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邹忌讽齐王纳谏》,有六个“三”值得品味。
三次对话。三次对话分别发生在邹忌与妻子、妾及客人之间。同一个问题,表达不尽相同。对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对妾“吾孰与徐公美”,对客人“吾与徐公孰美”,行文活泼,有变化。针对同一个问题,三个人的回答不尽相同,反映了对话人物间的关系的亲疏远近不同。妻是热情地赞扬邹忌“美甚”,反映了妻对夫的偏爱。妾在家庭中地位卑微,因为害怕,不得不敷衍地说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她的赞美比妻差多了。客人的回答是:“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了。三次对话,写比美,为后文做了铺垫。
三个结论。邹忌头脑清醒,尊重客观事实,是不容易被蒙蔽的,三句意义相同的话都没有说服他。终于,他有了调查研究的机会:“明日,徐公来”,他“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他感到奇怪,自己明明不及徐公美,可是妻、妾、客人偏偏说自己是齐国的大帅哥。于是,他“暮寝而思之”,回忆琢磨,从而得出结论:因为妻、妾、客人跟自己有各种关系,所以他们或偏爱,或害怕,或有所求,不说真话。三个结论是下文讽谏齐王时进行类比的基础。
三个方面。个人美不美的问题,妻、妾、客人和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是生活小事,但在这种小事中却隐含着大道理。在“受蔽”这一点上,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之间有着共同点,可以进行类比。而齐威王又爱好类比(隐语),从美不美的问题谈起,威王喜欢听;阐明道理,由抽象变具体,由深奥变浅显,由逆耳变顺耳,威王就容易接受。因此,讽谏齐王,邹忌由近及远,从小到大,由家庭私事推及国家大事,设喻巧妙,推理自然,入情入理:“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因为是拿前面自己的切身体验推理的,自然也分“私”“畏”“求”三个方面,从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三种方式、三等奖赏。齐王纳谏的方式分为三种,悬赏也分为三等。这两方面在原文中交错出现,我们就放在一起讨论。纳谏的方式分“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谏寡人”“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三种。“面刺”“上书”“谤讥”实际上概括了一切可能的纳谏方式,而不论哪种方式,齐王都能接受。悬赏也分为上中下三等,凡“谏”必“赏”,这就充分地调动了臣民进谏的积极性。
三个阶段。按“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时间段划分,臣民进谏也是分三阶段来写的。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庭若市”;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经过擅长讽谏的臣子和善于纳谏的国君的一番努力,结果自然是齐国政治修明,国富兵强,“战胜于朝廷”。
(选自《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第3期,题目为编者所加,本刊有改动)
三次对话。三次对话分别发生在邹忌与妻子、妾及客人之间。同一个问题,表达不尽相同。对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对妾“吾孰与徐公美”,对客人“吾与徐公孰美”,行文活泼,有变化。针对同一个问题,三个人的回答不尽相同,反映了对话人物间的关系的亲疏远近不同。妻是热情地赞扬邹忌“美甚”,反映了妻对夫的偏爱。妾在家庭中地位卑微,因为害怕,不得不敷衍地说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她的赞美比妻差多了。客人的回答是:“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了。三次对话,写比美,为后文做了铺垫。
三个结论。邹忌头脑清醒,尊重客观事实,是不容易被蒙蔽的,三句意义相同的话都没有说服他。终于,他有了调查研究的机会:“明日,徐公来”,他“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他感到奇怪,自己明明不及徐公美,可是妻、妾、客人偏偏说自己是齐国的大帅哥。于是,他“暮寝而思之”,回忆琢磨,从而得出结论:因为妻、妾、客人跟自己有各种关系,所以他们或偏爱,或害怕,或有所求,不说真话。三个结论是下文讽谏齐王时进行类比的基础。
三个方面。个人美不美的问题,妻、妾、客人和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是生活小事,但在这种小事中却隐含着大道理。在“受蔽”这一点上,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之间有着共同点,可以进行类比。而齐威王又爱好类比(隐语),从美不美的问题谈起,威王喜欢听;阐明道理,由抽象变具体,由深奥变浅显,由逆耳变顺耳,威王就容易接受。因此,讽谏齐王,邹忌由近及远,从小到大,由家庭私事推及国家大事,设喻巧妙,推理自然,入情入理:“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因为是拿前面自己的切身体验推理的,自然也分“私”“畏”“求”三个方面,从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三种方式、三等奖赏。齐王纳谏的方式分为三种,悬赏也分为三等。这两方面在原文中交错出现,我们就放在一起讨论。纳谏的方式分“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谏寡人”“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三种。“面刺”“上书”“谤讥”实际上概括了一切可能的纳谏方式,而不论哪种方式,齐王都能接受。悬赏也分为上中下三等,凡“谏”必“赏”,这就充分地调动了臣民进谏的积极性。
三个阶段。按“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时间段划分,臣民进谏也是分三阶段来写的。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庭若市”;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经过擅长讽谏的臣子和善于纳谏的国君的一番努力,结果自然是齐国政治修明,国富兵强,“战胜于朝廷”。
(选自《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第3期,题目为编者所加,本刊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