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资源创设人文课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aiyu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为保障高中课程的实施,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现有课程资源。”当前传媒高度发达,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电子读物、互联网成为强大的信息源;学校硬件设备也越来越好,尤其是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我们借助优秀资源打造色彩缤纷的语文人文课堂成为可能。
  那么,该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把语文课堂打造成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辉、滋养着人格与生命的人文课堂呢?
  
  一、利用教师阅历,成就人文课堂
  
  “教师即课程”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它意味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新教学内容,利用自己的学识和阅历成就人文课堂。
  如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花了很多时间谈苏轼:他的词开豪放一派;他的散文《前(后)赤壁赋》是千古名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题西林壁》)很能体现宋代哲理诗的意味;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有空搞几个菜吃,也成名菜(东坡肉);以及乌台诗案,苏东坡在海南的生活轶事等等。让学生与我一道走近这个伟大文豪的心灵,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面,让学生亲近了经典文学作品,不知不觉中也提升了学生的品位和思想境界。
  而在平时,教师更应该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利用网络资源或自己外出学习带回的资料整理储存以备用,建立自己的资料库。比如到绍兴,我把鲁迅故居、兰亭、沈园、东湖、大禹陵五部分资料制成图片;到云南,我把它分成昆明、大理、丽江、玉龙雪山四部分。回来时结合图片,给同学们讲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名人典故、闲情逸事,同学们听得兴趣盎然。通过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从而产生了要认真读书、将来走出去好好看看乃至报效祖国的念头。
  
  二、利用媒体资源,打造人文课堂
  
  学生感受最深、运用最得心应手的虽然是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素材,但是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特别是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各类知识,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阅读和写作源泉。因此,如果我们能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就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1、美文欣赏,课前熏陶。我经常利用文学网站“榕树下”下载优秀散文,每节课前让学生朗读欣赏,让学生通过美读、品味,感受到清新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使学生领会到文学的韵味和魅力,知道什么叫好文章,什么叫真善美。
  以散文《月光爱人》片断为例,“蛙声远去,秋虫唧唧。迷人的月色让世界沉静安详,一袭白衣站在小院里,望月而叹。不知有多少人借月感怀,托月寄情,这份醉人的美丽越来越浓烈,越来越高贵。赏月应在桂花树下,坐在木椅上和爱人絮语往事憧憬未来。捧着一杯酒让心思奔腾犹如江河,或端着一盏茶随幽静的小溪潺潺而去。酒是强烈的欲念,茶是欲念的平息。酒与茶,一动一静,左右我们的情欲。圆圆的月饼是一轮古老的明镜,照出相思映出真情。”此段文字情和景完美结合,真是诗情画意,读来似闻鸟语,似嗅花香。
  2、巧用音视频,创设课堂情境,加深课文理解。如下载词曲兼美、内容健康、与课文相关的歌(乐)曲和flash音乐作品巧妙运用于语文课堂。上《林黛玉进贾府》时,我就放flash《枉凝眉》和《葬花吟》;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放《滚滚长江东逝水》;上《乡土情结》放《谁不说俺家乡好》等。优美的旋律,精彩的画面,一下子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同学们在艺术欣赏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又如下载视(音)频朗读文件,学生目睹色彩绚丽的画面,耳闻名家吟诵美文的纯美嗓音,陶醉在色彩、声音、音乐所营造的氛围里,心里也浸染着墨韵书香。这缕缕书香如杨柳风,如杏花雨,在学生心田中萦绕,朵朵心花悄然绽放,演化出无数感悟的诗行。央视“子午书简”、“千秋史话”栏目中的精彩内容是学生们的最爱,结合教材选看一些,能让学生从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身上得到人文精神的启蒙。
  3、教师还可借助名人书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境。如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中“赵家的天下,米芾的山水”之说,学生搞不明白。我就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示给学生看,学生领略了宋画的意境,也感受到《听听那冷雨》古诗词的韵味。
  总而言之,教师要凭借语文教学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韵律美、情韵美、修辞美、意境美、语言美和精神美,从而唤醒学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让语文的课堂散发着学生的灵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问,自由地读,自由地想,自由地答,自由地评价,自由地选择。我们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以一种善意的、平等的姿态,同我们的教育对象一起渡过愉快成长的生命历程。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生机盎然,学生才会兴致勃勃。
  
  林热军,教师,现居浙江临海。
其他文献
这般轻柔地活  在该醒的时辰,轻柔地醒来  用猫咪肉垫的脚,轻柔  走出房间,心脏  也轻柔地搏动着  不惊扰云彩  在时间的鼓点中  做比一缕风,更轻柔的风景  吹开一朵鲜花  轻柔拍打海岸  沿时光慢慢  变老,然后  轻柔地腐烂、死去  做一道轻柔的划痕  像是不愿增加世界的负担  晚祷  在天上,那么飘  云朵降临半岛  我有天真的执念  净洁的云朵,你就擦拭它们吧  清洗我的雨水,和星辰
夜晚来了,它才活过来  借蟋蟀之身还魂  生命的激情,像黑色泉眼  喷涌,地下河只在暗中存在  为躲避光亮的审判,它把疼痛  腌渍,以加剧赎罪的药性  一遍一遍歌唱,暗夜之美  喧嚣赤裸裸,穿越惩罚的火线  裂帛划过古老爱情的梦魇,繁华  绮丽、虚幻,戛然而止  等待之后,依旧等待  而歌罢,已是另一个黎明  仿佛爱情  悄悄的,月季骨朵已初露  端倪  娇颜的月晕再也  藏不住  秘密一瓣一瓣剝
叶义基,广东省东莞市人,是享誉广东省的学者型校长,现为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校长、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中国科协学会管理服务中心教育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从教43年来,叶校长潜心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家教育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获教育权威单位学术奖。    南国的十二月,一切生命都在向摆脱压力的束缚、提升自我灵性、寻求自在的生活而发起冲击。带着突围语文教学的希冀,梁经伟(以下简
夏日池塘  那几个人在划桨  那几个人在拼命划动  木片做的桨  一只腰盆做的船  他们涨红了脸  他们满头大汗  但他们的“船”仍在  左倾右侧 仍没有划得多远  他们互相做着手势  嘴张得很大 在叫喊  但我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仿佛我戴上了一副墨镜  世界变成一部无声的默片  他们的“船”终于沉没了  有人落水 有人游开  有人在挣扎 所有的笑  都有花朵开放的形状  我戴的墨镜是由  很多年
作家蒋丽萍说:“对于中学生来说作文写自己的感受。从这一点出发就是要让学生平时就养成一种习惯,要有丰富的感知力,对周围的一切感兴趣。不能想象一个对周围的一切都无动于衷的人能写出好文章来。”这段话道出了作文成功的真谛,就在于到生活中去发现,自觉主动地在生活中体验感受。表现为作者对客观事物情感的反应。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有了这种情感,就有了“发现”。可见,作文教学的指导,离不开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的生活体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变革的社会背景下,又恰逢躁动的年龄阶段,各种心理活动显得特别活跃而又充满矛盾,加上他们独特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少人心理问题颇多。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学生,由于高考的失利,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更大。语文课具有百科之母、百科基础之特点,对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更直接、更突出、更明快的作用。近几年来,我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
第一次在国家大剧院看演出  节目结束后,台下掌声不停  交响乐队的指挥和协奏曲里的首席演奏家  反复进后台,再走回来  弯着腰,向大家致谢  一次又一次  像极了小时候姥姥,逗我的猫猴  打药  老家务农的秀珍妹妹  前些天来城里办事  顺带到我家做客  重点问了下我这个姐夫  去年拿了多少年薪  可方便借些钱渡个难关  我说,你们家什么情况  能否给个借钱的理由  她说,早春种的稻子明明打了一次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能否准确地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仅能看出一个人会不会说话,还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语文修养。有的人由于受习惯的影响,说话、写文章不爱动脑筋,在表述自己的意思时犯了错误而自己却毫无所知。试看下面几个句子:  1、……怕80米的高墩产生误差,他们每天清晨五点,赶在太阳没出来之前进行测量。  ——2005.11.24《湖北日报·飞翔吧,大鹏》  2、……因为他是警察,在警察没来
逆光而行,我回来了  我想看看  咱们清清的小河  飞满鸟儿的树林  一望无际的庄稼  圆圆的打卖场  扇形的石碾  飘香的菜园  袅袅上升的炊烟  蘑菇似的草垛  想看看那光屁股游泳的孩童  耕田的老黃牛  拉磨的小毛驴  吃青草的小羊  雄赳赳的公鸡  咯咯下蛋的母鸡  晚上,我们还去捉萤火虫吗  清晨还去树林摘蘑菇,打猪草吗  露珠又要打湿我们的鞋袜了  我们还去爬树摘桑葚  在月下猫捉老鼠
新课改纲要为我们指出了科学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那就是: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由注重教师的“成功感”转变为注重学生的“成功感”,以教师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现代技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创造和自我提高的学习意识,力求构建一种互动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互动的良性循环的局面,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