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能力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分析解决问题,获得新颖独创的、有社会价值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能力。现代社会已进入创新时代,可以说不创新则停顿,不创新则衰退,这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怎样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一、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教育意识
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大胆创新、大胆探索,不断丰富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和常规地理教学模式、手法、手段的基础上,还必须掌握与地理有关的科学知识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传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应用型人才。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地理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学”为主,以教师教为辅,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情境与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一般都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适当留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上课时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运用让学生即兴演说、分组抢答、分组讨论、模拟事物等多种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上高中地理“地方时”这一节,上课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这么一个问题:“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先出生,但年龄小一岁,妹妹后出生,年龄却比姐姐大一岁。你知道出现这种奇妙情况的原因吗?”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听老师讲课,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打破定势思维,强化思维的变通性
定势思维是人们按一种固定的思路思考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的准备状态。定势思维尽管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定势思维常常也成为影响思维创新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打破对地理事物、事象的思维定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高中地理》教材中:“大气的温室效应”中讲到“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波长越短;反之越长,所以太阳辐射为长波辐射。”靠正向思维,我们没办法给学生做这个实验以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这时我们可以打破定势思维,运用逆向思维来解释。假设大气辐射、地面辐射是短波辐射,从太阳辐射的光谱可知,短波辐射大部分是对生命最具杀伤力的紫外线,那么地球表面及近地面大气中还能有生命存在吗?可见,大气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
三、鼓励学生质疑,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从社会和孩子的心理、性格特点来看,学生大多渴望被承认,喜欢被承认,喜欢标新立异。因此,地理教学就要从这一点出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打破常规定势,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例如让学生思考:“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如果喜马拉雅山位于广东、福建一带,中国气候会怎么样?如果喜马拉雅山被炸平,西北地区气候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问题都可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与他的质疑精神、多问多思的学习习惯有密切的联系。比如在上完《大气环境保护》这一节时,就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臭氧洞会在南极上空出现?”“南极臭氧洞为什么只在南极地区的春季(9—11月)出现?”目前人们对南极臭氧洞成因的认识还不尽一致,作为地理老师我们也没办法给学生一个非常明确肯定的答案,但对学生的质疑我给予绝对的肯定,让学生虽没得到明确答复仍能满意离去。又比如在上到《海水运动》这一节时,讲到“大潮和小潮”,当日、地、月成一条直线时(也就是农历初一、十五)形成大潮。对于成因教材没有深入分析(教学大纲不作要求),所以就有学生质疑“当太阳、月球在地球的同一边(也就是初一)时,两者引力叠加,可以形成大潮,但当太阳、月球在地球相反方向(也就是十五)时,月球、太阳对潮汐的引力不是互相抵消吗?为什么也会形成大潮?”能够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学生确实思考了 ,这就涉及引潮力的计算问题(在大学地理教材《地球概论》中有专门介绍),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只要求学生知道结果就可以了。
四、活用图像,图文转换,强化思维的直观性
地理事物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空间性、地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引导学生联想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用图,尽可能地把知识落实、巩固到地图上,并注上相关的文字,反映地理事物发生、发展、演变转化的过程,以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属关系等。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运动最常见的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知识只凭老师口头讲,学生对气旋、反气旋的成因、气流运动方向及其形成的天气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边讲边画气旋形成示意图,然后让学生自己画出反气旋示意图,这就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也有利于理解并掌握这部分知识。
五、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
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从感性的地理科学中选择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体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经验,培养创造性思维,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高中生独立思考能力已大大提高,他们往往能自己独立考虑问题、研究问题,对别人的意见不轻易相信,常持批判态度,他们为了论证感兴趣的问题,有时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阅读资料,深入钻研,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结合大田实际,我组织学生参观了大田县城区西南4公里处的火电厂以及城东两公里处的水泥厂,让学生分析这些工厂对大田城区会造成哪些环境影响。参观完这些工厂,就又让学生回去收集有关大田的气候资料,分析大田目前城区周围的工业布局是否合理,提出思考问题:如果你是一位城市设计规划师,你会如何安排这些工业布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己独立分析思考并写出研究性学习报告,激发学生成就感和创新的欲望。
总之,创新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和趋势,我们地理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特色,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一、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教育意识
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大胆创新、大胆探索,不断丰富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和常规地理教学模式、手法、手段的基础上,还必须掌握与地理有关的科学知识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传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应用型人才。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地理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学”为主,以教师教为辅,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情境与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一般都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适当留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上课时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运用让学生即兴演说、分组抢答、分组讨论、模拟事物等多种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上高中地理“地方时”这一节,上课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这么一个问题:“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先出生,但年龄小一岁,妹妹后出生,年龄却比姐姐大一岁。你知道出现这种奇妙情况的原因吗?”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听老师讲课,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打破定势思维,强化思维的变通性
定势思维是人们按一种固定的思路思考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的准备状态。定势思维尽管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定势思维常常也成为影响思维创新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打破对地理事物、事象的思维定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高中地理》教材中:“大气的温室效应”中讲到“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波长越短;反之越长,所以太阳辐射为长波辐射。”靠正向思维,我们没办法给学生做这个实验以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这时我们可以打破定势思维,运用逆向思维来解释。假设大气辐射、地面辐射是短波辐射,从太阳辐射的光谱可知,短波辐射大部分是对生命最具杀伤力的紫外线,那么地球表面及近地面大气中还能有生命存在吗?可见,大气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
三、鼓励学生质疑,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从社会和孩子的心理、性格特点来看,学生大多渴望被承认,喜欢被承认,喜欢标新立异。因此,地理教学就要从这一点出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打破常规定势,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例如让学生思考:“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如果喜马拉雅山位于广东、福建一带,中国气候会怎么样?如果喜马拉雅山被炸平,西北地区气候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问题都可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与他的质疑精神、多问多思的学习习惯有密切的联系。比如在上完《大气环境保护》这一节时,就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臭氧洞会在南极上空出现?”“南极臭氧洞为什么只在南极地区的春季(9—11月)出现?”目前人们对南极臭氧洞成因的认识还不尽一致,作为地理老师我们也没办法给学生一个非常明确肯定的答案,但对学生的质疑我给予绝对的肯定,让学生虽没得到明确答复仍能满意离去。又比如在上到《海水运动》这一节时,讲到“大潮和小潮”,当日、地、月成一条直线时(也就是农历初一、十五)形成大潮。对于成因教材没有深入分析(教学大纲不作要求),所以就有学生质疑“当太阳、月球在地球的同一边(也就是初一)时,两者引力叠加,可以形成大潮,但当太阳、月球在地球相反方向(也就是十五)时,月球、太阳对潮汐的引力不是互相抵消吗?为什么也会形成大潮?”能够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学生确实思考了 ,这就涉及引潮力的计算问题(在大学地理教材《地球概论》中有专门介绍),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只要求学生知道结果就可以了。
四、活用图像,图文转换,强化思维的直观性
地理事物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空间性、地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引导学生联想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用图,尽可能地把知识落实、巩固到地图上,并注上相关的文字,反映地理事物发生、发展、演变转化的过程,以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属关系等。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运动最常见的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知识只凭老师口头讲,学生对气旋、反气旋的成因、气流运动方向及其形成的天气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边讲边画气旋形成示意图,然后让学生自己画出反气旋示意图,这就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也有利于理解并掌握这部分知识。
五、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
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从感性的地理科学中选择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体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经验,培养创造性思维,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高中生独立思考能力已大大提高,他们往往能自己独立考虑问题、研究问题,对别人的意见不轻易相信,常持批判态度,他们为了论证感兴趣的问题,有时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阅读资料,深入钻研,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结合大田实际,我组织学生参观了大田县城区西南4公里处的火电厂以及城东两公里处的水泥厂,让学生分析这些工厂对大田城区会造成哪些环境影响。参观完这些工厂,就又让学生回去收集有关大田的气候资料,分析大田目前城区周围的工业布局是否合理,提出思考问题:如果你是一位城市设计规划师,你会如何安排这些工业布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己独立分析思考并写出研究性学习报告,激发学生成就感和创新的欲望。
总之,创新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和趋势,我们地理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特色,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