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土王勃撰《赵士达墓志》一误

来源 :江海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enze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发现新出土《唐故使持节都督丰州诸军事丰州刺史上柱国南康郡开国公赵君墓志铭并序》,墓主为赵士达.墓志题署:"太原祁人王勃撰."是近年出土的重要墓志之一.墓主赵士达卒于咸亨三年(672)七月,葬于咸亨四年(673)十月.志文应为咸亨四年所作,其时王勃约二十五岁.墓志最早揭载于王亮亮、赵汗青、耿庆刚《新出唐赵士达墓志疏证》(《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2期),并附拓片.志文有"殷游暂见,即推方伯之才;
其他文献
在工业社会中,规矩主要是以规则的形式出现的,规则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其典范形态则是法律.正是由于法律以及多种多样的规则的应用,构成了法治社会.规则的规范功能也有着规范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规则建构的"路径依赖"会导致与差异化的现实的冲突;其二,规则的规范功能具有历史性,在人类陷入风险社会时,出现了规则规范功能去势的问题.风险社会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特别是风险社会使整个人类被动地结成了命运共同体,突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问题.所以,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思考
张先清、吕珊珊编著的《太姥民间文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收录了从闽东福鼎地区民间搜集的契约文书83份,时间从清雍正元年(1723)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2年,跨越了230年."这些契约文书记载了明清以来当地乡村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历史事实,十分有助于我们理解近代以来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在基层社会的运作实践."(该书《前言》第2页)该书的编成,嘉惠学林甚多.
期刊
雍正于二年闰四月初十日发布"上谕",表彰鼓励民间扶老救孤的好义行为,并要求地方督抚推广设立普济堂、育婴堂等机构.但学术界以雍正在回复地方督抚的硃批中使用"沽名吊誉之举""道婆之政"一类用辞,而认为雍正并不重视慈善事业,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实际上,雍正的态度既积极又明确,而在硃批中使用"沽名吊誉之举""道婆之政"一类用辞有其客观原因.雍正的这一"上谕"可视为清朝政府慈善政策的一个转折,推动了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
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与支撑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组成部分,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链条之一,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特性.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机制包括网络技术机制、网络动员机制、网络共情机制、网络问政机制、网络媒介机制等,网络技术机制是所有运行机制的核心.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数据化、智能化、平等化等维度体现了人民至上性.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中存在规模性、时间性、圈层性、节点性等障碍,应从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进行疏通和规制.
汉赋创作不仅有"铺采摛文"的词章价值,更有"体物写志"的思想意义,其中"建德"观的形成尤为重要.汉赋建德的根源在建汉统,又因汉统继周统,所以赋家追奉"周德"以构建"汉德",并在思想上取效《诗》《书》经义,特别是以扬雄《长杨赋》为代表的创作对周代文本的拟效,改变了汉初司马相如的创作形态而构成新模式,并对东汉班、张京都大赋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考察《诗》《书》入赋及"扬·班模式"的成型,又与缘饰儒术与师保制度相关,喻示了一代赋学观的变迁.唐宋以后围绕"无逸图""豳风图"而创制的《无逸图赋》《豳风图赋》以及其
唐刘禹锡《答道州薛郎中论方书书》:"齐和之宜,炮剔之良,暴炙有阴阳之候,煎烹有少多之取.挠劳以制驶,露置以养洁."例中的"挠劳"费解,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云:"挠劳:未详."(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036页)今按,"挠劳"应读作"挠捞",表"搅捞"之义."挠"表"搅动"义,《广韵·豪韵》:"挠,搅也,呼毛切."《齐民要术》卷八"作酢法":"尖量曲末,泻著饭上,慎勿挠搅.""挠搅"同义连文,挠"即"搅"义可证.
期刊
职务犯罪案件缺席审判本质上是一项司法活动,但在案件办理的前端会经历监察调查环节.该制度的运行离不开监察与司法的有效衔接,衔接的理论基础在于案件的同一性、反腐败目标的一致性等共识性认识,以及不同程序间的差异化价值理念所形成的必要制衡.前述理论决定了在缺席审判程序的整体运行中,要做好监察与司法的有效衔接,首先,要就缺席审判的适用条件作出标准一致、口径同一的规范性解释;其次,要通过构建体系化的制度机制加强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在缺席审判的程序启动、调查取证中的配合协作和沟通协调;最后,要将正当程序、人权保障的理念不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是当前历史学面临的最重大课题.而这一重大课题能否成功完成则取决于史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能否成功,因为有什么样的史学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史学.而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则需要在唯物史观新的解释体系的构建、力戒教条主义、处理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和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两对关系等方面着力.这无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整个史学界的关注和支持,更需要史学理论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在战斗中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引起国民党的恐慌.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此时,美国正有意成为反法西斯国家的兵工厂,对中国事务倾向于观望立场,但希望中国统一力量对抗日本.蒋介石将皖南事变解释为军纪问题、内部问题,美国虽有犹疑却也基本接受,并未改变支持国民党当局的态度.美国没有认识到中国问题的实质,没有看到中共的上升趋势,而是认为国民党会是赢家,并判断国共冲突可以被控制,美国在远东的被动自此便已开始.中共反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在抗战大局下灵活处理与美国的关系,争取有助于抗战
文学理论的主体性问题备受关注.因传统认识论主体性易陷入一元主体、主客二分、本质论和独断论四大困境,故现代学者提出"主体间性"以补缺救弊,力图化"认识"为"存在",转"主客"为"我你",以"生成"易"本质",兴"对话"避"独断".这一努力虽有成效却不足以救主体性之弊.出路何在?用中国文化的兼性智慧化解文学理论的主体性危机.中华文明形成的乃是兼性主体,具有"兼蕴一体""兼鸣百家""兼怀万物""兼忘天下"四大智慧.当代文学理论应实现从"主体间性"到"兼性主体"的转换,达至兼以易别、兼收并蓄和兼容并包的心胸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