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提倡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开放型”教学恰恰符合了这一课程改革的要求。“开放型”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通过教学环境、教学过程、训练材料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开放,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开放教学环境,创设民主氛围
课堂教学环境是由课堂空间、师生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气氛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景。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就是要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课堂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充满生机和乐趣。
1.开放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中小学传统的课堂空间形态几乎均为“秧田型”。这种空间形态导致课堂的“总体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教师集权控制下的伞状空间,容易形成一个个封闭性极强的学生个人的“私有化小空间”,阻碍着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与合作。为此,我们可以打破全体学生面向讲台的单一坐法,组建4到6人为一组的小组学习形式,使每一小组的学生或围坐、或坐成半圆形、或坐成马蹄形,以加强学生群体间的交往。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上台与教师一起研论,离开座位进行非正式群体的自由研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流动空间和广泛的交流时间,促进学生加强合作、相互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生生互动的场面。
2.创设民主学习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中,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教学中,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为此,教师要摒弃独霸课堂的旧观念,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集体中的一员,营造民主合作、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即使学生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通过和学生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是自己学习上的引路人、合作者、激励者,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3.突破教材和课堂的局限性。
对小学生来说,社会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一个“大课堂”。因此,教学要突破教材和课堂的限制,使教材变得更加丰富生动,课堂变得更加博大广阔,这样既能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也能使学生人人学到有用的知识。如在学习面积计算后,让学生实地测量计算教室、草坪、花园的面积,在巩固新知中,培养了应用意识;教学“千米”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到校外实际测量,并通过步测、目测初步建立“千米”的概念,通过推算、猜想两地距离,深化“千米”的概念。总之,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但要注意做好组织引导工作,要让学生带着任务走出课堂,不能放任自流,搞“放羊式”教学。
二、开放教学过程,引导自主探索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学习过程可以是,而且也应当是一次发现并展示埋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最富足的才华的过程。”该报告强调了教学的开发性职能,要求教学将蕴藏在学生心底的美好情感、想象力、创造力等挖掘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吃透教材,扣准教学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变教学活动的“线性结构”为教学活动的“板块设计”,开放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探索新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如“分数的意义”一课,在教学单位“1”时,教材中的情境图是1个蛋糕、1个长方形、l米长的线段、6个圆圈。我在执教这一内容时,改变了以往“线性的”、“小步子”教学法,逐个出示,操作演示,然后让学生一一用分数表示,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单位“1”。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操作材料,如1个蛋糕、1个长方形、1米长的绳子、6个糖块(或其他实物)等。然后让学生按下面要求进行小组合作探究:(1)小组内先确定一个分数;(2)分一分:选择其中一种材料表示这个分数;(3)画一画:用简单的图形表示这个分数;f41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这个分数。在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等开放的数学活动中。学生充分感知到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等都可以看作单位“1”,自主经历了从个体单位“1”的等分到群体单位“1”的等分,不仅全面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而且也使学生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自主建构了单位“1”的意义,深刻领会分数的本质含义。
当然,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与探究的结论有时会越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此时教师不要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拉人自己预设的轨道,用自己的思维和教科书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探究过程。另外,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出现失败时,教师不要轻易给予否定,也不要包办代替,轻易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只能给予必要的提示。事实上,让学生适当地经受一些挫折,能引起学生暂时的焦虑感,使他们的心理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一旦探索成功,就会产生无比的愉悦。这种成功的内心体验,会激发更为强烈的探索欲望。
开放教学过程意味着课堂中即时生成的信息更加纷繁复杂,所以对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对课堂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加以研究,采取恰当的调控策路,科学、灵动地加以捕捉、判断、取舍、重组和优化,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开放训练材料,培养创新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数学开放性问题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开放性问题一般具有起点低、入口宽、拓展性强、形式生动、功能创新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巧设开放题。
开放题训练能使学生通过寻求某种解题策略,出现不同层次多种水平的解答,能有效地打开学生思路,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创新精神。
如“加法和减法”一课,某一习题图中的情景是:“小明写了23个字,小英写了26个字,白菜博士问:小明再写几个字就和小英写的同样多?”一位教师在教学此题时作了改动,将图中的情景改为“小明有24元钱,小英有26元钱”,并摭盖“白菜博士”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让学生说说图中的信息,接着问:“‘白菜博士’到底问的是什么问题呢?你能猜一猜,并求出结果吗?”此时班里小手如林。学生都想猜出“白菜博士”提出的问题。“小明比小英少多少元?26-24=2(元)。”“小英比小明多 多少元?26-24=2(元)。”“小明和小英共有多少元?24 26=50(元)。”“小英花掉多少元后就和小明的钱一样多?26-24=2(元)。”“妈妈再给小明多少元就和小英的钱一样多?26-24=2(元)”“小英给小明多少元,他们两人的钱一样多?26-24=2(元),就是说小英比小明多2元,所以小英只要给小明1元钱,他们两人的钱就一样多啦!”……这一激情四射的场景完全得益于教师将让学生解决封闭的问题改为让学生“猜”问题。在这种开放的情景中,使枯燥乏味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爱表现的心理,在学生急于想猜中“白菜博士”问题的心理驱动下,他们的思维不断横向发散,并且向纵深发展。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中达到变通,在变通中开拓新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巧设综合题。
为了培养大批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各学科彼此隔离、相对封闭的弊端,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发挥各学科的整合育人功能,并专门设立综合课。所以,我们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有意识地给学生设计一些综合性作业,使学生有意识地收集信息,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的知识处理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如教学“统计与可能”后,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在某一马路口观察并记录过往机动车的数量和种类,再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然后向家长或交通部门调查10年前、20年前机动车的情况。你能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谈谈对你有什么启发吗?如果你是市长。会有什么打算?
学生要解决这样一道开放性综合题,需要统计、分析、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并以决策者的角色写出今后的打算,综合运用数学、语文、品德与社会(交通与经济)、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并能从中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国的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四、开放评价机制,发挥激励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学生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开放评价机制,使教师的评价、小组的互评和学生的自评相结合,从知识、能力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采用多种手段和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以达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目的。
1.让学生自我评价。
教学工作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小精灵”。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有时学生解对一道题可能是偶然的歪打正着,有时解错了也可能是一时口算出错;有时教师认为学生解错了,其实学生只不过用了一种新方法。因此,教师要树立让学生自我评价的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内省、反思的机会。这样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认知能力,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如我在执教“长方体认识”一课时,由于让学生自评。出现了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教学片断。在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面的特征后,我问:“谁来说说长方体的棱又有什么特征呢?”生,回答说:“长方体有24条棱。”生:马上纠正说:“长方体只有12条棱。”同时手拿长方体模型有条理地数给大家看。我随后追问:“生1,你能把你认为长方体有24条棱的原因讲一讲吗?”他说:“我原来想,既然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边,那么长方体就该有24条棱。老师,我知道错在哪里了!因为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相交于一条棱,刚才我算重复了,应该是4×6÷2=12(条棱)。”经他一说,其他学生恍然大悟,生2也高兴地补充道:“我明白他的意思了。因为长方体每一条棱都是两个相邻面的公共边。所以长方体的棱数应该用每个面的边数乘以面数,再除以2。”本案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认为长方体有24条棱,教师没有急于否定,而是给他一个解释和自我评价的机会,进而使他自己发现错误,并创造出一个令教师深感震惊的“公式”。这一案例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让学生自评、自省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互相评价。
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年龄相仿,心理特征相似,知识能力也很相近,他们朝夕相处,有很多共同语言,便于沟通,并且小学生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和获得他人尊重及认可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鼓励他们互相检查、互相评议、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到由自己参与评价、交流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和喜悦感。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团结协作精神。而且能使学生在互评中得到启发。点燃创新的火花。
3.教师实施综合评价。
与教师相比,学生的知识、能力和阅历等相对来说要差得多。因此,在重视学生自评、互评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教师的评价作用。教师评价时要改变传统的重笔试、重知识、重结果、重分数的弊端,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用口试、笔试、实践操作、课后访谈、课堂观察等多种方式;在评价内容上,既要重视思维结果,更要重视思维过程;在评价结果上,应将定性(智力因素)与定量(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通过这些开放式的综合评价,既使学生知道哪些方面该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开放型”教学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全方面参与学习创造条件;也能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还能为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开放教学环境,创设民主氛围
课堂教学环境是由课堂空间、师生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气氛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景。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就是要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课堂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充满生机和乐趣。
1.开放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中小学传统的课堂空间形态几乎均为“秧田型”。这种空间形态导致课堂的“总体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教师集权控制下的伞状空间,容易形成一个个封闭性极强的学生个人的“私有化小空间”,阻碍着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与合作。为此,我们可以打破全体学生面向讲台的单一坐法,组建4到6人为一组的小组学习形式,使每一小组的学生或围坐、或坐成半圆形、或坐成马蹄形,以加强学生群体间的交往。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上台与教师一起研论,离开座位进行非正式群体的自由研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流动空间和广泛的交流时间,促进学生加强合作、相互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生生互动的场面。
2.创设民主学习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中,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教学中,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为此,教师要摒弃独霸课堂的旧观念,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集体中的一员,营造民主合作、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即使学生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通过和学生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是自己学习上的引路人、合作者、激励者,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3.突破教材和课堂的局限性。
对小学生来说,社会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一个“大课堂”。因此,教学要突破教材和课堂的限制,使教材变得更加丰富生动,课堂变得更加博大广阔,这样既能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也能使学生人人学到有用的知识。如在学习面积计算后,让学生实地测量计算教室、草坪、花园的面积,在巩固新知中,培养了应用意识;教学“千米”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到校外实际测量,并通过步测、目测初步建立“千米”的概念,通过推算、猜想两地距离,深化“千米”的概念。总之,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但要注意做好组织引导工作,要让学生带着任务走出课堂,不能放任自流,搞“放羊式”教学。
二、开放教学过程,引导自主探索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学习过程可以是,而且也应当是一次发现并展示埋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最富足的才华的过程。”该报告强调了教学的开发性职能,要求教学将蕴藏在学生心底的美好情感、想象力、创造力等挖掘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吃透教材,扣准教学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变教学活动的“线性结构”为教学活动的“板块设计”,开放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探索新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如“分数的意义”一课,在教学单位“1”时,教材中的情境图是1个蛋糕、1个长方形、l米长的线段、6个圆圈。我在执教这一内容时,改变了以往“线性的”、“小步子”教学法,逐个出示,操作演示,然后让学生一一用分数表示,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单位“1”。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操作材料,如1个蛋糕、1个长方形、1米长的绳子、6个糖块(或其他实物)等。然后让学生按下面要求进行小组合作探究:(1)小组内先确定一个分数;(2)分一分:选择其中一种材料表示这个分数;(3)画一画:用简单的图形表示这个分数;f41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这个分数。在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等开放的数学活动中。学生充分感知到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等都可以看作单位“1”,自主经历了从个体单位“1”的等分到群体单位“1”的等分,不仅全面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而且也使学生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自主建构了单位“1”的意义,深刻领会分数的本质含义。
当然,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与探究的结论有时会越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此时教师不要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拉人自己预设的轨道,用自己的思维和教科书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探究过程。另外,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出现失败时,教师不要轻易给予否定,也不要包办代替,轻易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只能给予必要的提示。事实上,让学生适当地经受一些挫折,能引起学生暂时的焦虑感,使他们的心理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一旦探索成功,就会产生无比的愉悦。这种成功的内心体验,会激发更为强烈的探索欲望。
开放教学过程意味着课堂中即时生成的信息更加纷繁复杂,所以对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对课堂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加以研究,采取恰当的调控策路,科学、灵动地加以捕捉、判断、取舍、重组和优化,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开放训练材料,培养创新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数学开放性问题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开放性问题一般具有起点低、入口宽、拓展性强、形式生动、功能创新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巧设开放题。
开放题训练能使学生通过寻求某种解题策略,出现不同层次多种水平的解答,能有效地打开学生思路,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创新精神。
如“加法和减法”一课,某一习题图中的情景是:“小明写了23个字,小英写了26个字,白菜博士问:小明再写几个字就和小英写的同样多?”一位教师在教学此题时作了改动,将图中的情景改为“小明有24元钱,小英有26元钱”,并摭盖“白菜博士”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让学生说说图中的信息,接着问:“‘白菜博士’到底问的是什么问题呢?你能猜一猜,并求出结果吗?”此时班里小手如林。学生都想猜出“白菜博士”提出的问题。“小明比小英少多少元?26-24=2(元)。”“小英比小明多 多少元?26-24=2(元)。”“小明和小英共有多少元?24 26=50(元)。”“小英花掉多少元后就和小明的钱一样多?26-24=2(元)。”“妈妈再给小明多少元就和小英的钱一样多?26-24=2(元)”“小英给小明多少元,他们两人的钱一样多?26-24=2(元),就是说小英比小明多2元,所以小英只要给小明1元钱,他们两人的钱就一样多啦!”……这一激情四射的场景完全得益于教师将让学生解决封闭的问题改为让学生“猜”问题。在这种开放的情景中,使枯燥乏味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爱表现的心理,在学生急于想猜中“白菜博士”问题的心理驱动下,他们的思维不断横向发散,并且向纵深发展。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中达到变通,在变通中开拓新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巧设综合题。
为了培养大批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各学科彼此隔离、相对封闭的弊端,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发挥各学科的整合育人功能,并专门设立综合课。所以,我们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有意识地给学生设计一些综合性作业,使学生有意识地收集信息,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的知识处理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如教学“统计与可能”后,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在某一马路口观察并记录过往机动车的数量和种类,再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然后向家长或交通部门调查10年前、20年前机动车的情况。你能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谈谈对你有什么启发吗?如果你是市长。会有什么打算?
学生要解决这样一道开放性综合题,需要统计、分析、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并以决策者的角色写出今后的打算,综合运用数学、语文、品德与社会(交通与经济)、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并能从中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国的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四、开放评价机制,发挥激励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学生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开放评价机制,使教师的评价、小组的互评和学生的自评相结合,从知识、能力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采用多种手段和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以达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目的。
1.让学生自我评价。
教学工作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小精灵”。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有时学生解对一道题可能是偶然的歪打正着,有时解错了也可能是一时口算出错;有时教师认为学生解错了,其实学生只不过用了一种新方法。因此,教师要树立让学生自我评价的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内省、反思的机会。这样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认知能力,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如我在执教“长方体认识”一课时,由于让学生自评。出现了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教学片断。在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面的特征后,我问:“谁来说说长方体的棱又有什么特征呢?”生,回答说:“长方体有24条棱。”生:马上纠正说:“长方体只有12条棱。”同时手拿长方体模型有条理地数给大家看。我随后追问:“生1,你能把你认为长方体有24条棱的原因讲一讲吗?”他说:“我原来想,既然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边,那么长方体就该有24条棱。老师,我知道错在哪里了!因为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相交于一条棱,刚才我算重复了,应该是4×6÷2=12(条棱)。”经他一说,其他学生恍然大悟,生2也高兴地补充道:“我明白他的意思了。因为长方体每一条棱都是两个相邻面的公共边。所以长方体的棱数应该用每个面的边数乘以面数,再除以2。”本案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认为长方体有24条棱,教师没有急于否定,而是给他一个解释和自我评价的机会,进而使他自己发现错误,并创造出一个令教师深感震惊的“公式”。这一案例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让学生自评、自省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互相评价。
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年龄相仿,心理特征相似,知识能力也很相近,他们朝夕相处,有很多共同语言,便于沟通,并且小学生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和获得他人尊重及认可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鼓励他们互相检查、互相评议、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到由自己参与评价、交流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和喜悦感。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团结协作精神。而且能使学生在互评中得到启发。点燃创新的火花。
3.教师实施综合评价。
与教师相比,学生的知识、能力和阅历等相对来说要差得多。因此,在重视学生自评、互评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教师的评价作用。教师评价时要改变传统的重笔试、重知识、重结果、重分数的弊端,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用口试、笔试、实践操作、课后访谈、课堂观察等多种方式;在评价内容上,既要重视思维结果,更要重视思维过程;在评价结果上,应将定性(智力因素)与定量(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通过这些开放式的综合评价,既使学生知道哪些方面该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开放型”教学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全方面参与学习创造条件;也能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还能为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