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男生一般比较积极主动,上体育课兴趣很高,而女生则不见然。
人们有一种共识:“兴趣是入门的开始”,“是学习的挚友”。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学习活动时,如果对这种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就有可能推动他更加积极地探索,而且这方面的能力也发展较快。事实证明,只要学生对自己参加的体育发生了兴趣,就会把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加刻苦训练。
然而,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体育知识的学习,又有功作技能的形式,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它学科的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和身体锻炼的技能,还要通过各科身体练习,促进身心健康。
当前随体育课程改革,学校体育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也更加重视心理健康,尤其是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特别是女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她们健康成长。
一、常见的女生体育课堂的消极表现及其心理状态分析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男生一般比较积极主动,上体育课兴趣很高,而女生则不见然。这是由于女生的心理常表现出不稳定和不成熟的特征,她们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同时又爱面子,自尊心强,易闹情绪爱使小性子。所以在我们教学实践中,发现女生常有一些影响其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活动效能的消极行为和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律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在体育教学中,有一部分女生游离于教学之外,对上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知识、技能一知半解,自以为是,常常借故缺席,或即使来了也常人在心不在。
由于长期处于重智轻体的环境中,对于体育运动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以致兴趣不大、厌动、厌学,常处于精神不佳的无力状态。这也是导致女生在体育课堂上参与者少,围坐观望者多的直接原因。
意志不坚强,耐挫能力差,情绪压抑,怕苦怕累,夏天怕晒,冬天怕冷,易逃避困难,爱推诿。
性格孤僻,不合群,不喜参加集体活动,缺乏合作精神。
情绪化。这类学生常因诸如对某项运动的偏爱,或因生理经期或者其它人际关系的压力等而常常表现出情绪化的运动习惯,时而热情高涨,时而消极低落。
当然,引起女生此类消极状态的成因是复杂的,多样的,有主观原因,如对体育的错误认识,认为体育锻炼不就是肢体在跑跑、踢踢、打打、跳跳吗?也不过是一种原始行为,决不是智慧行为;也有客观的原因,如场地器材的不足,女生自身生理机能和心理上的变化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等。
此外,女生对体育运动有其特殊的心理要求,即求轻、求新、求美。简单地说就是要求运动强度不大,量不多,难度低,危险性不高,可以既轻松又愉快地练习;对内容则要求新颖,新潮时尚,能够反映更多的时代信息,更新的内容,尤其是一些蕴涵了与其未来生活有关的体育文化,以提高自己的卫生保健知识,体育文化素养,高雅的艺术素质和终身体育的能力;女生对美的追求是相当强烈的。在运动中追求美,展现美是她们的心理需求,对能使她们获得健美的体型、优雅的状态、美的享受的教材特别投入,如健美操、形体操、体育舞蹈等。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改革体育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适应高速度、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和现代文明对人体的挑战,终身体育运动应运而生。由此,学校体育也肩负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责任。为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更新观念,讲究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和智能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锻炼身体的正确方法,吸取知识,获得经验,使之能在此基础上通过转化与重新组合产生新的方法和手段。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自主研习的兴趣,又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锻炼的能力。同时,也应该注重方法手段的情感化,一方面要建立师生间平等和民主的关系,增强课内外交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关注他们的情感走向,给予适时的感化和鼓励,积极为学生开辟一条心理慰藉的途径;另一方面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获得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情感意志的体验,充分发挥体育的育心功能。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女生的身心特点以女生的兴趣为主,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又有一定趣味性的教材,如喜欢的球类项目、舞蹈(适时引起一些新潮时尚的舞种)、健美操、传统体育项目等。同时,理论课要适当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对身心的影响,掌握心理的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进而保证,以较高的兴趣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完成学习目标。
现行的体育锻炼考核标准是普通认定按统一的标准进行一次考试的结果,而忽视了整个学习过程和个体基础差异。这样的标准大大影响了女生运动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心理的稳定性,扼杀了女生的兴趣和爱好,影响了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成绩评价应有一定的弹性,应充分考虑女生的个体差异,相对提高程度和课堂表现等因素,才有利于激发女生再学习的兴趣。
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女生自主参与,以弥补女生因学习紧张和课堂的局限而导致锻炼时间不足的缺陷。并把课外养成的兴趣爱好和成功、愉悦的体验延伸到体育课堂内来,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开展心理诱导,扫除心理障碍,提高教学质量
在体育课上开展诱导,有利于体育教师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动态,正确引导学生转化压力,正视困难,采用体育运动的手段,宣泄不良情绪,培养意志品质,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固有优势。这就是要求作为体育课主导地位的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挫折,多激励,少批评,给予正确的评价,吸引女生真正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使女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三、合理开展心理训练,调整女生的个性
独生子女结构的现代家庭模式,容易造成女生自私、孤僻、虚荣、脆弱等个性心理特点,体育教学应该积极发挥课程优势,以体育运动为载体,营建心理训练场,积极弥补女生的个性缺陷。
1.开展挫折教育
受成长环境的制约,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女生)缺乏正确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挫折的能力。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其本质就是借助体育活动的社交功能,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运动受挫的教学环境中,通过教师的客观引导和学生的主观调整,锻炼抗挫力。体育比赛的失败,游戏方法的失误,运动成绩的落后,以及遭受同伴的嘲笑和埋怨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学特有的心理训练场。教师应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转化不利因素,多给予受挫学生以鼓励和表扬,培养勇取顽强、积极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教师也要巧妙利用其他学生在同伴受挫后的不当表现,正面教育学生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正确处理进步与落后、顺利与挫折,努力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鼓励的班风和学风。
2.增强集体观念
个人意识日益凸显的现代社会,学生的集体观念相对淡薄,而未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集体力量的竞争,因此,培养集体观念应成为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的重要内容。体育运动,不仅是个体运动能力的展示,更多时候表现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小组之间的竞赛。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多选择需要学生相互合作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练、增强成功合作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在体育比赛、体育游戏等集体运动项目中,注意引导学生将个人意识转化为集体需求。在人人为集体荣誉而奋斗的精神状态下,增强凝聚力,提升集体意识。
3.培养创新个性
创新个性是健康个性的核心,形成创新个性才会革陈出新,不断进取。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些发展性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条件下,不断向新方法、新成绩、新目标挑战。在克服心理障碍,突破生理极限,拓展思维空间、更新学练方法的过程中,挑战自我,挑战同伴,强化挑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人们有一种共识:“兴趣是入门的开始”,“是学习的挚友”。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学习活动时,如果对这种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就有可能推动他更加积极地探索,而且这方面的能力也发展较快。事实证明,只要学生对自己参加的体育发生了兴趣,就会把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加刻苦训练。
然而,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体育知识的学习,又有功作技能的形式,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它学科的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和身体锻炼的技能,还要通过各科身体练习,促进身心健康。
当前随体育课程改革,学校体育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也更加重视心理健康,尤其是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特别是女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她们健康成长。
一、常见的女生体育课堂的消极表现及其心理状态分析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男生一般比较积极主动,上体育课兴趣很高,而女生则不见然。这是由于女生的心理常表现出不稳定和不成熟的特征,她们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同时又爱面子,自尊心强,易闹情绪爱使小性子。所以在我们教学实践中,发现女生常有一些影响其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活动效能的消极行为和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律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在体育教学中,有一部分女生游离于教学之外,对上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知识、技能一知半解,自以为是,常常借故缺席,或即使来了也常人在心不在。
由于长期处于重智轻体的环境中,对于体育运动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以致兴趣不大、厌动、厌学,常处于精神不佳的无力状态。这也是导致女生在体育课堂上参与者少,围坐观望者多的直接原因。
意志不坚强,耐挫能力差,情绪压抑,怕苦怕累,夏天怕晒,冬天怕冷,易逃避困难,爱推诿。
性格孤僻,不合群,不喜参加集体活动,缺乏合作精神。
情绪化。这类学生常因诸如对某项运动的偏爱,或因生理经期或者其它人际关系的压力等而常常表现出情绪化的运动习惯,时而热情高涨,时而消极低落。
当然,引起女生此类消极状态的成因是复杂的,多样的,有主观原因,如对体育的错误认识,认为体育锻炼不就是肢体在跑跑、踢踢、打打、跳跳吗?也不过是一种原始行为,决不是智慧行为;也有客观的原因,如场地器材的不足,女生自身生理机能和心理上的变化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等。
此外,女生对体育运动有其特殊的心理要求,即求轻、求新、求美。简单地说就是要求运动强度不大,量不多,难度低,危险性不高,可以既轻松又愉快地练习;对内容则要求新颖,新潮时尚,能够反映更多的时代信息,更新的内容,尤其是一些蕴涵了与其未来生活有关的体育文化,以提高自己的卫生保健知识,体育文化素养,高雅的艺术素质和终身体育的能力;女生对美的追求是相当强烈的。在运动中追求美,展现美是她们的心理需求,对能使她们获得健美的体型、优雅的状态、美的享受的教材特别投入,如健美操、形体操、体育舞蹈等。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改革体育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适应高速度、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和现代文明对人体的挑战,终身体育运动应运而生。由此,学校体育也肩负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责任。为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更新观念,讲究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和智能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锻炼身体的正确方法,吸取知识,获得经验,使之能在此基础上通过转化与重新组合产生新的方法和手段。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自主研习的兴趣,又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锻炼的能力。同时,也应该注重方法手段的情感化,一方面要建立师生间平等和民主的关系,增强课内外交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关注他们的情感走向,给予适时的感化和鼓励,积极为学生开辟一条心理慰藉的途径;另一方面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获得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情感意志的体验,充分发挥体育的育心功能。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女生的身心特点以女生的兴趣为主,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又有一定趣味性的教材,如喜欢的球类项目、舞蹈(适时引起一些新潮时尚的舞种)、健美操、传统体育项目等。同时,理论课要适当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对身心的影响,掌握心理的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进而保证,以较高的兴趣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完成学习目标。
现行的体育锻炼考核标准是普通认定按统一的标准进行一次考试的结果,而忽视了整个学习过程和个体基础差异。这样的标准大大影响了女生运动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心理的稳定性,扼杀了女生的兴趣和爱好,影响了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成绩评价应有一定的弹性,应充分考虑女生的个体差异,相对提高程度和课堂表现等因素,才有利于激发女生再学习的兴趣。
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女生自主参与,以弥补女生因学习紧张和课堂的局限而导致锻炼时间不足的缺陷。并把课外养成的兴趣爱好和成功、愉悦的体验延伸到体育课堂内来,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开展心理诱导,扫除心理障碍,提高教学质量
在体育课上开展诱导,有利于体育教师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动态,正确引导学生转化压力,正视困难,采用体育运动的手段,宣泄不良情绪,培养意志品质,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固有优势。这就是要求作为体育课主导地位的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挫折,多激励,少批评,给予正确的评价,吸引女生真正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使女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三、合理开展心理训练,调整女生的个性
独生子女结构的现代家庭模式,容易造成女生自私、孤僻、虚荣、脆弱等个性心理特点,体育教学应该积极发挥课程优势,以体育运动为载体,营建心理训练场,积极弥补女生的个性缺陷。
1.开展挫折教育
受成长环境的制约,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女生)缺乏正确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挫折的能力。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其本质就是借助体育活动的社交功能,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运动受挫的教学环境中,通过教师的客观引导和学生的主观调整,锻炼抗挫力。体育比赛的失败,游戏方法的失误,运动成绩的落后,以及遭受同伴的嘲笑和埋怨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学特有的心理训练场。教师应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转化不利因素,多给予受挫学生以鼓励和表扬,培养勇取顽强、积极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教师也要巧妙利用其他学生在同伴受挫后的不当表现,正面教育学生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正确处理进步与落后、顺利与挫折,努力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鼓励的班风和学风。
2.增强集体观念
个人意识日益凸显的现代社会,学生的集体观念相对淡薄,而未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集体力量的竞争,因此,培养集体观念应成为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的重要内容。体育运动,不仅是个体运动能力的展示,更多时候表现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小组之间的竞赛。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多选择需要学生相互合作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练、增强成功合作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在体育比赛、体育游戏等集体运动项目中,注意引导学生将个人意识转化为集体需求。在人人为集体荣誉而奋斗的精神状态下,增强凝聚力,提升集体意识。
3.培养创新个性
创新个性是健康个性的核心,形成创新个性才会革陈出新,不断进取。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些发展性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条件下,不断向新方法、新成绩、新目标挑战。在克服心理障碍,突破生理极限,拓展思维空间、更新学练方法的过程中,挑战自我,挑战同伴,强化挑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