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巧设喻委劝君王广纳谏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ngwu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邹忌讽齐王纳谏》,有六个“三”值得品味。
  三次对话。三次对话分别发生在邹忌与妻子、妾及客人之间。同一个问题,表达不尽相同。对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对妾“吾孰与徐公美”,对客人“吾与徐公孰美”,行文活泼,有变化。针对同一个问题,三个人的回答不尽相同,反映了对话人物间的关系的亲疏远近不同。妻是热情地赞扬邹忌“美甚”,反映了妻对夫的偏爱。妾在家庭中地位卑微,因为害怕,不得不敷衍地说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她的赞美比妻差多了。客人的回答是:“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了。三次对话,写比美,为后文做了铺垫。
  三个结论。邹忌头脑清醒,尊重客观事实,是不容易被蒙蔽的,三句意义相同的话都没有说服他。终于,他有了调查研究的机会:“明日,徐公来”,他“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他感到奇怪,自己明明不及徐公美,可是妻、妾、客人偏偏说自己是齐国的大帅哥。于是,他“暮寝而思之”,回忆琢磨,从而得出结论:因为妻、妾、客人跟自己有各种关系,所以他们或偏爱,或害怕,或有所求,不说真话。三个结论是下文讽谏齐王时进行类比的基础。
  三个方面。个人美不美的问题,妻、妾、客人和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是生活小事,但在这种小事中却隐含着大道理。在“受蔽”这一点上,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之间有着共同点,可以进行类比。而齐威王又爱好类比(隐语),从美不美的问题谈起,威王喜欢听;阐明道理,由抽象变具体,由深奥变浅显,由逆耳变顺耳,威王就容易接受。因此,讽谏齐王,邹忌由近及远,从小到大,由家庭私事推及国家大事,设喻巧妙,推理自然,入情入理:“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因为是拿前面自己的切身体验推理的,自然也分“私”“畏”“求”三个方面,从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三种方式、三等奖赏。齐王纳谏的方式分为三种,悬赏也分为三等。这两方面在原文中交错出现,我们就放在一起讨论。纳谏的方式分“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谏寡人”“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三种。“面刺”“上书”“谤讥”实际上概括了一切可能的纳谏方式,而不论哪种方式,齐王都能接受。悬赏也分为上中下三等,凡“谏”必“赏”,这就充分地调动了臣民进谏的积极性。
  三个阶段。按“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时间段划分,臣民进谏也是分三阶段来写的。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庭若市”;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经过擅长讽谏的臣子和善于纳谏的国君的一番努力,结果自然是齐国政治修明,国富兵强,“战胜于朝廷”。
  (选自《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第3期,题目为编者所加,本刊有改动)
其他文献
“怎么偏偏嫁给他呢?怎么偏偏是他呢?”母亲在厨房中抱怨。  每次去超市,父亲总会无缘无故地消失,母亲苦苦寻找,父亲又突然从她后面出现。母亲当然是很愤怒的:“你可以成熟点吗?连女儿都不如!”儿时的我,总以為父母感情不和。  直到……  那天是母亲的生日,母亲似乎也忘记了,一整天没提起。趁着礼拜天休息,我们一家子又去超市了。  母亲一句话也没说,只想着找到糖和盐在哪儿。父亲也不像以往一样吵吵闹闹,竟然
那棵橘子树立在老屋前已经很久了。(简洁,点题,“久”字有味)  老屋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屋子一建成,爷爷就在屋前种下了这棵橘子树。从那以后,它便一直在屋前这样立着。经过20多年的寒来暑往、风吹日晒,当年那棵幼嫩的小树苗如今已经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了。(文字干净,交代清楚)  橘子树在江南一带颇为常见,每到秋天,它的枝头便挂满了金黄灿烂的果实,在粉墙黛瓦的映衬之下显得格外耀眼。老屋所在的这个
心头的网终于不再打结,我挣脱它的束缚,发现外面的世界如此美好。  学习的压力就像是一张无形的网,死死地将我包裹着,让我几乎无法呼吸。  逃吧,我告诉自己。于是,我逃回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老家这个小小的天地满是轻松的气息,但我依然有些郁闷,是心头的网缠得太紧了吧?  进了家门,一眼便看到一树花开。这棵桃树上一簇一簇的花红得像火,从内到外迸发着热烈与娇艳,如同刚入青春期的少女。  眼前的亭亭少女
一、 填空题  1. 如图,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AED,若线段AB=3,则BE=_______.  2. 如图,△ABC三边的中线AD,BE,CF相交于点G,若S△ABC=12,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_______.  16. 数学活动——求重叠部分的面积.  问题情境: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出示了一个问题:如图1,将两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ABC和△DEF叠放在一起,其中∠ACB=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信息化、数据化,与之相关的信息题也在中考数学中备受欢迎. 中考专家也为此加强了对图表信息问题的关注,即通过对从实际生活中获取的图表信息进行观察、整理、加工、处理,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准题眼,获取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例1 某地区为了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决定修建一条长为6千米的公路. 平均每天的修建费y(万元)与
一条河,静流而过,将村庄轻轻地隔成两岸。我家,临水而居,在河的东岸。  河,并不宽;水,轻轻缓缓。一座老桥,横卧于稍远的地方,静静默默的。那一衣带水的西岸,于我来说,终成了远远的彼岸,一道可望而难即的景致。我对它的探索,便是闲暇之余,向水而立。水清澈,影铺陈,彼岸在水中如画般展开,如诗般摇曳。  蓝天透亮,如玉;云彩绵白,似雪。绵延的绿荫葱葱郁郁,恰似绿色的雾烟,笼罩了整条河岸。那些槐树似乎永远是
升格支点  十分作文七分改。一篇原生态作文,总有若干处可以修改提升的地方,但作文的综合升格,不能是乱入花丛,掐到一朵算一朵,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从内容到形式,由整体到局部,逐一检视,然后选择合适的修改升格方法,一一增删调换,力求完善圆满。  回家  原文呈现  小学时回老家,常觉得炊烟是乡村的印章。  早晨,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奶奶便起床,给全家人烧早饭。一个案台,一个土灶,一个大锅,一个烟囱,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72页有这样一道习题:  如图1,在△ABC中,AD是高,矩形PQMN的顶点P、N分别在边AB、AC上,QM在BC上. 设BC=48,AD=16,PQ∶PN=5∶9,求矩形PQMN的面积.  ∴S矩形PQMN=PN·PQ=x(-3x 48)=-3(x2-16x)=-3(x-8)2 192,  ∴当x=8时,S矩形PQMN有最大值192. 此时PN=-3x
杨花落尽,斑斓岁月里,仍记得你与我分享的那一抺青色。  那年仲夏,来到爷爷的老家浙江。古朴的青石板,泛黄的墙面,沉淀下我一颗躁动不安的心。  原以为成长就是头也不回地疾行,如今才发现,成长亦可在悠悠古巷中穿行。  缓步于这个浙北乡村,在巷口摆着一家小小铺子,卖的是浙江特有的青团,看店的是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女孩,见我在她家门前驻足,疾步向街边跑来,眯着眼冲我笑:“青团要吃吗?要吃我给你蒸。”  她随即
本期主持  陈玉剑,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盐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  主持人语  六月,栀子花的清香已盈盈袭来,毕业的磬音仿佛已轻轻敲响。回首与你们相伴的日子,初初觉得心中有满满的幸福;抬眼展望屈指可数的初中时光,初初心中是浓浓的不舍。虽然别绪依依,但日子依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既然挽不住时光的小手,那么,我们索性洒脱笑看白云苍狗,潇洒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