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习评估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回顾了国内学习评估体系的研究动态,分析了我校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革的几点建议,旨在构建科学、客观、有效的评估体系,真正实现“以评估促学习”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以评估促学习 多元化学习评估体系
1.引言
教育部于2007年7月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即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结性评估是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总之,形成性评估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判,而终结性评估则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测试。如何把这两种评估手段有效结合,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估体系,增强学生在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以评估促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2.国内学习评估体系研究综述
形成性评估最早是由美国的斯克里芬(G.F.Scriven)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提出来的。美国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将形成性评估运用于教育评价实践,从而大大促进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国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然而国内关于形成性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晚。一直以来,中国英语教学采用的主要测试、评估方法是终结性考试。直到2000年,《英语教学大纲》才第一次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提出教学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并明确指出:“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形成性评估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陶明星(2001)、罗少茜(2003)分别对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的特点、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周娉娣、秦秀柏(2005),纪鸿、马瑞雪(2007),崔敏、田平(2010)、王笃勤(2010)对新兴的网络教学评估进行实证性研究;王华、富长虹(2006)对国外形成性评估的发展、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根据吴秀兰(2008)的研究,国内外外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研究以非材料性研究为主,以实证研究为辅”。但是,目前国内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研究有两个特点:第一,理论探讨和引介国外研究成果多于实证研究;第二,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价研究多于整体和全面的评估研究。这两个特点表明我国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研究与目前我国实际教学联系不够紧密,同时从视角方面更多地关注新出现的网络教学评估,而对新兴的网络教学评估如何融入大学英语评估体系关注不够。
3.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倡导的“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我院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有关学习评估改革的措施,即以分级教学为基础,建立平时成绩和期末课程考试相结合的学习评估体系。
然而,这种评估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评估主体单一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不仅需要传授,而且需要学习者积极思考和练习,从而将接受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更需要学习者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评估中。而目前的评价主体主要是任课教师,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很少参与到评价过程中。
(2)评估形式简单化。现行的形成性评估形式不够多样化,除了自主学习记录、口语测试等考试形式外,只有作业完成情况是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估形式。在目前的多媒体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及课外实践教学的立体教学环境下,教学活动更多样,层次更丰富,作为回应,形成性评估形式必须调整以适应目前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3)评估功能弱化。目前我们实施的分级教学是依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的个性化教学,为的是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相应地,学习评估模式应具备层次性。期末课程考试,即终结性评估,已完全实现分级测试,而平时表现,即形成性评估,仍一直采用“一刀切”的办法,无疑抑制高水平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多元化学习评估体系的构建原则
构建适合我校的学习评估体系应以当前实施的分级教学模式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发挥评估的“指挥棒”作用,真正实现以评估促学习的终极目标。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加形成性评估比例,监控学生学习全过程。
依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任务型教学法,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形成性评估比例,将评估融入学习的全过程,综合使用网络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学习的评估工具,设计更多开放式任务,除对学生个体评估外,还可对小组集体活动和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即通过统一的量化标准评价个体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参与的程度和对项目完成所作出的贡献。
与此同时,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学生要建立学习历程档案,方便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学习历程档案包括学习目标(学期目标和周目标)、学习内容、遇到的问题、使用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心得五部分组成。学习历程档案由老师定期检查并进行反馈。
(2)由师生共同参与评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目前所实行的评估基本上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对象,整个评估体系中学生始终处于“被评估”的地位,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估活动中,既评价自己又评价同伴,让学生了解评估规则的制定、评估的实施标准、操作方法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从而积极配合,使形成性评价得以有效进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认知任务,因此,学生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肖武云、王晓萍,2009)。 (3)“因材施教,因人制评”,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以分级教学为基础,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评估体系改变了仅以卷面分数决定学习成绩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注重知识积累、循序渐进的良好学习习惯,但因形式和内容都过于笼统,评价目标不明确,其有效性有待提高。多元化的学习评估体系应该依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进步情况分别设计、实施分级评估和阶段评估,即在每个级别制定相应的评估量表,每个学期进行适当调整。这种评估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估的作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结语
学习评估体系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目前所实施的评估方法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到评估和教学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积极创建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Scriven,M.S.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In R.Tyler,R.Gagne,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以评估促学习 多元化学习评估体系
1.引言
教育部于2007年7月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即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结性评估是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总之,形成性评估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判,而终结性评估则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测试。如何把这两种评估手段有效结合,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估体系,增强学生在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以评估促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2.国内学习评估体系研究综述
形成性评估最早是由美国的斯克里芬(G.F.Scriven)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提出来的。美国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将形成性评估运用于教育评价实践,从而大大促进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国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然而国内关于形成性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晚。一直以来,中国英语教学采用的主要测试、评估方法是终结性考试。直到2000年,《英语教学大纲》才第一次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提出教学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并明确指出:“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形成性评估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陶明星(2001)、罗少茜(2003)分别对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的特点、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周娉娣、秦秀柏(2005),纪鸿、马瑞雪(2007),崔敏、田平(2010)、王笃勤(2010)对新兴的网络教学评估进行实证性研究;王华、富长虹(2006)对国外形成性评估的发展、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根据吴秀兰(2008)的研究,国内外外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研究以非材料性研究为主,以实证研究为辅”。但是,目前国内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研究有两个特点:第一,理论探讨和引介国外研究成果多于实证研究;第二,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价研究多于整体和全面的评估研究。这两个特点表明我国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研究与目前我国实际教学联系不够紧密,同时从视角方面更多地关注新出现的网络教学评估,而对新兴的网络教学评估如何融入大学英语评估体系关注不够。
3.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倡导的“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我院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有关学习评估改革的措施,即以分级教学为基础,建立平时成绩和期末课程考试相结合的学习评估体系。
然而,这种评估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评估主体单一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不仅需要传授,而且需要学习者积极思考和练习,从而将接受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更需要学习者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评估中。而目前的评价主体主要是任课教师,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很少参与到评价过程中。
(2)评估形式简单化。现行的形成性评估形式不够多样化,除了自主学习记录、口语测试等考试形式外,只有作业完成情况是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估形式。在目前的多媒体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及课外实践教学的立体教学环境下,教学活动更多样,层次更丰富,作为回应,形成性评估形式必须调整以适应目前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3)评估功能弱化。目前我们实施的分级教学是依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的个性化教学,为的是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相应地,学习评估模式应具备层次性。期末课程考试,即终结性评估,已完全实现分级测试,而平时表现,即形成性评估,仍一直采用“一刀切”的办法,无疑抑制高水平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多元化学习评估体系的构建原则
构建适合我校的学习评估体系应以当前实施的分级教学模式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发挥评估的“指挥棒”作用,真正实现以评估促学习的终极目标。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加形成性评估比例,监控学生学习全过程。
依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任务型教学法,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形成性评估比例,将评估融入学习的全过程,综合使用网络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学习的评估工具,设计更多开放式任务,除对学生个体评估外,还可对小组集体活动和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即通过统一的量化标准评价个体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参与的程度和对项目完成所作出的贡献。
与此同时,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学生要建立学习历程档案,方便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学习历程档案包括学习目标(学期目标和周目标)、学习内容、遇到的问题、使用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心得五部分组成。学习历程档案由老师定期检查并进行反馈。
(2)由师生共同参与评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目前所实行的评估基本上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对象,整个评估体系中学生始终处于“被评估”的地位,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估活动中,既评价自己又评价同伴,让学生了解评估规则的制定、评估的实施标准、操作方法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从而积极配合,使形成性评价得以有效进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认知任务,因此,学生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肖武云、王晓萍,2009)。 (3)“因材施教,因人制评”,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以分级教学为基础,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评估体系改变了仅以卷面分数决定学习成绩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注重知识积累、循序渐进的良好学习习惯,但因形式和内容都过于笼统,评价目标不明确,其有效性有待提高。多元化的学习评估体系应该依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进步情况分别设计、实施分级评估和阶段评估,即在每个级别制定相应的评估量表,每个学期进行适当调整。这种评估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估的作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结语
学习评估体系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目前所实施的评估方法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到评估和教学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积极创建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Scriven,M.S.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In R.Tyler,R.Gag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