过程。虽然艺术高于生活,但是艺术也来自生活。因此,在每次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感受能力,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领悟、体会、感受教学内容。以《我爱祖国》为例,应加强爱国情怀的培养,让学生从分析和了解我国历史入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当前,人们生活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每名学生也获得了父母的爱和家的温暖,如此美好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语文课程中,既有讲述亲情的内容,也有讲述祖国辽阔领土的内容。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具有丰富的辞藻和较强的表达力,这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和想象力的重要方式。
三、结语
本文从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的现状着手,分析了现有的两种情况,即教育方式单一,课堂过于形式化,从而对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如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加深课堂的情感体验,以期为今后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提供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纪雁.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8(14):282.
[2]任军叶.探讨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24):18.
[3]闵君.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探讨——以小学教育为例[J].智库时代,2017(08):164-165.
[4]林少群.探究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7(Z1):56-57.
[5]朱利琴.着手文本 感悟文学——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小学生文学素质培养[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2(09):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