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塑造人格,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发现美、懂得美以及欣赏美的能力,使其创造美的能力得以提高。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将以美育人、以美感人作为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与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最终实现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素养;培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必须对学生健康的审美素养与审美观进行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确保学生能够形成对科学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自然美的鉴赏力、想象力与感受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文化艺术活动,以此进行创造与表现美的实践行动。小学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培养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而且具有综合能力的现代化人才。而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对其进行美的熏陶,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水平和审美能力。
  一、审美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每个人的审美素养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漫长的人类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提升与总结出来的,而且这种审美素养在另一方面还会对人类形成一定的反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帮助人类走出无知、愚昧与贫困,并创造更多的奇迹。从原始时期打造的石斧,发展到后来三星堆青铜器,从远古时期的金字塔,发展到后来的埃菲尔铁塔,这些事实充分证明,在社会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审美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当今小学教育的必修课。
  审美能力属于一种判断美好事物的能力,而且也是感知理解美的能力。多种层面共同构成审美能力,其中包括审美想象力、审美感知力、审美评价力以及审美理解力等等。其中审美过程就是通过调用已有知识、记忆和经验来体验、感受以及分析、判断审美对象的过程。此过程具有极为丰富的心理学背景与个性特点,而且深受美术与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学生必须拥有一个较高美术素养与稳定健全的审美心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并不只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专业素养得以形成的基础与前提。通过美术教育所培养的高尚情操,是对学生人格与道德进行提高的必备条件。所以,审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审美情趣进行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1.引导学生审美观点的正确树立
  在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因此审美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必须注入情感,缺乏情感的审美根本不存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用心去鉴赏美与感受美。
  著名文学家陶行知曾说:“教育中,首先要重视艺术化校容。”由此可见校园设计不仅要审美化,同时还必须做到人际关系审美化。所以,校园必须力求绿化、净化、美化以及师生的和谐化。所设计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审美视觉造成直接性刺激,外在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建设校园环境时,可适当鼓励学生参与设计,为校园美化献一份力量。从根本上说,校园环境是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有潜移默化作用的独特空间。因此,校园审美设计的合理性能够直接培养学生对美进行鉴赏的能力与水平。
  2.亲近自然,领悟生活美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艺术家的灵感通常都是日常生活积累所得。之所以存在美,主要是由于存在美好的事物。而优秀的自然风景也是对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美术课堂并非在画室中让学生如同机器一般埋头苦画,而是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多层次、有个性,而且多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走进自然写生,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以激发,让学生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壮美,进而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
  3.结合现实生活,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审美教育最高阶段与归宿是创造美,创造美不仅能够使学生聪明才智与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也是保证学生能够自我完善与教育的最佳途径。
  生活中创造美,生活中处处存在美,美离不开生活,积极引导学生成为生活美的创造者。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运用审美能力,比如,小学很多女生都爱美,所以可以在此环节对其进行引导,像美化教室、穿衣打扮、文艺演出以及布置寝室等,都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总之,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审美素养教育,属于一种全方位美学素质的教育,和学生的德智体进行有机结合,重视学生生存质量的提高,使学生能够自我优化与完善。对学校优秀美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能够意识到美育的重要作用,最终保证学生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0).
  [2]黄学宁.构建有文化的美术课堂.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3(03).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大庆市八百垧第一小学)
  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思维,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把课教活,即把文中的内容,包括字词句讲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把学生深深吸引住,让学生爱学语文。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上下功夫。  关键词:设计;阅读;兴趣;阶段性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语就是教师在新课教学之前诱发动机的用语,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导语首先是要简练
比较上海、香港发展的历史,香港在先天条件不及上海的情况下,能够趁上海衰落之机取而代之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香港自抗战之后一直保有稳定
摘 要:参加吉林省地理年会及东北师大附中活动化课题推广会,学习了关于《地理课堂活动化教学模式建构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感受着师大校园浓厚的地理教研团队,吸取着富有生命的地理课堂教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的成果让我的学生受益。  关键词:活动化课题;高效;创新;学生  2012年5月17日,我有幸参加吉林省地理年会及东北师大附中活动化课题推广会,在会上听了刘晓洁老师的《挺进南极》、杨志老师的
摘 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的前提,因而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而今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要么就是教师过于严厉,学生见到教师如老鼠见了猫。另外一种就是教师过于随意,导致班上的学生调皮捣蛋的较多,课堂纪律较差。  关键词:师生关系;融洽;交流  随着素质教育强调的新型师生关系,很多教师都会为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发愁,因为现在的孩子心理年龄要比原来的孩子成长得更早,主要是因为他们很早就接
摘 要:英语的学习一直是困扰中国学生与教师的难题,众多教育工作者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一直以来都在寻求着一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进行学习,学好英语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学生单词量的积累,如果单词量不过关,那么一切都是空谈。  关键词:英语单词;词根联想;学习效率  单词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针对小学生年龄的特点,我们应该确定出一个实用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小学生记忆单词,词根联想法
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是教师透过教授或体验让学生获得英语语言的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学生可量度稳定的学习行为变化,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建立新的学习动力和意
摘 要:聚焦有效教学,构建智慧课堂。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舍得就是智慧。舍得:有舍才有得,不舍则不得,多舍就多得。舍得才会赢,值得就去做,什么是舍得,什么才值得。  关键词:舍得;讲;降;奖;思  一堂课,教学内容中有10道数学题,其中一个班教师将每一道题都很详细、生动地讲解;而另一个班,教师只讲解了其中的5道比较简单的,而另5道比较难的题目则留给学生自己完成。第二天让两个班的学生再做这10道题目,没想
本文分析阐述了党领导人民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两文明建设到三文明建设,再到三文明建设加和谐社会建设的认知实践历程,了
充分挖掘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对资源进行重组,沟通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让学生学会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