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是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各科都在紧张的复习着,明显感觉时间不够用,同学们更喜欢把大块的时间用在其它科目的攻破上,我作为2012届文科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收获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刚进高三时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我所教的是两个文科平行班,当中有比较优秀的学生,对语文有较浓厚的兴趣,但这些是相对于兴趣而言的,对应试而言则有很大的能力欠缺,况且,文科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较强的上进心,面对高考,这些无疑造成了进入高三时期绝大多数学生还存在着严重的学习上的隐患。
1.学习极其被动。
2.缺乏应有的基础,知识面比较狭窄,知识点欠缺,综合做题能力差,应试能力弱。
3.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答题不规范,书写不过关。
4.学习不注重科学方法,不能及时落实复习、巩固提高,不善于自己纠错总结。
5.写作缺乏文采和思想的深度。
二、高三时期复习训练的具体措施。
鉴于上述学习背景及实际情况,高三时期我与备课组的各位同事在学期初就制定了针对高三全年的复习计划,并扎扎实实地加以落实:
(一)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不直接取材于课本,因而有人对课本的作用产生怀疑,对课文的教学不感兴趣。其实,高考命题虽不取材于课本,但考查的知识大多是课本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内容,这一点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高三阶段结合教材我重点抓了必修教材的文言文复习及诗歌复习,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早读扎扎实实地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准确背诵名句佳篇;另一方面通过练习检查督促。利用教材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各种必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发展学生的文言知识迁移能力。不但如此,对文句优美、意蕴深厚的现代文,我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积累,语言揣摩,佳句仿写。
(二)落实考试说明,研讨高考真题,分段过关。
考纲规范了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说明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对高考复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尤其是对首届进入新课改的我们,因此,必须首先要吃透说明。比较近两年课改区的说明,2012年考试说明较之2011年考试说明变动不大,只是说法和名称有了改变,表达更准确、更科学。根据考试说明的变动,我将说明要点分解成若干个小点,这样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使学生心中有数,不再因语文的面广量大、漫无边际而生畏难情绪,从而增加了学好语文的信心。其次,在复课过程中,我以近三年高考试题为例,参照2011年课改区如海南卷、浙江卷、山东卷,认真研究题型、题点、命题规律、答题技巧,将知识点的复习与例题训练有机结合,在考点训练前,让学生对照考试要求对必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储备于脑,以便用时提取。如面对浩如烟海、大海捞针般的字音字形及熟语的复习,我抓住命题规律、考点落实等方法,化繁为简。最后落实到能力训练上,摘编一系列习题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形成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方面的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化知识为能力就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积累。
素质教育要求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于是有人说语文尤其是高三语文,是积累性学科,费时多,见效慢,非一日之功,是作“奉献”的学科,要为数理化让步;在“3+综合”的今天,虽然强调语数外三大学科,可语文仍然在五门学科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也有人说,高三语文课堂教学无多大作用,应以训练为主,70%的时间应用来课堂训练。我们备课组同仁经过反复思考,形成共识,认为学语文的大环境不是一下子能形成的,要想使现状好转,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向语文教学本身要效率。我们要尽可能减少无效的低效的劳动,从而取得 “短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最优教学效果。
为提高高三语文的复习实效,我们把那些花时少、见效快的训练点作为重点加以突破。如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病句认知等,做好基础的知识积累,让学生认真理解记忆便可准确掌握。为此,我们精选了社会上常见常用而学生又常常读错写错用错的汉字、成语、病句现象,编成讲义印发给学生,学生自备错题集,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语音、词语、成语、近义词、标点、病句等,随时记录,时常翻阅,识记后受益非浅。像今年高考的3题所列词语“如期而至、交相辉映、垂询、无论”等词语几乎全在我们的搜索范围内,学生答题应该十分顺手。另外,语句的衔接排序、句式变换等等,解题都有规律可循,教师为学生总结归纳,学生也不难掌握,复习时我们也把它确立为重点,帮助学生总结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学生应对能力明显提高,失分率大大降低。
高考试题逐渐加大主观试题的命题力度,而学生在答主观试题方面缺少规范,不会通过命题寻找答题技巧,失分严重,尤其是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两个板块。针对这种情况,我把复习难点落实到此,将复习时间作相应调整,加大这两个板块的复习力度。首先,我详细研究高考真题,寻找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通过对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的研究,我明确了“词语与意义”“形象与意境”“手法与技巧”“思想与感情”等“写什么”“ 怎样写”“为什么写”三级考点的命题形式,结合答案总结出若干种答题技巧。其次,我结合具体文体的阅读复习,重点指导古代诗歌与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确立了“确定文体类型”“关键词与句子把握”“意象与意境结合”“材料分析与组织”“整体与局部”“主旨与立意”“作者与背景”等阅读突破角度,指导学生较快进入阅读训练中,较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主旨及精华内容。在阅读各类文章中,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情况下,都要理清文章主旨,归纳段落大意。第三,通过具体训练较准确地落实答题技巧及规范要求,如诗歌鉴赏复习为学生总结出“三部曲”、总分结合的规范答题方式,现代文阅读依分值结合材料关键词句分条做答的规范模式。经过近两个月的复习,学生由原来的盲目无知答题到最终的清晰规范,让我看到了辛勤耕耘的成果,特别是根据2011年四川卷的命题,我在文学类文本的复习中重点落实了散文阅读和小说阅读与鉴赏。从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这两个板块的命题及答案设置来看,我们的复习是定向正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看到学生喜悦的笑脸,我倍感欣慰。
一、刚进高三时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我所教的是两个文科平行班,当中有比较优秀的学生,对语文有较浓厚的兴趣,但这些是相对于兴趣而言的,对应试而言则有很大的能力欠缺,况且,文科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较强的上进心,面对高考,这些无疑造成了进入高三时期绝大多数学生还存在着严重的学习上的隐患。
1.学习极其被动。
2.缺乏应有的基础,知识面比较狭窄,知识点欠缺,综合做题能力差,应试能力弱。
3.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答题不规范,书写不过关。
4.学习不注重科学方法,不能及时落实复习、巩固提高,不善于自己纠错总结。
5.写作缺乏文采和思想的深度。
二、高三时期复习训练的具体措施。
鉴于上述学习背景及实际情况,高三时期我与备课组的各位同事在学期初就制定了针对高三全年的复习计划,并扎扎实实地加以落实:
(一)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不直接取材于课本,因而有人对课本的作用产生怀疑,对课文的教学不感兴趣。其实,高考命题虽不取材于课本,但考查的知识大多是课本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内容,这一点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高三阶段结合教材我重点抓了必修教材的文言文复习及诗歌复习,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早读扎扎实实地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准确背诵名句佳篇;另一方面通过练习检查督促。利用教材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各种必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发展学生的文言知识迁移能力。不但如此,对文句优美、意蕴深厚的现代文,我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积累,语言揣摩,佳句仿写。
(二)落实考试说明,研讨高考真题,分段过关。
考纲规范了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说明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对高考复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尤其是对首届进入新课改的我们,因此,必须首先要吃透说明。比较近两年课改区的说明,2012年考试说明较之2011年考试说明变动不大,只是说法和名称有了改变,表达更准确、更科学。根据考试说明的变动,我将说明要点分解成若干个小点,这样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使学生心中有数,不再因语文的面广量大、漫无边际而生畏难情绪,从而增加了学好语文的信心。其次,在复课过程中,我以近三年高考试题为例,参照2011年课改区如海南卷、浙江卷、山东卷,认真研究题型、题点、命题规律、答题技巧,将知识点的复习与例题训练有机结合,在考点训练前,让学生对照考试要求对必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储备于脑,以便用时提取。如面对浩如烟海、大海捞针般的字音字形及熟语的复习,我抓住命题规律、考点落实等方法,化繁为简。最后落实到能力训练上,摘编一系列习题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形成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方面的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化知识为能力就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积累。
素质教育要求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于是有人说语文尤其是高三语文,是积累性学科,费时多,见效慢,非一日之功,是作“奉献”的学科,要为数理化让步;在“3+综合”的今天,虽然强调语数外三大学科,可语文仍然在五门学科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也有人说,高三语文课堂教学无多大作用,应以训练为主,70%的时间应用来课堂训练。我们备课组同仁经过反复思考,形成共识,认为学语文的大环境不是一下子能形成的,要想使现状好转,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向语文教学本身要效率。我们要尽可能减少无效的低效的劳动,从而取得 “短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最优教学效果。
为提高高三语文的复习实效,我们把那些花时少、见效快的训练点作为重点加以突破。如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病句认知等,做好基础的知识积累,让学生认真理解记忆便可准确掌握。为此,我们精选了社会上常见常用而学生又常常读错写错用错的汉字、成语、病句现象,编成讲义印发给学生,学生自备错题集,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语音、词语、成语、近义词、标点、病句等,随时记录,时常翻阅,识记后受益非浅。像今年高考的3题所列词语“如期而至、交相辉映、垂询、无论”等词语几乎全在我们的搜索范围内,学生答题应该十分顺手。另外,语句的衔接排序、句式变换等等,解题都有规律可循,教师为学生总结归纳,学生也不难掌握,复习时我们也把它确立为重点,帮助学生总结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学生应对能力明显提高,失分率大大降低。
高考试题逐渐加大主观试题的命题力度,而学生在答主观试题方面缺少规范,不会通过命题寻找答题技巧,失分严重,尤其是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两个板块。针对这种情况,我把复习难点落实到此,将复习时间作相应调整,加大这两个板块的复习力度。首先,我详细研究高考真题,寻找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通过对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的研究,我明确了“词语与意义”“形象与意境”“手法与技巧”“思想与感情”等“写什么”“ 怎样写”“为什么写”三级考点的命题形式,结合答案总结出若干种答题技巧。其次,我结合具体文体的阅读复习,重点指导古代诗歌与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确立了“确定文体类型”“关键词与句子把握”“意象与意境结合”“材料分析与组织”“整体与局部”“主旨与立意”“作者与背景”等阅读突破角度,指导学生较快进入阅读训练中,较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主旨及精华内容。在阅读各类文章中,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情况下,都要理清文章主旨,归纳段落大意。第三,通过具体训练较准确地落实答题技巧及规范要求,如诗歌鉴赏复习为学生总结出“三部曲”、总分结合的规范答题方式,现代文阅读依分值结合材料关键词句分条做答的规范模式。经过近两个月的复习,学生由原来的盲目无知答题到最终的清晰规范,让我看到了辛勤耕耘的成果,特别是根据2011年四川卷的命题,我在文学类文本的复习中重点落实了散文阅读和小说阅读与鉴赏。从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这两个板块的命题及答案设置来看,我们的复习是定向正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看到学生喜悦的笑脸,我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