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现代教育理论视角看,习惯主要还是心理学范畴的问题,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重大,其实施策略要重点关注“需求、具象、体验、情境、意识”5个关键词。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 理念 实施
我国有悠久的习惯养成教育传统,《汉书》《左传》《孔子家语》中都用过“习性”的概念。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提出,良好习惯要及早养成,千万不能等“骄慢已习,方复制之”。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从衣服冠履、读书写文、杂细事宜等5个方面对蒙童习惯提出了具体要求。近现代,陶行知、陈鹤琴、梁漱溟、叶圣陶、楚图南等著名教育家和学者也都对此有过许多真知灼见。
习惯养成教育看似“老生常谈”,却并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题名含“习惯”的文献共8072篇,涉及幼儿园及基础教育阶段儿童习惯养成教育,被引5次以上或下载100次以上的文献仅有136篇,占1.68%。我们有必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视角,对习惯的基本涵义,对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基本步骤,特别是实施策略,进行尽可能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为推进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撑,为深化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提出明确的方向。
一、基本涵义
关于习惯的涵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哲学都在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下,开展过不同路径的研究。综合起来看,习惯主要还是心理学范畴的问题。
首先,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或行为方式。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个性心理倾向的一种表征,是一种比较固定的、机械的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
其次,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是在一定情境中形成、且当相似情境刺激出现时自动出现的行为,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美国的行为学派的心理学家哈尔和我国台湾的行为医学教授柯永河都将刺激与反应间的稳定关系称为习惯。
再次,习惯不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情感的内容。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不完成习惯的自动化动作,个体就会产生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或不满足的情感。学习理论者也指出,习惯性行为会消除某种焦虑或紧张,让人体验到轻松和愉快。
二、教育意义
关于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充分肯定,难以尽数。概括地说,我们可以从个体与社会发展这两个基本视角,来看待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首先,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个人成长的良性影响,它有利于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利于良好德行的形成。其次,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社会的良性影响,它有利于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有利于提高民族和国家的整体素质。
“二八定律”,又称“巴莱多定律”,大意是说,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都认为,人的成功,80%有赖于非智力因素(或“情商”),只有20%有赖于智力因素(或“智商”)。行为科学研究也表明,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非习惯性的,其余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心理学家王极盛对1560名学生的研究表明,72.8%的学生都认为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有影响,轻度的32.7%,中度的20.1%,较重的13.2%,严重的7.5%。他还连续3年访问了200名高考“状元”及父母,发现每个“状元”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与道德之间有着天然联系,好的德性往往寄寓在好的习惯之中。亚里士多德指出:“道德成自于习惯。”费尔巴哈也说过:“习惯——德行的秘密。”习惯养成能有效规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形成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辐射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句被广为传颂的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对社会个体成员是一种道德资本,对社会群体、民族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从长远的历史来看,形成一种社会风尚,汇入到民情风俗之中,影响民族性格的形成,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
三、基本步骤
习惯养成教育贵在落实。山西大同第三中学总结出包括明理、立标、示范、训练和反馈5个基本环节的习惯养成教育模式。明理即明确道理,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端正认识态度,进行内在激励;立标即确立目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教育目标体系,既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使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示范即树立榜样,主要是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示范形象;训练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反馈,就是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行评定,适时进行正负两方面的强化,以达到激励或矫正的效果。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步骤可以大致归纳为:①从外部发起,通过讲清道理,激发动机,提高儿童的内在主动性。②在儿童的共同参与下,讨论制定规范和标准。③在成人的示范和引领下,展开严格的、反复的、长期的、科学的训练。④通过反馈,及时巩固和矫正训练效果,达成训练目标,直至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实施策略
基于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需求、具象、体验、情境、赏识”应该是学校情境中实施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重点关注的5个关键词。
1 需求
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不同于以传授政治、历史、地理知识为主要任务的学科课程,而是以发展现代公民基本素质为主要任务的社会课程。后现代课程观对于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后现代哲学反对惟一的哲学、真理、“中心”和视角。后现代课程观的代表人物多尔主张,课程应该是“一个没有‘顶点’或‘底部’,没有起点(就奠基的角度而言)和终点(就终结的角度而言)的模体”。课程应该是建构性的和非线性的,是透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而不是预先设定的。
习惯养成教育目标需要在普遍性与针对性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教师可以遵循既定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亦步亦趋、按部就班,更应该密切关注、切实把握本校、本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和特殊性,就事论事、对症下药,力求使教育目标更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更具即时性和针对性。换言之,习惯养成教育既要关注社会对儿童习惯养成的普遍期待,更要关注儿童习惯养成的实际需求、薄弱环节,从紧要处人手,于关键点着力,否则就有可能是隔靴搔痒、无病呻吟。
2 具象
尽管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课程,但并非不需要“强制认识”,而是要讲究“强制认识”的艺术。
发展心理学认为,初中生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认知方式对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表明,“图片 文本 声音”的材料呈现方式优于“图片 声音”或“图 片 文本”的材料呈现方式,这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更能满足不同认知类型学生的需求。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方式和材料呈现方式之间的关系,使认知方式和材料的形式相匹配,可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实现这一目的的较经济的方法,是为同一材料提供多种呈现方式,以适应不同认知方式学生的要求。
习惯养成教育的认知设计要具有形象性,要从中小学生、幼儿思维的具象性特点出发,帮助学生熟记应养成的良好习惯及须克服的不良习惯,要以形象的手段,消减习惯认知的强制性。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习惯养成教育的知识教化时,教师应该注意运用韵文(诗歌)、故事(寓言)、图片、音乐、影像等呈现方式,或者综合运用多种呈现方式,为儿童的逻辑思维提供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3 体验
习惯养成教育需要解决的,不仅涉及到认知层面的“做什么”或“懂不懂”,还涉及到行为层面的“怎么做”或“会不会”,更涉及到情感、态度层面的“真心做”或“想不想”。
根据隐性知识之父波兰尼的观点,知识可以划分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两类,前者主要是指“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后者主要是指“怎么做”“是谁的”知识,获取隐性知识的途径主要靠实践。正如欧美国家的一句名言:你听了,你忘记了;你看了,你记住了;你做了,你学会了。
习惯养成教育要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要重视以实践性、体验性活动促进情感的内化,淡化、弱化说教式、训练式教育方式。体验学习,是让学生在各种压力情境中做出假设、想象、创造、选择,组织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和操作,并促使某些被体验、被感知的积极态度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
习惯养成教育最忌讳的,是采用在教师的“一言堂”之下,事先设计、排练得“滴水不漏”的“主题队会”的形式,让孩子们“小和尚念经”般地死记硬背一大通优美的诗句、隽永的故事,没有体验,没有内化,要么似是而非,要么过眼云烟,甚至成为“彬彬有礼”的“伪君子”。
4 情境
波兰尼指出,我们知道的多于我们能够言说的。个体的行为能力、情感态度往往是不可言喻的。加德纳也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而非单一的,各种智能之间并不具有相关性和迁移性,特定的智能只能在相应的情境中用具体、直接的方式进行观察和描述。美国教育家艾斯纳在对传统评价观的渊源分析及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质性评价的一系列特征和4个基本要求:强调评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强调对美学鉴赏观念的借鉴,强调对教育动态结果的把握。
习惯养成教育离不开特定的情境,习惯养成教育的评价也应该是情景化的,是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的。首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要让学生围绕各阶段学习目标,用简洁的语言将学习的经历、体会记录下来,就是要做出学习的情境记录和反思。其次,还要特别注意延伸活动的设计,就是要给学生布置一些习惯养成教育的“课外作业”“家庭作业”,并要求学生自己、家长、教师都对“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这种延伸活动既是一种训练,也是一种评价。
5 赏识
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成人尚且如此,遑论儿童?成就需要的发展意味着儿童在成功后为自己的胜任高兴,失败后为自己的无能失望。中国学生的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的倾向就显著地高于逃避失败的倾向。儿童在接受了成人积极的信息后,会按照成人所规划的方向和水平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行为,重新塑造自我形象。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之贯穿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习惯本来就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学生是习惯养成教育的主体,习惯养成教育要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功能,以充分的正强化激励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适度合理的负强化矫正儿童的不良习惯。
激励性评价方法,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采用语言激励、分层激励和情感激励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使学生的态度、情感、人格处于并保持积极、活跃、协调状态,增强成功的愿望,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研究展望
在初步学习、梳理国内习惯养成教育文献的基础上,我们也感到,这一领域还存在不少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目标的考量。诸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的“未成年人的十个好习惯”,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81个好习惯”,大多貌似“系统”而无据可循。山西晋城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材,实际上是《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逐项“解读”。至于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如何因应,学者冯卫东先生提出的儿童“基础习惯的保守性”(即在不同的文明或文化背景下,儿童作为“人”,他们应该具有或形成一些基础的、共性的、较少变化的习惯)、“单极习惯的迁移性”(即在某一种行为向度上形成的习惯,如平时学习很守时的习惯,这些习惯在儿童其他的行为或行为场域中也有所“迁移”,有所“濡染”)、“因时习惯的流变性”(即,从历时性的角度看,或者说在不同的时代里,“此时”的儿童与“彼此”的儿童在习惯表现方面有所不同,有所变化,这种流变性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发展习惯的自由性”(即儿童在个性化的发展方面,他也表现出一定的习惯,这种习惯较为“不拘一格”,较为多元,也较为自由),更有待我们深入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既科学合理、又具有弹性张力的目标体系,是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
其次是教育资源的研发。习惯养成教育应该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体验性,课程应该是建构性的和非线性的,不能因袭学科课程的规划和实施方式,不能“用”教材教,而应该“编”教材教。但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解决课程开发要求与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矛盾的捷径,也许是研发、建立习惯养成教育资源库,为广大基层学校、教师实施习惯养成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确保习惯养成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显然,这很难一蹴而就。
第三是教育力量的整合。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没有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学校的习惯养成教育不仅是孤立的、低效的,还随时会功亏一篑。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理解、沟通和合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是习惯养成教育的保障,也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必由之路。
注释:
1 赵振杰,浅论习惯养成的教育学意义[J],教育探索2004(6):62—64
2 赵振杰,论教育哲学视野中的习惯养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0~64
3 傅资云,乌申斯基论习惯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c],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2009:290~293
4 同1
5 同1
6 孙宏艳,学习习惯高于考试分数——访王极盛[EB/OL].http://vweb.youth.cn/cms/2006/syx/wj k/200608/t20060820_354587.htm, 2006-08-20
7 董性茂,道德基本素质养成的思考——习惯是德行的秘密[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8(4):14~19:14
8 李兰芬,马维杰,论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道德价值与心智历程[J],道德与文明2005(1):66~69
9 傅资云,乌申斯基论习惯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C],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2009:290~293
10 王继红,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初探[J],唐山学院学报2003(3):53~54
11 有宝华,课程开发范式的转型——解读《后现代课程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0(12):82
12 解丽丽,杨建伟,整体一分析、言语一形象性认知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综述[J],科技信息,2009(19)
13 李雁冰,重塑教育评定——艾斯纳的课程评价观初探[J],外国教育资料,2000(1)
14 叶仁敏,成就动机的测量与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2)
15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16 白文飞,应用激励性评价方法,促进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7):45~46
17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组,未成年人的十个好习惯[EB/OL] .http://sunyunxiao.you th.cn/xgyj/hxgtg/200608/t20060819_354477.htm, 2006-08-19
18 卓立,培养孩子良好习惯[EB/OL]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ld= 1623093,2009-12-01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 理念 实施
我国有悠久的习惯养成教育传统,《汉书》《左传》《孔子家语》中都用过“习性”的概念。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提出,良好习惯要及早养成,千万不能等“骄慢已习,方复制之”。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从衣服冠履、读书写文、杂细事宜等5个方面对蒙童习惯提出了具体要求。近现代,陶行知、陈鹤琴、梁漱溟、叶圣陶、楚图南等著名教育家和学者也都对此有过许多真知灼见。
习惯养成教育看似“老生常谈”,却并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题名含“习惯”的文献共8072篇,涉及幼儿园及基础教育阶段儿童习惯养成教育,被引5次以上或下载100次以上的文献仅有136篇,占1.68%。我们有必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视角,对习惯的基本涵义,对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基本步骤,特别是实施策略,进行尽可能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为推进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撑,为深化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提出明确的方向。
一、基本涵义
关于习惯的涵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哲学都在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下,开展过不同路径的研究。综合起来看,习惯主要还是心理学范畴的问题。
首先,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或行为方式。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个性心理倾向的一种表征,是一种比较固定的、机械的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
其次,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是在一定情境中形成、且当相似情境刺激出现时自动出现的行为,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美国的行为学派的心理学家哈尔和我国台湾的行为医学教授柯永河都将刺激与反应间的稳定关系称为习惯。
再次,习惯不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情感的内容。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不完成习惯的自动化动作,个体就会产生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或不满足的情感。学习理论者也指出,习惯性行为会消除某种焦虑或紧张,让人体验到轻松和愉快。
二、教育意义
关于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充分肯定,难以尽数。概括地说,我们可以从个体与社会发展这两个基本视角,来看待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首先,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个人成长的良性影响,它有利于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利于良好德行的形成。其次,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社会的良性影响,它有利于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有利于提高民族和国家的整体素质。
“二八定律”,又称“巴莱多定律”,大意是说,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都认为,人的成功,80%有赖于非智力因素(或“情商”),只有20%有赖于智力因素(或“智商”)。行为科学研究也表明,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非习惯性的,其余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心理学家王极盛对1560名学生的研究表明,72.8%的学生都认为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有影响,轻度的32.7%,中度的20.1%,较重的13.2%,严重的7.5%。他还连续3年访问了200名高考“状元”及父母,发现每个“状元”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与道德之间有着天然联系,好的德性往往寄寓在好的习惯之中。亚里士多德指出:“道德成自于习惯。”费尔巴哈也说过:“习惯——德行的秘密。”习惯养成能有效规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形成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辐射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句被广为传颂的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对社会个体成员是一种道德资本,对社会群体、民族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从长远的历史来看,形成一种社会风尚,汇入到民情风俗之中,影响民族性格的形成,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
三、基本步骤
习惯养成教育贵在落实。山西大同第三中学总结出包括明理、立标、示范、训练和反馈5个基本环节的习惯养成教育模式。明理即明确道理,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端正认识态度,进行内在激励;立标即确立目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教育目标体系,既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使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示范即树立榜样,主要是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示范形象;训练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反馈,就是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行评定,适时进行正负两方面的强化,以达到激励或矫正的效果。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步骤可以大致归纳为:①从外部发起,通过讲清道理,激发动机,提高儿童的内在主动性。②在儿童的共同参与下,讨论制定规范和标准。③在成人的示范和引领下,展开严格的、反复的、长期的、科学的训练。④通过反馈,及时巩固和矫正训练效果,达成训练目标,直至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实施策略
基于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需求、具象、体验、情境、赏识”应该是学校情境中实施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重点关注的5个关键词。
1 需求
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不同于以传授政治、历史、地理知识为主要任务的学科课程,而是以发展现代公民基本素质为主要任务的社会课程。后现代课程观对于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后现代哲学反对惟一的哲学、真理、“中心”和视角。后现代课程观的代表人物多尔主张,课程应该是“一个没有‘顶点’或‘底部’,没有起点(就奠基的角度而言)和终点(就终结的角度而言)的模体”。课程应该是建构性的和非线性的,是透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而不是预先设定的。
习惯养成教育目标需要在普遍性与针对性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教师可以遵循既定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亦步亦趋、按部就班,更应该密切关注、切实把握本校、本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和特殊性,就事论事、对症下药,力求使教育目标更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更具即时性和针对性。换言之,习惯养成教育既要关注社会对儿童习惯养成的普遍期待,更要关注儿童习惯养成的实际需求、薄弱环节,从紧要处人手,于关键点着力,否则就有可能是隔靴搔痒、无病呻吟。
2 具象
尽管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课程,但并非不需要“强制认识”,而是要讲究“强制认识”的艺术。
发展心理学认为,初中生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认知方式对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表明,“图片 文本 声音”的材料呈现方式优于“图片 声音”或“图 片 文本”的材料呈现方式,这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更能满足不同认知类型学生的需求。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方式和材料呈现方式之间的关系,使认知方式和材料的形式相匹配,可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实现这一目的的较经济的方法,是为同一材料提供多种呈现方式,以适应不同认知方式学生的要求。
习惯养成教育的认知设计要具有形象性,要从中小学生、幼儿思维的具象性特点出发,帮助学生熟记应养成的良好习惯及须克服的不良习惯,要以形象的手段,消减习惯认知的强制性。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习惯养成教育的知识教化时,教师应该注意运用韵文(诗歌)、故事(寓言)、图片、音乐、影像等呈现方式,或者综合运用多种呈现方式,为儿童的逻辑思维提供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3 体验
习惯养成教育需要解决的,不仅涉及到认知层面的“做什么”或“懂不懂”,还涉及到行为层面的“怎么做”或“会不会”,更涉及到情感、态度层面的“真心做”或“想不想”。
根据隐性知识之父波兰尼的观点,知识可以划分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两类,前者主要是指“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后者主要是指“怎么做”“是谁的”知识,获取隐性知识的途径主要靠实践。正如欧美国家的一句名言:你听了,你忘记了;你看了,你记住了;你做了,你学会了。
习惯养成教育要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要重视以实践性、体验性活动促进情感的内化,淡化、弱化说教式、训练式教育方式。体验学习,是让学生在各种压力情境中做出假设、想象、创造、选择,组织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和操作,并促使某些被体验、被感知的积极态度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
习惯养成教育最忌讳的,是采用在教师的“一言堂”之下,事先设计、排练得“滴水不漏”的“主题队会”的形式,让孩子们“小和尚念经”般地死记硬背一大通优美的诗句、隽永的故事,没有体验,没有内化,要么似是而非,要么过眼云烟,甚至成为“彬彬有礼”的“伪君子”。
4 情境
波兰尼指出,我们知道的多于我们能够言说的。个体的行为能力、情感态度往往是不可言喻的。加德纳也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而非单一的,各种智能之间并不具有相关性和迁移性,特定的智能只能在相应的情境中用具体、直接的方式进行观察和描述。美国教育家艾斯纳在对传统评价观的渊源分析及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质性评价的一系列特征和4个基本要求:强调评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强调对美学鉴赏观念的借鉴,强调对教育动态结果的把握。
习惯养成教育离不开特定的情境,习惯养成教育的评价也应该是情景化的,是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的。首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要让学生围绕各阶段学习目标,用简洁的语言将学习的经历、体会记录下来,就是要做出学习的情境记录和反思。其次,还要特别注意延伸活动的设计,就是要给学生布置一些习惯养成教育的“课外作业”“家庭作业”,并要求学生自己、家长、教师都对“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这种延伸活动既是一种训练,也是一种评价。
5 赏识
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成人尚且如此,遑论儿童?成就需要的发展意味着儿童在成功后为自己的胜任高兴,失败后为自己的无能失望。中国学生的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的倾向就显著地高于逃避失败的倾向。儿童在接受了成人积极的信息后,会按照成人所规划的方向和水平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行为,重新塑造自我形象。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之贯穿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习惯本来就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学生是习惯养成教育的主体,习惯养成教育要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功能,以充分的正强化激励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适度合理的负强化矫正儿童的不良习惯。
激励性评价方法,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采用语言激励、分层激励和情感激励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使学生的态度、情感、人格处于并保持积极、活跃、协调状态,增强成功的愿望,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研究展望
在初步学习、梳理国内习惯养成教育文献的基础上,我们也感到,这一领域还存在不少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目标的考量。诸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的“未成年人的十个好习惯”,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81个好习惯”,大多貌似“系统”而无据可循。山西晋城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材,实际上是《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逐项“解读”。至于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如何因应,学者冯卫东先生提出的儿童“基础习惯的保守性”(即在不同的文明或文化背景下,儿童作为“人”,他们应该具有或形成一些基础的、共性的、较少变化的习惯)、“单极习惯的迁移性”(即在某一种行为向度上形成的习惯,如平时学习很守时的习惯,这些习惯在儿童其他的行为或行为场域中也有所“迁移”,有所“濡染”)、“因时习惯的流变性”(即,从历时性的角度看,或者说在不同的时代里,“此时”的儿童与“彼此”的儿童在习惯表现方面有所不同,有所变化,这种流变性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发展习惯的自由性”(即儿童在个性化的发展方面,他也表现出一定的习惯,这种习惯较为“不拘一格”,较为多元,也较为自由),更有待我们深入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既科学合理、又具有弹性张力的目标体系,是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
其次是教育资源的研发。习惯养成教育应该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体验性,课程应该是建构性的和非线性的,不能因袭学科课程的规划和实施方式,不能“用”教材教,而应该“编”教材教。但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解决课程开发要求与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矛盾的捷径,也许是研发、建立习惯养成教育资源库,为广大基层学校、教师实施习惯养成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确保习惯养成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显然,这很难一蹴而就。
第三是教育力量的整合。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没有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学校的习惯养成教育不仅是孤立的、低效的,还随时会功亏一篑。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理解、沟通和合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是习惯养成教育的保障,也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必由之路。
注释:
1 赵振杰,浅论习惯养成的教育学意义[J],教育探索2004(6):62—64
2 赵振杰,论教育哲学视野中的习惯养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0~64
3 傅资云,乌申斯基论习惯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c],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2009:290~293
4 同1
5 同1
6 孙宏艳,学习习惯高于考试分数——访王极盛[EB/OL].http://vweb.youth.cn/cms/2006/syx/wj k/200608/t20060820_354587.htm, 2006-08-20
7 董性茂,道德基本素质养成的思考——习惯是德行的秘密[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8(4):14~19:14
8 李兰芬,马维杰,论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道德价值与心智历程[J],道德与文明2005(1):66~69
9 傅资云,乌申斯基论习惯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C],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2009:290~293
10 王继红,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初探[J],唐山学院学报2003(3):53~54
11 有宝华,课程开发范式的转型——解读《后现代课程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0(12):82
12 解丽丽,杨建伟,整体一分析、言语一形象性认知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综述[J],科技信息,2009(19)
13 李雁冰,重塑教育评定——艾斯纳的课程评价观初探[J],外国教育资料,2000(1)
14 叶仁敏,成就动机的测量与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2)
15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16 白文飞,应用激励性评价方法,促进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7):45~46
17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组,未成年人的十个好习惯[EB/OL] .http://sunyunxiao.you th.cn/xgyj/hxgtg/200608/t20060819_354477.htm, 2006-08-19
18 卓立,培养孩子良好习惯[EB/OL]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ld= 1623093,2009-12-01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