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幸福的语文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幸福的课堂,是一个心灵飞扬的课堂,是一个激情涌动的课堂,是学生心灵对话的课堂,是学生自由展示的课堂。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幸福课堂 整合 简单 展现
  “幸福课堂”应该是和谐的、融洽的、机灵、开放、互动的,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又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存在价值的课堂,是师生生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有机统一。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
  一、幸福的课堂是整合的课堂
  语文课堂百花齐放,一些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教学活动多了起来,从而挤走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理解、揣摩、运用等时间,学生在课堂中跟着老师的花样一环节一环节地过,囫囵吞枣。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幸福地学习、有效地学习呢?
  (一)整合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讲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我们遵循教学规律,用最经济的时间、精力和物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评价语文教学方面,一看是不是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全过程,是否确定科学、具体的语文训练目标;二看落实目标的手段和方法是否切实、高效、低耗;三看目标是否全面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切实提高。做到这三条,才算是一节高效率的语文课。
  (二)整合语文与各学科
  小学语文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语文教师除了具备语文学科基本素养以外,还应该留心、熟悉与语文学科内容相关的系列教材。语文教材中的《圆明园的毁灭》、《开国大典》、《松鼠》、《将心比心》等与《社会与品德》中的《我们的家》、《我爱祖国》等可以说是殊途同归。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把这些知识有机融合,或者将语文课中有关动手做的内容与学校开展的一些实践性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幸福的课堂是简单的课堂
  全国语文教学继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中写道: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要使教学方法花样翻新。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我们呼唤语文本色,让学生在简单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幸福。
  (一)听得懂——学会倾听
  “听”主要指学生的课堂倾听。课堂上,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相同经历: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看,半听半不听;也有些学生既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又听不进别人的发言;更多的听是听了,但不求甚解,只是过耳声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安排听力训练很有必要。
  (二)说得清——学会表达
  语言和思维是同步发展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越俎代庖、侃侃而谈,而要让出说的机会,让学生主动表达、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各抒己见。
  (三)读得透——学会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摒弃串问串答,避免琐碎的分析,以免文质兼美的文章被敲打得支离破碎。因此,语文课教学提倡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四)写得好——学会写习作
  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落脚点与最终归宿。从本质上讲,既是对听、说的积累内化,又是对阅读的吸收外化,既有助于学生丰富语言,活跃思维,又有助于良好语感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幸福的课堂是展现自己的课堂
  在幸福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真正做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推销自己。
  (一)当小老师
  低年级教材中识字量较大,大批汉字一下子涌现在孩子眼前,教学时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归类识字的特点,鼓励学生寻找汉字的构字规律,辨别新字与形近字、形音字的异同点。当然课前预习工作必不可少,课前预先布置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和所学生字词,上课时,请学生上台做小老师。通过小老师认真细致地辨析、同桌商量、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字形,辨别字音、字义,熟记生字。
  (二)当故事大王
  现在很多家长都注重学前教育,很早就给孩子买书,有的孩子没上学就能背好几首古诗,会讲很多故事。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一定量的讲故事。如《雪孩子》、《快乐的夏天》等一些妙趣横生的学生乐听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容量,更激发了学生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的强烈愿望。课堂中给足时间让学生讲故事、听故事;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将在学校听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是对知识内化的过程,而且是对学校生活的汇报和验收,避免了学生课外作业的简单乏味的不良倾向。
  (三)小科学家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关于介绍科学常识的课文,可以通过做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吸引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求科学,获取知识。如《乌鸦喝水》中有一句话“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看似简单,但要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却很不容易。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做一回小科学家,让学生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往瓶子里投,看着水面渐渐升高,让学生从理解课文体验到认识真理的快乐。也许就是这样一次实践体验,让学生从此爱上科学、迷上科学,走向科学研究之路。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还可以是小演员、主持人、辩论员、小画家……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收获知识,更收获幸福。
  孩子的幸福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幸福感,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才会充满深情、饱含热情、喷洒激情,才会充满智慧的火花。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代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促使语文课堂生机盎然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也是大家都积极追求和实践的。对现代技术的运用,人们需要进行相关思考,尤须思考现代技术运用的理想性。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现代技术 理想效果  进入21世纪,各级教育部门对现代技术的运用十分关注,一线教师在积极践行现代技术运用基础上的语文教学,致使课堂教学现代技术运用之花时时处处绽放。课堂教学必须这样?现我将自身所教初中语
摘 要: 语言,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母语汉语传承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成为赢得世界尊重的一张名片。反观语文教学,却对语言文字的关注颇有欠缺。坚守语文本位,应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内化与表达,拓宽语言学习渠道。  关键词: 语言学习 语文素养 语言内化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泱泱中华几千载,悠久文明薪火传。母语汉语以独特的韵味传承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成为赢得世界尊重的一张名片。  反观语
摘 要: 语文是一门知识涵盖量大的学科。探究语文知识必须找准视点,才能让探究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文章从激发兴趣、精选材料、自主探究、研读文章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具实效。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自主探究 自主意识阅读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应当被大力推广,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模式的变化,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探究,减少过
摘 要: 新课程下,教师越来越重视朗读,语文教师既要重视在课堂上变换各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更要在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同时无痕地落实朗读方法的指导,促使小学生在语文朗读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朗读方法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古人朱熹曾经指出:“凡读书……只要是多读几遍自然上口,永定不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