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具准备:每人一张空白卡片,方格纸每人二张,课件
课前准备:统计每个学生最喜欢的运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手持一叠扑克牌)
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扑克牌。
师:你们猜猜这里面有几张扑克牌?
生1:10张。
生2:30张。
生3:20张。
师:他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这里到底有几张?
生:只要数一数就可以清楚知道它的张数。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想怎么样数呢?
生1:我一张一张的数。
(师生一起数)
师:还可以怎么样数呢?
生2:我准备二张二张的数。
师:还有意见吗?
生3:三张三张的数。
(点评:从数扑克牌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
师:现在学校要开展三项冬季活动,项目有:跑步、跳绳、转呼拉圈。你最喜欢哪个项目?
让生说说最喜欢的项目。
师:刚才课前你们已经把最喜欢哪个项目告诉了老师,都在统计在老师的手里。(举起填写好的卡片)
师:怎样才能知道参加各种活动各有多少同学?这需要运用以前学过的统计知识。(板书)
二、自主探新、合作交流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统计这些数呢?各小组内说一说,说好了就告诉大家。
生1:我想用画圆圆的方法统计。一个○表示一个人。
生2:我想用画三角来表示,一个△表示一个人。
生3:我想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一个正表示5个人
师:在各种不同的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统计起来比较方便?为什么?
生:我认为画正字的方法记录简单,因为一个正字正好是5笔,可以表示5个单位。
师:好,现在就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并请一生当统计员到黑板前板演,一生当监督员)
师报出学生的各项项目……学生边听边统计,并填入表中。
师:谁来说说统计结果?
生:跑步21人,跳绳7人,转呼拉圈5人。
师:你还有什么方法能一下子让人看出我们喜欢三种活动的各有多少人吗?
生:可以用涂小方格的方法。
师:如果我们用涂小方格的方式来表示,喜欢每种活动的人数该用多少个小格表示呢?
生1:用一格代表1个单位的方法涂出。
(生出现困惑,小方格不够用。)
师:你们涂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了吗?
生:我们的小方格不够了。
师:对呀,不够怎么办呢?你们能想出办法来吗?
生:我在方格中间画一条线,把它变成两条。
师:你们觉得这样的办法好吗?
生:不好,如果还不够又怎么办呢?
师;有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呢?
(生苦苦思索找不到更好的方法)
师:我们数扑克牌可以一张一张的数,还可以两张两张的数,三张三张的数……
(生顿时像炸开的油锅)
生1:可以把一格看作2个单位。
生2:可以把一格看作3个单位。
………………
(点评: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绘制,让学生绘制的过程中,发现“1”格表示一个人,格子不够,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带着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参与显得热烈,共同探讨出了“1”格表示几个单位)
教学点评:
1.学习材料的使用。教师以学生开展“人人参与”的健身流动入手,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对参加不同项目的人数进行统计,当学生在绘制某项人数难以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时,“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学生说:“一格表示2个单位,3个单位,3个单位5个单位……”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随着开放式教学的深入,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应用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如一格表示1个单位不够,引导学生讲座得出“一格表示2个单位,3个单位等”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理解与交流等。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合作交流,体验统计的目的和意义,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笸(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县水南明德小学)
课前准备:统计每个学生最喜欢的运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手持一叠扑克牌)
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扑克牌。
师:你们猜猜这里面有几张扑克牌?
生1:10张。
生2:30张。
生3:20张。
师:他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这里到底有几张?
生:只要数一数就可以清楚知道它的张数。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想怎么样数呢?
生1:我一张一张的数。
(师生一起数)
师:还可以怎么样数呢?
生2:我准备二张二张的数。
师:还有意见吗?
生3:三张三张的数。
(点评:从数扑克牌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
师:现在学校要开展三项冬季活动,项目有:跑步、跳绳、转呼拉圈。你最喜欢哪个项目?
让生说说最喜欢的项目。
师:刚才课前你们已经把最喜欢哪个项目告诉了老师,都在统计在老师的手里。(举起填写好的卡片)
师:怎样才能知道参加各种活动各有多少同学?这需要运用以前学过的统计知识。(板书)
二、自主探新、合作交流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统计这些数呢?各小组内说一说,说好了就告诉大家。
生1:我想用画圆圆的方法统计。一个○表示一个人。
生2:我想用画三角来表示,一个△表示一个人。
生3:我想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一个正表示5个人
师:在各种不同的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统计起来比较方便?为什么?
生:我认为画正字的方法记录简单,因为一个正字正好是5笔,可以表示5个单位。
师:好,现在就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并请一生当统计员到黑板前板演,一生当监督员)
师报出学生的各项项目……学生边听边统计,并填入表中。
师:谁来说说统计结果?
生:跑步21人,跳绳7人,转呼拉圈5人。
师:你还有什么方法能一下子让人看出我们喜欢三种活动的各有多少人吗?
生:可以用涂小方格的方法。
师:如果我们用涂小方格的方式来表示,喜欢每种活动的人数该用多少个小格表示呢?
生1:用一格代表1个单位的方法涂出。
(生出现困惑,小方格不够用。)
师:你们涂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了吗?
生:我们的小方格不够了。
师:对呀,不够怎么办呢?你们能想出办法来吗?
生:我在方格中间画一条线,把它变成两条。
师:你们觉得这样的办法好吗?
生:不好,如果还不够又怎么办呢?
师;有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呢?
(生苦苦思索找不到更好的方法)
师:我们数扑克牌可以一张一张的数,还可以两张两张的数,三张三张的数……
(生顿时像炸开的油锅)
生1:可以把一格看作2个单位。
生2:可以把一格看作3个单位。
………………
(点评: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绘制,让学生绘制的过程中,发现“1”格表示一个人,格子不够,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带着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参与显得热烈,共同探讨出了“1”格表示几个单位)
教学点评:
1.学习材料的使用。教师以学生开展“人人参与”的健身流动入手,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对参加不同项目的人数进行统计,当学生在绘制某项人数难以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时,“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学生说:“一格表示2个单位,3个单位,3个单位5个单位……”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随着开放式教学的深入,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应用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如一格表示1个单位不够,引导学生讲座得出“一格表示2个单位,3个单位等”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理解与交流等。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合作交流,体验统计的目的和意义,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笸(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县水南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