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主管部门及学生家长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作为教师的我们深知其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也有我们自己的烦恼.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随着知识的深化,越来越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速度,完成课后作业时也有较大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遇到的知识疑问和作业难题,让画图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题意,从而更快地解决问题.本文将以“图知相合,高效解惑”为撰写主旨,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经验简要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必要意义及相关策略,希望对广大教育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图策略;课堂教学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可能常常会听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抱怨.部分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太过抽象,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学习过程十分“难受”,也有部分学生因为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而他们自身的知识理解和巩固能力较弱,并且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出现前面的知识学得不扎实,后面的知识学得“模棱两可”的现象,进而出现各种原因导致的数学学困生.对此,我们应该理解学生的难处,积极革新日常教育教学方法,针对数学知识枯燥、逻辑性强等问题将“图知相合,高效解惑”的思想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通过数字与图画的完美融合,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获得自身能力的整体提高.通常情况下,数形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有三种类型:以数化形、以图变数和数图互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高效地将这三种方式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画图策略在解决小学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分析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他们领略数学奥秘的重要凭借,但是近年来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认可程度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数学学科的知识抽象性和学习枯燥性较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反馈都是诸如:学习起来好无聊、为什么这个知识点和那个知识点的连贯性那么强,以及那个知识点没学扎实、这个就学得更加不扎实了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将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直观、形象的数学图像信息,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题意,实现对数学问题的快速解答、对数学知识的快速理解、对数学疑惑的快速根除的目标.并且,笔者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发现,画图解惑策略和以往的文字解析相比较,其直观、形象的特点是学生逐步掌握并逐步爱上数学的重要原因.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并不强,在面对一些思维性较强的数学问题时,极容易掉入数学知识与疑问的连环“糊涂盆”中,导致其对知识的理解与习题解答出现错误.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从而帮助他们逐步养成数图结合、形数合一的习惯.除此之外,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数学难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尤其是在学生面对一些数量关系不明确的问题时,借助这一方式可以让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图形关系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让学生在有条不紊的关系整理过程中快速、准确地完成数学问题的解答.
二、将阅读能力培养带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上文分析了画图策略对解决小学数学问题来说,可谓“百利而无一害”.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在遇到数学知识疑惑时使用画图策略.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将阅读能力培养先行带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造成部分小学生数学知识疑问“堆积如山”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阅读能力较差,在阅读和理解方面特别迟缓.许多学生读题时一目十行,在未加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就盲目地按已知条件去碰数,从而影响了解题能力的形成.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提升审题能力,重视数学阅读的重要现实意义.依笔者所见,提高数学题目阅读能力可以分三步进行,首先是“读准”,读题是解题的起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通过读题,学生可以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其次是“标记”,标记出题干中的重点字词,比如“除以、乘、××乘××后除××”这些表示两者前后关系的字词是需要学生进行标注的重点,这样做可为正确解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是“表达”,在自己的草稿纸上表达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再结合题目进行二次阅读,进而理清数字之间的关系,通过关系的明确提高数字计算的准度,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以数化形,让图形展示数字奥秘
一般来说,以数化形表达的是“数”和“形”的对应关系,“数”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而“形”较为形象,能够向学生直观表达数理概念,还可以表达出较多具体的思想方法.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意识和逻辑意识并不像小学高阶或者成人一样成熟,他们在面对较多的数字时常常会手足无措,不知道从哪里进行分析,这时就需要数学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工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建立起数的概念,认识数、学习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数量,当学生难以把握时,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将“数”对应的“形”找出来,利用图形解决相关问题,让以数化形的观念深入学生内心,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和枯燥的数字,从而达到数形结合、完美统一的数学教学目的.
例如,在“路程、时间和速度”一節的学习中,学生很难将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的关系搞清楚,在解析相关的应用题时常常找不到好的解题思路,学习数学知识的质量和效率非常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带学生进行了一次“以数化形”的画图作业思考,帮助他们理解一道例题.题目是:已知甲、乙两地相距50千米,A,B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去乙、甲两地,A骑车的速度约为每小时5千米,B坐公交车大概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向前走,请问A,B两人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相差多少?将题目列出后,笔者发现学生各个“面露苦相”,随后笔者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线段,两端标注为甲、乙,象征甲、乙两地,在甲的下方标注A和5千米/时,乙的下方标注B和10千米/时,再向学生讲清画图思路.学生听了纷纷赞叹,也学着将题目向图形转化,帮助自己理解这种“数化形”的方法. (二)以图变数,让知识在图形中展现
虽然用图形表示一些数字信息有着形象和直觀的优点,但是在定量方面还需要借助数字进行计算和逻辑思维转化,特别是对于较为复杂的“形”,学生在解题时不仅要正确地把图形数字化,还需要将图形的特点和题目中隐含的条件表达出来,充分利用图形和几何的意义,用“形”把“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计算.
例如,在教学数学传统题目——种树问题时,笔者用一条直线代表一条“路”,用“/”代表一棵树,在直线上画一个“/”表示种了一棵树,随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一条路上种四棵树可以怎么用图形表示出来.学生随即开始独立思考和操作,笔者则根据反馈在黑板上画出了学生的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图策略;课堂教学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可能常常会听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抱怨.部分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太过抽象,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学习过程十分“难受”,也有部分学生因为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而他们自身的知识理解和巩固能力较弱,并且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出现前面的知识学得不扎实,后面的知识学得“模棱两可”的现象,进而出现各种原因导致的数学学困生.对此,我们应该理解学生的难处,积极革新日常教育教学方法,针对数学知识枯燥、逻辑性强等问题将“图知相合,高效解惑”的思想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通过数字与图画的完美融合,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获得自身能力的整体提高.通常情况下,数形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有三种类型:以数化形、以图变数和数图互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高效地将这三种方式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画图策略在解决小学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分析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他们领略数学奥秘的重要凭借,但是近年来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认可程度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数学学科的知识抽象性和学习枯燥性较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反馈都是诸如:学习起来好无聊、为什么这个知识点和那个知识点的连贯性那么强,以及那个知识点没学扎实、这个就学得更加不扎实了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将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直观、形象的数学图像信息,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题意,实现对数学问题的快速解答、对数学知识的快速理解、对数学疑惑的快速根除的目标.并且,笔者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发现,画图解惑策略和以往的文字解析相比较,其直观、形象的特点是学生逐步掌握并逐步爱上数学的重要原因.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并不强,在面对一些思维性较强的数学问题时,极容易掉入数学知识与疑问的连环“糊涂盆”中,导致其对知识的理解与习题解答出现错误.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从而帮助他们逐步养成数图结合、形数合一的习惯.除此之外,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数学难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尤其是在学生面对一些数量关系不明确的问题时,借助这一方式可以让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图形关系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让学生在有条不紊的关系整理过程中快速、准确地完成数学问题的解答.
二、将阅读能力培养带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上文分析了画图策略对解决小学数学问题来说,可谓“百利而无一害”.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在遇到数学知识疑惑时使用画图策略.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将阅读能力培养先行带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造成部分小学生数学知识疑问“堆积如山”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阅读能力较差,在阅读和理解方面特别迟缓.许多学生读题时一目十行,在未加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就盲目地按已知条件去碰数,从而影响了解题能力的形成.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提升审题能力,重视数学阅读的重要现实意义.依笔者所见,提高数学题目阅读能力可以分三步进行,首先是“读准”,读题是解题的起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通过读题,学生可以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其次是“标记”,标记出题干中的重点字词,比如“除以、乘、××乘××后除××”这些表示两者前后关系的字词是需要学生进行标注的重点,这样做可为正确解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是“表达”,在自己的草稿纸上表达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再结合题目进行二次阅读,进而理清数字之间的关系,通过关系的明确提高数字计算的准度,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以数化形,让图形展示数字奥秘
一般来说,以数化形表达的是“数”和“形”的对应关系,“数”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而“形”较为形象,能够向学生直观表达数理概念,还可以表达出较多具体的思想方法.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意识和逻辑意识并不像小学高阶或者成人一样成熟,他们在面对较多的数字时常常会手足无措,不知道从哪里进行分析,这时就需要数学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工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建立起数的概念,认识数、学习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数量,当学生难以把握时,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将“数”对应的“形”找出来,利用图形解决相关问题,让以数化形的观念深入学生内心,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和枯燥的数字,从而达到数形结合、完美统一的数学教学目的.
例如,在“路程、时间和速度”一節的学习中,学生很难将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的关系搞清楚,在解析相关的应用题时常常找不到好的解题思路,学习数学知识的质量和效率非常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带学生进行了一次“以数化形”的画图作业思考,帮助他们理解一道例题.题目是:已知甲、乙两地相距50千米,A,B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去乙、甲两地,A骑车的速度约为每小时5千米,B坐公交车大概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向前走,请问A,B两人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相差多少?将题目列出后,笔者发现学生各个“面露苦相”,随后笔者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线段,两端标注为甲、乙,象征甲、乙两地,在甲的下方标注A和5千米/时,乙的下方标注B和10千米/时,再向学生讲清画图思路.学生听了纷纷赞叹,也学着将题目向图形转化,帮助自己理解这种“数化形”的方法. (二)以图变数,让知识在图形中展现
虽然用图形表示一些数字信息有着形象和直觀的优点,但是在定量方面还需要借助数字进行计算和逻辑思维转化,特别是对于较为复杂的“形”,学生在解题时不仅要正确地把图形数字化,还需要将图形的特点和题目中隐含的条件表达出来,充分利用图形和几何的意义,用“形”把“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计算.
例如,在教学数学传统题目——种树问题时,笔者用一条直线代表一条“路”,用“/”代表一棵树,在直线上画一个“/”表示种了一棵树,随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一条路上种四棵树可以怎么用图形表示出来.学生随即开始独立思考和操作,笔者则根据反馈在黑板上画出了学生的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