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为“高效课堂”?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在有效的时空里,采取恰当的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还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在坚守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同时充分利用本节课的资源,让学生明白丑与美,恶与善的客观真实”,不一而足。简而言之,高效课堂即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基于此,要打造高效的政治课堂,就必须通过转变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
一、转变备课方式:由简单备教材向全方位备课转变。
原来的备课只是简单的备教材,上课时就是不折不扣执行教案或者是事先设定的教学思维过程。教材就是教学的“圣经”,教学活动则是教师完成知识传授的独角戏。而新课程的备课则至少包括教学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课后反馈或自我点评等环节,是一种针对性强的全方位备课。特别是学生分析,政治教师一般担任几个班的教学,班有班的特点,作为科任教师备教材的同时更须备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2012届我所教的2个班中,经过调查发现,高三(10)班积极发言的学生多,学习气氛较浓,所以教学时多采用讨论法、自学法、辩论法等;而高三(9)班人数多,发言的学生少,偷懒的学生多,因此备课时经常精心设计提问,“逼”学生自学,并注重在组与组之间、男女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竞赛,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就拿“政府的职能”教学来说,两个班中我都是先用例证法阐述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然后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在(10)班采用深圳卫视“年代秀”明星互动节目的比赛方式,要求3组学生分别代表3个年代,80年代负责阐述“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90年代负责阐述“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00年代负责阐述“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以参加阐述的学生多者为胜;而在(9)班,我则只是在阐述4个职能后,再借鉴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转变教学方式:由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曾说过的:“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灌输,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掌握其规律,达到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目的。所以,新课程倡导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知识,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严格来说,学生除了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懂得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由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变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教师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有区别地对待教学内容并采用不同的教法。由于高考的需要,教学大纲规定了很多的知识点,但实际很多知识点都不需要死记硬背,学生也没办法记忆如此多的知识点。因此对于一些知识点,可以只要求学生简单了解。如考点“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已有比较深的认识,教学时主要采用自学法,可减轻学生的学生负担。但对于考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则不同。这一知识点不论从高考的角度还是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联系实际的角度,都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可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引子,用讲授法、分析法完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教学;而“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则用例证法进行教学,最后进行归纳提升:如何回答“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其次,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闻、时政热点。这样学生不仅容易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讲“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时,我没有太多的阐述,而是在上课时用多媒体播放奥运会冠军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情景。这时,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再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让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体。比如,在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先由学生说说自己家乡居住有哪些民族,然后思考是不是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从“是什么,为什么”来把握相关知识点,最后归纳提升:民族问题上“怎么样”如何回答。
三、转变学习方式:由接受式被动学习向自主基础上的主动学习转变。
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倡导自主学习(相对于被动学习)、合作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探究学习(相对于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但自主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基础上的学习。而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著名教育家斯卡纳金曾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
例如,在讲“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时,我要求学生回家查找有关 2000年布什与戈尔的竞选的相关资料,并让学生解答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问题:“戈尔的选票比布什多,为什么他反而落选了?”学生兴趣很高,到上课时已经有了满意的答案,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脸。这是因为,自主学习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有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转变备课方式:由简单备教材向全方位备课转变。
原来的备课只是简单的备教材,上课时就是不折不扣执行教案或者是事先设定的教学思维过程。教材就是教学的“圣经”,教学活动则是教师完成知识传授的独角戏。而新课程的备课则至少包括教学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课后反馈或自我点评等环节,是一种针对性强的全方位备课。特别是学生分析,政治教师一般担任几个班的教学,班有班的特点,作为科任教师备教材的同时更须备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2012届我所教的2个班中,经过调查发现,高三(10)班积极发言的学生多,学习气氛较浓,所以教学时多采用讨论法、自学法、辩论法等;而高三(9)班人数多,发言的学生少,偷懒的学生多,因此备课时经常精心设计提问,“逼”学生自学,并注重在组与组之间、男女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竞赛,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就拿“政府的职能”教学来说,两个班中我都是先用例证法阐述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然后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在(10)班采用深圳卫视“年代秀”明星互动节目的比赛方式,要求3组学生分别代表3个年代,80年代负责阐述“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90年代负责阐述“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00年代负责阐述“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以参加阐述的学生多者为胜;而在(9)班,我则只是在阐述4个职能后,再借鉴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转变教学方式:由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曾说过的:“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灌输,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掌握其规律,达到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目的。所以,新课程倡导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知识,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严格来说,学生除了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懂得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由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变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教师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有区别地对待教学内容并采用不同的教法。由于高考的需要,教学大纲规定了很多的知识点,但实际很多知识点都不需要死记硬背,学生也没办法记忆如此多的知识点。因此对于一些知识点,可以只要求学生简单了解。如考点“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已有比较深的认识,教学时主要采用自学法,可减轻学生的学生负担。但对于考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则不同。这一知识点不论从高考的角度还是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联系实际的角度,都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可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引子,用讲授法、分析法完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教学;而“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则用例证法进行教学,最后进行归纳提升:如何回答“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其次,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闻、时政热点。这样学生不仅容易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讲“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时,我没有太多的阐述,而是在上课时用多媒体播放奥运会冠军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情景。这时,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再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让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体。比如,在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先由学生说说自己家乡居住有哪些民族,然后思考是不是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从“是什么,为什么”来把握相关知识点,最后归纳提升:民族问题上“怎么样”如何回答。
三、转变学习方式:由接受式被动学习向自主基础上的主动学习转变。
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倡导自主学习(相对于被动学习)、合作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探究学习(相对于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但自主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基础上的学习。而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著名教育家斯卡纳金曾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
例如,在讲“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时,我要求学生回家查找有关 2000年布什与戈尔的竞选的相关资料,并让学生解答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问题:“戈尔的选票比布什多,为什么他反而落选了?”学生兴趣很高,到上课时已经有了满意的答案,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脸。这是因为,自主学习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有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